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易安词中的女性意识

2022-03-23徐思铭

雨露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女性意识李清照

徐思铭

摘要: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中国宋代杰出女词人,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古代文坛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她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心理、以敏锐的视角表达女性观点,既有豪情壮志、忧国之思,亦有女子柔情、闺阁之念,以卓尔不凡的艺术造诣成就了“婉约派”,影响千年。她所表现出对女性自我意识的体察和展现,以逆普世价值的勇敢,树立了古代文学史上女性崛起的精神丰碑。

关键词:李清照;易安词;女性意识;思想觉醒

提到宋代的诗词,我们或能想到气势如虹的豪放词,或能想到温柔似水的婉约词。词在宋代达到了发展的顶峰,这自然离不开众多词人的激扬思维、挥毫落纸。但中国古代的文学世界中,男性依旧占主导地位,极少有人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为女性发声。在须眉群立的诗词殿堂中,李清照便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存在,时常展现大丈夫般的豪迈士气。从“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易安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最初的觉醒、女性的主体意识,以及她女性独特视角下的社会、生活和独特的精神世界。本文将基于此,浅议李清照词作中的女性意识。

一、李清照词作中存在女性意识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

在宋代,程朱理学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加深了男女的对比概念,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依旧被局限在闺阁和礼教中。但相比于前,宋代女性地位还是有所提高,《名公书判清明集》中记载“在法:父母已亡,儿女分产,女合男得半”,即为女儿可以和男子一样,分到同等数量的財产;同时“不逞之民娶妻,绐取其财而亡,妻不能自给者,自今即许改适”,即当丈夫没有能力养活妻子时,妻子可以提出离婚。宋代也出现了瓦舍勾栏、唱词等文化娱乐活动,一定程度上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李清照在这样文化生活极丰富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受礼教束缚但也被文化解放,饱读诗书后勤于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女性觉醒意识由此萌发。

(二)家庭环境

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母亲也是书香名门之女,李清照便在这种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中继承了父母的文化修养。家中并没有因为李清照是女孩而用纲常伦理和女德作为枷锁约束她,而是放任她追求自己的爱好,这也造就了她洒脱大气的性格,以及婉约与豪放并存的文风。

在婚姻上,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结合并不像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而是真正地欣赏和了解对方,才能在成婚之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恩爱非常。二人有共同的爱好即收集金石,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点,能够有共同欣赏的艺术和文物。赵明诚的文学修养也很高,二人在价值观和文学观上也能交流沟通、互相扶持。从李清照中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正是感情的和睦和赵明诚的宠爱,能够让李清照在写作时没有太多顾虑、不被伦理束缚。虽在第二段婚姻中并没有获得幸福,但先前已经形成的价值观依旧伴随着她的创作道路。

二、李清照词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在男性主导的宋代文学环境下,李清照之所以在女词人之中独占鳌头并且拥有与男词人比肩的文学地位,便是因为她异于当时人们对女子的普遍认识,真正地作为女性在思考,而非顶着女性的外衣、仍旧用男权的价值观来行事和创作。而今我们谈李清照词中的女性主义,实则是要用女性的视角来理解和欣赏李清照词,既有女性的天真活泼、多愁善感,亦有不迎合普世价值观的壮志豪情与忧国伤时。女性意识可贵的地方并不在于一味地打破原有对女性的观念,对于封建时期的女性来说,重要的是能够欣赏和接受既柔软又尖锐的自己。

(一)在天真活泼与多愁善感中寻找自我

1.天真活泼

在李清照早年的生活中,家庭营造出的良好氛围没有给予她太多顾虑,她也不将自己局限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纲常桎梏中,在词中展示更多的是她外出游玩的欢乐场景。《点绛唇·蹴罢秋千》中:“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1]在读这首词时,我们完全没有体会到封建思想对少女腌面含羞、笑不露齿的禁锢要求,却仿佛能从中看到在荡秋千时的放声大笑、双足随秋千在空中飞舞,尽兴过后衣服湿透发丝凌乱,听见有人来害怕丢人赶紧逃走的娇憨少女。

与其他女词人都不相同,李清照拥有的青春气息和洒脱的心性,是无忧无虑、不受拘束的人生态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饮酒辄醉、兴尽而归,虽然时间已晚,还误入荷塘之中,却完全没有怕父母责备着急,反而尽情享受当下,年少时的李清照周身散发着生命的活力。打破封建桎梏中对女性的想象,随心做自己才是女性主义意识的真正展现。

2.多愁善感

李清照同样没有逃避女性生来的多愁善感,少女有少女的烦恼,成婚之后也会为情所困。李清照同大多数男儿一样爱酒,既可以“沉醉不知归路”把酒言欢,亦可以借酒消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借酒抒愁思“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没有直接描写雨打花落,而是通过酒醒后问得海棠花的叶多花少来表达自己的伤春之情和淡淡的愁绪。不知她是否也在烦恼自己经历风霜后年华易逝、美好难存呢?《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中的愁绪则更深更切,“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国家灭亡、丈夫故去,曾与他一起琴瑟相合、踏雪赏梅之景再也无法重现了,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痛苦能与如此的悲怆相比?这首词的词牌“孤雁儿”仿佛就在写李清照自己,最终又是“孑然一身”,凄冷孤寂。《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最后一个“愁”字概括全篇,包含万般滋味。李清照的愁随时间愈久愈深、愈浓,她“愁”的境界是开阔的,既有深闺之愁,也有家国之愁。

(二)以壮志豪情和忧国之思对抗世界

1.壮志豪情

李清照的晚年正处于南宋政治极其混乱的时期,金人南下入侵,山河即将破碎。南宋统治者浑浑噩噩,自己的丈夫赵明诚也罢守江宁、弃城逃跑。李清照的才情及她的涉世程度让她难以做到避之不谈,在乘船路过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时,有感而发创作出了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秉着凛然大义,宁愿死在战场,也不肯逃到江东去苟且过活,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就蕴在其中,讽刺他们在南方安于现状、不愿收复北方的失地。想必李清照也在恨自己是女儿身,不能上战场厮杀,还写下了“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李清照便是虽有女儿身,但有报国志,希望能像花木兰一样替父从军上战场。[2]如此女子能有这样的志气,可谓是令世人刮目相看。

2.忧国之思

在女性角色相对统一的封建时代,李清照的角色无疑是跳脱的,从闺阁“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封闭环境解放出来,关心国政时事,也是对封建男权要求下“妇人不可议政”一定程度上的打破。[3]李清照词的又一大改变节点是靖康之难,靖康之难的发生也为她词的创作注入了新的内涵。《武陵春·春晚》写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载不动许多愁。”除了感慨昔人已逝,还有悲叹从前宋朝的景象已不再、只剩破壁残垣,想起往日和昔日之景,悲哀迥然。《南歌子·天上星河轉》中有“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天气变换、星河转动,暗示政权易换;“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也可以理解做暗示土地还是那片土地、只是已经易主的山河破碎之感。关于家国之殇、忧国之思,最具代表的作品当属《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幻想自己驾一叶扁舟、像大鹏一般在九天之上翱翔,与星河和狂风共舞,这般旷达的胸怀寄托着高远的志向和抱负,包容万物、忧国忧民,但也归于其女儿之身难以实现。这样的独立个性和跳脱精神,敢于表达反叛和不满,是女性在解放自己道路上的一座丰碑。[4-5]

无论是清纯无忧的活泼少女,还是渐有心事的成熟女人,抑或是融于世事的忧愁老妇,每一种形象都是李清照最真实的模样。并非所有女子都有如此豪迈的气概,也并非只有豪情万丈才是进步女性所值得追求的,可贵的是她自始至终都在全方面地抒发和表现最真的自己。通过对李清照的深入探寻,她在封建时期的出现无疑是对男权为主导的各领域的一个轰动,她身上所拥有的天真美好、老成持重,值得每一个时代去深思。

参考文献:

〔1〕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李欢.李清照词之“性别转换”——兼及柳永,秦观词之女性描写[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32(01):59-63.

〔3〕舒红霞.女性审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吴惠娟.论《漱玉词》的女性意识与情感特征[J].上海大学学报,1990(2).

〔5〕陈祖美.李清照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猜你喜欢

女性意识李清照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点绛唇
如梦令
小两口的幸福生活
性格刚烈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