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党组织+ 合作社” 党建为民富民新模式
—— 日喀则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2022-03-23日喀则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日喀则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壮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巩固党在农牧区执政根基的重要载体,强力推进合作社规范提升工作。全市合作社在数量、质量以及服务能力和综合效益等方面不断发展和提高,并在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强基层组织、筑牢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治理、提升群众思想面貌、帮助群众就业增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合作社正逐步成为日喀则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共成立合作社5320家,51.2万名党员群众参与到合作社生产发展中,4.3万余人在合作社实现就业,26.16万名群众通过合作社转移就业,实现就业收入35.28亿元,人均创收13486元,2019年至今合作社累计实现分红9亿多元。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凝聚合力,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全面保障。全市各级党委(党组)认真按照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坚持从强化组织、政策、人才着手,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发展起来,让农牧民群众主动参与进来。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市抓统筹、县(区)负总责、乡(镇)抓落实的合作社发展领导体制,市、县、乡三级党委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细化分工、量化任务、压实责任、同向发力,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推。每年初,由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市委部署安排,细化年度工作任务,每季度研究一次合作社工作,做好指导、协调和服务;各县(区)委每两个月至少研究一次合作社工作,做好任务分解、部署推进、检查指导;各乡(镇)党委每月至少研究一次合作社发展,做好组织动员、政策落地、推进实施。在此基础上,建立县级干部挂点联系指导示范社工作机制,458名县级干部挂点联系951家合作社,全力推进合作社规范提升工作。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牧区产业革命开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的指导意见》,持续在“六个规范”(规范党建引领、规范运行管理、规范成员账户、规范财务管理、规范利益联结、规范盈余分配)和“五个提升”(提升联合发展水平、提升规模经营水平、提升品牌打造水平、提升示范创建水平、提升管理人员能力)上下工夫,将中央赋予西藏自治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在财税、项目、金融保险等方面为合作社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增强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确保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各大银行累计为412家合作社发放贷款1.06亿元;2020年以来,全市统筹整合各类扶持资金近7亿元用于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发展,为合作社解决了发展资金问题,在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有效激发了合作社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三是强化人才保障。建立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实行“市级辅导员包县(区)、县级辅导员包乡(镇)、乡(镇)辅导员包合作社”的分级包抓机制,配齐配强各级辅导员610名,同时充分发挥“三区”科技人才(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作用,建立“1+N”服务模式,即一名“三区”科技人才对接两家以上合作社,确保每家合作社都有辅导员和科技人员服务指导。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乡村振兴专干、未就业大学生入股合作社,鼓励其担任理事长助理等职务,助推合作社发展。目前,共有341名大学生和949名乡村振兴专干参与到合作社生产发展中。
日喀则市全景
把握政治方向,坚持苦干实干,推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坚持把发展合作社作为党组织抓“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切实发挥党组织示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书记带头发展合作社的引领作用,确保合作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一是注重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优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牧户”等发展模式,引领更多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合作社生产发展中,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民。依托产业优势,以群众看得见的收入、摸得着的实惠,让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广大农牧民群众用勤劳双手过好今生幸福生活的意识越来越强,党在基层的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市村党组织领创办合作社2434家,成立党支部682个、功能性党组织54个、党小组259个,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1323家。二是注重能力培养。坚持把培养合作社“明白人”作为首要任务,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次组织合作社辅导员、理事长、经营管理人员、财会人员培训,组织合作社负责人到山东省、甘肃省、青海省等地交流学习,帮助合作社管理人员、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专干等开眼界、理思路、找对策;以党支部书记培训为抓手,邀请产业基础实、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运营成效突出的合作社负责人为村党组织书记专题授课,分享经验;对县乡合作社辅导员、合作社理事长、乡村振兴专干等开展规范提升线上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能拼搏、肯干事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和农牧区实用人才,不断提高其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的能力水平。2019年以来,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结合行业优势,不断加强对合作社的服务指导力度,针对合作社运行机制、种植养殖技术、财务管理等薄弱环节,共举办了33期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累计培训县(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县(区)长、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及财会人员5400余人次。三是注重建章立制。制作发放合作社注册流程示范光盘,帮助合作社完成注册登记工作;编制印发藏汉双语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梳理印发《合作社七项制度》,用于规范合作社发展;分两版编制印发藏汉双语《珠峰牦牛、珠峰绵羊、藏鸡养殖实用技术指导手册》,指导合作社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养殖;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村党组织、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职能作用,指导合作社完善章程、财务管理等制度,使每家合作社都有牌子、有场地、有机构、有台账;指导各县(区)设立合作社专项服务窗口,指定专人提供全程咨询、登记服务和年报指导,及时帮助合作社解决在市场、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强化政治担当,坚持提质增效,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效初显。全市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断优化合作社结构、提升质量、增强效益,为推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合作社逐步成为培养历练干部的平台。坚持“干部下基层,基层出干部”的鲜明导向,鼓励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历练成长,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经风雨、练本领、长才干。乡镇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积极参与合作社组建运营,广大干部谋发展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合作社逐步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重要抓手。各级党组织积极创新形式载体,引导群众以现金、土地、牲畜、设备、技术等方式入股合作社,让群众享受合作社分红,现金收入不断增加。同时,合作社集约化生产促进了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不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有效盘活了农牧民手中的生产要素,极大解放了群众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拓宽了增收渠道,为群众就近就便就业增收提供了便利。三是合作社逐步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合作社的组建发展健全了乡村治理体系,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合作社在服务社区、管理社区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把更多精力放在感恩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增收致富上来,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从源头上化解了矛盾纠纷,群众思想由“要我稳定”“要我发展”向“我要稳定”“我要发展”转变。
如今,日喀则市党建引领合作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步显现,合作社正在成为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重要平台,党组织引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提质增效的“日喀则模式”已然形成,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