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生关系开始,让教育更“松弛”
2022-03-23彭一皓
彭一皓
齐学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师大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班主任国培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班主任国培项目主持人,先后承担“国培计划——班主任示范性项目”(2010-2020)、江苏省班主任培训项目(2010-2020)等。作为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发起人,举办了107期班主任沙龙,深受广大一线班主任欢迎。
大部分教师,对班主任这一岗位都“爱恨交织”。在这份复杂的感情中,喜悦一半,来自师生近距离交往中的种种感动、惊喜;烦恼一半,源于班主任工作的辛苦、繁杂、琐碎。
研究班主任工作的齐学红,同样对这份研究“爱恨交织”。“爱”,是她对曾经从事过的基础教育和教师群体的深厚感情;“恨”,实则是一次次痛苦和挣扎,班主任研究作为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领域,在整个教育理论界是不受重视的,与之相伴的是研究者的付出难以得到学术评价体系的承认。
当怀揣着同样“爱恨交织”复杂感情的班主任和齐学红相遇在“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中,却能彼此感染,相互激励,相伴走过了13年的时光。
13年,107期,成为他们彼此生命中的一段美好记忆。这是一个人和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個“坚持下去,总会得到人们认可”的故事。峡谷相遇,结伴而行,他们走向了属于自己的旷野。
跳出日常看教育
“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名字即揭示了几点关键要素:地点、时间、人物。沙龙放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白天老师们上班,所以活动安排在晚上。沙龙面向广大一线班主任老师,没有门槛,所有老师只要有时间有精力都可以参加。这便是“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后文简称“随园夜话”)名称的由来。
“随园夜话”的创立缘于一份对中国班主任事业的传承与接续。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作为国内第一个专门从事班主任研究的学术机构,创建于1994年。中心从2007年开始承担了教育部班主任国家级培训项目(简称“国培项目”),齐学红作为班主任国培项目的首席专家,承担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案例式培训教程《班主任与每一个班级》的编写工作,为此,她邀请了很多一线老师撰写自己班级的案例,经过几个月的集体研讨、反复修改,案例式培训教程顺利开发出来。
在案例开发过程中,一线班主任把自己的工作用案例的方式加以呈现,通过案例开发和研究,这些班主任得到了迅速成长。项目完成后,参与的老师们受益良多,希望将这种方式延续下来。于是,齐学红与七八位班主任一起发出倡议,每月开展一期沙龙式研讨,这就有了“随园夜话”的创立。
依托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开展的系列沙龙式研讨活动,决定了它走的是一条班主任教研的专业化发展之路,而非普通的班主任故事分享会。
齐学红观察发现,学科老师有各式各样的教研活动,班主任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与学生、家长交往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却没有教研活动和专业团队指导,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既不合理,也不利于班主任教师的专业成长。齐学红看到且填补了这一空白,“随园夜话”作为一种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模式,长期地系统地对班主任进行专业引领,在国内属于首创。
齐学红赋予了“随园夜话”丰富的内涵:“‘随园夜话是一种生活教育学,它将班主任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变成一个个研究课题;‘随园夜话也是一个实践教育学,它把大家认为好的教育观念付诸实施。”随园夜话长达13年的教育坚守和学术追求,具体体现为从“话题”到“主题”再到“课题”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征上。
第一阶段为“话题”研究,主要围绕一线班主任最关心的实践层面的具体问题展开研讨;第二阶段为“主题”研究,通过系列化的主题设计和视野拓展,为沙龙式研讨注入理论的元素;第三阶段为“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与沙龙活动相结合,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成为“随园夜话”沙龙活动新的增长点和创生点。
“如果一个班主任老师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班级工作的实际操作层面,很难跳出日常的事务性工作思维,站在教育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齐学红希望借助专业的理论思维,引领广大的一线班主任跳出自己的学科以及班主任的日常事务,重新站在教育的角度看待班主任工作。
齐学红用她“十年磨一剑”的学术坚守,迎来了“随园夜话”丰硕的成果,在全国班主任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班主任工作十日谈”系列、“创新班会课”系列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其他的系列成果或以论文、或以著作方式出版。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参与了编写工作,为自己的班主任专业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好的师生关系发生在课堂之外
《什么是教育》一书中,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的经典论述流传至今,“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换言之,教育的本质从来都是人影响人。班主任作为离学生最近、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重要他人”,无疑是教育工作者中最贴近教育本质的一群人。
一个人如何影响另一个人?其中起着关键影响作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这层意义出发,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正是在于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师生交往——书本上的知识永远不可穷尽,但老师在生活上、人格上给予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无形中却能转换为一种助推学生自我发展的力量。一旦拥有了这种力量,学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求知,去克服学习乃至生活中的诸多困难。齐学红的这一观点在诸多优秀班主任身上得以印证。在她看来,智慧的班主任往往既有对班级的掌控能力,更注重教师职业特有的情感性劳动,善于用情感性因素来影响学生。
在学界,教师的劳动作为一种情感性劳动被愈来愈多的学者所认可。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情感性关系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还体现在家校之间。齐学红分享了她在台湾交流访学时听到的一个校长故事:这位校长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校,主动与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打招呼问好。有一次学校发生了校园欺凌事件,一方父母听说孩子被欺负,本打算找几个“马仔”去报复另一方小孩及父母,但念及校长每日清晨对学生和家人的情感问候,以及平日对学生的关爱有加,最终放弃了报复的念头。
作为大学老师,齐学红自己也向往着充满情感性的师生关系。许多大学老师认为大学生已是成年人了,不需要在师生关系上付出努力,只要把课上好就行了。齐学红不这样认为。只要出差,她便会带些当地的特产与学生分享;课余时间也会耐心地与学生聊聊学习外的话题……在她看来,如果师生之间仅停留于教与学的关系,纵使老师如何诲人不倦,耐心解惑,这种关系也只是一种制度化关系。制度化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地位上的不平等最终将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只有在自然状态下的学习、交往才对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更有滋养。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追求更松弛一些的师生关系。”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流动着的多向度的,是充满着相互期待和风险的,只有有心流动的课堂才更有魅力。采访时,齐学红勉励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温情:“教师随着自身身份的变化、年龄的增长、个人阅历的增加,对学生、对师生关系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不存在最好的师生关系,而是应该朝着更好的师生关系而努力追求。”
教育需要借助很多双眼睛
不做班主任的教师生涯是不完整的,几乎已经成为教师群体的共识。而现实情况是并非每一个老师都能成为班主任,比如体育老师成为班主任,家长们的态度总是褒贬不一,甚至还会联名反对;同时,并非每一个老师都愿意成为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繁多琐碎,让身心俱疲的教师忍不住打起退堂鼓。“班主任荒”的难题如何破解?如何让老师们愿意当班主任,而不是被任命?在齐学红的著作 《变革学校——一位中学校长的口述史》一书中,完整呈现了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钱铁锋校长对班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钱铁锋校长把教育系统和医院系统进行了比较。在医院凡是大型手术都要经过医生集体会诊。具体到学校,任何一个学生问题同样是非常复杂的:在语文学科表现好的学生,在数学或其他学科上就不一定;在学校表现好的学生,在家庭里也不一定表现得好。和医院大型手术一样,一个老师不可能全面地“诊断”,即使是班主任也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印象以及与学生的有限接触来“诊断”。因此,教育需要借助很多双眼睛,从不同角度去看,每一个学生到底是怎样的。所以,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进行的班级管理体制改革,便是以班级为单位,所有任课老师一起组成班主任教育团队,真正实现了全员育人。
齐学红把班级管理体制改革比作撬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阿基米德杠杆”。从班级這一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入手,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班主任个人负责制为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班级教育小组集体负责制,从学校教育关系的重组引发学校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让“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从理想变为现实。她认为,班级管理体制改革代表了中国未来班主任制度的发展方向,“不是说班主任一个人管不了学生,而是要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发挥作为一个教育者既教书又育人的职业属性”。站在班主任的立场思考问题,齐学红对班主任制度建设有着进一步的期待。在她看来,班主任工作的理想状态是带完一届以后,能有一个休整期充分反思班主任工作,进而对这份工作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从16岁填报高考志愿时对师范专业充满激情,立志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到一路求学不断成长,如今成为一名大学教授,齐学红在教师岗位上已经辛勤工作了40年,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初心不改。谈及教育,她依旧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做一些对教育有所改变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