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对“两个必然”的三重论证

2022-03-23秦益成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序言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摘  要]“两个必然”不仅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结论,还是马克思恩格斯及无数马克思主义者的生命旨归,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归。马克思的代表性著作都是论证“两个必然”,《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通过历史事实论证“两个必然”,并从实践上指导无产阶级怎样实现“两个必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最终科学确立,主要通过形式逻辑论证“两个必然”。《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主要通过“大写字母的逻辑”(辩证逻辑)论证“两个必然”。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其结论也是“两个必然”的萌芽。

[关键词]“两个必然”;《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

[中图分类号]F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79(2022)02-0013-07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第一章,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p413)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总结论,中国理论界简称为“两个必然”。1883年,马克思去世,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2](p1003)。也就是说,“两个必然”不仅是《宣言》的重要结论,而且是马克思的生命旨归,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归。

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上有几部标志性的著作。1845年春,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问世,“它作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3](p219)1848年初,《宣言》出版,它标志着新世界观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59年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出版,它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最终科学确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长期研究政治经济学,“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4](p2)。从此以后,马克思的研究工作进入《资本论》阶段。以上这四篇著作大致勾勒出了马克思恩格斯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而这四篇著作的最终结论都是“两个必然”。

一、《共产党宣言》对“两个必然”的论证

《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开宗明义地指出,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宣言》从这个普遍命题出发,通过叙述人类历史的全部阶级斗争史,得出“两个必然”这一具体结论。《宣言》的叙述方法是从普遍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宣言》第一章首先简要叙述了由于阶级斗争而导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更迭。“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1](p400)《宣言》刚刚下笔之时就对社会革命有明确的概括,即社会革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旧的社会形态被新的社会形态所替代,旧的阶级和阶级矛盾被新的阶级矛盾所取代,或者阶级也被消灭,进入无阶级、无剥削的社会。

接着,《宣言》第一章指出了资产阶级时代的阶级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p401)由此出发,《宣言》开始叙述资产阶级的产生,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宣言》以历史事实为根据,叙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资产阶级及其统治是怎样在封建社会的“胎胞”中孕育出来,叙述了封建所有制关系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已经变成束缚生产的桎梏。由此,《宣言》得出结论:“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必须被炸毁,而且已经被炸毁了”,“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1](p405)。

最后,《宣言》第一章叙述了正在进行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无产阶级的产生、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历史使命和斗争的结果。《宣言》指出,我们眼前又进行着封建的所有制关系被炸毁的类似运动。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关系也变得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而且,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宣言》叙述了无产阶级的生存条件及其发展,叙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得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p413)(“两个必然”)这一重要结论。

《宣言》第一章以宏伟的历史画卷叙述了人类全部历史的阶级斗争史、社会革命和社会形态更迭史,以及正在进行的无产阶级革命,通过这一宏大历史叙述,说明了“社会革命”,说明了“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人类历史依次更替的几种所有制形式,即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1](pp148-149)。《宣言》第一章发展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思想,叙述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形态依次更迭,从而呈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梯。《宣言》第一章已经用历史事实表达了《序言》中的“五种社会形态”和“两个决不会”的思想,表达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历史与逻辑”。

《宣言》第一章的叙述主旨是用历史事实说话,在人类全部阶级斗争史、社会革命和社会形态更迭史的宏伟画卷中论证“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论证人类向何处去、资本主义社会向何处去,用历史事实论证无产者与资产者的阶级斗争及其结局(“两个必然”)。《宣言》第一章在人类全部历史发展进程中论证资本主义的历史与未来,在人类全部阶级斗争史中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在人类全部社会革命史中揭示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命运,在人类全部社会形态更迭史中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揭示“两个必然”。一句话,《宣言》第一章的叙述主旨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中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揭示“两个必然”。只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才能指明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和方向。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科学的历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提,在科学历史观的前提下揭示“两个必然”,这就是《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理论界把“《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唯物史观是不全面、不准确的。

恩格斯在《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概括指出:“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1](p380)恩格斯的这一概括用分号划分有三句,第一句讲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第二句讲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斗争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第三句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条件和结果,即“两个必然”。请注意恩格斯叙述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第一句是适用于整個人类历史的,第二句是适用于阶级社会的,第三句是适用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里也包含着从抽象到具体,从普遍到特殊。恩格斯在《宣言》的《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再次强调了“《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1](p385)。

如果说《宣言》第一章主要是从历史和理论上阐述“两个必然”,那么,《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和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则主要是从实践上论述无产阶级怎样实现“两个必然”。《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则主要是论述自从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产生以来,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各种行动和理论主张。

“《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也正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内容主旨: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中揭示“人类史前社会时期的终结”,在“两个决不会”的大前提下揭示“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从人类全部历史发展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宣言》第一章已经有了《序言》的基本思想,《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源地。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两个必然”的论证

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就林木盗窃法问题第一次关注和探讨了社会经济问题,从这时开始,可以说马克思终生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如果把马克思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那么,《序言》则是这两个阶段的节点。在此以前,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与哲学研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向而行,唯物史观最终科学确立,即《序言》中“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这个“总的结果”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总概括,我国理论界称之为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总的来说是马克思在《序言》中说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序言》唯物史观经典表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4](p2)这第一部分首先对唯物史观作了静态描述,确立了唯物史观的一系列概念,比如,物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奠定了唯物史观的概念体系基础。然后是第二部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4](pp2-3)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进行动态展开,揭示这些概念范畴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结果,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必然引起社会革命○1。

最后,《序言》唯物史观经典表述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4](p3)至此,唯物史观一系列最基本、最重要、适应于整个人类历史的概念,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革命、经济社会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两个决不会”中全部呈现,从而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我们可以说,“两个决不会”是唯物史观一系列“概念运动”的总汇,或者说“两个决不会”是唯物史观一系列概念和原理的最高概括,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叙述。在“两个决不会”之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由抽象的原理叙述转入具体的历史叙述,即“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五种社会形态”则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叙述,“两个决不会”与“五种社会形态”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与历史。严格地说,《序言》唯物史观经典表述到此结束。

在叙述了“两个决不会”和五种社会形态之后,马克思接着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4](p3) 在这里,马克思以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一系列概念原理总汇的“两个决不会”作为大前提,以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容纳“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作为小前提,得到“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而告终”(“两个必然”)这一具体结论。在这里我们读到了形式逻辑的三段论,读到了形式逻辑的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

《序言》唯物史观经典表述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两个决不会”)中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两个必然”),在“两个决不会”的前提下论述“两个必然”,以唯物史观作为大前提论述“两个必然”。《序言》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最后结论是“两个必然”。

前文已述:只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才能指明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和方向。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科学的历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前提,在科学历史观(唯物史观)的前提下揭示“两个必然”,这就是《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这也是《序言》的叙述主旨。

那种把“两个决不会”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中割裂出去,说“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对“两个必然”的补充、修正、完善等,显然不符合马克思《序言》的写作意图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肢解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也没有深入研究《宣言》第一章历史内容和逻辑思想。

在《序言》的结尾,马克思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4](p5)这句话,决不是没有实质意义的豪言壮语,而是表明唯物史观的科学确立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科学入口处”,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具有革命意义。《序言》的節点意义在于,由于唯物史观的最终科学确立,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与唯物史观构成内在的统一,马克思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原则,其经济学研究进入了实证科学阶段。马克思认为,问题不在于实现某种空想的体系,而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科学研究作为唯一牢靠的理论基础”[5](p465)。《资本论》的问世使唯物史观从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时的“假设”,成为“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6](p163)。这个过程从方法论来说,则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马克思原来的研究和写作计划也作了极大的调整和改变,对一个具体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则变成了主标题,即《资本论》,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变为了副标题。《序言》由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而成为这一转变的“科学入口处”。

三、《资本论》对“两个必然”的论证

需要注意的是,在《宣言》第一章还力图运用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内在矛盾,简述了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1](pp412-413)最终得出了“两个必然”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总结论。在这里我们可以窥探到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创作《资本论》的动因和意义。

在《宣言》的第一章已经展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部思想发展的方向,已经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发现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宣言》第二章、第四章则主要是从实践上叙述怎样实现“两个必然”,可以认为主要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包括第三章)。《宣言》第二章、第四章的结尾和结论分别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都是“两个必然”的不同表达。德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蕾娜特·默克尔指出:“如果我们把《共产党宣言》看作国际工人革命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出生证,那么,有关工人阶级的斗争的所有重大问题,我们在《宣言》中都能找到答案。然而,‘出生证这一概念同时还说明,《宣言》中表述的许多思想还仅仅是这些思想的萌芽。”[7](p4)著名的约·阿·熊彼得同样提出:“我们可以把《宣言》称作马克思后来全部著作——不包括1848年以前出版的任何其他著作——的序曲。”[8](p186)理论界把“《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唯物史观是不全面、不准确的。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揭露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规律,他几乎在每一个关键之处都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研究,既要不断地向前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形态回溯,又要不断地向未来的共产主义超越。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不能孤立地来理解,一定要“瞻前顾后”,结合《宣言》第一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相关手稿和成果。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既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作用及其界限”,也研究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形式”,比如,“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古代的所有制形式”“日耳曼的所有制形式”,等等。正是这种研究使得马克思能够在人类全部历史进程和社会生活的总体性中,得到对资本主义具体的、历史的把握。学界一致公认,《资本论》也可以说是一部历史著作,它叙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史,也叙述了人类全部历史生产方式的演变史。“两个决不会”和“五种社会形态”就是从逻辑与历史两个方面对人类全部历史进程和社会生活的总体性把握,而《宣言》第一章就显示出这种努力并取得历史性成果。

《资本论》的根本方法也是从抽象到具体。《资本论》第一卷从商品开始,然后进入货币,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担负着其他商品所不能担负的职能,包含的内容比商品更复杂,因而是一个比商品具有更多规定性、更加具体的概念。货币因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而增殖时,又成为资本。资本这个概念不仅包含着货币,而且也包含着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资本这个概念比起货币来是内容更为复杂、更为具体的概念。在考察了资本的特点,确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以及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这两种剩余价值形式之后,马克思进一步谈到了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资本论》第一卷所论及的最复杂也是最具体的概念,它包含着在此以前一切概念的内容,是《资本论》第一卷一系列概念的总结。列宁指出:“虽然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在《资本论》中,他把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应用于同一门科学。”[9](p290)学术界总是讨论《资本论》究竟是一本哲学著作还是一本经济学著作,这个问题本身就违背了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初衷。其实,我们不妨这样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黑格尔逻辑学的世俗版。马克思的全部著作,最终结论都是指向实践,“改变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如此,《宣言》如此,《序言》如此,《资本论》也如此。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第十一条分别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136)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从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共产主义社会),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社会实践的革命性、无产阶级革命),“作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提纲》的结论是消灭旧世界(资本主义社会),建立新世界(共产主义社会),是“两个必然”。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仅是为了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不仅仅是为了“批判”,为了“解释世界”,而是要“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以“改变世界”。把政治经济学批判上升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把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生产的钥匙交给那个知道怎么使用它的人”[10](p21),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提纲》第八条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解释。”[1](pp135-136)《资本论》的使命就是使唯物史观的抽象原则具体化,在观念中再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历史与逻辑,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特殊矛盾运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资本论》第一卷以“劳动两重性——生产过程”为轴心,以生产商品劳动的两重性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深入研究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积累的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阐明了资本积累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加深,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4](p299)《资本论》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动过程,全面考察了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分析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不可避免。《资本论》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不同表现形式,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不仅受到直接雇傭他的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工人要摆脱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就必须推翻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根据以无可怀疑的知识所作的绝对认真的研究,得出了这个结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定要被消灭。”[11](p309)(“两个必然”)

四、结语

从《宣言》对“两个必然”的历史事实论证到《序言》中对“两个必然”的形式逻辑论证,再到《资本论》中对“两个必然”的“大写字母的逻辑”(辩证逻辑)论证,马克思对“两个必然”进行了三重论证。经过《资本论》论证的“两个必然”相对于《宣言》论证的“两个必然”,它已经有了关于资本主义的丰富历史内容和逻辑内容。犹如黑格尔所说,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马克思对“两个必然”的论证历程既反映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轨迹、马克思的生命轨迹,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科学结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全部理论结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这一论断强调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对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又具有什么意义呢?马克思说:“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4](p691) 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就不是通往未来的“铁路”,而是不断发出铁锈味的残铁废渣。百余年来,各种脱离工人运动、抛弃科学社会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应当从“从抽象到具体”,从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演进来研究和叙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

从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到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再到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总体上则是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剩余价值学说则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规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特殊规律,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剩余价值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具体化,是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环节。在1859年《序言》唯物史观经典表述最终科学确立之前,创立唯物史观的认识道路总体上是“从具体到抽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时指出:“《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了奴隶社会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揭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引者加);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内在矛盾(剩余价值规律,引者加);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科学社会主义,引者加)。”[12](p307)这一概括既说明《宣言》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发源地,又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逻辑结构。

[注   释]

○1 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理论分析,参阅秦益成《正确把握“社会革命”的科学内涵——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7.

[6]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7] 蕾娜特·默克尔.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介绍[M].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2卷).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8] 约·阿·熊彼得. 《〈共产党宣言〉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地位[M].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2卷).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9] 列宁全集(第5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

[12] 习近平. 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0.

责任编辑陈建娜

猜你喜欢

序言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序言
“含能材料及其弹药系统的热安全性问题”专题序言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施复亮译本《资本论大纲》
三月序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资本论》热卖的背后
序言、导言、前言
《马克思〈资本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