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上游(阳曲县)国土绿化技术措施
2022-03-22常建军
常建军
(阳曲县西山国有林场 山西 阳曲 030100)
1 工程区基本情况
阳曲县属于山西省太原市,位于山西省母亲河汾河的上游,南北长54 km,东西宽82 km,总面积2 070.67 km2,距省城太原17 km,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低平。根据《阳曲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阳曲县现有林地125 121.02 hm2,其中有林地45 552.57 hm2,疏林地14 084.94 hm2,灌木林地44 964.84 hm2,未成林造林地8 865.29 hm2,苗圃地342.45 hm2,无立木林地3 441.62 hm2,宜林地7 841.75 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27.56 hm2。
2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建设地点在西凌井乡、高村乡、凌井店乡3个乡镇。其中:西凌井乡实施范围在六固村和海子湾村2个行政村;高村乡实施范围在北白村1个行政村;凌井店乡实施范围在河村村和后街村2个行政村。
项目规划总用地小班面积5 171.8亩,实施作业造林面积5 000亩,共计114个小班,栽植各规格苗木561 591株。其中针叶类乔木3个品种,阔叶乔木4个品种,单干灌木类4个品种,灌木丛类2个品种,共计13个植物品种。
该项目根据作业连片的可操作性划分为5个工程区:①六固村和海子湾村工程区,实施作业面积2 530.3亩,其中,六固村1 276.6亩,38个小班;海子湾村1 253.7亩,10个小班。②河村村工程区,实施作业面积691.7亩,14个小班。③后街村工程区,实施面积502.1亩,20个小班。④北白村工程区,实施作业面积712.0亩,22个小班。⑤海子湾村二工程区,实施面积563.9亩,10个小班。
3 小班现状
3.1 西凌井乡位于阳曲县西部山区,南邻草坪区,西北与古交、静乐相连,全乡森林资源24万亩。小班分布区域位于海拔1 203~1 471 m,坡度以缓、斜为主,部分地段坡度较陡,土壤以黄土和褐土为主,土层厚度30~60 cm,部分地段为裸露岩石,植被以黄刺玫、沙棘和蒿草等为主,盖度30%~50%,水源充分,自然条件较好。
3.2 凌井店乡(俗称东凌井)地处山西省阳曲县东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平均在1 200 m以上。年平均气温6.5℃,平均年降水量510 mm。无霜期120 d,终霜期在5月中旬,初霜期在9月中旬,无霜期短,气侯凉爽。小班分布区域位于海拔1 295~1 388 m,坡度以缓、斜为主,部分地段坡度较陡。土壤以黄土和褐土为主,土层厚度30~60 cm,部分地段土层较厚,裸露岩石较多。植被以黄刺玫、沙棘、羊胡草、狗尾草和蒿草等为主,盖度30%~50%,火烧迹地和部分灌木林地盖度小于30%。
3.3 高村乡位于阳曲县北部,小班分布区域位于海拔1 212~1 289 m,坡度以缓、斜为主,部分地段坡度较陡。土壤以黄土和褐土为主,土层厚度30~60 cm,部分地段土层较厚,石质山区较多。植被以黄刺玫、沙棘、羊胡草、狗尾草和蒿草等为主,盖度30%~50%。
4 造林方式
对于面积较小或特殊立地类型,营造片状或带状纯林,与原有灌木形成乔灌混交;对于相邻小班选择栽植不同树种,达到块状混交,与原有灌木形成乔灌混交林。放线要求: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必须准确,当遇有障碍物影响株行距时,可进行适当调整。
5 营造技术
林种设计为防护林,阔叶树种选择金枝槐、新疆杨、国槐和香花槐;针叶树种选择白皮松、油松、云杉;单干灌木类选择华北卫矛、金叶榆、暴马丁香和山杏;灌木丛类选择丁香、金银木。
5.1 苗木进场要求。①要求所有进场苗木要有产地的“三证一签”,即:检验证、检疫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苗木标签。②苗木要求生长健康、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发达、可承受枝条和根部适当修剪的I级合格苗木。③苗木要求土球完整,基本无裸出土球的根系。④苗木起运。做到随栽随起,在苗木调运过程中,可采取遮盖蓬布、洒水等措施,避免阳光的照射,减少树体水分的散失。
5.2 整地要求。根据各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造林整地可采取以下2种方式:平坡地(坡度小于5°的造林地块)以穴状整地为主,山区坡地以鱼鳞坑方式整地。整地时尽可能保护现有植被,严禁割灌以减少因整地带来的水土流失。混土石、石质较多地段要进行客土。
5.3 栽植技术。①栽植密度。参照《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标准》(GB/T18377,3-2001),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造林密度分为110株/亩和220株/亩2种。②植苗时间。按照适地适树原则,结合苗木生长特性,抓住墒情好的有利时机植苗。不足之处在第2年春秋季补植,树种应与初植树种一致。③栽植要求。栽植要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工序。栽植时苗木扶正于穴中,深浅适宜,土球不松散,分层填土、踏实,随即浇透定根水,并及时扶苗、覆土和覆盖杂草保墒。施工区地势较高风力大,加之新疆杨(半冠)截干高度4.5 m,栽植后需架设树棍三角桩支撑。支撑要求:撑杆设置的方向、高度、倾斜度做到合理,脚基要坚固,保持稳定;绑扎过程不得伤害苗木,支撑杆不得带有病害和腐烂;管护期要对倾斜树木扶正,对支撑树木进行角桩加固。建设期末对需保留的三角桩继续保留,对不需要保留的进行清理。④浇水。栽后要及时进行浇水,栽植后浇1次水,半月后再浇1次,第1年冬季浇1次,第2年春季浇1次,第3年浇1次,共浇5次。⑤抚育管护。造林后当年栽植苗抚育1次,即:鱼鳞坑覆石块、灌木,以防鼠兔害;以后每年春秋2季各抚育1次,浇水、培土、修坑穴、防鼠兔害。
5.4 补植与管护。对于保存率不达标准的造林地块,责令施工单位在第2年春季补植同规格苗木,确保造林苗木达到标准要求。在植树前就必须制定好管护措施,切实加强对林木的保护。对造林地采取禁牧措施,防止动物啃食和人为破坏,加强病虫害防治和护林防火。由施工队在造林完成后3年的管护移交政府,政府部门应切实执行《山西省未成林管护办法》,对项目新造林进行严格管护,根据相关要求,安排专职生态护林员完成管护工作。管护过程中,专职生态护林员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巡逻护林,进行森林防盗、防病虫害及防火工作,遇有森林火灾、毁林案件及林木病虫害时,要及时向林木所有者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封山育林,护林员应在自己的责任区周边设置明显标志,张贴森林防护标语;在防火特险期,护林员应留守责任区;护林员有义务配合林业部门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及监测工作;护林员应定期向林木所有者、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护林工作情况;护林员应主动学习护林知识,向所在社区积极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及林业政策。
5.5 成效指标。造林面积核实率100%;造林面积核实合格率100%;当年造林成活率95%;3周年后苗木保存率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