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运用

2022-03-23骆文德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园林工程运用

骆文德

摘  要: 市政园林工程在生态城市建设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日常娱乐休闲场所。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 中,水资源的浪费成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而通过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很好的利用净、排、渗雨水处理三字诀,有效改善了这一现状,为 人们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海绵城市理念;园林工程;运用

1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应用的意义

1.1  社会意义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在城 市建设发展中也集中反映出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城市人口数量增多、水 资源浪费、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等,很多城市由于没有进行科学规划而出现 内涝,水资源污染问题也相对严重。在这一形势下,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 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海绵城市理念是通过反复论证研究 和实践经验总结后逐渐形成与发展,对解决城市水资源污染和浪费问题,  优化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2  经济意义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城市自 然水资源,海绵城市依托于其生态功能改善城市内部大气循环及水循环系 统,确保自然雨水的科学开发利用,提供路面降温和绿植灌溉等功能,降 低了水资源的浪费和资金成本。同时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人 居生态环境,营造一个更加和谐良好的市政园林生态景观,创造一种更加 现代化的生态居住体验,有效节省城市用地。同时还能够结合城市绿化和 水力资源,推进树屋、地下水屋等趣味性生态项目的建设,促进城市旅游 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1.3  生态意义

海绵城市通常来说是通过在屋顶设置绿化、园林道路建设运用透水性 较强的砖块、规划能够滞留生物的系统池等,利用多元化的手段蓄留自然 雨水。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利用超过80%的自然雨水资源,同时在很大 程度上减轻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的污染和能源损耗。

2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中的应用

2.1  以先进观念作为指导

基于现有城市发展理念,更新城市发展理念。在传统城市建设过程 中,以发展为主,这也导致当下的城市建设问题频发、人们的生活质量差 强人意。因此,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下,当前城市发展要转变原有的 传统发展观念,以海绵城市理论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基础,在保证城市 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开展市政工程建设。在相应的工程建 设过程中,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的城市发展思路,协调城市 生态水循环。通过在城市各个部分加强水循环环节,促进城市对水资源的 储蓄排泄、净化补偿,帮助城市建立自动水循环系统,从而有效改善城市 内涝问题。

2.2  基于原则推进市政园林工程

( 1 )遵循整体性原则。海绵城市理念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市政园 林建设的整体性出发进行考虑。针对当前影响工程建设的综合因素进行全 面分析,从而掌控该城市的气候状况,为市政园林“海绵城市”的建设奠 定良好的基础,推动市政园林工程的整体化发展。( 2 )遵循生态发展原 则。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要求物 质条件转变为对环境绿色发展的需求。“海绵城市”基于生态发展理念得 以应用,符合当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开展市政园林工程需结合生 态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完善城市水文体系,  综合考虑湖泊、水渠等自然条件,确保城市排水系统具备实用性。生态发 展原则的落实,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自动循环性,实现降雨时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海绵城市”是基于水文 地理条件因素进行设计的一种理念,水文条件是影响海绵城市的重要因 素。结合不同地区城市气候、降水量的差异性,需根据城市实际开展“海 绵城市”在市政园林中的应用建设。综合考察海绵城市建设实际,根据城 市降水量确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从而确保该理念下城市园林工程的顺利 开展。

2.3  下沉式绿地建设

首先,在绿地建设上,打造下沉式绿地,实现城市对雨水的渗透,缓 解城市内涝现象。原有公路使得地面犹如覆盖了一层薄膜,导致降雨无法 通过地表很好地渗透到地下。城市绿地建设不仅可以很好地排放与渗透雨 水,而且可以通过植被的绿化作用增加空气湿度,净化空气。将公路隔离 带所用的铁栏置换成高度较低的植被隔离带,增加城市绿化率;在公路两 旁的人行道上,将普通砖块换为渗水性较好的砖块,实现雨水的渗透;在 城市中多建设公园,种植植被,实现大气环境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4  绿色屋顶的应用

在市政园林建设上,应通过严格管控绿色植被覆盖率实现绿色城市建 设。一要加强对绿色建设用地的审批,减少破坏绿色植被的行为。相关部 门要严格把控城市绿地征用申请,确保城市绿地覆盖率,不轻易动用现有 的绿色植被覆盖用地。二要根据城市不同建设规划,发展绿色屋顶建设工 程。绿色屋顶是将地表的绿色覆盖移植到房屋楼顶上的一种方式。因此,  可大力建造绿色屋顶,将高楼大厦的楼顶作为绿色植被的开发地,以此缓 解城市植被覆盖率较低的问题。

2.5  优化海绵城市设计与应用

市政园林工程设计要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分析城市现 状,找到海绵城市理念与该城市的结合点,完善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应用 中的各个部分与组成。一方面,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绿色地面 进行治理。通过加强地面渗透、铺装绿色下渗建设,提高城市防洪防灾能 力,改善当前城市降水现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另一方面,加强城 市智慧调控,实现城市自主绿色发展。在市政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基于 城市基本情况,通过实时监测暴雨及渗水性,分析城市各个部分的积水情 况,及时调动城市相关处理,从而实现对城市地表径流量的调控。

2.6  加强科学技术应用,建设智慧城市

①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及互联网系统,统计和实时监控城市各个部分,  根据对数据的搜集及调控,分析城市发展情况,并及时做出对策。市政工 程建设在合理利用云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城市绿地分布,联系城市绿色环 保工程大数据,搭建新型管理模式。②通过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心搭建智慧 城市控制平台,反馈城市降雨量、空气湿度、绿地覆盖面积等情况,在后 台通过数据分析,确保城市是否处于或即将处于异常状态。③各个城市之 间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获取邻近地区实际情况,避免信息不流畅导致城市 出现内涝问题。联防机制可以降低出现危险的可能性及损失。对于夏季强 降水的城市,更需要建立信息网络平台,监控降水实际情况。④根据当前 植被生长情况进行智能灌溉,确保城市绿化质量。智慧城市建设能够节约 人力、物力资源,在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有效解 决城市当前出现的问题,最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内部资源的优 化配置。

总之,在当前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 绿地园林建设用地不足,因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城市内涝、空气质 量下降等。尽管在当前城市绿色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但随着人 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市政建设需要探索新的城市发展路径。基于 海绵城市理念来进行城市的建造与改善,恢复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 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齐步走,对生态城市化与城市景观功能建设等具有重要 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栓,李立廷,季京伟.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园林景观中的体现与应用探究[J]. 现代园艺,2020,43(12):129-130.

[2]王啟宁,王渟惠,谢畅.市政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 论研究(电子版),2020,(15):114.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理念园林工程运用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城市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浅议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法分析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园林工程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