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获得感提升策略研究1
2022-03-23马云霞
马云霞,龙 燕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05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大学生必修的思政课课程之一,按照《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要求,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课程将调整为《思想道德与法治》,但其课程目标仍然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基本内容框架仍然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理想信念等内容。提升学生获得感是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对开设好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程,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内涵
“基础”课获得感指学生通过“基础”课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在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精神上的获得后,对“基础”课学习产生的价值认同和强烈的心理感受。具体包括知识、思想、情感、行为四个层面的喜悦、满足、自豪的心理感受。
一是理论知识的收获感。“基础”课以培养学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为主线,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时代使命,理解和掌握确立正确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道德和法治等方面的必备知识。“基础”课不仅注重对知识的系统阐述,展现具有时间连续性和前因后果连贯的知识体系,更注重阐释教育内容的背景渊源、现实依据和时代价值。学生通过“基础”课学习,不仅能深入了解国情世情,掌握社会发展趋势,理解党和国家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殷切期盼和要求,还能夯实自身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储备,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二是思想价值的认同感。“基础”课教学不仅注重对知识的系统阐述,更注重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批驳社会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引导学生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清社会本质、破解思想困惑、解决自身成长成才实际问题。同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立志报国为民。
三是个人情感的愉悦感。“基础”课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情感交流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倾注情感投入,学生就会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在认同教师所述观点的基础上,感受到教师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的感召力量,从而对自我意志、责任心、品德等提升带来积极的影响,获得崇高的精神享受,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精神的愉悦。
四是行为展示的参与感。学生只有感受到课程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才能实现感染效能,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大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参与教师开展的主题讨论、案例分析、辩论演讲等课堂实践,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教学实践,从中亲身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在破解思想困惑、满足自身成长发展需求等实际运用中的乐趣与快乐,从而产生持续的正向心理鼓励,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实际行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二、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有待提升的主要方面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高校“基础”课建设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部分学生对“基础”课持肯定态度,个人具有较高的获得感。但学生实际获得感与期望值仍然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获得感有待进一步提升。“只有厘清大学生获得感影响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提升大学生获得感的切入点[1]”,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教学内容、思想价值、课程学习、课程实践四个方面,需要对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收获感有待提升
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直接来源,但当前部分学生教学内容收获感不足。一是部分学生思想认识上有排斥心理。我国大中小学思政课贯彻一体化建设,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在内容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叠加。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必修4册教材让学生具体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性必修3册教材重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用法律手段处理日常问题,用科学思维探索认知世界”[2]。大学“基础”课教材重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信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但由于部分教师未能有效衔接大中小学思政课,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认识到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与大学的“基础”课侧重点不同,认为“基础”课内容高中已经学过,导致其教学内容的收获感较低。二是随着“基础”课建设的创新发展,不少高校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根据对兰州理工大学2016级至2020级“基础”课学生关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开展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①(见图1),70%以上的学生认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认为混合式教学形式多样,能激发学习热情和参与度。但15%左右的学生表示混合式教学徒有形式,6%左右的学生认为内容不够丰富,与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区别,5%左右的学生表示混合式教学不如传统教学方式。说明部分学生不太认同混合式教学,尚不能很好适应教学方式的改变,导致其未能自觉学习教师在线上学习平台设定的部分教学内容,学习质量有待提高,知识获得较少,消化程度较差。因此,学生在线下课堂学习中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未能较好应对教师的提问、讨论,难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收获感有待提升。
图1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开展的认同情况
(二)思想价值的认同感有待加强
“基础”课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学好“基础”课,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更要能认同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当前部分学生对课程的思想价值认同感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兰州理工大学2020级“基础”课5371名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见图2),学生对“基础”课课程的思想价值认同主要受理论内容讲授深度以及教师的启发能力影响。
图2“基础”课课程的思想价值认同影响因素
一方面,由于部分教师理论讲授缺乏深度,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现实依据和时代价值的学理分析不透彻,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不善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中国故事,对学生的思想启迪和价值引导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单纯期待“基础”课能成为“故事课、娱乐课”,排斥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理分析,认为“基础”课“一生动就无聊,一深刻就无趣”,学习常常一知半解、不求甚解,难以促成学生的知识生成和思维发展。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时,学生仅限于熟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却不能透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和道义力量,对理论知识所蕴含的思想价值的深层次认知和认同亟待加强。
(三)课程学习的愉悦感有待提高
“基础”课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根据对兰州理工大学2016级至2020级关于“基础”课学习的愉悦度调查数据显示(见图3),学生对“基础”课学习的愉悦感持续提升,不喜欢的程度持续降低,说明当前大部分学生对“基础”课持肯定态度。但仍然有部分学生不喜欢甚至非常不喜欢“基础”课的学习。
图3“基础”课学习的愉悦度
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为何学习”“如何学习”课程缺乏理性思考。对课程作用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部分学生学习课程时惯于衡量“对我是否有用”,认为“基础”课不如专业课有用并称其为“水课”,因此忽略了“基础”课的重要性,从心理上抵触学习。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更新不及时,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新意,使得课程乏味无趣,既弱化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又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的课程学习愉悦感降低。
(四)课程实践的参与感有待增强
“基础”课课程实践包括课内课外两部分,课内实践通常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开展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让思想在课堂上的头脑风暴中不断提升。课外实践指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师指导下开展的社会实践中,调查当前人民的价值理念、道德水平和法治素养等,让课堂学习的认知在实践调查中得到印证,从而提升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基础”课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抬头率和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对兰州理工大学2020级“基础”课5371名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显示(见图4),1997人(36.8%)学习按部就班、满于现状,339人(6.3%)表示学习“基础”课的目的是获取学分,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44人(0.8%)对“基础”课持无所谓的消极学习态度。说明部分学生学习该课程很大程度上是受外部环境的推动,而非基于自我发展、提升的认识,课堂学习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的参与度有待增强。
图4学生对“基础”课学习态度
一是虽然部分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混合式等教学改革,教学呈现手段能暂时吸引学生注意力,但由于改革流于形式,停于表面,缺乏对学生知识接受情况的调查,因此不能持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部分高校组织开展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有重形式轻内涵的现象,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造成学生应付实践活动,产生消极的参与感。同时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的流程大同小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既没有亲身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没有体验收获感和愉悦感,更没有产生下次继续参与的欲望和生成持续的正向心理感受,社会实践参与度不高。
三、提升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有效策略
各高校不断提升学生“基础”课获得感的长期探索与实践,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针对当前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仍需提升的问题,需要从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凸显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性,技术赋能教学,创新教学实践等方面,更好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课程获得感。
(一)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增强学生知识的收获感
“教学内容是学生生成‘基础’课获得感的关键因素,关乎获得感持续提升[3]”。“基础”课教学是思政课教师和高校学生以“基础”课教材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为媒介所开展的双向互动过程。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有理想、有追求,同时也对社会现象和自身发展存在疑惑和困扰。因此,提升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教师必须主动了解学生特征,掌握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困惑所在,积极主动回应学生的疑惑和兴趣点,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注重教学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课程的说服力,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
首先,教学内容要凸显时代性,贴近生活与实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基础”课教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我国社会发展态势,理解中央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认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意义和发展战略目标,充分掌握我国国情。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重大时事内容,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中国故事,不断提升理论阐释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学习内容。例如,在讲授人生观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抗疫案例,引导大学生通过“逆行者”们大无畏的行动,深刻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人只有将个人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发展中,才能在推动国家民族社会发展进步中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生需求性。“基础”课教师要熟练掌握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了解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理论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疑问。如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会更加关注教育的问题,教师就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深入阐述教育与政治、经济、环境、社会等发展的联系,引导学生提升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认知,鼓励学生立志在教书育人中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再如,工科专业的学生非常关注国际前沿科技发展趋势,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其积极培养创新创造的意识,引导其充分认识“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争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要将所学知识和本领运用到中国大地上,创造出彩人生。
(二)凸显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性,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认同感
提升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必须在教学中凸显课程的思想性和价值性,发挥“基础”课思想价值引领的作用,教育引导学生真切感受马克思主义崇高的道义力量,感知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引发学生对“基础”课的认同感。
首先,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凸显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思政课教师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4]”。教师要高度重视自身理论学习,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越深厚,理论话语越熟练,就越能清晰地呈现理论的严密逻辑,更加有效地传递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同时,坚定的信仰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极大的热情,言传身教感染和教化学生,增进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此外,学校要加强对“基础”课教师职后的培训,“要根据培训对象的总体需要和发展现状,建构课程体系、实施精准培训[5]”,通过培训前调研、培训中制定周密计划、培训后监督反馈,达成培训目标,提升教学能力。
其次,教学要凸显课程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一方面,“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教师要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以价值引领为核心,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说理性和逻辑性讲授中贯彻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净化心灵、塑造人格、引发情感共鸣,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内容讲授要有理有据,以更好引导学生。例如,在讲授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时,教师要善于以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180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的基本事实和结论为支撑,正面回应大学生的疑问,引导其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因其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而成为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感。
(三)信息技术赋能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愉悦感
当代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是在抖音、微博、微信中成长的一代,他们乐于通过微视频、图片展示等方式认识、接受新事物,“基础”课教学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首先,要积极探索拓展线上教学空间,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潜力。一方面,教师要大力加强线上教学平台建设,丰富教学微视频、测试题、案例、讨论议题等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QQ群、微信群、微博等社交平台,拓展师生交流的渠道,在轻松的氛围下引导学生学习感悟“基础”课内容,增强学生的愉悦感。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挖掘线上数据统计功能,及时跟踪督学,帮助学生合理运用网络,优化学习方式方法,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力,让线上平台更好服务于学生学习,服务于教师教学创新。
其次,要善于用信息技术激活思政课教学传统优势。教师要根据新时代思政课发展要求,在吸收借鉴“基础”课长期以来取得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以提升其学习获得感。一方面,教师可充分运用学习通、雨课堂等数字化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内容与环节,让“基础”课教学内容呈现更加精彩,让理论更接地气,努力做到内容饱满、形式活泼,实现课堂“内部精装修”,让教师的讲授更有吸引力,为“基础”课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入行”打开通道。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字化教学工具优化启发、讨论、演讲、体验等方法,启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体会,大胆展示大学生风采,让学生在课堂上忙起来、动起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
(四)创新课内外教学实践,增强学生行为的参与感
“基础”课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基础”课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行为参与,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真切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知行合一,笃行奋斗。
首先,“基础”课教师要丰富课内教学实践。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设置课堂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对理论、观点、社会问题开展充分讨论分析,提升学习实践的参与感。此外,可以设置课前演讲、课堂即兴自讲、自演等环节,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激起学生课堂参与欲望。
其次,“基础”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鼓励学生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运用课堂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参与社会实践,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实践性。学校要创新活动举办形式,营造浓厚的奋斗氛围。如,举办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分享活动,坚持活动的价值导向,通过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学习、先进人物知识竞赛抢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先进人物,积极向先进人物学习,立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寓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行为参与,逐步引导学生立为国奉献之志,在承担民族复兴大任中实现自我理想。
最后,“基础”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实践,真切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看一个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要从政治上、大的方面去评判和把握”[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就在于中国人民能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成就“中国之治”。教师可引导广大学生通过疫情期间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抗疫,广大学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居家隔离、停课不停学、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等亲身经历,深切感受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从而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听党话,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总之,随着党和国家对“基础”课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在推动“基础”课改革创新的进程中,日益强调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学习获得。提升大学生“基础”课获得感,既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满足学生自身需求,也有助于推动课程和教学评价理念从“教师教得好”向“学生学得好”转变,从学生实际获得倒逼教学改革创新,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基础”课。
注释:
①兰州理工大学从2016年开始每年持续开展大学生“基础”课学习效果调查,文中图1-图4数据均源于对兰州理工大学2016级、2017级、2018级、2019级、2020级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统计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