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倒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022-03-22邢丽丽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茎秆根系植株

邢丽丽

(锦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早在7000年前,南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就开始了人工大面积种植玉米。根据文献记载,玉米在明朝时传入我国,最早记载是1531年传入广西。由于玉米适应性强,适合我国南北方各地种植,特别适合旱地耕种,因此迅速在我国各地广泛推广种植。到2006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开始超越小麦而仅次于水稻,屈居第2位;到2009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超过水稻,一跃晋升为第1位,但总产量并没有水稻高,总产居全国第2位;2012年,玉米国内不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都已经稳居第1位,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根据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境内玉米的播种面积达6.19亿亩,总产量为26 065万t。玉米在锦州地区也有广泛种植,是当地第一大农作物。但在玉米生产中,当地玉米倒伏现象比较严重,据当地农业技术部门估算,锦州地区因玉米倒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制约着当地玉米种植业的长足发展。因此,处理好玉米倒伏问题,做好防控工作对锦州地区乃至全国的玉米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1 造成玉米倒伏的各种因素

1.1 气候条件。①大风是造成玉米倒伏直接的外界原因,暴雨和雨量偏大是玉米倒伏的最主要诱导因素。7~8月,锦州地区往往出现高温、降雨集中的天气,这时正好是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到灌浆期,前期植株生长旺盛,茎秆脆嫩,遭遇大风会出现茎秆折断、植株倒伏;中后期籽粒灌浆,雌穗的生长造成植株中上部生长量加重,遇风灾更容易倒伏。②降雨使土壤的含水量增高,特别是耕层土壤的含水量达到饱和后土壤对根系固定能力减小;另外雨后附着积存在茎叶上的水分会使植株重量增加,此时遇大风更容易出现植株倒伏。大多数玉米田出现大面积倒伏是由连续风雨交加的天气引发的。

1.2 品种差异。不同的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从经验来看,茎秆较为粗壮、高度较矮、雌穗生长部位较低、气生根较多的品种抗倒伏能力相对较好。矮化密植的玉米品种叶片分生角度小,上冲生长,因而降雨时叶片不易积水,遭遇大风时受力面小。受不同气候条件、土壤质地、耕种管理方式等因素影响,即使同一玉米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抗倒伏品种。

1.3 耕作条件。当地玉米田的耕作层普遍较浅,生产中可采用机械深松、深翻等措施提高耕层深度,打破多年形成的犁底层,促进玉米根系生长,特别是向深处生长,为植株提供更多的养分和水分,达到茎秆健壮、坚挺的效果,可明显减轻玉米植株倒伏的发生。玉米根系的数量、长度和粗度是影响玉米植株倒伏的一个直接因素。增加有效耕层深度、提高耕层土壤质量能够增加植株根系的总量,扩大根系生长的深度和广度,减轻和减少倒伏现象发生。

1.4 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传统的清种垄作等距种植模式因通风透光效果差易出现倒伏现象,特别是长期重茬地块尤为严重,而比空栽培、大垄双行、间作套种等新的种植模式由于具有通透性好、易于田间作业和病虫害防治、间接实现轮作倒茬等优势因素,倒伏现象明显减少。盲目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会影响田间通透性,造成植株细高、穗位高、空秆率增加,使病虫害发生加重,往往易出现大面积倒伏。但种植密度过稀,也会因单位面积植株量过少而造成减产。

1.5 水肥供给影响。玉米生产中,因为水肥供给失调而引起玉米大面积倒伏的实例很多。氮素施用过多会引起茎叶徒长肥大,节间加长,茎秆变细中空、硬度减小,植株明显超过正常高度,遇外界不良环境能够引发大面积倒伏。磷肥能够促进作物及早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缺乏磷肥会造成根系不发达、叶片发红、生育期延长等状况,科学增施磷肥,特别是施用高磷种肥,能够满足植株苗期对磷的吸收,促进根系发达。施用钾肥能够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促进茎秆中粗纤维的产生,提高茎秆强度,可减轻和抵御玉米倒伏情况的发生。玉米在生长前期如水分供应不足会出现植株弱小、茎秆靠近根茎部位细弱;前期水分供给超量会出现徒长,茎秆过高,节间过长,这些都是引发玉米倒伏的间接原因。植株生长的中后期土壤含水量过高,根系固定植株的能力减弱,也会出现倒伏。

1.6 病虫害影响。有些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会引发植株倒伏加重。危害茎秆的病害如茎腐病、纹枯病等,会造成茎秆损伤或硬度减弱,遇不良气候影响会加重植株倒伏。引发倒伏的虫害主要是玉米螟,特别是1代玉米螟幼虫,通过钻蛀玉米茎秆中下部造成茎秆损伤或折断,直接引发植株倒伏,也可通过伤口造成病害侵染,间接引起玉米倒伏。

2 预防措施

2.1 选择抗逆品种。玉米品种抗逆性好,一般表现为抗虫、抗病性好,根系发达,抗旱耐涝,抗倒伏,丰产稳产,这样的品种一般株高较矮、节间较短、结穗部位较低。

2.2 种子处理。晒种一般选择晴朗天气,在阳光下暴晒2~3 d,晒种过程中需定时翻动。晒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播后提早出苗,杀死丝黑穗病等病原菌。晒种后进行种子筛选,一般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手工把有破损、瘪粒、病斑、虫蛀和机械损伤等情况的种子去除,可确保提高出苗率,出苗后苗势整齐。使用种衣剂对筛选后的玉米种子进行包衣,能够防治苗期病虫害,选杀虫、杀菌的种衣剂,具有缓释功能的产品效果会更好。

2.3 适时早播。适时早播温度相对较低,苗期生长较慢,利于蹲苗,可避免植株徒长,降低植株高度和穗位高度,促进基部茎秆粗度增加。当地一般4月15日以后开始播种。

2.4 严格控制种植密度。近年来,当地玉米密植品种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玉米合理密植确实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但是不符合品种特性的密植会造成空株率增加,出现徒长、病虫害发生严重、倒伏增加等问题。种植时要统筹考虑品种本身的特性、当地气候状况、地块土壤质地、肥力供给能力、采取的种植模式和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2.5 科学施肥,合理灌溉排涝。根据作物需肥时期、需肥量和土壤供给养分能力,合理确定施肥量、肥料缓控方式、增施有机肥方式等。出现严重旱情时应及时灌溉解除旱情,特别是抽雄吐丝期应保证水分供应,满足作物抽穗吐丝和授粉对水分的需求;暴雨过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低洼地块尤其注意。

2.6 化学控旺。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应用较多,合理使用能控制植株高度,增产效果明显。植株高度降低,茎秆加粗、硬度增加也能防止倒伏。应用时注意要按照说明书的用量和方法科学操作,避免出现副作用。

2.7 病虫防治。科学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对玉米螟等蛀茎害虫和茎腐病、纹枯病等茎部病害要严格防控,做到严防早防,采取科学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

3 补救措施

玉米一旦出现倒伏,一定要科学补救。抽穗前发生倒伏一般可以自行恢复,不需人为处理;抽穗后出现倒伏,要及时开展人工补救措施,组织人力立即把倒伏的玉米扶起,3~4株绑到一起,要求3 d内处理完毕为宜。对已经在穗位以下折断的绝产植株,要及时割除清理。玉米倒伏后易感病害,特别是叶部病害,应及时喷药防治,并加喷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籽粒饱满成熟。

猜你喜欢

茎秆根系植株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雅安市:织密根治欠薪“根系网”
谷子茎秆切割力学特性试验与分析
施肥量与施肥频率对紫花苜蓿茎秆直径及长度的影响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短期水分胁迫影响巴旦杏植株对硝酸盐的吸收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