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传播“审美”问题研究

2022-03-23张涵

教育传媒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学传播审美对策建议

张涵

【内容摘要】本文在充分肯定我国科学传播界在借助“审美”赋能方面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了其所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以期为科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科学传播;审美;问题;对策建议

一、引言

“审美”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它不仅存在于人类的感性活动中,也同样存在于人类的理性活动的过程中,法国思想家福楼拜曾经说过“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汇合”①,我国科学传播界在借助“审美”赋能方面也曾经取得过可圈可点的成绩,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电视台制作的科学传播节目《水滴的奥秘》《车轮的故事》等就曾经获得过“日本赏”大奖。②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在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的过程中借助“审美”赋能以提升相关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以及亲和力等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为了确保科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科学传播的“审美”问题加以必要的研究。

二、科学传播“审美”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学传播审美方面存在的问题林林总总,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根据观察,笔者将其大致分成以下几类。

(一)审美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审美认知方面的问题,可以用“无用”“无关”和“无礼”这“三无”来加以概括。③下面分别展开,略加阐述。所谓“无用”,指的是相关行为主体对于“审美”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认为“审美”对于科学传播没有什么用处。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认知,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这两方面的原因分别是相关行为主体先天禀赋的原因和相关行为主体后天习得的原因。所谓“先天禀赋”的原因,是指相关行为主体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史记》中说,西汉的开国元勋周勃“厚重少文”,周勃其人用今天的话说,就特别不重视“审美”。像周勃这样的人不仅古代有,现代也不在少数。这些人在从事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往往认为“审美”是一种华而不实的东西,没有什么用处。这里所说的“后天习得”的原因,是指相关行为主体所受的教育及其社会实践等造成的原因。教育和社会实践确实可以帮助人们获取一个个体难以获得的海量间接经验,以及局限于一个地方难以获得的广域性相关直接经验,但是,教育和社会实践往往也会带来另外一种后果,那就是佛家所说的“所知障”,就是因为知识和阅历所造成的另外一种障碍,这种障碍可以用“灯下黑”这个俗语来加以表示,也可以用苏格拉底画的“大圈”和“小圈”来加以表示。据相关史料记载,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曾经语重心长地画了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圈,对他的弟子们说,知识越多,往往困惑也越大。④对于某些相关行为主体来说,他们在从事科学传播活动的过程中,其所受的教育和人生阅历可能也会对他们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屏蔽”,使得他们往往得出对于“审美”的不正确认知,认为“审美”是一种犹如“屠龙之术”的东西,没有什么用处。所谓“无关”,是指相关行为主体认为“科学传播”与“审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在他们看来,“科学传播”与“审美”应当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不正确的认知,原因可能在于相关行为主体对于真、善、美三者之间关系的不正确理解,以及对于科学传播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不正确认知所导致。人们经常说,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真、善、美三大支柱构成的,其中科学求真,宗教讲善,艺术唯美。作为一种形象的阐释,这样说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也不应将其绝对化,甚至片面地认为科学就不讲善、不讲美。事实上,真、善、美这三者之间是一种中国古人所说的“互文见义”的关系,不追求善的科学,极有可能被一些居心叵测的坏人所利用去做恶,而不注重“审美”的科学传播也有可能会味同嚼蜡!科学传播的内容确实是应当求真的,但是这一点不应该妨碍科学传播的形式也要注重审美,否则的话,可能就会像孔子他老人家告诫他的弟子们那样,“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所谓“无礼”,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对于“审美”的一种没有礼貌的态度和行为。这种没有礼貌的态度或行为,主要是由“无知”所引发的。这里所说的“无知”至少有两个语义指向,其一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对于自身的无知。所谓“相关行为主体对于自身的无知”,主要是指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和没有什么,或者说缺什么。在这些相关行为主体看来,万物已皆备于我,自己什么都不缺,尤其不缺乏与“审美”有关的知识储备和行为训练,“无知”的另外一个语义指向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对于“审美”的无知。尽管“审美”摆在每一个人面前,对每一个人认知它都是机会均等的,但是由于相关行为主体早已志得意满,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还需要补充与“审美”有关的知识,所以套用一句前些年曾经流行的电影台词来说,就是“有一个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珍惜”!其结果就是“无知者无畏”,最终导致相关行为主体对于审美的“无礼”。这种“无礼”往往不仅害了相关行为主体自己,而更重要的是,往往也会妨碍他们所从事的科学传播活动,使得他们的科学传播味同嚼蜡。

(二)审美趣味方面存在的问题

所谓“审美趣味”,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和事物以及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作的直接的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和所取的审美态度。”⑤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加以概括,所谓审美趣味,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相关行为主体审美方面的价值偏好。⑥相关行为主体在开展科学传播时在审美趣味方面的问题有很多,限于篇幅,笔者在这里主要想谈一谈“三俗”问题。所谓“三俗”分别是指“庸俗”“低俗”和“媚俗”。下面分别展开略加阐述。首先我们来看“庸俗”。所谓“庸俗”,顾名思义就是平庸而俗气。构成这个词的两个词素,“庸”和 “俗”,二者之间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因果关系”,“庸”和 “俗”既是一种客观陈述,更是一种因果说明。“俗”是因为“庸”而产生。这里所说的“庸”至少有三方面的语义指向:其一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学习能力”方面的平庸。具体可以用“三不”来加以概括。所谓“三不”首先是相关行为主体“不会学”,其次是因“不会学”而导致的“学不会”,而“学不会”乃是相关行为主体学识平庸的重要诱因,但不是全部诱因。笔者认为,相关行为主体学识上的平庸其实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些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平庸甚至认为自己“会了”所以导致第三个“不”,就是“会不学”。“庸”的第二个语义指向是指相关行为主体“见闻方面的平庸”,所谓 “相关行为主体见闻方面的平庸”是指相关行为主体由于种种原因,其所处的“空间”狭小逼仄,从而导致其见少识窄;“庸”的第三个语义指向是指相关行为主体“‘消化’方面的平庸”。所谓“相关行为主体‘消化’方面的平庸”,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对于其学习和见闻方面所获得的知识或经验进行“消化理解”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能力很平庸。包括但不限于上面三种“平庸”,就有可能导致相关行为主体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透着俗气。说完了“庸俗”,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低俗”,所谓“低俗”,也是由“低”和“俗”两个词素构成的一个合成词。构成这个合成词的两个词素之间,也是既是“并列关系”,同时又是“因果关系”。这里所说的“低”,实际上是低于一条线,这条线用比较形象的说法加以表述的话我们不妨称其为“及格线”。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实际上这条“线”是随时随地存在的,这条“线”至少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叫做“硬的及格线”,另外一种叫作“软的及格线”,前者是指包括法律法规在内的具有硬性约束和刚性规范的一些条条杠杠,这些条条杠杠硬性规定一个社会的成员哪些方面不能做,而后者也就是“软及格线”则是指法律法规以外的用来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一些相关的行为准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序良俗”。这里所说的“公序良俗”,包括但不限于道德方面的“公序良俗”和伦理方面的“公序良俗”等等。这些“公序良俗”从软性规范的方面,给生活在相关社会中的那些成员们划定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或者叫作底线。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硬”和“软”两个方面的“及格線”,就构成了一个社会中相关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从理论上说是不应该逾越也不可逾越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却偏偏想要逾越这些不应该逾越、不可逾越的法律底线或者社会公序良俗底线。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逾越这些底线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其所预期的收益,而且这种收益往往要远远大于他们的产出。换句话说,他们的“投入产出比”是比较合理的。正是因为这种对法律法规“硬”底线和公序良俗“软”底线等相关“底线”的逾越和践踏,所以才导致了他们审美趣味方面的俗气。而且,这种俗气有的时候可能比因为庸俗而导致的俗气危害更大。说完了“庸俗”和“低俗”,我们再来说说“媚俗”。所谓“媚俗”,顾名思义,就是相关行为主体对“俗气”的谄媚。与“庸俗”和“低俗”不同,“媚俗”的两个构成词素“媚”和“俗”之间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动宾关系”。相关行为主体之所以“媚俗”,其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原因是因为相关行为主体自身的学习能力比较差,见识不够广,所以导致他们对于“俗气”缺乏应该具备的判断能力,只能人云亦云地跟在别人后面去追随“俗气”的潮流。古人所说的“矮子看戏何曾见,只是随人论短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媚俗”的另外一种原因则是相关行为主体的才识和见识都不差,但是这些不差的“才识”和“见识”却并没有导致他们具备所应有的“胆识”。所以,在看起来非常强大的“俗气”浪潮面前,他们往往缺乏反潮流的勇气,只能乖乖地跟在俗气的潮流后面,有些等而下者甚至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证明俗气的正确性,从而使得俗气如虎添翼。这样的行为主体,他们的行为对于社会公序良俗的破坏可能更大。前些年,中国文化界曾经发起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反“三俗”活动,那场活动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将“三俗”扫除干净。在科学传播领域,“三俗”情况不时出现,比如,某具有科普性质的电视节目中在讲解什么是“5G”的时候,电视画面中出现的是一群鸡,对话是“5G就是5000只鸡”,⑦再比如,某家媒体在科普肛肠疾病防治的知识时为了推销相关药品竟然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成语“有恃无恐”篡改成“有‘痔’无恐”,⑧某家电视媒体的知名栏目《走近科学》明明是以科学的名义进行传播,却为了“媚俗”,不惜花很大的篇幅讲述诸如“新婚之夜,老屋墙上竟出现怪影;某男子能从自己身上吸出血来;新疆喀纳斯湖、四川猎塔湖、长白山天池多地出现了水怪的踪迹……”之类的“夺人眼球”的故事,⑨等等。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情况其实都是相关行为主体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在审美趣味方面出现了问题所致。

(三)审美判断方面存在的问题

所谓审美判断,是指“一种鉴赏过程,是分析和概括事物审美特征的评价过程,是对事物美与丑的判断。”⑩用简明直白的话说,所谓审美判断,就是相关行为主体基于其以往的相关储备而对外部世界所做出的与审美有关的判断。这里所说的“基于以往的储备”,可以进一步分成以往的“感性储备”和以往的“理性储备”两个方面。基于这两个方面所做出的审美判断,我们可以分别称其为“感性审美判断”和“理性审美判断”。下面分别展开略加阐述。所谓“感性审美判断”,顾名思义就是相关行为主体基于自己以往的感性认知,对外部事物所做出的审美判断,感性是人类认知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人类认知的初始阶段和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是不能逾越也不应该逾越的。但是,在感性认知阶段做出的“感性审美判断”往往可能会存在着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孤立判断”“静止判断”和“片面判断”。所谓“孤立判断”,就是忽视了审美认知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是将审美对象看成是“一堆散落在沙發上的土豆”,没有注意到这些“土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其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所谓“静止审美判断”,就是只注意到审美对象的“此时性”,而忽视了审美对象的“过去性”和“未来性”,换言之,就是忽视了审美对象的运动性和发展性;所谓“片面审美判断”就是只看到了审美对象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其全面性。我们不妨用一个许多人可能都曾经很熟悉的电视栏目的“生老病死”来做具体的说明。这档电视栏目就是某电视媒体曾经一度热播的《走近科学》,这档栏目曾经火爆一时,但是在2019年9月30日却黯然离场。黯然离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栏目的开办方在“感性审美判断”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所致。这些问题具体可以用“孤立审美判断”“静止审美判断”和“片面审美判断”三个方面来加以概述。有人曾经把这档电视栏目的模式概括为“悬疑式的开头”“环环相扣的推进”,和“不过如此的结尾”三段论,这种模式在这档栏目开办之初确实吸引过不少观众,但是,细心的观众如果仔细一揣摩,可能就会发现,这档电视栏目“三段论”单拿出来每个“段落”(至少是前两个段落)可能都很吸引人,但是倘若把这些 “段落”放在一起而不是孤立地加以考量,人们往往就会有一种“不看后悔,看了之后可能更后悔,尤其是长期观看非常后悔”的观感;这档打着“科学传播”名义进行传播的电视栏目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其主创团队没有注意到人们的审美是不断发展的,而只是躺在以往成功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不做改进,数年一贯制地一直沿用这个所谓的“成功模式”!古人曾经说“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杜诗篇尚且需要与时俱进,这样一档众口难调的大众化的电视栏目更应该与时俱进!但是其主创团队却没有与时俱进!这不能不说是源于主创团队在感性审美判断上的静止性所导致;这档栏目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其所采用的模式可能只是注意到了问题的某一个方面,比如说“悬疑性开头”可以吸引一部分观众的眼球,“环环相扣的推进”可以吸引住一部分观众的眼球,但是如果从全面的角度加以考量,这种结构模式其中所传递的内容往往会让人感觉到无聊、无意义,换言之,其主创团队可能忽略了“有意思”和“有意义”之间的联系,只是片面地强调“有意思”,而忽略了观众对“有意思”加“有意义”的全面的需求,所以最终只能黯然离场。说完了“感性审美判断”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下“理性审美判断”方面存在的问题。所谓“理性审美判断”,顾名思义,就是相关行为主体基于理性认知所作出的审美判断。作为人类认知的高级形式和高级阶段,理性又可以进一步分成两种,分别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两种理性各有不同的语义指向,必须将二者联系起来,必须妥善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相关行为主体在进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在“理性审美判断”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就体现在没有妥善地处理好“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关系,往往只强调“工具理性”,而忽视了或者根本就没有顾及到“价值理性”的重要性。这一点在涉及到一些所谓的新科技事件、新科技成果、新科技手段方面的科学传播时显得尤其明显。前几年有一项所谓的新科技曾经一度非常热门,这种新科技就是所谓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这种技术 “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但是,“在伦理与道德上,在严重缺乏科学评估验证,安全性存在不可预知风险的情况下,贸然开展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临床操作,严重违背了基本伦理规范和科学道德。”所以,受到了包括中国工程院在内的众多官方机构的集体谴责和抵制!这个技术如果纯粹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加以考量,确实可以避免一些具有先天性疾病的胎儿降临人世,所以,从“工具理性”的角度加以考量,这项技术是“美”的,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但是,如果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角度加以考量,也就是从“价值理性”的角度加以考量,这项技术又是违背人类现存迄今为止的基本伦理道德的,所以又是不美的!相关行为主体在进行相关科学传播的时候,如果只看到了这项所谓的新兴科技的“好处”,就贸然做出肯定性的相关科学传播,其结果可能就会不仅遭到有关政府部门的强力规则,而且也可能会导致社会各界基于公序良俗和伦理道德的一致声讨。

三、应对策略

针对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科学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审美方面的问题,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笔者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知己知彼”“顾彼失此”“不分彼此”,妥善地化解科学传播过程中审美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知己知彼”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种“并列关系”,其实它们之间不仅仅是“并列关系”,还应该是一种“递进关系”和“互文”的关系,前者也就是“知己”,乃是后者也就是“知彼”的“动力”,而后者也就是“知彼”则是前者也就是“知己”的“参照物”,失去了作为动力的“知己”,相关行为主体可能懒得去“知彼”,而失去了“知彼”作为参照,相关行为主体也不可能做到更好的“知己”。“认识你自己”之所以被堂而皇之地镌刻在古希腊神庙上,从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知己”的困难。“知己”之所以困难,就在于人们往往忽略了或者没有将其放在“知彼”的这个“参照物”下来进行,所以就有可能导致“知己”与“知彼”之间的割裂,使得“知己”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孤零零地存在。这从某种意义上也违背了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社会性属性。“知己”与“知彼”之间是“互文”的关系是说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离开了“知彼”的“知己”与离开了“知己”的“知彼”都是不可想象的。这里所说的“知”也有很多层次,既有浅层次的“知”,又有深层次的“知”,这一点可以用古人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一经典诗句来证明。无论是浅层次的“知”,还是深层次的“知”,其核心其实都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了解“知”的对象是什么、不是什么,有什么、没有什么。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审美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相关行为主体可能往往既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不是什么,有什么、没有什么,更不知道所要认知的对象,也就是“审美”是什么、不是什么,有什么、没有什么,所以才会往往导致他们不知深浅地得出“审美在科学传播过程中无用”的结论。说完了“知己知彼”,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下“顾彼失此”。这里所说的“彼”指的是“审美”,“此”指的是从事科学传播的相关行为。“失此”也有很多层次,佛教有一部很重要的经典《金刚经》,这部经书中所说的“无我相”说的就是一种“失此”,这种“失此”目的是为了修行,属于宗教神学,我们这里毕竟不是谈玄论禅,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失此”,可能更接近于中国古代哲人老聃在其名著《道德经》中所说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的“无”,乃是因其“无”而得其“有”的那种“失此”,也就是要使从事科学传播的相关行为主体努力去除头脑中“万物皆备于我”的那种得意和自满,套用一位伟人的话说就是要“打扫干净屋子迎接新客人”。这些“新客人”就是“彼”,也就是“审美”。那些从事科学传播的相关行为主体之所以对审美“无礼”,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做好“减法”,没有做好“失此”的工作,不知道“虚怀若谷”的深刻含义。要使相关行为主体认识到,不是审美需要他们,而是他们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审美,只有明白了这一点,他们才能够放下架子,端正态度,避免“无礼”。所谓“不分彼此”中的“彼”与“此”至少可以有三种组合,第一种是“风马牛式”的组合,第二种是“水与油式”的组合,第三种是“水与乳式”的组合,第一种组合是一种“不相干”的关系,第二种组合虽然“彼”与“此”之间发生了关系,但是仍然是界限分明的一种关系,也就是“彼”是“彼”,“此”是“此”的关系,第三种则是“彼中有此”“此中有彼”的关系,那些从事科学传播的相关行为主体,之所以会产生“科学传播与审美无关”的错误认识,就是因为他们错误地将“此”与“彼”,也就是相关行为主体与审美之间的关系或者等同于第一种关系,或者等同于第二种关系。而要化解他们在这方面的错误,就有必要让他们将“审美”与他们自身紧密联系在一起,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变成一种下意识、潜意识乃至集体无意识。

(二)做到三个“正确认识”,妥善地化解科学传播过程中审美趣味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三个“正确认识”,分别是“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和“正确认识区别”。下面分别展开略加阐述。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正确认识自己”。中国古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其实,这句话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人之所以“贵有”自知之明,是因为“难有”自知之明!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在审美方面可能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可能都会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可能是先天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后天因素造成的,比如说有些人生来就是色盲,那么在色彩审美方面,可能就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和不足。先天性的不足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习得和学习来弥补的。比如说美國女作家海伦·凯勒几乎是先天失明(两岁时失明),但她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创作出感动无数人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所以,审美方面的生理机能不足和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机能出了问题,也就是自己意识不到自己在审美趣味方面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或者是虽然意识到了但却拼命地想方设法去遮掩,其结果,很可能就会出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相关行为主体应通过各种方式来正确认识自己,正视自己在审美趣味方面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来弥补这些缺陷和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避免创作出庸俗、低俗、媚俗的作品;说完了“正确地认识自己”我们再来看看“正确地认识他人”。这里所说的“他人”,主要是指科学传播的“潜在受众”和“显在受众”,无论是哪种受众,在某些从事科学传播工作,而又在审美趣味方面存在问题的相关行为主体看来,可能都同时栖身于两个“洼地”。这两个“洼地”当然都是比喻用法,分别是指“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洼地”和“审美趣味方面的洼地”。在那些从事科学传播工作但又存在审美趣味问题的相关行为主体看来,这两个“洼地”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应该划等号的。他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洼地”应该等同于“审美趣味方面的洼地”。换言之,科学技术知识不足的人,必然也会审美趣味不高。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至少犯了想当然的错误。事实上,“科学知识不足”并不一定意味着“审美趣味”不高,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审美趣味”高的人,科学知识也不一定足。所以,我们要严格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洼地”。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即使审美趣味方面存在着所谓的“洼地”,但是这个“洼地”里面“地形”肯定也是有高有低、起伏不平的。换言之,这个“洼地”里面的“居民”,他们在审美趣味方面也可能是千奇百怪的,用古人的话说,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所以既不能也不应想当然地将两个所谓的“洼地”画上等号,也不能更不应想当然地将所谓的审美“洼地”中的所有“居民”都画上等号,认为在所谓的审美“洼地”中栖身的人们,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低俗的审美趣味,这样其实是犯了想当然的、以偏概全的错误;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正确地认识区别”。这里所说的“区别”主要是指“一俗”与“三俗”之间的区别。“一俗”是指“通俗”,“三俗”则是指我们上文曾经提到过的“庸俗”“低俗”和“媚俗”。这四个词都有一个“俗”,但却如古人所说:“司马相如蔺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也。”“一俗”与“三俗”之间的区别首先体现在“价值判断”上,“通俗”中的“俗”在价值判断方面没有任何贬义,属于人们通常所说的褒义词或者是中性词,而“三俗”中的“俗”,却是一种贬义性质十分明显的形容词,指的是“俗气”。“一俗”与“三俗”之间的区别还体现在“俗”以外的另外构词词素上,“通俗”中的“通”指的是“通达”和“透彻”。它至少有三种语义指向,分别指向对于传播对象通达透彻的了解和对于所要传播的内容的通达透彻了解,以及对于可资借鉴的传播资源的通达透彻了解。“通俗”的行为主体会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想要传达的东西和目标传播对象之间可能有异有同,作为理性行为主体,他(或她)不会为了达成所谓的传播目的就毫无底线的去俯就传播对象的所有诉求,尤其是不合理的诉求,也不会为了增加所谓传播的纯洁性,而忽视或者无视传播对象的正当合理诉求,而是应想方设法地在二者之间寻找到相同或相通之处,然后充分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将所谓的高雅的难懂的东西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这些乃是“通俗”与“三俗”中的“庸俗”“低俗”和“媚俗”的最大不同,相关行为主体在开展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通俗,守住底线,就有可能拒绝庸俗,低俗和媚俗,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

(三)以“四”“二”“三”为抓手,努力化解科学传播过程中审美判断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四”是指树立“四个意识”,也就是要树立“联系的意识”“发展的意识”“全面的意识”和“人文的意识”,下面分别展开略加阐述。所谓树立“联系的意识”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在从事科学传播过程中进行审美判断时应当注意到审美对象的相互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既可以是“显在”的,也可以是“潜在”的,既要重视其“显在”的关联性,更要去发现审美对象内部的“潜在”的关联性,从这些人们往往视而不见、习焉不察的表面现象中,发掘出审美对象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避免犯“孤立审美”的错误;所谓“发展的意识”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在从事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在进行审美判断时,应当将审美对象视为一个“有机体”,认识到“有机体”的本质在于运动,将审美对象置于一个运动的场域中加以观察和考量,可以引进社会学所说的“历时性”的视角,不仅要注意到审美对象的“今世”,而且还要注意到其“前世”和“来世”,这样才有可能避免出现审美判断时犯静止审美的错误;所谓“全面的意识”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在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的过程中,在进行审美时,应当将审美对象置于一个“参照系”中努力寻找到相应的“参照物”,将这些“参照物”作为一个衡量的重要指标,来对审美对象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努力避免犯“片面审美”的错误;所谓“人文的意识”是指相关行为主体在从事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在进行审美判断时,应具有“人文主义”的精神或者情怀。所谓“人文主义”顾名思义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认为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充分尊重“价值理性”,特别警惕“物对人的异化”,将人的价值摆在最突出的、最显著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犯只重视“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的审美判断方面的错误。所谓“二”是指要重温或者说引进两种理念。这两种理念一种是唯物辩证法的理念,一种是人文主义的理念,这两种理念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都很熟悉,辩证法是很多人在接受初等教育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的,人文主义,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也并不陌生。但是,了解了并不一定意味着理解,理解了也不一定意味着认同,认同了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坚守,那么就有必要引进“三”的概念,这里所说的“三”就是三个“真”,也就是“真学”“真信”和“真用”。对于包括但不限于辩证法和人文主义精神在内的相关需要学习的东西,必须要发自内心的真心地去学习,去相信,去使用,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前面所说的“四”,也就是树立前面所说的“四种意识”,从而努力化解科学传播过程中在审美判断方面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以确保科学传播在审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四、小结

1985年5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举办了“二维强关联电子系统国际会议”,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二维强关联电子系统”,著名科学家、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专门邀请著名画家吴作人为会议创作了一幅主题画,接到邀请后吴作人先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最后“以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易经》的科学原理为基础,采取艺术家独特的思维和表现手法,探索当代科学技术中的尖端课题之一,创作了一幅融科学与艺术、古代与现代于一炉的作品《无尽无极》。”这个已经被载入史册的经典案例形象地说明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其实,岂止是“科学”与“艺术”之间互文见义,“科学传播”与“审美”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在充分肯定我国科学传播界在借助“审美”赋能方面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了其所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以期为科学传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注释:

①丁玉路、高妍、庞贝:《科学与美的汇合》,《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第10期。

②薛冬、陈苏寒:《〈车轮与圆〉获国际科技电视节目金奖》,《光明日报》2002年12月12 日。

③Schaeffer, J. M. . (2015). Aesthetic relationship, cognition, and the pleasures of art.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145-164.

④Sadler, D. R. . (2014). The futility of attempting to codify academic achievement standards. Higher Education, 67(3), 273-288.

⑤详细请参见《百度百科》“审美趣味”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A1%E7%BE%8E%E8%B6%A3%E5%91%B3/3593036?fr=aladdin.

⑥Rogan, E. L. . (2009). Aesthetic value, intersubjectivity and the absolute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Postgraduate Journal of Aesthetics, 24(22), 321-326.

⑦詳细请参见某电视媒体的相关广告。

⑧李玉滑:《广告篡改成语不能当创意》,《光明日报》2011 年3月23 日。

⑨麻酱:《〈走近科学〉停播 童年的阴影终结了》,《科学大观园》2019年第21期。

⑩Fujimura, T. . (2009). An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beauty appreciation and usefulness judgment : an erp study. Technical Report of Ieice Hip, 109.

Xenakis, I. ,  Arnellos, A. , &  Darzentas, J. . (2012). The functional role of emotions in aesthetic judgment.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30(2), 212-226.

MJA León. (2008). The rational justification of aesthetic judgments. Journal of Aesthetics & Art Criticism, 66(3), 291-300.

详细请参见《百度百科》“基因编辑”词条,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F%BA%E5%9B%A0%E7%BC%96%E8%BE%91.

孙自法:《工程院:“基因编辑婴儿”严重违背伦理和科学道德》,中国青年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389320524922726&wfr=spider&for=pc,2018年11月28日。

刘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生命意识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1期。

商玉生:《吴作人应李政道之请作会标——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2年第7期。

sdjzdx202203231628

猜你喜欢

科学传播审美对策建议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基于传播学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发展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