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联三杰”与他们的文学创作

2022-03-23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左联西游记

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涌现出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名字:鲁迅、瞿秋白、丁玲、周扬、阳翰笙、田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左联盟员也曾以各自的方式战斗着,比如本文讲述的宣侠父、耶林、蒋光慈,虽然他们生命短暂,却亦如烟花般绽放一生。

宣侠父左联『秘密盟员』

1899年,宣侠父生于浙江诸暨,其父是小学教员。1920年,宣侠父在日本学习期间,接触到马列著作,开始满腔热情地投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活动之中。不久,他的活动引起学校当局的警觉,留学之途由此中止。

1922年,宣侠父回国后来到杭州,不久成为中共党员。后受浙江党组织派遣投考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只因他公开顶撞校长蒋介石,遭到开除。

1925年夏,宣侠父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李大钊负责的中共北方区执委会工作。不久受命以左派国民党员的公开身份,到驻扎在张家口的冯玉祥部国民军中从事政治工作。后因“清党”,宣侠父按组织决定,回到家乡开展秘密斗争。

1930年,宣侠父的长篇纪实文学《灰梦》完成,他在作品中讲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自己在冯玉祥西北军中参加政治活动的经历和故事,从中探讨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忠实地记录了在北方参加革命斗争的史实。当时在复旦大学任教的陈望道偶然读到《灰梦》书稿后,非常赞赏,并把它推荐给上海北新书局。之后,北新书局编辑建议将书名改为《西北远征记》。

1931年初,宣侠父来到上海,他找到阳翰笙,两人一见如故。不久,宣侠父自传体小说《入伍前后》问世。

阳翰笙知道宣侠父想加入左联,便对他说,凭你这两本书和你的文学才华,加入左联本不成问题。但以你现在的身份,公开加入左联恐怕不妥。最终,他被吸收为左联“秘密盟员”。

不幸的是,1938年7月,宣侠父在西安惨遭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

耶林:从“社员”到“盟员”

耶林,原名张眺,1901年出生于山东潍县一知识分子家庭。耶林17岁时在公立小学执教。五四运动爆发,耶林带领学生参与游行、罢课,四处演讲,并接触到鲁迅的作品。其时耶林开始从事西洋画创作。24岁时他辞去教職,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到青岛做起自由画者。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运动,青岛在共产党人邓恩铭领导下,也掀起轰轰烈烈的罢工斗争,耶林积极参与其中,并加入了中共组织。

1929年,耶林在杭州考入林风眠创办的西湖艺术院研究部(后改为杭州国立艺专),师从法籍教授克罗多和林风眠。耶林和一些倾向进步的同学成立了一个文艺社团,取社名“一八艺社”。

没过多久,耶林因在艺术院传阅进步书刊等活动遭当局逮捕。最后当局因为找不到证据,只得让林风眠以校长的名义担保,释放耶林。

耶林便前往上海,开始了他成为左联盟员的经历。耶林在左联时期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村中》刊登于《北斗》1931年第1卷第4期。

耶林曾给素未谋面的丁玲写过四封信。他在第二封信中写道:“在《北斗》前面那一张画是很好啊!”这幅画即是指为纪念左联五烈士,刊登在《北斗》创刊号上的珂勒惠支的黑白木刻《牺牲》。对这幅木刻的肯定,折射出耶林对牺牲的左联盟友的怀念之情。

从耶林与丁玲的通信中,还可察知尽管忙于左联各项文化工作和社会活动,耶林也没有放下文学创作,他相继写出《开辟》《月台上》等小说及一些评论和散文。

1933年初,耶林被中共中央派往赣东北苏区开展工作,不幸在那年冬季去世,时年33岁。

蒋光慈:革命文学的“开路先锋”

蒋光慈,本名蒋如恒,1901年生于安徽,祖籍河南。蒋光慈11岁时,父亲送他去离家40多里外的河南固始县志成高小读书。毕业后,考入固始中学。1920年8月,蒋光慈只身前往上海,进入“外国语学社”学习,并结识了陈独秀等早期中国共产党创始人。

1921年5月,蒋光慈赴苏联,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于1922年入党。1927年,回国后在上海大学任教的蒋光慈,所著长篇小说《丽莎的哀怨》问世。小说描述一个白俄女子在十月革命后流浪到上海,为生活所迫,含羞忍辱出卖自己肉体的哀怨故事。

读者的评价,尤其是革命文艺界对这部作品的批判和指责,让蒋光慈感到郁闷不已,加之当时感染上了肺结核,精神和肉体倍受打击。于是他便去日本休养了三个月。

从日本返回上海后,组织上委派蒋光慈和钱杏邨到“南国社”与田汉联系,以促进“南国社”尽快走向“左倾”,为新兴的普罗戏剧奠定基础。田汉见蒋光慈独身,便把“南国社”才女吴似鸿介绍给他。蒋光慈对吴展开了热烈追求,两人爱情也修成正果。

不久,左联召开成立大会,选举鲁迅、夏衍、冯乃超、钱杏邨、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周全平、蒋光慈为候补委员。蒋光慈还负责主编左联机关刊物《拓荒者》月刊。

1930年11月,蒋光慈完成了他最后一部以大革命前后开展的农民运动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咆哮了的土地》,但是这部作品遭到当局查禁。

1931年6月,蒋光慈病情突然加重,被送医院,两个月后终告不治,去世时年仅30岁。

(摘自《解放日报》)

孙悟空的海外身份

19世纪晚期,《西游记》故事跟随广东、福建移民进入东南亚诸国。在以《西游记》故事为蓝本的潮州戏曲里,孙悟空往往被视作危难时可以提供庇佑的神灵。这种信仰在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国也可以看到。

1895年,上海华北捷报社出版了塞谬尔·伍德布里奇翻译的小册子《金角龙王,皇帝游地府》,这可能是西游记文本最早的西文译作。

真正将《西游记》带到西方的,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亚瑟·韦利的译本——《猴子:中国民间小说》。该译本在1942年出版,篇幅约为原著的三分之一。

之后,西方各国纷纷对该译本进行转译,均以“猴”或“猴王”为题。这或许与西方文化传统有关:这只神通广大、智勇双全的猴子,很容易得到个人英雄主义的读解,在西方能激起强烈的共鸣。正如韦利在序言中所说:“书中主角‘猴’是无可匹敌的,它是荒诞与美的结合。”

如果说有哪个国家热爱《西游记》仅次于中国,那一定是日本。早在奈良时代,日本的知识分子就流行传抄《大唐西域记》。

1758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西田维则(笔名国木山人)开始着手将《西游记》(百回本)译成日文。为了满足不谙汉字的妇孺的阅读需求,随后又出现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绘图本《绘本西游记》。这一浩大工程,从始译到1831年翻译结束,共经过了前后三代人长达74年的努力。

北京奥运会期间,英国BBC推出的宣传片名为《东游记》。短片里,孙悟空破石而出,经观音指点后前往东方的鸟巢取经。东去路途中,与猪八戒、沙僧相识,结伴同行,降妖除魔。到达中国国家体育馆后,孙悟空点燃奥运会场主火炬的圣火。

2007年6月,华裔导演陈士争执导的现代歌剧《猴子:西游记》在英国曼彻斯特皇宫剧院首演,这也是《西游记》首次被改编为歌剧。2001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制作的“The Monkey King”(《猴王》),讲述一个名叫尼克的美国学者拯救世界的故事。

这些改编,都不可避免融入新的文化,这在社会学里被称之为“文化转移”——当两种文化相互碰撞时,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吸收、改造、更新而形成新的文化形式。

(摘自《今日中国》 王宽/文)

猜你喜欢

左联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丁玲与《北斗》
西游记
西游记
中国共产党以怎样一种领导方式推动了左联的成立
“左联”在中共意识形态建构中的作用
姚辛:穷尽一生为“左联”
论革命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