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2021年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综述
——基于对202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的统计分析
2022-03-23乐传永叶长胜
○乐传永 叶长胜
一、栏目设置与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
(一)栏目设置概况
202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的栏目设置数量比2020年增加了2个,共有17个。“终身教育”“理论研究”“比较与借鉴”“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开放大学”等基本栏目继续保留,2020年增设的“专题:国家资历框架”依然存在。与2020年相比,2021年新增了“专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人教育发展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工培训”“成人高教”“农村教育”以及“老年教育”6个栏目。其中,“比较与借鉴”“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的设置次数和转载论文数量排在前三,2020年排名第一的“终身教育”在2021年位居第二。2017年开始增设的“农民工培训”“农村成教”“老年教育”等栏目,近几年来依然受到关注。(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202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栏目设置一览表
(二)源杂志转载量情况
202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在36种期刊里共转载110篇文章,较2020年减少了8篇,为近三年来最低载文量。在各期刊的载文量中,《职教论坛》(南昌)在2021年共被转载10篇文章,排名由2020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终身教育研究》(南京)载文量在三年里持续位列前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成都)由2020年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石家庄)在2021年中表现较好,近三年来首次以4篇转载数量位居前十。总体来看,2021年的源杂志构成和排名与前两年相比有较大变化(具体见表2)。
表2 2021年与2020年、2019年源杂志转载量比较表
(三)源杂志所在地情况
从202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源杂志所在地来看,北京(28篇)、哈尔滨(13篇)、成都(11篇)、南昌(10篇)、南京(10篇)、济南(9篇)、武汉(8篇)、上海(5篇)、石家庄(4篇)、宁波(3篇)、保定(2篇),各占转载量总数的25.5%、11.8%、10%、9.1%、9.1%、8.2%、7.3%、4.5%、3.6%、2.7%、1.8%。天津、杭州、兰州、呼和浩特、深圳、长沙、大连各1篇,占总数的6.4%(如图1所示)。
图1 源杂志所在地转载文章数量比较
(四)源杂志所在栏目的分布情况
从表3中可知,202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转载论文数量位列前十的源杂志所发表的文章共有72篇,占转载论文数量总数的65.5%,涉及主题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专题”系列等栏目中,其中“比较与借鉴”栏目的文章最多,有17篇(排名前十源杂志),占源杂志载文量总数的15.5%。
表3 源杂志转载文章所在栏目一览表
(五)源杂志的影响因子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除了《中国成人教育》(济南)、《当代继续教育》(武汉)2种期刊复合影响因子低于1,转载量位列前10位的其他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都高于1。与2019年、2020年相比,源杂志的影响力有所提升。但所列期刊中,CSSCI来源刊(含扩展版)只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成都)、《中国远程教育》(京)、《现代远距离教育》(哈尔滨)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石家庄)四种,载文量共为24篇,仅占总数的21.8%,占比较低。因此,高级别期刊文章的转载量尚待进一步增加。
表4 源杂志的被转载文章比例与其CNKI复合影响因子一览表
(六)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情况
1.作者所在单位分布。从表5可知,2021年,文章被转载的作者来源依然延续了前两年多元化的特点,包括教育研究机构的专职研究人员、高校研究者,以及来自电大、开放大学等机构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具体来看,高校以80篇的载文量成为研究机构的中坚力量,普通高校与师范院校在2021年各有40篇文章被转载,其中山西大学以7篇、华东师范大学以9篇的载文量分列第一;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以19篇载文量超过教育研究机构(11篇),国家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各被转载4篇文章。来自不同机构的研究者利用各自资源(研究力量)促动了成人教育学科研究风格的形成,彰显了研究群体的异质性、研究主题的丰富性、研究机构的多元性与独特性。
表5 第一作者来源一览表
2.第一作者所在地域分布情况。通过统计发现,在第一作者所在城市排名中,超过2篇(含2篇)的有16个城市,北京以22篇载文量高居首位,上海以17篇载文量排名第二,两地在2021年的载文量上呈现明显差距,但是近三年的位次排序差异不大。其他区域分布的情况有较大变化,成都(8篇)、太原(7篇)、宁波(6篇)、重庆(5篇)、广州和杭州(4篇)、曲阜和金华(3篇);载文量2篇的有南宁、南昌、南京、常州、贵阳、合肥等城市。从2021年第一作者的地域分布来看,依然能发现东南沿海城市占据多数,这与前两年第一作者所在地的分布情况较为一致。
3.第一作者转载篇数及合作关系分析。在被转载的110篇文章中,第一作者转载篇数≥2篇的作者有侯怀银、吴遵民、欧阳忠明、宋亦芳、李盛聪、国卉男、桑宁霞、江颖、程仙平等,人数比前两年有所增加。单篇转载文章作者≥2人的文章数量为71篇,所占总数比例为64.5%,比2019年、2020年分别增长约11.5%、9.5%,表明被转载文章作者之间的合作趋势愈加明显。在梳理中发现,2021年合作关系较为稳定的作者有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家成(程豪)、宁波大学的孙立新(刘兰兰)、曲阜师范大学的何爱霞(孙纪磊)、山西大学的侯怀银(王晓丹、尚瑞茜)、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欧阳忠明(李书涵)、四川师范大学的李盛聪(韩忆娟)等。此外,在被转载文章作者≥2人的71篇文章中,同一篇文章作者来自不同学校(研究机构等)的载文量为27篇,占比约为38%,跨机构及其跨区域合作者的比例较低。今后,研究者不仅应注重同校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更要关切校际间、机构间、区域间的合作互助,在交流共享中进一步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
二、研究方法及主题热点分析
(一)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从202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转载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有55篇论文采用的是思辨研究法,占所有被转载论文总数的50%;采用调查法(问卷、访谈)的有16篇,占总数的15%;采用历史研究法的有15篇,占总数的14%;采用文献计量法的有7篇,占总数的6%;采用比较法的有8篇,占总数的7%;采用案例法的有9篇,占总数的8%。(如图2所示)
图2 各种研究方法的数量比较
(二)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热点
梳理202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转载文章题目、摘要、关键词可以发现,本年度的研究主题集中于成人教育与学习研究、终身教育研究、老年教育研究、社区教育研究、继续教育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开放大学及远程教育研究等几个方面,这与前两年的研究主题一脉相承又存在着显著变化。
1.成人教育与学习研究。成人教育与学习的历史变迁研究。建党百年来,成人教育不仅担负着失学工农扫盲识字的文化翻身,更是以文化教育为契机来实现他们的翻身教育,培养中国式的新政治习惯,进而重构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新政治文化共同体。以“文化翻身”为发展脉络,以“翻身文化”为内在逻辑,将国家话语与公民训练凝练为“学会当家”,塑造了广大工农大众的政治观念,并嵌入人们的集体记忆中。这一路径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性质的内在规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具象化,开创了党领导教育的独特模式(周慧梅,第8期)。有研究者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农村成人教育政策,其经过“以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为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阶段、“注重文化与实用技术学习的结合,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阶段、“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助推城乡互动与融合”阶段,这一政策变迁史凸显出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特征,呈现出“报酬递增”和路径依赖现象,展现出渐进性变迁与突变式变迁并存的政策轨迹(于莎等,第11期)。
成人教育与学习的本体研究。有研究者基于传播学视野研究成人教育的传播功能,发现成人教育传播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文化功能,其功能发挥是一个复合的动态系统,从中可以透视出其存在的价值维度——作为工具的合理性和价值的合理性(陈明欣等,第9期)。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成人教育问题,从“完满生活”这一成人学习目的出发,强调树立“迈向美好未来”根本目标,阐释成人学习与生活世界对话的应有之义,凸显成为终身学习者的时代特征,重申人文主义的教育方法。“完满生活”的成人学习将现实的生活和成人丰富的精神世界视为学习的逻辑起点和本质诉求,这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再一次深化(艾兴等,第9期)。基于转化学习理论,探讨成年早期个体进行转化学习的价值意蕴,认为其能促进成年早期个体增加认知储备从而有效化解认知冲突;帮助成年早期个体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促使成年早期个体凝练智慧、提升德行,协助成年早期个体深刻领悟生命内涵,促进生命成长(桑宁霞等,第12期)。
国际视野下的成人学习项目(报告)研究。从《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四)》来看,全球范围内成人学习与教育的平均参与率仍然不高,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也面临着资金匮乏、治理不均衡、弱势群体被边缘化、公民价值教育见效甚微及数据缺乏或不透明等挑战。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全球成人学习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应从资金、治理、公平、公民价值教育及数据监测等方面做出积极变革;从激发成人个体学习意识、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塑造有利于成人学习的社会环境出发,帮助更多的成人参与学习和接受教育,促进全球化时代全民学习社会的早日实现(郭中华,第7期;张晓超等,第9期)。有学者认为:对标《贝伦行动框架》的目标设定,目前全球扫盲进展缓慢、政策边缘化、治理有待提升、融资增长幅度偏低等问题凸显,应助力扫盲策略从单一化向差异化转变,政策推进从独立性向联结性转变,治理手段从实体化向数字化转变,融资主体从政府依赖向市场供给转变,参与方式从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变,质量保障从结果评价到能力建设转变(欧阳忠明等,第2期)。基于数字素养发展系统项目(简称DCDS项目)的内容分析,进一步强调要关注“数字弱势群体”,促进数字包容;加强数字素养研究,建设能力框架;推进数字发展项目,贴合成人需求,在全社会形成多方协作的数字素养推进模式(刘茜等,第6期)。也有研究者关注成人能力与学习项目检测,以国际成人学习监测等项目为切入点,发现国际成人学习监测面临成人学习体系的制约、监测工作的影响力和监测内容的系统性问题及挑战,因而要学习借鉴国际权威组织推行的项目,加快策划制定国内成人能力评估计划,建立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监测网络,不断提升成人学习监测的效用和影响力,提高成人学习监测工作的多方参与和协同水平(侯定凯,第4期)。
2.终身教育相关研究。终身教育的理论阐释与实践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终身教育研究在我国经历了理论取向、实践取向、理论与实践结合取向以及历史与反思取向的阶段(王晓丹等,第2期)。而就终身教育的实践活动而言,却早在清末民初即已形成。当时的通俗教育、民众教育等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现代中国终身教育的雏形。虽然我国终身教育的渊源颇深,但是在终身教育实践与研究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明晰研究起点,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回溯研究底蕴,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等。在实践中,吸取国际先进经验,保留并继承本土的优良传统,并重构建立终身教育概念的中国标准,彰显终身教育的中国属性、中国范式与中国旨趣(吴遵民,第3期;张妍,第9期)。同时,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新时代终身教育学内涵更新、终身教育理论研究深化、终身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需要明晰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方向,明确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加强终身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外部保障等(侯怀银等,第5期)。
终身教育的法治化研究。自终身教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以来,发达国家或地区普遍注重通过立法手段来规范和引导终身教育的发展,并根据社会发展新形势以及立法新需求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修订法律。有研究者以韩国终身教育法修订的动因和变化为立论依据,从而指出要保持终身教育立法与终身教育改革的良性互动关系,完善终身教育立法保障范围及相关权责问题(李珺,第1期)。以日本终身教育发展历程为逻辑理路,从历史维度纵向考察其萌芽期、初创期和完善期,梳理独具特色的经验,进而指出我国应当结合自身实际,从终身教育法治理念形塑、综合与专门相结合终身教育法治体系构建和法治举措支持等层面予以细化,综合、立体、全面地推进我国终身教育事业法治化,尽快建成学习型社会(闻志强,第1期)。此外,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继续教育新使命。因此,也有研究者基于竞合理论认为,我国继续教育领域的立法工作应理清地方立法面临的与各种既有相关规范的关系,开展系统性的立法背景资料搜集和研究工作;要协调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完成,统筹竞合问题,科学立法,推动建立规范协调、适用有效的继续教育领域法治体系(余晓红等,第8期)。
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研究。终身教育体系建构需要厘定思想基础,也需要考察行动过程中的主体结构。终身教育是包括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在内的系统,在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同时,必须重视对此有联系但又有所不同的“教育型社会”建设,从而实现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型社会双齿咬合(双轮驱动)的“发展型社会”(周作宇,第3期)。厘清教育机构(主体)间的关系是进一步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教育机构间的现实关系实际上呈现出割裂存在、初步链接和更高层次联通三种状态。由于国际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教育体系完善的诉求、教育机构关系的内在规定,互联互通应成为教育机构间关系的发展方向。这需要社会各界、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者及教育决策者秉持互联互通的立场,更新思想观念,加强教育研究,探索教育实践,推进政策落实(李家成等,第5期)。也有研究者认为,在终身教育体系政策方面,近十年来我国的专项政策和法律缺失、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政策的制定出现断层,因此要加强终身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底层跟进,不断深化与完善终身教育政策,在政府引领下,用政策推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赵紫芮,第6期)。或立足于“自我导向学习”,全面解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线索与基本要素,从“泛”资源格局、“后”学校组织、“善”价值生态和“优”制度框架的创制等方面架构终身教育体系(路宝利等,第12期)。
国家资历框架研究。国家资历框架是世界各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创新探索,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宏观政策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其起源于何时何处?本质到底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效果影响?这是实施国家资历框架的根本性问题(王海东,第8期)。从本质上看,资历框架是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教育制度改革的一项顶层设计,旨在促进教育、培训系统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贯通各类人才培养渠道,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并最终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个公平、优质、高效的终身学习体系(郑炜君等,第1期)。国家资历框架是沟通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的桥梁,对于中国终身教育事业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确立以立法服务对象为出发点,以学习成果框架为基石,以学分转换为核心,以组织管理为抓手,以质量评审为保障的统筹机制,才能推动国家资历框架的规范性和长效化建设(祁占勇等,第8期)。资格融通是国家资格框架制度运行与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现实中存在着社会心理阻碍、制度阻碍与实施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资格融通顺利推进。因此,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完善实施工具以及运行机制,以更好地推进国家资格融通的实现(贾旻,第9期)。
学习型社会(城市)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以“学习”构筑未来社会形态的理念,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前,我国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等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侯怀银等,第3期)。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学习型社会构建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单元,高质量发展是世界诸多国家持续不懈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战略。然而,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体角色缺乏学习样态、机构间关系处于割裂状态、社会运行结构呈现分离状况以及建设立场存在简单、碎片和断裂化的思维。破除现存困境,推进我国学习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包容与学习共在的主体追求、秉持互联互通式的机构间关系、打造协同融合的社会结构路径以及倡导研究立场的复杂思维转型(程豪等,第8期)。也有研究者指出,新冠疫情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学习型城市高质量建设带来了冲击与挑战,因此,要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学习型城市的发展趋势以及终身教育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未来学习型城市的发展,应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涵,将终身学习视为重要治理理念,充分体现城市发展的包容性,并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与学习型城市发展进行多层面的深度融合(沈欣忆等,第6期)。
3.老年教育研究。老年教育的数字化研究。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逐渐成为老年教育的研究焦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数字化是当今世界交叉进行的两大进程,已经成为全球趋势。与此同时,按年龄区分的老年数字鸿沟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作为数字化社会的弱势群体,大量老年人无法平等享受数字红利。加快老年人数字融入是数字化社会推进积极老龄化的新需求和重要内容。这需要借鉴香港老年人数字融入实践经验,从优化数字接入环境、开展信息技能和素养培训、发展适合老年人的数字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开展(刘述,第7期)。也有研究者认为,以信息技术服务老年学习有助于老年学习走出独特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信息技术是支撑、引领、驱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为老年人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新的学习服务,可创造14亿人口大国所独有的“老年人口红利”。这应自主构建支持老年人系统化学习的数字化巨型平台、创新老年学习虚实融合大空间、开展“人工智能+老年学习”新服务(张高飞等,第8期)。同时,也要关切到老年人具有认知反应衰退、操作行为迟缓等特点,他们对在线资源的设计、开发及工具运用等具有特殊要求。因此,老年教育在线资源的供给方要坚持无障碍设计观念、应用包容性设计、实现适老化设计策略、吸纳老年用户参与网站建设(胡燕等,第9期),开发优质老年学习数字化资源,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老年教育的转型发展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发展,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与现有社会经济与教育之间的不协调产生了新困境。制度储备缺位引发了老年教育发展的弥散性,资源供给不足掣肘了老年教育内涵的延展性,老龄化发展差异加大了老年教育应对的复杂性,个体动态学习需求增加了老年教育布局的不确定性等(马丽华,第1期)。整治这些现实性的难题应积极推动老年教育的转型发展。这就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融入老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老年教育的体制机制,明确发展城乡社区教育的途径,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的社会资源供给,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等(刁元园,第1期)。老年教育的转型发展还应着力破解老年教育政策执行困境,积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明确政策社群和府际网络的权责分工,加强对老年教育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保障公众在老年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参与权和话语权等(杨波,第3期)。也有研究者强调,老年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致力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追赶”的转型升级,需要在内容体系上促进老年核心素养养成,系统集成上落实老年教育条件保障,场景生态上强化老年学习空间构造,服务精准上提升老年教育育人效益,并以此为核心路径实现其发展动力重塑(程仙平,第12期)。
4.社区教育研究。社区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历史回溯。我国社区教育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社区教育实践起始于1986年。相比其他先进国家,中国现代社区教育的起步较晚,但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社区教育也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本土指导理念和实践路径(黄文贵等,第3期)。创建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是我国具有高辨识度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路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始于2001年,示范区建设始于2008年。多年来,实验区、示范区建设经历了由试点到实验、由实验到示范、实验与示范同步开展三大阶段,遵循着从有序性摸索到规范化建设、试点实验到全国推广、引领示范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演进逻辑,已在体制机制建设、社区办学网络、师资队伍培育、教育资源供给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孙加龙,第9期)。社区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有研究者梳理和审视了国内社区教育的研究成果,厘清其发展脉络与历史图景。自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社区教育研究可以分为混沌期、兴起期、深化期三个阶段;研究主题主要聚焦在社区教育的内涵概念、功能模式、教育治理、教育工作者、课程资源等方面(方莹芬等,第6期)。社区教育资源配置是发展社区教育的动力支持。有学者指出,当前有关社区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内涵理解、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的现实格局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由社区教育资源空间不均衡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等研究层面,今后可以拓展社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研究的层次及视角,着眼于地理空间技术在社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和规划中的应用等(肖甜等,第7期)。
社区教育的质量发展研究。社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积极培育高质量社区教育不仅是学习者的个人需要,也是建设高品质社区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必然要求。高质量社区教育建设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帮助个体寻求归属感和提升认同感、服务社区经济和优化社区治理(卢德生等,第9期)。实现社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教育主体的多元参与以打造良好的学习生态,注重信息化建设以拓展发展空间,注重社区教育课程创新以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具体而言,社区教育应发挥政府在社区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社区教育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构建社区教育质量与监测标准(李盛聪等,第3期)。同时,也需要深入思考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根本逻辑是什么,内在动力和潜力是什么,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等,旨在实现社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宋亦芳等,第10期)。此外,要创新社区教育课程形式,关注社区教育游学课程的实践价值。实现社区教育游学课程科学、高质量的发展,游学课程必须从项目或活动式转向课程化,实施课程重构,即以实现居民幸福为最终目标,构建深度融合的多样化课程内容和方式,在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下,通过专业化的教师教学,满足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李盛聪等,第9期)。
5.继续教育研究。继续教育的功能作用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继续教育事业伴随着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兴起,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经历了起步与探索阶段和全面推进阶段,已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形式与内涵的成熟体系,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谢俐,第10期)。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中央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教育在阻断农民贫困代际传递中发挥着应有的功能,彰显着固有的价值力量。有研究者指出,经由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态度观念教育优化心理资本、合作互助行为养成扩展社会资本,继续教育能有效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其作用机理表现为“源头造血”干预让贫困农民致贫因素快速消解,“多维资本”协同阻断经济性、心理性和社会性贫困,“边际收益”扩展使继续教育收益惠及家庭成员,“场域惯习”互促将阻断效应扩散至农村社区(何爱霞等,第8期)。也有研究者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继续教育主要分为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知识教育以及身心健康指导三个类型。提升贫困农民的技能、知识和健康人力资本能够阻断农民能力、文化与健康贫困代际传递,打破收入贫困代际循环。因此,应注重革新继续教育理念、协同继续教育主体、扩延继续教育内容、丰富继续教育方式,以增加贫困农民人力资本存量,最终阻断农民贫困代际传递(孙纪磊等,第2期)。
高等继续教育研究。目前,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改革步伐较慢,综合改革的薄弱环节突出,制度困境、场域困境、内容困境与方式困境掣肘着泛在学习时代高校继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要坚持开放思维,打破继续教育与非继续教育的制度壁垒;围绕定制学习,跨越时空场域的边界化教育局限;推动资源整合,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机衔接;基于学分银行,促进继续教育的终身化体系构建(张龙等,第11期)。观照“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对继续教育供给侧的各个链条进行深入变革,围绕继续教育基础研究,丰富继续教育产品线,建立标准化的课程研发流程,完善评估和监督体系等,下大力气打造一个开放的继续教育平台,以一流的教学质量和影响力,服务好学习型社会建设(丁凯等,第4期)。有研究者也提出应注重高等继续教育政策调适与效能提升,推动政策重心由权威型工具转移至系统改革型工具、多类政策工具均衡配置锻造政策合力、打造系统的现代化政策体系(王元,第7期),以期推动高等继续教育的向好发展。
6.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变迁研究。从农民教育的实践回顾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经历了在革命中重生、在建设中超越、在开放中繁荣、在创生中自信的大变迁,彰显出教育理念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健全、教育目标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求的满足、教育内容助力自由全面发展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教育途径助力农民主体地位和幸福生活诉求的回归、教育手段助力农民教育质量评价观测指标的完善的时代表征(梁成艾,第10期)。从农民培育的政策历程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可以分为萌芽期、拓展期和完善期三个阶段,逐步从个体职业路径的抉择、个体经济收益的提升,转向个体全面发展的追寻。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出三大特点:个体的“社会适应”成为主流,个体的“累积优势”较为凸显,个体的“个性发展”备受忽视。为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政策制定者有必要重视生命历程主体间合作、追踪生命历程“大数据”以及观照生命历程“全球变化”,以强化不同新型职业农民生命历程形态对相关培育政策的影响(王佩等,第11期)。从农民教育的理论回溯看,有研究者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发文数量、作者及期刊关注趋势的探究,挖掘研究的热点、重点和趋势变化后发现,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培育定位、策略、影响要素和机遇发展四个方面;研究趋势呈政策引领化、地方经验化和模式创新化等三个特征。未来,应厘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理论旨趣,拓宽研究的空间和发展方向(谭婧等,第11期)。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机制研究。政策制定是推进农民教育有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主要内容聚焦在明确培育任务、遴选培育对象、组织培育要素、创新培育工作以及分配培育资金方面;实施方案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与突破性,使得政策文件更加契合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但是,也存在培育对象的遴选标准不够合理,培育过程的设定缺乏创新性等不足。对此,需要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遴选标准、将创新精神融入培育核心环节的设定中、确保培育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以更好地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赵雨等,第2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阻滞是推进职业农民培育的制约瓶颈。从萨巴蒂尔—马兹曼尼安的政策执行综合模型来看,其影响因素包括政策问题可处理性、政策内部规制性因素、政策外部不可控因素三大方面。因而要厘清政策问题的可处理程度,根据“增强政策内部可控性要素,弱化政策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准则,才能有效破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执行阻滞的困境(王玉华,第11期)。也有研究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人本价值取向和工具价值取向。从赋权增能视角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赋权缺位导致农民教育发展动力不足,管理赋权脱节导致培育对象瞄准偏差,环境赋权薄弱致使农民主体性缺失等。因此,要构建制度保障机制、完善教育遴选机制、创新协调联动机制、匹配需求响应机制、健全激励机制等,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与支持(付秋梅等,第2期)。
7.远程教育与开放大学研究。远程教育相关研究。新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对网络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面临新挑战。高校网络教育要努力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支撑,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为此,网络教育要针对发展中的矛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互联网和体制机制两个“牛鼻子”,坚持改革创新,探索满足成人终身学习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构建与工业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体制机制,推动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优质发展(陈丽等,第11期)。有学者关注社区在线学习空间,认为它是面向社区全体成员、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学习环境,也是以网络平台为核心的在线学习系统,具有社区性、整合性、开放性等特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临场感理论、成人学习理念为基础分析社区在线学习空间的理论意蕴等(宋亦芳,第7期)。也有研究者聚焦企业培训的MOOC建设,强调企业MOOC平台的理论框架及其功能设计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并将企业MOOC平台的功能模块分为绩效需求分析、知识管理、SPOC、教学、学习、管理六大模块(江凤娟等,第5期)。此外,远程教育扶贫受众的获得感研究也备受关注。有研究者发现受众物质维度、精神维度和总体的获得感水平均较高;地域文化、经济水平、年龄段、致贫原因等不同的受众,其获得感存在显著差异;家庭人口数、学历层次等不同的受众在获得感的精神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刘盛峰等,第5期)。
开放大学的高质量发展研究。随着国家对开放教育办学主体的分类管理和规范管理,开放大学将成为我国开放教育发展和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开放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不仅要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而且要强调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不仅要强调使学习者“学有所教”,而且要强调使学习者“学有所成”(王向旭等,第3期)。实现这样的开放大学教育需要突破以数量增加、规模扩展为典型特征的“内卷式”发展桎梏,推动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整体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这一发展理路中,要重视开放大学战略规范,即规范办学自主权,以凸显不同区域终身教育发展特色;“设计”与“施工”互动,以建立战略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系统思维,来推进开放大学内涵式发展;积极进行形象管理,以提升认可度;凝聚利益相关者的共识,以增强战略规划实施的行动力量(全守杰等,第4期)。开放大学必须找准自身定位,与普通高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错位发展,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大学”。应突破以学科和专业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路,由学历教育进一步向非学历终身教育转型;树立“质量即满足需要”的新质量观,开展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学术研究,提升教学质量与社会声誉(王竹立,第11期)。开放大学要重视组织结构优化,开放教育的组织结构是影响开放教育组织运行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反映了开放教育的基本形态和运行状况。开放教育组织结构的设计要以法律条文或政策法规形式为保障,组织结构要增强应用属性,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当着眼于发展国际化、多元化开放大学,要充分利用专业委员会、学习团体等灵活形式的创新型组织结构(谢珂等,第11期)。也有研究者认为,“办好开放大学”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评估作为监督教学质量的常用手段,不仅能够评判学校现状,更能指引未来发展方向。在开展评估的过程中,评估指标体系可视为最为关键的指挥棒。因此,要重视开放大学评估指标构建,从增强评估指标体系的吻合度、优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实操性、提升评估指标体系的系统性三个方面优化指标体系,强化“质量监控”(耿俊华等,第4期)。
三、未来研究展望
(一)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反思
加强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学科建构的反思是发展成人教育、完善成人教育学科的基点。然而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成人教育理论和学科建设研究面临着科研定位清晰度不够、学科地位认同感不高、研究成果创新度不足、研究队伍合作力薄弱等困境。聚焦与反思这些问题,有助于引导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方向。因此,在“十四五”时期,研究者应关注成人教育理论中的基本概念辨析、基本规律探讨、国际理念引进与本土化;进一步提升学科认同感,聚焦剖析学科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积极去“内卷化”,重视研究质量提升,不断创新研究成果;树立合作共享理念,加强学术交流,凝聚成教学科发展共识等。
(二)政策导向与实践引领下的老年教育系列研究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这是继2019年《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发布以来,老龄工作领域出台的又一个重要文件,为新时代老年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强调老年教育的资源供给与共享、机构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这些应成为2022年研究者们关注的主题。此外,在实践活动的驱动下,养教结合、老年人数字化支持、代际学习、国际经验借鉴等将持续成为研究的热点。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农民、农民工)研究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我国农村发展正在迈向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阶段。在这一转变中,“输血式”扶贫难以支撑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土“造血”——开发人力资源才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农民、农民工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农村成人教育如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知识技能,以实现致富,无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因此,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农村成人(农民、农民工)教育,如何发挥农村成人教育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育才功能,如何阻抗脱贫农民返贫以及阻断农村贫困的代际传递,都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理论研究的重要走向。
(四)高等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治理研究
高等继续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正在经历从注重外延式、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建设、高质量发展转变。2021年下半年,国家相继发布《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发布管理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酝酿《关于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实施意见》等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足见党中央对高等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规范治理的重视。因此,关注高等继续教育政策研究、办学体系的构建研究、招生与管理机制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以及开放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五)社区教育治理和信息化建设研究
在不断推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过程中,社区教育的作用与地位日益彰显。然而,当下社区教育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育教学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与社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矛盾冲突,成为制约社区教育治理的瓶颈。因此,如何破解以上困境与矛盾,如何在“十四五”期间优化社区教育治理,以推进其高质量发展,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加强社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并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教育参与的获得感等,都应引起成人教育研究者的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