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真情,才有真味

2022-03-23邹璋敏蔡瑛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状物姨父真情

邹璋敏 蔡瑛

编者按:

状物作文是初中生常写的作文类型之一。有的同学在写状物作文时,只是简单地描绘所写之物的外表、特点、作用等,缺乏相关的故事或情感描述。写出来的作文就像一份产品说明书,干巴巴的,毫无吸引力可言。那么,怎样才能让你写的状物作文生动有趣,让读者印象深刻呢?

本期《名家有约》,编辑部邀请了蔡瑛老师结合具体文章解答这一问题。快去寻找答案吧!

作者简介:

蔡瑛,江西鄱阳人,中国作协会员,鄱阳县作协副主席。散文、小说作品散见于《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散文》《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星火》《鸭绿江》《满族文学》《美文》《广州文艺》《百花洲》《创作评谭》《黄河文学》等报刊。散文作品入选《2017散文精选集》《2019散文精选集》《2020民生散文选》,入围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

佳作场

爱上一种能开花的糖

我特别喜欢它的名字——泡花糖,像是一种能开出花的糖。事实上,它真的能开出花来。

你們一定都听过或吃过冻米糖,但知道泡花糖的肯定不多。它其实是冻米糖的孪生姐妹。它们有着相同的形状与制作过程,就像一母所生。但就算是同胞姐妹,也必有各自的胚子与脾性。它们都是糖,但冻米糖的原材料是米,而泡花糖的是谷。先有谷再有米,所以泡花糖应该是冻米糖的姐姐。

在我舌头的记忆里,泡花糖可真是一个温柔甜美的可人儿。与泡花糖相关的记忆像发酵的酒,芳香、甜蜜、浓郁,还有一些微微的酸,让人眷恋,也叫人惆怅。

泡花糖的香味,是我家年味的开篇语。大概腊月二十之后,人们便开始忙着做冻米糖或泡花糖。我家总是做泡花糖,因为父亲的偏好。冻米糖口感紧脆,泡花糖则绵软酥松。父亲有一口好牙,一向偏爱脆硬之物,像炸花生米、炒豆子之类。可父亲更爱吃泡花糖,他说这有一种谷子特有的清香,更原汁原味。世间万物,越纯粹的东西越稀罕。我虽然没有父亲那样分明的口感,对世间万物更没有什么分明的体会,心里却也是更偏向泡花糖。

做泡花糖时,父亲总是会请姨父、洪伯伯他们过来帮忙。灶屋里暖和、明亮,升腾着一种蓄势待发的甜香。我们几个小孩子围在灶前,等着看个究竟。姨父拿着大锅铲朝我们挥手,说:“小孩一边去,等踩糖的时候叫你们。”我们退到灶屋口,看到父亲把一箩干净的谷子倒进烧红的大锅里,姨父拿着锅铲不断地翻炒;接着,听到一声声炸响,只见一颗颗谷子在锅里翻腾、跳跃,然后真就开出一朵朵花来。谷子变泡花了。等姨父把肥白的泡花们铲进一个大筛子里,父亲就拿起筛子来回摇晃。谷皮纷纷往下掉,不一会儿,筛子里便全是漂亮的泡花。第二个程序便是把筛好的泡花们倒进大锅里。大锅里装着一种吐着泡泡的油亮、浓稠的金黄色液体,父亲说那是麦芽糖浆。谷物与糖,天生就是恋人,它们遇到一块,便相亲相爱、万般契合,无限满足你的嗅觉与味蕾。然而,我们倒是不急着吃了,因为最让我们兴奋的环节——踩糖要开始了。

泡花糖的最后形状要靠人力踩压出来。洪伯伯把着了色的泡花们一股脑地倒进一个大木盆里,再在上面盖上一层厚油纸,并第一个踩了上去。必须有足够的重量才能将泡花糖压制成形,洪伯伯一个人肯定是不够的,紧接着父亲上去了。伏在洪伯伯背上的父亲好像变得有些孩子气了,他微笑地看着我们说:“谁还想上来?”我们纷纷自荐,一个个猴急得恨不得自己跃上去。父亲便说老大先来吧。

姨父把我抱上了父亲的背。记忆中我极少和父亲这样亲近。我趴在父亲的背上,心里涌动着一种微妙的感觉:激动、兴奋,还夹杂着一丝丝莫名的委屈。然而,我刚滋生出来的一点点情绪很快就飘散了。父亲的背像一条小船,荡来荡去。整个灶屋里都弥漫着泡花糖热乎、甜腻的香味。我闭上眼睛,把脸贴在父亲背上,很想就那样睡过去。

父亲的背,真像一座天堂。

我不记得我是怎样从父亲背上下来的,只记得大家都在忙着切糖、吃糖。父亲拿起一块泡花糖,咬一口,说这糖真是香,然后笑眯眯地对他身边的小姑娘说:“妹仂,吃糖啊,这么多糖你们可以吃个够。”我拿起一块泡花糖放进嘴里,甜蜜的泡花在舌尖上竞相绽放,满口生香……

很多年过去了,父亲成了一帧镜框里的照片。

我们过年再也不做泡花糖了。

创作谈

《爱上一种能开花的糖》其实是我散文《人间味》里的一个章节。这篇散文写的是美食。所谓人间味,指的是美食里必须藏着生活,藏着记忆,藏着情感。有真情,才有它的独特性、永恒性。

《爱上一种能开花的糖》写的是我童年的吃食——泡花糖,属于状物类文章。我用了大量篇幅去描述泡花糖,包括它的原料、味道、制作、成形等;通过生动有趣的场景与细节描写,去还原与怀念已然逝去的童年之趣与人间之味。读完文章,你应该能看出来,我写的虽是泡花糖,但其实是在抒发对已故父亲的追思。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打动你,一定是因为泡花糖里裹着真情。

“在我舌头的记忆里,泡花糖可真是一个温柔甜美的可人儿。与泡花糖相关的记忆像发酵的酒,芳香、甜蜜、浓郁,还有一些微微的酸,让人眷恋,也叫人惆怅。”这一段我便埋下伏笔。泡花糖之所以那么美好,之所以让我念念不忘,是因为对父亲的爱与怀念。在那个年代,父亲与孩子之间是有隔阂的。父亲在我心目中,严厉且刻板,无法亲近,像一座山一样。“父亲的背像一条小船,荡来荡去。整个灶屋里都弥漫着泡花糖热乎、甜腻的香味。我闭上眼睛,把脸贴在父亲背上,很想就那样睡过去。”此处通过对我趴在父亲背上的状态的描写和对灶屋情境的描写,表达我内心的喜悦与幸福之情——“父亲的背,真像一座天堂。”一个小女孩通过泡花糖,实现了与父亲的亲近,弥补了她情感上的某种缺失。泡花糖是我与父亲情感交流的媒介,是父爱的象征,是情感的升华。

亲情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可我们拥有的时候往往浑然不觉。泡花糖在我的记忆中如此迷人,是因为制作它的父亲“成了一帧镜框里的照片”。泡花糖随着父亲一起远去,成为永恒的念想。文章里所有的状物,都是在为真情铺垫。有真情,才有真味。

真情是写好文章的首要因素,真情实感决定着一篇文章的质感。写作就是一个用文字去捕捉、描摹、抒发、沉淀各种情感的过程。一篇好文章,绝对是某种情感在你心里生根发芽、成长成熟,最终结出的芬芳馥郁的果实。

除了抒发真情外,怎样才能写好状物类文章?我认为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发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去发现生活的细节之美;写出了细节之美,才能引发读者的共情与共鸣。还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去培养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审美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对生活的热爱。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眼里才有光,下笔才有神。

诗词小挑战参考答案

1.(1)对过往坎坷命运的愤慨;

(2)对柳宗元及众友早逝的哀悼;

(3)对国家颓败的伤感及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

2.用典。诗人以贾谊自况,表明自己遭到了像贾谊一样的冤情;贾谊被贬后又被征召入朝,表达诗人希望朝廷再次起用自己的愿望。

猜你喜欢

状物姨父真情
以画换真情,“解忧杂货店”收录善良和温柔
风雨真情
真情
我敬佩的一个人
姨夫贪闲
记叙文之状物逼真
汉语文学的“状物”特性及诗性美感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浅谈状物类课文的教学
初中语文教材中状物内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