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2022-03-22侯登坤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月龄病毒性猪群

侯登坤

(永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河南 永城 476600)

1 病原

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因较多,目前已查明的致泻性病毒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2-4型、猪蓝耳病毒、猪博卡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目前我国养猪行业检出率较高的致泻性病毒有:猪轮状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博卡病毒。猪致泻性病毒在温度为0℃~10℃的环境下活性最强,在0℃以下的温度能存活较长的时间,因此每年冬春交、秋冬交是猪患致泻性病毒疾病的高发时段。此病毒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自行大量灭杀,也可人为使用消毒剂、紫外线光照的办法杀毒。对于寄生在粪尿、垫料、动物机体组织内的病毒较难杀灭。猪病毒性腹泻比细菌性腹泻致死率低,但其发病时的症状非常严重,患病猪排泄水样粪便,机体快速脱水,造成体内电解质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严重的继发或并发感染[1]。

2 临床症状

病毒性腹泻发病速度快、传染性强,特别是1月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高、症状突出、死亡率极高。病毒性腹泻对中大型猪危害较小,一般表现为轻度至中度腹泻,发病后及时治疗和加强饲喂管理都能自行康复;对2月龄以内的猪群危害较大,一般同窝仔猪感染此病毒后发病率能达到一半以上。冬春交、秋冬交季节,因饲喂管理不善,若使仔猪处于低温应激状态下,易患急性病毒性腹泻,粪便多呈水样喷射而出,机体遭遇严重脱水,从而造成机体贫血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情况严重的还会引起抽搐、角弓反张、共济失调、转圈、肢体僵硬、尖叫等。

3 剖检变化

以死亡率较高的低龄患病仔猪为剖解对象,发现死亡仔猪机体组织严重脱水,并伴随轻度贫血,胃肠道黏膜组织充血、出血、水肿严重,管腔内渗出带气泡液体,病程较短的急性死亡病例猪,其内脏器官没有明显病变,病程较长的死亡病例猪,其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变色。

4 流行特点

多发于冬春交及秋冬交气温骤降时节。2月龄以内的仔猪,因机体免疫力低下,是此病的高发群体,超过2月龄以上的中大型猪,感染此病的几率相应下降,即使被感染死亡率也很低。养殖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遇到昼夜温差超过5℃以上的天气,应采取措施防止2月龄以内仔猪遭遇低温应激反应,降低仔猪被病毒感染的几率。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致泻性病毒的主要传染源,被污染的饮食源及猪舍用具、物件是间接传染源,病毒一般通过消化道及呼吸道侵入机体,因此,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保证饮食清洁、空气流通是降低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2]。

5 预防措施

5.1 免疫接种。养殖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对猪群采取强制免疫措施,特别是对猪流行性腹泻、猪大肠杆菌病、猪伪狂犬、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猪腹泻综合征的病死损失。

5.2 增强营养。哺乳期母猪的泌乳量和乳汁营养结构,决定哺乳仔猪的健康程度,加强哺乳期母猪管护非常重要。出生1~3 d的仔猪要保证其吃足初乳,从而获取足够的母源抗体和营养。仔猪7~10日龄后可采取早期诱导开食,投喂少量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开食料,帮助仔猪提高消化力和机体抗病力。35~40日龄后要使仔猪逐渐过渡到全价饲料阶段,同时投喂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瓜果蔬菜青绿饲料。

5.3 保护易感猪群。1月龄以内仔猪,其机体免疫机能和体温调节机能都不健全,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为保证仔猪健康生长,1~7日龄仔猪圈舍温度控制在30℃~33℃,随着日龄的增加,温度可逐渐降低,但最低不低于28℃。昼夜温差勿超过3℃~5℃,湿度控制在65%~70%为宜,并做好日常猪舍的清洁卫生、消毒杀菌工作[3]。

6 治疗

采取药物治疗仔猪病毒性腹泻时,要注意保护仔猪肝肾免疫器官。治疗的方法一般有2种,一种是针对症状轻微的整舍猪群,可采用乳酸环丙沙星和白头翁散、杨树花口服液结合使用,一日服2剂,连服5 d。另一种是针对体重10 kg以上,日龄为1月以上的仔猪,可采用碳酸氢钠液、复方磺胺间甲嘧啶钠注射液、糖盐水混合静脉滴注,1 d 1次,连用3 d。

猜你喜欢

月龄病毒性猪群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