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与展望 教育信息化视野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2022-03-23桑新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

在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举办了一场独特的直播座谈会,我们邀请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杭州银湖书院未来教育研究所所长桑新民教授作为总策划并担任学术主持人。桑教授参与了一系列教育的宏观战略和微观教育创新实践研究,亲身经历了近4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复杂过程,将纪念活动变成一种回顾和展望的线上学术研讨活动,形成了笔谈形式的学术会议报道。我们希望以此为序幕,为当前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健康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摘 要】本文聚焦信息化基础设施、软硬件环境建设,课程与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环节,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时间维度梳理、概括,分别以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在智能化追求中创造健康和谐的基础教育新生态为主题,十余位专家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悟,让我们对社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有了更深层次的多视角把握。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教育新生态;课程与资源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2、03-029-08

桑新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伴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步伐成長的。在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举办了直播座谈会,我们有幸请到10位这方面的资深专家,他们是:国家教育咨询委员、北师大实验中学原校长、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中心主任王本中,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信息科学与人工智能博士生导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常委、通讯主题首席专家、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钟义信,原北京电教馆馆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潘克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西三旗学校校长、信息技术特级教师、教育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李冬梅,中央电教馆原馆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原主任王珠珠,原北京教育局副局长、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文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学习科学学会理事长方中雄,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主任陈丽,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委会理事长罗滨,经纶世纪医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医疗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常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博士余中。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了生动的教育故事和切身感受,很多专家的发言都用录像的形式反复筛选提炼,网络会议的发言精彩纷呈,给与会者带来多方面的启示。教育信息化不是孤立的,所以需要放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回顾、反思和展望。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都只能看到历史的一个局部,把很多亲历者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中的经验和感悟整合起来,不仅可以更全面地展现我国教育信息化乃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全景图,而且对现实和未来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我们将座谈会的发言按“教育信息化视野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整理和提炼,聚焦信息化基础设施、软硬件环境建设,课程与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环节,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时间维度梳理、概括为以下三个问题。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

王本中:我是从一位中学数学教师走上校长岗位的。北师大实验中学就在教育部大楼对面,所以很多基础教育的重大决策都会征求我们的意见,因此我见证了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40年的发展历程。反思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我认为基本上经历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两大阶段,而当前的人工智能教育是前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考察了计算机的发展,提出计算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育部立即要求我们开设计算机课,接着又组织全国5所高中开展计算机选修课试点,拉开了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序幕。为了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开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教育部创建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80年代末,计算机选修课发展到2000多所学校,而且逐步深入到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辅助管理;90年代,教育部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支持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政策,将计算机教师单列成一个专业系列独立参加职称评定,并在教学工作量上给予政策照顾,促进了计算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把计算机列入学校装备采购范围,使学校购置计算机有了资金保障。全国中小学计算机中心申报的教学软件开发经费,在1996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第一批下达的六千万元项目经费支持北师大各相关专业开发出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工具,并为后来开展互联网、局域网尤其是课程教学数字化资源建设奠定了基础。2000年10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了“校校通”工程,并将计算机教育拓展为信息技术教育,后来又实施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2012年,教育部贯彻中共中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了“三通两平台”,推动信息技术教育与各学科教学创新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由1.0版发展到2.0版。最近国家又推出了“新基建”计划,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生长点,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促进公平发展的教育新生态指明了方向。

钟义信: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参加国务院科教兴国的许多决策咨询活动。我国信息化理念的形成和提出大约是在90年代中期,尤其是明确了信息化与“四个现代化”不是并列关系,而是贯穿其中、引领各领域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2000年10月9日至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引领现代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此后,信息化在全国各领域深入广泛开展起来,这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背景。所以,必须站在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变革的高度,才能深刻领略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价值导向和战略地位。

潘克明:教育部为贯彻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于2000年10月25日至26日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正式部署和启动了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主管基础教育的教委副主任、基教处处长、电教馆馆长、教研室主任出席会议。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阐述了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方针,部署了在全国实施“校校通”工程,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实施方略。陈部长报告之后是桑新民教授做的专家报告,论述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价值导向是要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并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培养信息时代的阅读、写作、计算能力。贯彻此次会议精神,省市电教馆作为服务信息化的专业机构,功能做了不少调整,宏观上要为制定本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当好参谋,把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方针、规划变成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微观上一定要深入学校、扎根课堂,组织校企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为基层提供设施保障、技术服务、资源服务、人才培养,尤其要解决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实际难题;中观上要参与制定相关政策,并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推进地区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专业电化教育机构特别重视学校和课堂的应用问题,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了解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学校和老师们在做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做些什么。不深入学校,不深入课堂,地方专业信息技术教育机构的工作就会无的放矢。

李冬梅:我是1982年9月到北大附中教数学和计算机的,开始是请北大计算机教授讲课,我助教,随后我便一头扎进了计算机编程教学与竞赛中。2001年我到華南师范大学参加“首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桑新民教授是培训班的主持人和导师。这个班原来的名字是“中学计算机教学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桑教授提议改成“信息技术教育”,师范司批准了。现在看来,这一改,远远不是简单的班级更名,而是让中小学计算机教师跳出以往只会教应用软件、编程等计算机技术的狭窄视野,进入信息技术的广阔天地,尤其是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时代变革的高度,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价值,而且更新了学习观念、深刻理解了教学创新的目标和基础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些对于中学计算机教师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启蒙,而且受益终身。我们班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3名学员。开班时组织我们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大家戏称这是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黄埔一期”。这个团队在全国各省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从“国家班”毕业,我参加了国家信息技术教育课标的研制工作,有机会得到国内顶级专家的直接指导和引领,使我从理念到技术,特别是对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和一系列具体环节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这对我这样一位一线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2009年起,我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名师讲坛”栏目陆续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1篇,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基于教学实践的中学信息技术整体教学模式”。2013年,我开始担任北大附中课程委员会主任,与学校教师一起探索基于多种信息化平台的学习环境搭建、教学创新和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评价与管理改革、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等,深刻领略了基层学校教育信息化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机遇。在实践中我强烈感悟到:信息技术教育绝不仅仅是孤立的一门课,而是对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建设、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教育评价管理模式创新,乃至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尤其是教师、学生、家长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的健康成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

王珠珠:1995年,我从高校调入电教系统工作,亲身经历了从传统电教到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一系列转型,以及作为国家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专业机构的服务模式创新发展。记得1997年韦钰副部长考察电教馆以后,认为最有价值的是馆藏资源,那里保存着多年来从国外购买的大量音像资料,以及我们学习借鉴国外经验自己开发的教育资源。在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之前,教育信息化总体来看专项经费并不多,只有一些发达地区、重点学校才有条件开展试点。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使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大为提高,教育系统内外的资金投入大大增加。我亲身参与了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见证了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如1999年的“明天女教师计划”,从西部五个省的贫困农村选拔一批优秀女教师到北京参加信息化培训以后,每人带着一台计算机回到学校。中央电教馆第一次把教师上课需要的数字资源,通过教育电视台的电视频道回扫行(VBI)传送到这100多所学校。这个模式后来被2003年启动的“中西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所采纳,模式二、模式三中都使用了IP资源,使全国几十万所农村中小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些IP资源第一次根据教学进度,为农村学校提供系列化、配套的数字教育资源(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习题,还有教师备课需要的各种素材),由此创建了最初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和资源服务中心。2012年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教育部举行了开通仪式,我在发言中讲了我们的理想:要让全国所有孩子、每一位教师、每一所学校,都能借助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学习成长、促进专业发展和跨越数字鸿沟。在教育资源建设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基础教育司、科技司的领导下,从教育信息化开始的“校校通”工程,发展到教育信息化2.0版的“三高两全一大”,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作为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完成了从资源的单向传输到双向交流互动,建立了以“网络空间人人通”为主要载体的资源应用模式,突显了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概念——内容为王、应用为王。在此还要特别介绍资源建设思路和机制的重要变化。以前资源建设都是国家投资,用项目的方式去收集优秀教师和专家的课程教学资源,2014年教育部倡导和推动了“一师一优课”新模式,让每位教师都在网上晒课,评选出几万节全国优质课程。教师要能在网上晒课,就必须学习和掌握一系列信息技术,这比被动地接受培训更有效、也更能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自己的课晒出后,教师很关心别人的反应、评价,也更希望在同类课程的相互交流中不断改进、提升,这就有力促进了从专家、名师做资源到教师众筹资源的重大转变。目前,汇聚在国家资源平台上的资源背后的大量数据正在被关注、挖掘和利用,帮助教师、学生、学校更方便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去年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新基建”文件中,把教育资源纳入教育信息化新基础设施的范围。前不久召开的国际人工智能大会,教育部三位部领导都出席并讲话,怀进鹏部长还专门提出了平台的智能升级和知识生产、交流的社会化,这些意见对教育信息化、特别是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是一种重要指引。

文  喆:作为北京市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信息化必须放在教育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中思考和部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先后推动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这三大工程对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把握好这三项工作的内在联系,我觉得关键是要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教育公平和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方中雄:我在北京市教育系统不同管理岗位上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近20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目前,北京市已经建成较为完整的数字化教学服务体系,形成了包括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课程开发标准、区域数字课程资源建设方案和贯通市区校三级的教育资源供给模式、顺畅切换的应急服务体系、智能化的数字教育服务平台、数字课程和在线服务应用研究课题等机制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服务北京市各学校广大师生和家长,并向国内十多个地区辐射,还服务于我国驻外使领馆随任子女的学习。回顾和见证20多年的历程,我有三点切身的体会:一是需求决定发展,这里的需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不是技术市场的需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功路径应该是在搞清楚“教育想做什么”的前提下去探讨信息化能够支持做什么,这样才能牢牢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而绝不是仅仅靠搞教育信息化的专业技术人士来做的;二是每当教育面临重大转型、挑战的时候,信息技术往往能够破解许多难题,教育决策管理者一定要建立起依靠信息技术攻坚克难的思维;三是教育信息化必须有前瞻思维、超前布局,下好教育创新发展的“先手棋”。

在智能化追求中创造健康和谐的基础教育新生态

钟义信:教育信息化经历了几十年发展,当前一个重要的生长点是用人工智能的科技前沿成果促進教育的创新发展,将信息化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战略课题。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引领各行各业信息化的转型升级。教育领域要完成信息化向智能化的升级,我觉得首先要普及人工智能的知识和理念。人工智能的研究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1956年正式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近80年来,世界人工智能经历了三起三落的曲折发展历程,先后形成了三大流派:结构主义的人工神经网络学派、功能主义的专家系统学派、行为主义的感知动作学派。这三个学派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思路各异、互不认可,甚至难以沟通,由此导致人工智能目前的整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团队在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艰难探索近50年。198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诞生,我是第四、五届理事长。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用当代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和中国文化的整体思维来整合三派人工智能理论。目前已系统提出了“机制主义通用人工智能理论”,出版了一系列论文和专著,并在2021年年初上海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人工智能目前正在经历着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巨变,明天的人工智能跟今天的人工智能将是大不一样的,这种情况就给人工智能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普及带来很大困难,需要认真研究。我认为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可以分两步走,首先要引进门,然后是引上路。引进门比较容易,因为人工智能本身非常神奇,引人入胜,孩子们都有好奇心,很容易把他们吸引到人工智能新天地中来;但如何引上路?我认为人工智能教育的难点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如何用人工智能这种工具来更快更深入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绝不仅仅是学会编写程序,或是做一个好玩的东西,在比赛中获奖。希望教育界的同仁能把握好方向,闯出一条中国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成功之路。

文  喆:新技术发展很快,商业资本的运作能力很强,于是就很可能形成一种潮流。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把握住教育的内在规律,就可能会被潮流裹挟,偏离健康、正确的方向。人工智能教育也同样有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抱着审慎的态度。现在大家都谈到未来社会是智能社会,于是很多人主张所有的孩子都去学编程,简单的编程玩玩可以,但编程背后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包括遗传算法、泛函分析等复杂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今天学的这套编程方法,五年以后可能完全没用了,所以人工智能教育千万不要一刀切,应该有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现在学校的中小学生是二三十年后的国家主人,所以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在教育信息化、智能化部署和实施上,确实要有前瞻性、超前性,但是一定是适度超前,而不要过度超前,尤其不要过度普遍超前。

陈  丽: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必须与破解当前教育的难题紧密结合。2016年,北京市大力推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特别是中心城区和郊县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市教工委找到北师大,希望提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创新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创建了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提出了“教师走网”的创新计划,开发了智慧学伴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学生课后利用学习终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可以随时呼叫参与辅导项目的教师,获得实时的一对一的答疑和辅导。这个项目最初在通州选择三个学科做试点,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很快发展到多个区县。北京市原来已积累了各学科网络远程课程教学的丰富资源,尤其是培养了一批善于在网上教学的优秀教师,他们进入我们这套系统后如虎添翼。这种新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育均衡,也为破解课后个性化学习辅导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这套系统在“停课不停学”中发挥了更大作用,服务方式也扩展到一对多和非实时辅导。为此,北京市建立了一套网络辅导教师的管理新机制,由各委办局联合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在参与教师的选拔、认证、评价、工作量计算、报酬和奖励等方面,建立起一套较完整、规范的服务体系。目前服务对象已覆盖到北京市的33万名初中生,有约1.5万名教师经过认证加入这个项目。这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创新,而且是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更重要的创新我们称之为基础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消费驱动教育服务,打破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学校壁垒。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教育供给侧改革突出表现为5个“转向”:供给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供给内容由标准化转向个性化,供给单元由整体化转向碎片化,供给时空由线下的物理空间转向灵活的网络时空,更重要的是,供需关系由供给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支撑这一系列变化,迫切需要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云端教学资源库、教学互动平台、学生与教师智能化评价体系等。面对海量大数据,必须有越来越完备的智能化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等理论和技术的支撑。这显然是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前沿。

罗  滨:教师是在教学改进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好教师的标准也是动态发展的。教师成长的五个“逻辑”:一是学科专业的逻辑,二是学科教学的逻辑,三是学生学习的逻辑,四是班级管理的逻辑,五是教师学习的逻辑,这五个逻辑就是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教师成长逻辑。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绝不能脱离这些逻辑,也就是说,不能背离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教师成长规律孤立地发展,“技术赋能教师成长”也要符合这些规律。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从自己教学经历和教研经历,从实践的角度把技术赋能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师教学,第二阶段是信息技术支持学习者学习,第三阶段是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在第三阶段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内容重组、流程再造,技术重构了师生的教与学。由于学习过程、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发展很慢,但是突发事件促进了教育系统迅速应用新技术解决各种现实难题。比如说两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我们是大年初二首次用微信召开了紧急会议,紧接着线上的许许多多“第一次”就发生了,有录屏的空中课堂、空中教研、线上培训、质量分析会、空中亲子乐园等。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上立即安装了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和APP,可以随时听课、研讨,极大促进了信息技术和学习、教学、教研的深度融合。同时,我们启动了紧急攻关项目,成立了在线教学与教研的实验室,开始研究影响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的关键要素、主要课型、评估标准,短短5个月时间举行了8次教学研讨,40万人次在线上参加,在实践中重构了教学与教研的内容和流程,研制了线上的教学评估标准。技术既支持了学生学习,更在实践中赋能教师成长,创生了新型教研共同体。面向未来,我们正在努力探索教学与教研新生态的海淀模式,在信息化向智能化的提升过程中,帮助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更快、更健康地成长。

潘克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和深水区在课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也应当通过与课堂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得到体现。在推进“双减”措施落实的进程中,我们更要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成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新理念,重视将信息技术由教师的教学技术,拓展为促进学生“五育”协同发展的学习技术,帮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来高效学习和健康成长。

余  中:我是学通讯与计算机的,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研究中步入专业化的人工智能领域和前沿研究。我的两位恩师都是世界人工智能领军人物,Robert McEliece教授是信息论创始人香农(Claude Shannon)的传人,John Hopfield是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的奠基者。毕业后,我在硅谷当年全球最大的AT&T公司做到技术总监和总架构师。20多年在通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学习、创业经历,使我亲身感受到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的艰难快速发展,也深刻体会到钟义信先生在前面谈到的,世界人工智能发展在专业应用方面取得不少世人瞩目的成就,但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道路至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2010年我和许静静博士一起作为北京市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在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创建了经纶世纪医疗公司,专攻医疗健康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参加了国家医学和健康领域的一系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项目,参与了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在十多年探索过程中,我们经历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开展人工智能专业人士与医疗健康专业人士之间的深度交流和协同创新。在大健康医学复杂巨系统的视野中,目前的医学理论体系从基础理论到方法论都亟待完善,尤其需要开展中西医学的对话、沟通、融合,这既是健康医学人工智能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医疗卫生系统综合运用的重大机遇。在国家卫健委、中华医学会等科研课题的支持下,我们建立起覆盖全国26个省700多家公立三级医院1亿多人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库,并创建了将知识图谱与机器学习有机结合的人工智能“醫学大脑”,部署了包括西医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论治的医疗机器人服务终端,助力各层次医疗机构与医生,建立一个医学人机共生系统,赋能智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医生能力提升。我们的成果获得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全国表彰、入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样本(医疗领域的唯一代表),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的高度评价。医疗和教育两大领域同属服务人群极广的民生工程、社会公益性事业,两者追求的共同目标都是大健康。近一年来,我和桑新民教授多次深入讨论教育人工智能问题,探讨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异同、二者之间的边界、疆界,如何同生共长?这里涉及人工智能技术背后复杂的法律问题、伦理问题、人性问题。这次有机会向教育界各位高水平专家学习,希望将我们在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经验教训提供给教育界,携手共创和谐、美好的教育未来,建立全民健康、健康中国新生态。

桑新民:10位专家的回顾、反思和展望,让我们对社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有了更深层次的多视角把握。20年是短暂的,但社会生活的变化却是异常急剧的。20年前,电脑和老式手机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还是奢侈品,贫困地区和山区学校的师生恐怕很少见到;今天,手机已经升级到智能手机,很多电脑上的功能在手机中都可以实现,更重要的是,手机的普及率在中国已经相当高,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离不开的必需品,如果断网两个小时,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不管你愿不愿意,今天大多数人都已置身于“数字化生存”的新时空,周围遍布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充斥着信息的垃圾和陷阱……你必须在信息的海洋中求生存、求发展。要想不被翻卷的海浪吞没,你不仅需要熟练驾驭智能化信息技术,更需要有识真假、明善恶、辨美丑的能力!进行这样的回顾、反思、展望,不能不引出一系列更深层次的问题:短短20年我们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我们的教育还能像20年以前那样进行吗?今天信息化正在步入智能化的新阶段,再过10年,社会将变成什么样?教育又会变成什么样?教育如何面向未来?又如何把握变中不变的规律?这些难题把我们引入教育哲学、历史哲学的叩问之中。这些问题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但却又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的决策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深入思考的。很多人会认为,这些问题好像跟我没多大关系,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奈勒讲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近两年突发的疫情加快了社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世界各国抗击疫情的抉择,不仅考量个体的健康水准,拷问其心灵深处的人性、人格,更考验不同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文明水准和教育水平。这是严酷的考场,更是“终身教育大学堂”。教育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挑战和机遇面前,如何倡导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从小培养提高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中的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协同创新能力?这是技术与人性的赛跑,是文明和愚昧的博弈!是对人类智慧与文明的挑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承担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学术策划、文字整理与编辑:杭州银湖书院未来教育研究所  桑新民,胡怡媛)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