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论旨趣、发展逻辑和践行要义
2022-03-23房广顺
房广顺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历史,是在斗争中坚持和弘扬伟大自我革命精神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品格和斗争意识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并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新时代弘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要坚持以理论武装为魂,以守正创新为基,以服务人民为源,打造铁一般的信仰信念,把自我革命的伟大精神熔铸于全面从严治党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之中。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精神 发展逻辑 践行要义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03.003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观条件,在于党始终坚持和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伟大自我革命精神,在党的理想信念、思想品格、能力水平等各方面既坚持了初心使命又不断开拓进取,既坚持了党的性质宗旨又引领和推进了伟大社会革命。面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使命,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弘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就要深入回答中国共产党何以具有自我革命的品格、何以不断进行伟大自我革命、何以进一步弘扬自我革命精神,从而坚定弘扬伟大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论旨趣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思维,其初心使命和性质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需要且能够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在理论旨趣层面把握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是坚持和弘扬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
自我革命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批判性。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关乎社会形态更替的重大变革都是通过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的激烈斗争、以革命的形式来实现的。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1],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革已成为自身桎梏的生产关系时,现有上层建筑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将发生根本动摇,革命将对统治阶级的统治构成直接威胁。因此,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同时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2],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3]。如同社会形态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一样,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之中,自我革命正是事物完善发展的根本方式。从哲学意义上讲,“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4],自我革命就是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主动和自觉的自我扬弃。
自我革命精神是自我革命的抽象形式,是历史与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蕴含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体中。从逻辑上看,自我革命精神是自我革命意识的汇聚、提炼、熔铸和升华,而自我革命意识则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批判性品格之中。作为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始终从暂时性上去考量每一种既成的形式;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它又鲜明地批判一切剥削阶级的理论观点。“逻辑的发展需要历史的例证”[5]。正是通过将马克思主义批判性、革命性的精神特质和价值旨趣融入感性实践中,以现实活动为其不断注入新的价值元素,自我革命精神才得以表达和确证进而彰显时代价值。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看,自我革命精神是一种反映社会存在的意识形式,是一种勇于自我革新的品格和意志,它能够作用于主体并产生巨大的主观能动性,是自身革新发展的推进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精神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精神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这意味着只有坚持树立自我革命精神,秉持自我发展、自我突破的坚定信念,才能将精神转化为改变现实社会关系的物质力量,进而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始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充满活力,深刻影响并将继续推进人类历史的进程,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紧密相连的,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又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中国共產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的先进性决定了其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必须在自我革命中保持青春活力。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7]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强调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着眼于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寻找自身的不足,进而在不断自我革命中发展、成熟和完善。其次,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要求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互促共进。“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8],实现思想上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出发点。而如何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实现整个世界的思想革命,其落脚点就在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从而掌握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主动。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使命担当。共产主义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最高目标,是共产党人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崇高境界。作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9],共产主义的进程必然是充满挫折与斗争的,为了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和干扰,中国共产党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剔除自身缺点,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奠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在不断地自我革命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党始终立足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10]如果说党的初心使命是一个抽象的、需要在历史实践中发展和实现的崇高理想,那么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则真实地记载了先驱者们的实践轨迹和心路历程,从伟大建党精神中叩问初心使命,发掘自我革命的要素和要义,更能够诠释中國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
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机理看,其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群体成员的共同意识,是群体成员建党实践的产物。这一实践过程蕴含着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更替,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在反复的理论抉择中成为理论信仰,这本身就是一个革命的实践过程。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来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求真精神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因何而立”,指引着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自我革命精神的力量源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奋斗精神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走向何方”,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前进,是自我革命精神的目标航向;“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奉献精神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如何行动”,指引着中国共产党穿越风风雨雨,勇于直面问题,是自我革命精神的行为准则;“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为民精神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谁担当”,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自我革命精神的价值取向。精神作为反映时代特质的哲学范畴,其本身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就在于以精神文化去滋养后人、警醒后人,这就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体现着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结晶。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体。共性体现在两者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个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自身特色相结合,与中华传统革命、革新、维新、变革等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般精神属性,又具有中国革命精神的文化底色和时代底蕴。
一方面,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思想,无论是“见贤思齐”的自我认知,还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奋发进取,都构筑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文化底蕴。只有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论逻辑置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才能挖掘独具民族特色的价值理念,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自我革命精神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根脉。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革命史,也是一部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超越和发展的奋斗史。党的百年奋斗既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又塑造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革命精神。这一精神可以概括为: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精神,严明纪律规矩的历史主动精神,始终旗帜鲜明的自觉自信精神,善于掌握科学理论的守正创新精神,敢于剖析自身问题的刀刃向内精神。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既有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又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不仅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历久弥新,而且在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中保持青春活力。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发展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在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以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探索中,始终高扬伟大的自我革命精神。自我革命精神“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11],推动着中国共产党以问题为导向直面痼疾、主动变革、察势而谋,在关照社会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阔步向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和弘扬自我革命精神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一经创建就孕育着自我革命的政治基因。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蔡和森就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出,要“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12],阐明了党必须采取彻底革命方法的主张;李大钊围绕着“自由与秩序”[13]论述了严密组织纪律的重要性,将党的早期组织内的“无政府主义者退出了党”[14],实现了党的“胚胎”的自我净化。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1921年7月)明确规定了“接收新党员的手续”,设置了“考察期限至少为两个月”[15],使“考察”成为党内组织生活管理的关键词;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首次将“纪律”建设列为专章,成为依规依纪规范党员行为的“制度母体”;陈独秀在党的三大上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报告,分析罢工失败原因时提出了“批评”一词,表明“我们党从最初组织起就有了自我批评和思想斗争”[16]的意识自觉。中国共产党一经建立就同党内的错误主张、违反党的组织纪律等行为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如将党的一大代表陈公博、周佛海两个“大毒瘤”清除出党,既坚守了党的拳拳初心,也彰显了党刀刃向内的决心毅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依旧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体现在各个历史时期党的自身建设和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党内先后出现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革命力量造成的惨重损失,中国共产党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决心召开八七会议、遵义会议,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延安整风“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对造成过去党内历次‘左’倾和右倾错误的根源进行深刻的总结”[17],凝聚起了党内思想共识。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一些党员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陷入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泥潭”[18]的事实,中国共产党开展“三反”运动,对丧失理想信念的党员严惩不贷,对刘青山、张子善等“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19]的革命老将也绝不手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巩固政权、惩治腐败的强烈决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20]的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自我革命精神继续推动社会改革发展的进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应对“老问题”反弹与“新问题”涌现的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敢于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21],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发展中展现了负责任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与担当作为境界。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弘扬自我革命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经验是最“宝贵的历史教材”[22]。梳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一个既重视宝贵经验总结,又“敢于承认,正确分析,坚决纠正”[23]自身失误的政党。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24]通过汲取历史养分、总结发展经验,有力促进了坚持和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的新赶考路上强力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一是始终以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引领和支撑自我革命精神。問题意识是解决问题的思想前提,目标导向是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勇于直击积弊,敢于正视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从本质上讲,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本身就是对着问题去的”[25]。自我革命精神是在解决不同历史时期党自身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形成的精神硕果,也是党在以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提高领导能力水平以及抵御风险挑战为目标旨向中提炼的政治密码。党的自我革命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旨在解决可能使党变质、变色、变味的突出问题。
二是始终以党的中心任务为重点巩固和筑牢自我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根据每一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方位的变化明确党的中心任务,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三大敌人”定为斗争目标,坚决纠正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和错误路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物质”与“精神”的较量中从严加强改进党的作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同时努力补足党员的精神之“钙”。这些都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着中心任务推进自我革命,在实现和完成好中心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我革命精神,以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目标任务的实现。
三是始终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总要求推动和规范自我革命精神。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党开展自我革命的根本依据。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而将自我革命精神融入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其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向同行、相互促进。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在战略方针、具体内容、话语表述等方面有所差异,但都是以“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26]为目标任务,呈现守正创新的鲜明特征,为推动和规范自我革命提供了基本遵循。
四是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和涵养自我革命精神。百年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遵循,以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为价值旨趣,以强烈的革命批判意识强化党的自我革命。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自我革命精神,传承自警自省的精神基因,弘扬正身清廉的优良传统,把党的自我革命精神落实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之中。
五是始终以党的自我教育丰富和完善自我革命精神。党在跨越世纪的发展中,开展了接续不断的自我教育,在自我教育中为激发自我革命精神、净化党的肌体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从延安整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到常态性开展“三讲”教育,从“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教育到筑牢信仰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每隔一个时期就会进行一次主题教育,以自我教育为载体实现党的思想统一与灵魂净化,在主题教育中促进自我革命精神的丰富和完善,达到自我完善与提升的效果。
六是始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和弘扬自我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对自身问题的辩证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是扬弃而非抛弃。百年峥嵘岁月中,每一次挫折后的奋起都是“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因此挫折“决不能成为要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的理由”[27]。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既是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深化发展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践行要义
站在新的百年历史起点上,面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新使命,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新发展阶段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国际国内干扰中国前进发展的矛盾问题仍层出不穷。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上,领会和践行自我革命精神的核心要义,是保证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重要奥秘,是清除自身病毒,练就不坏之身,保持政治定力的“保健良方”。
坚定不移地坚持理论武装的自我革命精神之魂。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首要内容,是在思想深处不断革除自身肌体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部分,保持思想的纯洁和理论的清醒,进而保持党的肌体生机盎然,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和实践的最前沿。因此,自我革命精神是触及灵魂的伟大的思想革命。共产党人思想的革命和灵魂的净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根本,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坚定和精神上的铁骨钢筋,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依据。新时代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就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时代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就是要使全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达到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统一,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指引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引领党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实践和改革创新的能力、自我诊断和刮骨疗毒的能力。
坚定不移地坚持守正创新的自我革命精神之基。中国共产党弘扬自我革命精神,破除顽瘴痼疾、开辟宏图伟业,内涵着正确对待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科学态度和革命品质,坚持守正创新成为弘扬自我革命精神的基本要求。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共产党人弘扬自我革命精神所坚守的正道,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就是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确保自我革命始终立足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创新就要不断进取。共产党人弘扬自我革命精神所坚持的创新,就是在遵循党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下,创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深化对自我革命精神的认识,不断丰富自我革命的内涵与方式,进而创造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社会革命的鲜明特点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要求弘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必须坚定信仰信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面向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落实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要求,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必须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携手共进,在前进道路上永不停歇、永不僵化。
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自我革命精神之源。人民群众是党弘扬自我革命精神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弘扬自我革命精神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地服务人民群众。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8]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始终为了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党的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来检验和评判。弘扬自我革命精神的目的在于取得人民的信任,效果需要接受群众的检验,根本标准在于“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29],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否真正弘扬自我革命精神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弘扬自我革命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坚强底气,因为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越是坚持自我革命、革除自身的毒瘤和脓疮,越能得到人民的认同和支持,这是顺应历史规律和人民意愿的自强之举。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根本原则,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来评判,凡是依靠人民的变革都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坚定不移地坚持制度化法治化的自我革命之路。中国共产党弘扬自我革命精神,是在党章党纲和法规制度基础上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建设,走好制度化法治化的自我革命之路是中国共产党践行自我革命精神的时代诉求。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自身建设和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程中建构了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党的自我革命和引领社会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原则基础和法规制度保障,也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弘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必须推动全党尊崇党章,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并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出台和修订党内的各项准则、条例、规定等,使党的各项工作都在党内法规的规范下进行,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新时代弘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反对和防止以革命、创新为旗号否定党的领导、打乱党的法规制度的现象,在自我革命精神的激励下巩固党的团结统一。
坚定不移地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自我革命之本。中国共产党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归根到底在于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伟大社会革命中推动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形成的,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不断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的被动转变为精神上的主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从而掌握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主动的践行要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反复证明,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构成,“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30]。新时代弘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必须同引领和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有机结合,以社会革命的宏伟目标和实践要求激励党的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的肌体健康和精神纯洁促进社会革命,在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互动中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本文系2021年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YWT202111)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2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9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0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05页。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0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4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6页。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1页。
[11]《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第1版。
[12]《蔡和森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94页。
[13]杨琥:《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李大钊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28页。
[1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7页。
[15]《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第2页。
[16]《刘少奇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6页。
[17]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227页。
[18]《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0~191页。
[19]杨胜群、田松年:《共和国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0页。
[2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5页。
[21]《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第378页。
[22]《中国共产党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第230页。
[23]《中国共产党简史》,第230页。
[2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8页。
[2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591页。
[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8页。
[27]《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0頁。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13页。
[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142页。
[30]《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 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人民日报》,2019年1月12日,第1版。
责 编/马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