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吊脚楼

2022-03-23吴晋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下层吊脚楼土家族

吴晋

在湘西吉首市有一座老县城,名叫凤凰,坐落在清溪幽壑、丛林密布的武陵山脚下,山泉汇成的小河沱江由东向西穿城而过。沿河两岸相对而造的单体木构架吊脚楼,互相搭构,高低起伏,构成两条气势磅礴的建筑长廊,似一曲华丽而富有节奏感的建筑乐章,处处蕴藏着深厚的“巴文化”积淀。这是土家人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为适应这里的自然环境而建造的独具特色的木构架吊脚楼群。从选址到空间布局,从单体建筑构造、组群结构到细部的装饰处理都凝聚着土家人的智慧,延续和发展了“干栏”木构架建筑文化独特的风格体系,表现了崇尚自然生态环境与传统风水的景观理念。(总写吊脚楼的地域特点、磅礴气势、文化内涵、景观价值等,语言生动)

土家族住宅多是同宗同姓的人聚居成一村一寨,以姓氏做寨名,如李家湾、向家坡等。住宅由正屋、偏屋、木楼三部分组成。正屋一般修六扇五间,有“三柱四骑”“五柱八骑”或“七柱十一骑”。“七柱十一骑”的大屋为十扇九间。住在山地的,多依山傍水建造坐北朝南、纯木结构的吊脚楼。吊脚楼为每扇四柱撑地,横梁对穿,上铺木板呈悬空状态的阁楼,绕楼三面有悬空的走廊,廊沿装有木栏扶手。木栏上雕“回”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吉祥图案。凭栏可观景,也可晾晒衣物。阁楼屋脊以瓦做太极图形,四角翘檐,玲珑飘逸。屋脊与檐均用灰浆安砌花格窗,上嵌玻璃,涂刷油漆。(介绍吊脚楼内部结构,用词准确,简洁明了)

如今,凤凰古城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浓郁土家族风韵的吊脚楼大多已不复存在了,只在回龙潭附近尚留有10余间老屋。回龙阁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10余户人家。吊脚楼均分为上下两层,俱属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的特点。上层宽大,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上層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不做正式房间,但吊下部分均经雕刻,有金瓜或各类兽头、花卉图样。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走廊或房间,使之垂悬于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从上到下介绍回龙阁吊脚楼,条理清晰)

这种建筑通风防潮,能避暑御寒,是土家族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工艺审美和文物研究价值。(总结吊脚楼的实用功能)

(选自《中国最美的308个建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版,有删改)

赏读

选文极具文化底蕴,作者从凤凰古城的清溪幽壑、丛林密布说起,渲染吊脚楼的优美景致;然后总写气势磅礴的建筑长廊似乐章,蕴藏着深厚的“巴文化”;接着具体介绍土家族人同宗同姓聚居的模式和吊脚楼精致的建筑架构,体现了土家族人的团结民风和聪明才智。

选文语言简练,生动形象。“六扇五间”“五柱八骑”等术语简洁明了。“四角翘檐,玲珑飘逸”等句式工整。

选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吊脚楼总体特征,到回龙阁吊脚楼的典型特征,从上层到下层的对比介绍,行文流畅,思路清晰。

猜你喜欢

下层吊脚楼土家族
Stilted houses in harmony with nature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吊脚楼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Dancing for theDead
山城吊脚楼
土家族情歌
苗族民居吊脚楼的再生设计
折叠积雪
土家风情惹人醉
积雪
吊脚楼“直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