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头汤加减治疗对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

2022-03-23李锋锋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4期
关键词:乌头类风湿关节炎

李锋锋

(山西省阳城县中医院,山西 晋城 048100)

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可导致患者关节反复肿胀疼痛、畸形、活动功能受限等症状,该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现代医学治疗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以控制病情、减轻关节疼痛、延缓病情进展为目的,常用双氯芬酸钠等药物缓解关节疼痛症状,但纠正关节畸形、改善活动功能等效果受限。中医认为,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属“痹证”范畴,应以温阳散结、通络疗痹为主要治疗原则。乌头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温经散寒、蠲痹止痛的功效,有利于改善关节症状。本文旨在探讨乌头汤加减治疗对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8月阳城县中医院风湿科收治的156例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男32例,女46例;病程12~21个月,平均(16.43±3.97)个月;年龄45~63岁,平均(54.13±8.61)岁。观察组男33例,女45例;病程11~21个月,平均(16.37±4.02)个月;年龄46~65岁,平均(54.16±6.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晨僵时间≥60 min,14个关节区中至少3个以上部位发生关节炎,有典型的关节影像学改变,至少1处出现关节肿胀,类风湿因子(RF)阳性[2]。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3],主症:关节疼痛、肿胀、游走不定,时发时止;次症:恶风或汗出,肢体沉重,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浮。具备主症与次症1项及以上,或具备次症4项及以上,并结合舌脉,即可诊断为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45~66岁,且经X线检查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出现轻度骨质疏松;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肿胀、压痛并伴有活动受限;1周内未接受熏洗、理疗等影响本研究结果的其他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晚期严重关节变形和功能丧失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日常生活的相关健康教育。

2.1 对照组 给予双氯芬酸钠片(湖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163,25 mg/片)治疗,每次25 mg,每日3次;来氟米特片(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50,10 mg/片)10 mg,每日1次。治疗20 d。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头汤治疗,处方:麻黄6 g,芍药、鸡血藤、薏苡仁各15 g,黄芪9 g,忍冬藤、牛膝各12 g,细辛3 g,制川乌3~9 g(先煎),甘草片9 g。用法:先将制川乌和甘草用水煎煮1 h,尝无明显发麻感后,再加入其余药物煎煮至200 m L,早晚饭后温服,服用时加蜂蜜1勺(疼痛症状减轻后以制附片10~15 g替代制川乌,以减轻毒性);药渣经再次水煎煮后浸泡膝关节,每次30 min。治疗20 d。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临床控制:患者反复肿痛、关节畸形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显效:患者上述症状及体征基本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症状及体征未改善[4]。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关节功能。采用改良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进行评定[5],分值≤2.6分为缓解,2.7~3.2分为低活动度,3.3~5.1分为中活动度,>5.1分为高活动度,分值越高表示关节功能越差。③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采用VAS评分评估关节疼痛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6]。④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 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RP、ESR水平。⑤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肤过敏等。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9%(73/78),高于对照组的83.33%(6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Das28、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s28、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比较(分,±s)

表2 两组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改良疾病活动性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8 6.18±0.35 2.62±1.01△▲ 7.62±0.71 5.07±0.32△▲对照组 78 6.20±0.38 4.54±1.20△ 7.41±0.89 5.37±0.49△

(3)血清CRP、ESR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RP、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C-反应蛋白(mg/L)红细胞沉降率(mm/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8 21.66±3.14 8.60±1.59△▲ 35.27±5.74 20.14±5.63△▲对照组 78 20.01±3.02 14.72±2.58△ 35.11±5.63 25.18±6.02△

(4)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2/78),低于对照组的10.26%(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4 讨论

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双手小关节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一种受抗原体驱动的激发-连锁反应的过程,病机在于机体感知风寒湿邪后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等,感染及自身免疫反应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而内分泌、遗传等因素可增加该病的易感性,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多以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物治疗,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缓解疼痛,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导致患者难以接受长期服药,进而影响治疗效果[7]。

中医认为,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为禀赋不足,肝肾气血亏虚,风寒湿邪入侵,经脉阻滞,痰瘀痹阻,久而成痹,风、寒、湿等外邪是痹证发病的外在诱因[8]。王涛等[9]研究乌头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发现其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乌头汤基础方中,乌头温经散寒,除湿止痛;麻黄发汗宣痹;白芍缓急舒筋止痛;黄芪益气固表,且可助麻黄、乌头温经止痛;甘草、蜂蜜可解乌头毒性;鸡血藤活血补血,通络止痛;忍冬藤、牛膝清热活血止痛;薏苡仁淡渗利湿,祛除风湿;细辛温散通络止痛。诸药协同,发挥温通经络、蠲痹止痛的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Das28、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乌头汤治疗可改善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ESR可评估血液循环状态和血液流动性,其水平升高可使血液处于黏滞状态,影响血液循环,加重机体瘀血阻滞。血清CRP可诱导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使机体进入炎症状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中的黄芪总苷可降低炎症介质的表达,进而抑制炎性反应,发挥抗炎作用[10]。白芍的有效成分白芍总苷可抑制前列腺素等促炎因子的合成,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乌头汤治疗可改善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炎症状态,且安全性高,与周春言等[12]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乌头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同时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乌头类风湿关节炎
UPLC-MS/MS法同时测定小活络丸中3种功效成分和3种毒性成分
治类风湿关节炎得戒烟
HPLC法同时测定白喉乌头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不同地区草乌种子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