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决维护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

2022-03-23夏云

前线 2022年3期
关键词:主导权意识形态工作

[摘要]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面对加速演变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国际安全环境,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用系统思维做好统筹谋划,做好重点对象的意识形态工作,精心运筹、积极塑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关键词] 意识形态工作;  战略位置;  指导地位;  主导权

[中图分类号] D616;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3-0038-04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在要求,是维护党执政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新时代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1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我们必须站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进而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高度,更好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强化认识,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战略位置常抓不懈

意识形态工作不仅事关意识形态自身的发展,更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党的执政安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挑战,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2并就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了安排和部署。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系列重要会议,出台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法规,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改变。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民主、人权、宗教等领域不断挑起的事端,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引发的负面舆情,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认识,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常抓不懈。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原则不动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3这为新时代党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各级党委在选人用人上,要把是不是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能不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成熟、能否委以重任的重要标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必须按照法规要求,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落实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防止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着力提高各级党委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守住根本,巩固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也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1伴随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会更加多样化。“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2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

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实践指导力、生活渗透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说服力,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积极回应时代理论问题,整合各种理论资源,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彰显真理的力量;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导力,就是坚持扎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汲取实践经验、接受实践检验,让马克思主义在回应时代问题中彰显科学的力量;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生活渗透力,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彻到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眾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让人民群众在生活的不断改善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

永葆斗争精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

意识形态领域是各种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斗争复杂尖锐。恩格斯指出,在党内担任负责的职务,仅有写作才能和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自愿地把自己列入战士的行列中”。3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意识形态问题时,反复强调“斗争”二字,指出:“领导干部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4

所谓敢于斗争,就是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和舆论,“不能爱惜羽毛”“不能做开明绅士”。当今世界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个性表达和思想活跃是大势所趋,兼容不同观念、包容异质思维,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对于思想领域的争论,我们党的基本态度是包容,但对于那些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军史等言论要给予坚决反击,绝不能用“不争论”“让说话”为自己的不作为开脱,更不能东西摇摆、左右迎合。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挑起的意识形态事端,试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的企图,更要敢于亮剑、敢于反击。

所谓善于斗争,就是要看到意识形态斗争不是短暂的社会现象,而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把打赢意识形态斗争作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任务加以重视。意识形态斗争常常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集中表现,因此必须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研判能力,掌握斗争的主动权。意识形态斗争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和思想认识问题,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搞“泛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搞“去意识形态化”。网络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必须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势,着力提高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能力。

坚持系统思维,一体化设计和推进意识形态工作

坚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观察事物,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1意识形态工作是政治性强、影响范围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诸多领域,需要统筹谋划、强化协作。

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范围运筹。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决策部署,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一起统筹谋划,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与维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一体设计和推进。协调好国内意识形态斗争与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两条战线。应充分认识到伴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深度调整,西方反华势力势必强化渗透和攻势,必须将加强内部治理与强化国际反制结合起来,做到内外都要抓、内外都要硬。强化协作意识,推进多方联动。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通盘考虑国家安全各领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各责任主体的协作,坚持一体化布局、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唯有如此,才能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

抓住重点对象,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

意识形态的影响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在确定工作对象上需要充分考虑广泛性,但从意识形态的生成逻辑和演进路径看,要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抓住重点人群,通过抓重点把整体带动起来。

做好知识分子的团结和引导工作。知识分子既是思想理论的主要创造者,也是思想理论的主要传播者。从当代中国思想观念的产生及作用机制看,它们大都首先发端于知识分子阶层,然后再向社会大众传播。从近年来中外意识形态斗争态势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往往把知识分子作为传播其思想和价值观的基本力量。因此,必须加强对知识分子特别是网络意见领袖、自由撰稿人等特殊知识分子的团结和引导工作,最大程度地把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做好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青年是思想最活跃、观念最解放的社会群体,也是各种势力争取的主要对象。纵览西亚北非各国爆发的“颜色革命”,无一不是以青年人为主,并最终造成社会动荡。因此,“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做好军队的意识形态工作。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力量,军事手段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保底手段。也正因为此,各种敌对势力总是幻想在我军这座钢铁长城上打开缺口,千方百计对我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因此,要时刻警惕军队被西化、分化的风险,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永葆军队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主动作为,积极塑造有利的国际意识形态斗争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2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说到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较量,是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的根本性矛盾,需要积极应对,也需要主动塑造。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国际战略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社会希望听到更多中国声音、看到更多中国方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要精心运筹,主动作为,积极塑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不断提高领导力。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善于将中国故事讲成世界故事,积极推动我们党提出的诸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新文明观等走向世界。不断提升转化力。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中华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实力优势,把中国道路的价值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在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基础上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积极重塑世界文化格局。不断扩大传播力。封闭的文化不仅是无声的,也是无力的。要加强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外宣旗舰载体,有效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没人听”的困境,在国际社会牢固树立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夏云,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 高海涛

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46页。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5—36页。

3    同上,第40页。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講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2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1页。

4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人民日报》2019年9月4日,第1版。

1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人民日报》2020年12月13日,第1版。

1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日报》2019年1月22日,第1版。

2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4月18日,第1版。

猜你喜欢

主导权意识形态工作
潮妆在“线”
试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略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服务指向
浅析网络视域下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问题
国际空难调查主导权探究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习近平意识形态观述论
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问题研究
建国以来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