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中田野考察的整体性原则
2022-03-23尚然
摘要:田野考察是民族音乐学总体研究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和环节,是音乐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文章以田野考察为研究对象,借鉴区域音乐研究的整体性理论,基于自身的田野经验,得出整体性原则运用在田野考察中的各个环节,指出只有以整体性原则为标准,田野考察才会更扎实更全面。
关键词:田野考察;整体性;准备工作;现场工作;案头工作
田野考察,也被称为“田野作业”,是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来源的基本方式,是民族音乐学的立身之本。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是指音乐学学者走出书斋,从书中深入音乐生活,进入音乐事象的生存环境,收集各种音乐研究资料的调查。曾有人类学家指出“田野工作是人类学最重要的经验,是人类学家收集资料和建立通则的重要依据”。美国学者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其《易洛魁联盟》《人类家族的血亲和姻亲制度》等民族学著作中离不开其大量田野考察获得的资料。古老的中国谚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等。以上事例都直接反映出进入田野进行考察的重要性。
“音乐学的实地调查,是一项复杂又细致的科研工作,其需要有准备、有步骤、有理论指导、有学术目的地去进行[1]”,实地调查是一项“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工作。基于此,笔者认为田野考察需要有宏观性的认知。这一整体性认知是对田野考察前期准备工作、现场工作及结束案头工作的全方位的把握。
一、田野考察准备工作的整体性原则
田野考察准备工作,是现场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前提,是整个田野考察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准备工作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具体的研究方向,这种情况下,调查者才有目标感,从而产生相应的思考和计划,并带着问题投入田野寻找答案。此外,田野考察准备工作也需以“整体性”原则为标准,了解田野考察对象及其相关的文化背景,考虑田野考察现场工作的各个方面,为田野考察现场工作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笔者的经验,总结出以下田野考察准备工作的各环节。
(一)现有资料的收集
现有资料的收集,主要是指前人对关于该研究对象成果及影视资源等的收集。这一收集过程的实现需以整体性原则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二手资料进行全方位了解。目的在于,一是为了在未去田野之前更了解研究对象,二是发现他人研究成果之间的冲突或不足,进而明确自己调查的目的,三是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点,在进入田野中有针对性地观察,四是方便对他人的某些研究成果或者观点在田野中再次进行印证。
现有资料的收集是田野考察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田野现场工作的基础。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了解,不仅是调查者在未进入田野之前,对以研究对象为主的音乐事象、文化等“身临其境”的了解方法,也是深入田野与当地人拉近距离的好办法,更是田野 现场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
(二)社会文化的了解
对深入田野现场的社会文化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博厄斯指出“每一文化元素都必须放在整体文化中进行考察,坚持从总体上把握文化研究,文化就是由相互关联的局部组成的系统[2]”。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事象离不开音乐,更离不开文化。正如博厄斯所说,文化就是由相互关联的局部组成的系统,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禁忌等共同构成了社会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作为深入田野现场的学者,只有以整體性的原则了解文化,才能从宏观层面把握研究对象的生存条件,进而更好了解当地人的生活、行为、音乐等,以防触犯当地人的禁忌,避免冒犯到当地人导致田野考察现场工作不能进行的情况。
(三)调查提纲的罗列
调查提纲的罗列是田野考察准备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采风者”未进入田野之前对进入田野现场想象性的结果。一般的调查提纲是根据研究对象操纵者进行问题式罗列,问题涉及被采访对象的方方面面。这里的“方方面面”都是以“整体性原则”为标准对被采访者的提问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上学经历,工作经历,对音乐事象的学习、传承、表演等,以求获得被采访者和音乐事象相关的完整信息。同时,也是调查者自身对研究对象整体性认识的不断梳理,进而明确自己要获得信息的逻辑性关系及整体性表现。
(四)调查设备的准备
调查设备是获得“整体性”第一手材料的重要工具,是第一手材料可进行科研反复研究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更好地提供科研工作的支撑材料和论据,田野考察需要具备必备的调查工具,如记录音乐事象进行的摄像机,人物、地形等拍摄的照相机,以及访谈时所需的录音笔。而且调查设备的准备也需要以“整体性原则”为标准进行。
(五)基本物质的配备
经济条件物质条件越差的地方,其传统文化保存的越丰富越原始,传统音乐文化也不例外。因此大部分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地点都在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发展相对较慢的地方,其居住环境、生活条件较差,需要调查者自备基本的生活物资。同时,考察时间可能有天气突变的情况,因此雨伞等工具也需作为基本生活物资备好。
二、田野考察现场工作的整体性原则
在整个田野考察中,最重要也是最突出的环节即为田野考察现场工作环节,该环节决定田野考察工作是否有收获,是否成功。其中,这一环节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保持整体性原则。无论从视角和音乐事象的角度,还是田野理论方法的角度等都需要遵循现场工作的整体性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部分。
(一)完整的音乐事象
音乐事象作为民族音乐学田野考察的对象,依赖于人的表现,但并不只通过人的表现,也通过多个部分共同承载而表现的,包括参与者、道具、乐器、环境等。作为音乐事象生存的土壤,对其完整真实的记录是必不可少的。它既决定着案头工作进行是否有据可循,也决定着调查第一手材料的复杂性。此外,完整音乐事象的现场记录也是对具体音乐事象的一种共时态性质研究。
采录完整的音乐事象过程中,首先,采录者需要清晰自己的定位,即“客位”,真正的“主位”是音乐事象及其操纵者、参与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切勿轻易打断操作者音乐事象的进行,这样会导致操作者思路被打断,破坏音乐事象的真实性。其次,采录者的思路要高度集中,思想保持高度的警惕,要时刻保持“眼听六路,耳听八方”的状态。观察音乐事象进行中可能会有多个事件的发生,在不能同时记录的情况下,采录者需要根据“整体性原则”果断判断,取舍拍摄的场景。最后,要始终保持一种问题意识存在。在音乐事象进行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凡事多想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将其记录下来,再选择合适的时机询问答案。
(二)全面的采访工作
采访工作是田野考察现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全面的采访工作是由不同部分共同构成的,包括采访内容、采访方式、采访对象,而这一工作也是以“整体性原则”为标准的。
采访内容因人而异,每个人的问题不一定相同,但都需拥有“整体性原则”的思维模式,清楚自己采访的问题。采访内容大致包括田野考察准备工作中对前人研究成果地再验证,对音乐事象现场进行时产生的疑问以及调查提纲罗列的问题等。特别要注意的是与被采访人的说话方式,需在尊重的基础上,保持热情的态度与求知的欲望。
采访方式体现的“整体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因采访方式不同以获得全面的田野材料。采访方式包括个人访谈法、集会调查法、随意访谈法等,个人访谈法易使采访者紧张,浑身不自在,以至于很多话不敢真实地说,演唱的范例比较拘谨,个人主观性较强。而集会调查法获得的资料更客观,也更全面。随意访谈法是田野考察现场工作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可在饭桌上、马路上、闲聊时进行,此时大家都比较放松,没有事先准备,可以获得更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采访对象的恰当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反映出不同人对于同一事象的多种看法,可为科研提供更全面的材料,包括音乐事象的操纵者、参与者、观看者等。
(三)沉浸式的感受文化
特有的文化才能孕育出特有的音乐事象及其表达方式,音乐作为组成文化的重要因素,需将其放在整体文化中考察,沉浸式的感受调查区域的文化,包括村落建筑、地形地貌、经济作物、生活方式、历史等方面,才能对音乐事象所在地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事象进行中人们的表现方式、音乐产生的原因等。其中沉浸式感受文化也包括对现场资料的收集,如族谱、家谱,当地村委会的村史等资料,这些资料是我们对其当地文化进行了解的重要文字材料。
“田野考察是为了通过对地方性知识的学习与了解,获得对异文化社会结构、亲属关系、民俗信仰等文化系统的一种认识过程[3]”。只有获得对当地人真实生活状态的客观理解和认知,才能对音乐事象进行更好地研究。沉浸式的感受文化可以通过长期居住式、体验式的方式进行,这不仅能对当地文化进行“整体性”的把握,也能增进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文化认同与情感交流,更能消除研究者内心的主观认知。
(四)细致的田野日志
田野日志的写作是对整一天田野考察现场工作进行的总结、回顾与思考,其整体性原则一方面体现在以时间为整体的大纲性总结,另一方面是对当天进行有关音乐事象现场工作的疑问与思考。它是新一天田野現场工作有序进行的保障,可发现遗漏的信息,增强田野考察现场工作获得信息的全面性。
三、田野考察案头工作的整体性原则
田野考察现场工作的结束,并不代表田野考察工作的结束,这只是获得第一手研究材料的途径,研究者还需要对获得的材料进行案头分析,也需要田野考察案头工作的进行。这仍需要以整体性原则为标准进行,包括对大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等。
(一)全面整理资料
田野考察现场工作会收集音频、视频、现场文字资料,这都需要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内容或者时间顺序等标准进行全面的分类整理,使得资料在科研时更方便查找与运用。而这一整理的过程,要求整理者对现场工作有整体性认识,对研究对象有整体性认识。这样才能使资料整理工作高效进行。
(二)系统分析材料
整理资料完成之后,下一步是分析材料。分析材料的目的是一甄别收集信息的真实性,二是发现与他人研究成果中相冲突的观点或者现象,三整理未获得的内容信息,四发现可有价值可研究的选题。同时分析材料需要以整体性原则为标准,以“宏观”“微观”的方法论来分析资料,“主位”“客位”双重视角研究音乐事象,以“共时”“历时”的理念看待音乐事象。
分析材料之后,找到有兴趣、有价值的方向进行进一步分析,罗列出未收集到的材料,以及再次需要证实的材料,作为再次重返田野考察的目的与问题。
四、结语
田野考察的最终目的是进行音乐文化研究,项阳先生也曾提出“从整体意义上认知区域音乐文化”的观念,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共时与历时对音乐文化进行整体性把握。通过田野考察准备工作、现场工作及案头工作的三个环节,得出整体性原则对于田野考察整体及其各个环节中的重要性,揭示出田野考察整体性原则是音乐文化搜集与掌握的重要前提,田野考察是音乐文化研究的基础环节。
作者简介:尚然(1997—),女,汉族,山西晋城人,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118.
〔2〕[美]S.南达著,刘燕鸣,韩养民编译.文化人类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5.
〔3〕赵书峰.再议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29(6):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