思政元素融入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1
——以《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为例
2022-03-23蔡楚君
蔡楚君
(惠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2]。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响应高校“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观”,将专业知识性与社会价值性相统一,把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培育合格的专业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联系,培养学生设计严谨的态度和多样化专业问题解决的职业能力。
一、结合课程专业的社会与行业需求凝练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需要“从整体课程出发”,各门课程共担责任、协同建设,整合课程资源,形成育人合力。《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授课对象为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作为专业核心基础必修课,需要学生基本掌握装饰材料性质以及其在空间的施工工艺应用知识,知识节点较多,教师要将知识点系统化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包括:常用装饰材料的认识与了解+施工工艺+国家装修施工工艺规范+国家制图规范+施工图的绘制和读图+节点大样详图+CAD技巧。灵活运用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特性的能力类似语言学习能力,需要学习者在不断对设计和工程的深入了解与练习交流中积累经验,但作为一个课程单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学生很难形成完整累积。课程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注重知识、能力、素养、态度、价值观等层面互融,帮助学生构建“材料特性和应用方式”的初步知识系统框架,有益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再对框架内的各个部件进行自我知识的查缺补漏,形成完整的设计意识。
在课程思政教育指导前提下,《装饰材料与工艺》专业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将社会的思考和行业的需求凝练出思政元素,围绕“立德树人”相互贯通遴选课程知识点,“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3]合理浸润在教学实践活动。在此过程挖掘专业条件下与素质、能力、态度价值观相关的思政资源,构建与思政元素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课程知识体系。课程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缘优势,结合课程知识特点,对应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带领的经济发展下人们对美化环境的需求,以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作为思政元素分类的理论框架(图1)遴选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职业态度,提高素质职业素养(表1)。
图1 思政元素遴选的理论框架
表1 思政元素在课程的融入和预期成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专业价值观的引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真理引领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4]。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5]的理论品质下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真理的正确性:改革开放至今,人们的物质财富逐渐积累,我国进入我国经济消费升级的社会需求环境。
在讲解“材料的使用和选择”时,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与我国消费升级需求结合,关注老百姓生活需求升级,消费多元化发展,追求良好的体验服务等民生理念。说明未来社会设计需求是形式化—人性化生态化—功能性相互综合的“复合品质化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和职业素养。
(二)行业制度下对职业道德的坚守
自新中国建设以来,科研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工程操作状况,制定并规范化执行着建筑规范和行业制度。靠着一代代工程人员对专业规范和制度“探索—制定—优化—规范—执行”,在工程实际难题科研攻坚的过程中将各类节点细化,研究出各种有利于工程制式施工的“利器”,例如大型机械的“无人机驾驶机械群”、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世界首台千吨级架桥机“昆仑号”等。如果没有工程人员对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坚守,就不会有推陈出新的技术突破。
在“掌握施工工艺要求、规范及质量要求”内容中,对传统应用的装饰材料物理性质和安全环保特性详细解说,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对装饰工程规范的安全和环保要求逐渐完善,了解我国在装饰工程行业的规范和要求,理解相关的政策要求对我国装饰环境建设的影响和利好要素。制度自信教育有益于“政党认同—制度认同—事业认同”三重意义,有益于学生坚定信念,尊崇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有益于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6]。
(三)传统文化下对工匠精神的认同
从“烫样”展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完整标准的施工图纸绘制”时,导入中国传统装饰工程设计展示方法“烫样”,说明“烫样”这种模型展示方式在中国古代设计情境的地位,了解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设计的设计方法,了解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故事。结合应用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知识进行常规空间的设计实践,将传统教学中对材料在图纸应用上的“读图”变成“品图”,体会图纸与实际生产的意义之间联系,引起学生对施工工艺的理解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四)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和技术发展下对行业未来的认知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点经济区域,在装饰设计和工程一直引领全国的潮流,大湾区周边城市的材料供给销售都非常发达,广州的会展中心区每年对装饰设计和工程产业开展的会展展览就有十余个,相应深圳、东莞、顺德、佛山等工业经济发展城市近年来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的产业链条,这些发展离不开我国改革开放方针的正确指导。在课程中融入装饰产业经济发展前景等知识要素,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在我国装饰设计和工程的地位,例如佛山陶瓷、中山灯具、顺德家俱等产业都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具备强大影响力,提高学生的产业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当今“推动产业与生态资源深度融合发展”“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7]等未来发展的指导意见,需要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许倬云先生说“中国在最近二三十年的进步惊人,但这种情况来之不易,之前是使用大量廉价劳动力、廉价的环境资源吸引世界生产力来到中国,利益来之不易,牺牲也很大,今天得来的利息要付出去,得来大的获益要在将来一并分出去,我们需要战战兢兢,保持继续成长的动力”[8]。我国产业转型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转型的过程中,哪些是应该保留的,哪些是需要改变的,装饰行业必然要与生态资源结合,谋求更好发展。材料的生产绿色无毒、材料运用上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减少现在看来必要的损耗率,提高材料成品成才率,是装饰工程行业的必然研究方向。课程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装饰行业的发展历史进程介绍,让学生对我国和我党形成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成果有具体而深入的认识,形成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二、思政元素隐性融入项目式实践教学
习近平说:“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9]。思政课教学需要教师的引导,但对于专业实践课,更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用实践来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社会现状进行分析;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就课程内容的对象和服务需求进行思考。将思政元素向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融入转化,注重启发式教育,运用掌握的装饰材料与工艺知识做住宅空间的深化设计,引导学生从整体空间探讨装饰材料应用方式;以小组组队的团体合作完成工作,强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起点进行反向设计。
(一)纵观历史,认识中国特色,传承历史血脉,又与时俱进
空间设计的立体模型展示是国际流行的一种建筑展示方式。很多建筑空间设计大师都是用模型展示作品,它有利于人们对空间的观察和体验。课程导入中国传统装饰工程设计展示方法“烫样”(图2),对其在中国古代设计情境的地位说明,了解我国传统建筑和装饰设计制作严谨的设计过程和合作模式。与当下设计展示认识做对比,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体会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图2清代样式雷时期“清宫烫样”(来源:网络)
中国在传统建筑建造就有严谨的传承,自古以来已经有反映建筑形态的模型,对建筑图纸也有非常严谨的表达要求。黄希明和田贵生曾在1984年时关于我国传统建筑模型的考证中叙述到:自古建筑设计就有制作模型,隋朝就有可考最早的建筑模型,“以图样和模型相结合,在三度空间内表现设计意图”,各朝较大工程也有先制作模型的,北宋的《营造法式》、清雍正工部刊行的《工程做法》《内庭工程做法》等官刊也有讲述相关的设计、估算、施工规范。“样式雷”被考证是中国建筑和空间装饰中的一个特有的样式时期,而“烫样”是这个时期模型的精致体现,是用各种材料做出特定比例的建筑样式,包括内部的门窗、柱、枋、橼子等构件及内部装修、家具陈设配饰等。据考内务府营造司的样房就有设计图纸、制作烫样(根据建筑物设计图纸所拟定的尺寸式样,按一定比例做成的模型小样)。烫样、图纸与具体做法统以《工程做法》或《内庭工程做法》为依据,三者相互结合又各有侧重。烫样示其形象轮廓和区域的群体配置,上面并标签建筑的主要尺寸与做法[10]。曹珉也曾表述“样式雷”世家最为重要的贡献不仅在其设计成果的最后现实化,而更主要地体现在其设计过程本身——图样的绘制、模型制作方面。大规模的群体建筑,必然需要一种多人能够识别遵循的整体设计图,甚至“构造模型以表达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情况”[11]。
在江户时代寸松庵茶室的纸质墨画搭建模型(图3),应该可以称为“纸样”。这种做法就是图纸的立体拼贴,之后展现出建筑的各个构件结构在整体空间的位置。无独有偶,纸样上尺寸、材料等都是用汉字标注,可以看到日本传统建筑规格样式大多是源于汉工程文化的引入。
图3江户时代寸松庵茶室的纸质墨画搭建模型(来源:自摄)
这种分层式建筑模型甚至可考到东汉时期,展示着当时的建筑空间形态以及人们在空间中的生活生产图像(图4)。这些“陶样”的精美程度,看得出制作匠人的熟练程度,并不是简单随手的玩意,甚至可以将中国建筑模型史往前推至东汉以前。
图4南粤出土陶制房屋模型 左:东汉,右:西晋(来源:自摄)
(二)课程项目式实践,源于真实问题,协同合作
课程项目实践的素材主要围绕主题、目的和受众展开,引导学生进行项目施工实践设计过程中,关注老百姓生活需求升级,消费多元化发展,追求良好的体验服务等民生需求,形成良好社会价值观。
课堂选用三室二厅和四室二厅常见的住宅类型做练习基础,按房间、客厅、餐厅、厨房等,让学生自主分工,小组组队团体合作,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参与制作的工程分部。根据所学的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节点绘制空间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绘制出装饰工程部件、灯具、家具、电板等需要在竖向立面上标识出来的所有部件,并按照装饰工程制图要求完成标注。其中包括竖向面各个部件的高度尺寸和占宽尺寸,以及每个面材使用的材料类型和颜色、尺寸具体构造方式,通过线宽的变化表现构造层次等,有条件的可以加入材料的颜色。一般施工图纸中标准的立面图就比较合适,若有特殊做法的需求可以增加节点图纸做优化表达(图5)。
图5 学生课程作品
只有在理解好相关政策要求和行业规范的前提下,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做出完整性高、落地性强的设计作品。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练习的过程中,针对项目节点和设计细节,强调我国安全规范和行业规范在项目节点和工艺细节的规定和要求,并介绍解释这些规则要求设立的背景和含义,坚定学生对规范合理性的执行信念,强化制度自信。学生分成制图、审图、做模型等多项分工,培养协同合作、自主管理项目的能力,培养不同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施工环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在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使用中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判别能力。
(三)“立体样”制作,模仿现实工程情境,自主管理,控制项目进行
课程设置学生的“纸样”模型制作,是我国“烫样”这一传统装饰工程设计展示方式的一种简化形式。由施工图纸构筑出来的简单的模型,能让学生将图纸与实际工程状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印象,促使学生将设计图纸与施工工艺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严谨的设计态度和解决多样化问题的职业能力。这种“立体样”制作是将平面图与立面图以平面结构的形式,按一定比例缩小画在纸上(有CAD制图基础的学生可以选择做1:1图纸,按比例打印输出)。例如,适用于常用空间尺度的比例是1:50,常用的楼层净高3米计算,模型大概层高为6厘米,便于模型手制和观察空间关系。
将立面图纸剪切,保留尺寸标注,从内墙线进行折叠粘贴,用纸样模型构筑出简易的空间层次,标注每个立面层次所使用的材料与相关工艺做法。将每个小的立体空间的门窗洞打开,既方便学生于对空间流线的理解,也便于对空间在不同方向和时间角度上采光的观察。最后在平面图底上完成立体拼接。针对每个节点的拼接过程自主讨论,优化,通过设计图纸在空间的呈现,认识前期设计时的不足和忽略之处,体会图纸与实际生产的联系,让设计变得更合理。(图6、图7)
图6学生作品制作过程
图7 学生制纸样模型
三、结合专业特性,在课程实践活动中体会思政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1-2]。本课程以装饰材料的生产背景,使用环节的规则方法,环境装饰的社会需求,施工工艺的传统职业技能和严谨态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所涉及的各类材料,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在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中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判别能力。
(一)培养学生灵活、创新、协同合作和自主把控的职业素养
课程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动力导向,创设真实情境,学生通过对纸质模型的制作和思考,协同合作完成项目,自主管理项目,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不同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课程领会未来社会设计需求将是形式化—人性化—生态化—功能性综合的“复合品质化需求”,装饰工程设计工作要严格遵循国家和装饰行业规范对材料设计和施工工艺等要求、规范、质量要求,培养装饰工程职业者严谨的职业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培养学生理解并尊重“匠心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装饰材料与工艺知识做住宅空间的深化设计,从整体空间探讨装饰材料应用方式。学生自己设计图纸转化到“立体样”制作,团队合作做一个“房子”的设计和模型,模仿现实工程情境。
模型制作比单纯图纸作画更讲求严格的准则规范,导入中国传统装饰工程设计的展示方式“烫样”,将“读图”变成“品图”,体会图纸与实际生产之间的联系,了解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故事,感受工程师傅的“匠心精神”:严谨的工作方式和对工艺品质的执着追求,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自己动手造一次“房子”,让学生感受施工工程师傅们的严谨和对工艺完美的执著。
(三)培养学生作为环境设计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价值观
课程对国家规范,材料环保理念的认识要求很高,以材料经济、适用、美观的使用要求引导出装饰工程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产业生态体系、生态文明建设等背景下形成的产业发展需求和导向。同时,课程带入产业经济发展前景等知识要素,贯穿各个工程分布分项知识点,通过对我国装饰材料的创新设计和工艺制造、装饰工程在材料应用的创新实例,传达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建立学生作为环境设计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以项目式教学理念设计混合+翻转课堂,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进行设计“立体样”制作练习,模仿现实工程情境。学生真实地体验感受施工工程从业者们的职业严谨和对工艺完美的执著,培养学生对施工工艺匠人之心的尊重和理解,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构成未来职业自觉担当。
四、结语
追求的向往密不可分。《装饰材料与工艺》课程作为培养下一代装饰行业设计人才其中一环,结合课程的项目式实践训练,将本专业与素质、能力、态度价值观相关的思政元素隐性地、如水入土般渗入课程实践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让“立德树人”理念贯穿课程知识点,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培养有专业能力,有社会思考,有责任担当的可靠接班人。
我国近几十年来环境装饰行业蓬勃发展,这与在我党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对生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