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林业生态建设路径探索

2022-03-22董海军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森林资源林业

董海军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 甘肃 康乐 731500)

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有些行业的发展会对工业污染治理、资源科学利用等带来一定的压力与挑战。林业生态建设属于可持续发展体系一个重要内容,不但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还能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为促进全球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1 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的意义

1.1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且愈发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生态建设。然而由于工业化社会的飞跃式发展,我国工业资源已无法满足传统工业文明发展的需求。此外,高污染、高损耗、低效益的发展模式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战略出现矛盾,必然会引起环境危机的出现。因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目前环境管理问题的一个必要策略与手段。

1.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个基本要素,假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同于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遭到破坏。现今,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诸如人们的滥砍乱伐或不合理喷洒杀虫药等行为,必然会对林业资源带来一定的破坏。因此,维持生态平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路径[1]。

1.3 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不断地改变大自然的固有状态,并想尽一切办法去征服它,但是自然界也在竭尽所能地抵制人类的行为,希望能够恢复原貌。因此,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其实是人与大自然改变与被改变、否定与被否定的过程。

1.4 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在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遏制环境污染、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等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也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在全面创建现代化绿色经济发展机制的过程中,能够最大化地彰显出生态经济的长效价值,为造福全人类做铺垫。

2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林业生态建设内涵及存在问题

2.1 内涵。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林业生态建设属于现代化林业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理论,它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力争促进林业经济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的全面提升,这也是林业生态资源管理的一个根本目标,也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发展规划。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渗透下,林业生态建设必须要明确具体的目标,确保其发展战略更加科学、合理。生态文明理念注重的是自然生态保护,要求人与社会能够和谐共处,由此能够激活生态经济,并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2.2 存在问题。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渗透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愈发强调生态资源保护。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制定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大大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确保林业生态建设朝着规范化、合理化等方向转变,并逐渐创建一个更加系统、完善、成熟的发展机制。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同时也达到了一定的目标,但是从整体来看,现阶段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依然相对较差,尤其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我国生态依然在持续恶化,各种造成生态恶化的因素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依然存在较多挑战,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不断涌现,国家林业资源的规模扩大受到限制。再加上近年来工业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一些企业、矿区等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刺激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生态环境遭遇到严重破坏。由此来看以上问题必然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制约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让生态文明理念无法得到广泛渗透与应用。

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林业生态建设路径探索

3.1 全面促进绿色无公害林业产业发展。在森林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过程中,过于强调经济效益,必然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一些无法扭转的损害。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促进绿色无公害森林经济的发展。在逐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积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此期间,必须要对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并制定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之后,区域相关责任主体应承担相应责任,由此逐步增强责任意识,保障生态系统能够实现恢复,把不同的森林资源进行量化统计,使其能够最大化地为促进林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2 挖掘及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目前,人们在挖掘与利用森林资源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认知方面的偏差,导致一些经验模式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所以实施森林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兼顾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特别是对于一些生物类型丰富、生物结构多样的森林资源来说,因为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甚至还会出现共生关系,因此,要注重维护森林物种的多样性,注重最大化地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发展森林资源,才能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3.3 加大对非公有制林业资源的关注度。目前,我国各个地区都在全面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这必然能够促使非公有制林业在整个林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实际发展层面来看,非公有制林业经济所具备的各项功能也是备受大众认可的。所以,必须要对其实施规范化管理,逐步提高关注度。具体来说,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创建一个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对公有制林业与非公有制林业一视同仁,进一步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单位必须要积极地制定相关政策,对相关收费标准进行统一,减轻税费负担,促进林业健康发展。最后,提升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汲取国外发达地区或国内先进地区的优秀经验,做好推广工作,为我国非公有制林业资源的最大化挖掘等带来启发与支持。

3.4 创建成熟的林业生态建设法律制度。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林业生态建设需要配置一套完善、成熟的林业生态建设法律法规。唯有借助于法律手段,方可逐步增强林业资源的规范化管理。首先,要整合及分析现有的一些林业管理法律机制,尽快弥补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与不足,创建独具特色的林业经济管理法律制度。其次,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一定要密切追踪现实情况,结合现实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内容,积极创建与林业生态建设密切相关的发展方案,确保林业生态建设能够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的方向转变,为实现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森林资源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