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壮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广西忻城壮锦为例

2022-03-22唐典巧王心怡

文化与传播 2022年4期
关键词:壮锦织锦壮族

龙 涛,唐典巧,周 静,王心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复兴,乡村必振兴[1]。2022年2月《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壮锦是壮族人民经过数千年文化传承和积淀而留下来的优秀宝藏,已经深入壮乡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壮乡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壮乡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壮锦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促进经济发展,刺激消费,还能吸引人才,拓宽就业渠道,改变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状,提高青年学子返乡率,为忻城乡村的发展注入青年力量。乡村是国家立足、发展的基石,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东风促进壮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以壮锦文化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广西忻城壮锦的发展不足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一、壮锦的发展历程

壮锦与成都蜀锦、南京云锦和苏州宋锦在清代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锦”。相较于蜀锦、云锦和宋锦,壮锦主要来自民间,是壮族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品,是壮族文化的“名片”。壮锦的图案主要来源于壮族人民的生活,约有50多种花纹图案,反映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崇拜,每一匹壮锦都勾勒出了壮族人民美好的生活愿景,是壮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汉代壮锦的萌芽

汉代是壮锦的萌芽期,在壮锦的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在汉代,编织技术已逐渐成熟,织娘们的编织技术更加熟练,壮锦技术开始呈现雏形。《后汉书》记载,壮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3],这可以看作是壮锦的雏形。1980年左右,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广西罗泊湾发掘出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4]。由此证明,单色规矩织锦法在汉代已初具雏形。

(二)宋代壮锦的形成

宋代史料中记载的关于“锬”“花練”和“广西锦”已经具备壮锦的特征。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提到“談”这种纺织品,用“白质方纹”描写当时生产的壮锦[5]。元人费著在《蜀锦谱》中记载宋代蜀锦院所织有上贡锦、官告锦、臣僚袄子锦、广西锦等品种,显示出壮族织锦构图巧妙、用色绚烂,壮锦已初具规模[6]。

(三)明清时代壮锦的兴盛

据《西事珥》记载,在明代万历年间,“万字菊花纹”“万字菱纹”以及龙凤纹图案的壮锦作为贡品,成为全国有名的织锦之一[7]。清代壮锦成为壮族人民的一种民族标识,是壮族女子嫁妆的必备选择[8]。忻城县内壮锦的发展繁荣昌盛,整个县城的织机多达百余架,达到了“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的盛况[9]。

(四)近现代壮锦的繁荣、沉寂与复兴

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至1956年间,分别在忻城、融水、靖西和宾阳等地成立壮锦生产合作社,并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创办壮锦织造厂。1958年,“龙凤台布”壮锦和锦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庆典上成为壮族文化的代表符号。20世纪80年代壮锦厂在计划经济与集体经济的环境下茁壮成长[10]。“机器大生产”的社会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依靠传统手工技艺生产的壮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壮锦的手工技艺步骤复杂、材料要求高、耗时耗力,导致壮锦的成本偏高,产量与付出的成本不成正比,许多从事壮锦生产的手工人因家庭生计被迫转行。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众多壮锦厂倒闭,壮锦陷入了沉寂的阶段。进入21世纪后,壮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虽面临巨大挑战,但也迎来新的契机。一方面,2006年壮锦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另一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壮锦文化的传承与复兴迎来新的机遇。

二、忻城壮锦发展的不足与挑战

纵观壮锦的发展历程,壮锦经历了萌芽、形成、兴盛、繁荣、沉寂与复兴的不同时期。由于壮锦传承的局限性以及壮锦技艺的复杂性,壮锦的传承与发展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

(一)文化自觉不足

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对自身文化有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11]。文化自觉从根本上表现为民族成员对自身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自由抉择,它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动因为旨向,在构建民族文化本源性价值理性的同时彰显民族文化认同的目标[12]。培养文化自觉,需要对民族文化有深刻认知,对文化发展进行深刻把握,对民族文化负有责任和担当。壮锦是壮族人民历史文化的符号和载体,是壮族人民的一种民族标识。但是在当代,人们更多地把壮锦视为一种民间工艺,忽视了它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的特殊价值,而单纯地将其当作装饰品[13]。不少人对壮锦缺乏民族美学、文化的认同感,难以领悟其文化内涵,将其与物美价廉的工业纺织品相比,认为其是不时尚、不潮流的“老土”物品。

(二)行业吸引力低:经济效益低,工艺变化大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由于壮锦织造业的成本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许多织锦从业者为了生计纷纷转行,从农村走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2020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显示,我国外出务工人员总数近1.7亿人,其中多数为青年,青年常住人口城镇化达到71.1%[14]。2021年10月“中国好人榜”获得者壮锦文化推广人兰培文对此深有感触[15]。2015年,22岁的兰培文回到忻城发现,由于壮锦织造业的经济效益低下,壮锦工艺的传承人逐渐流失,整个忻城县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年人掌握织锦技术[16]。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逐步代替手工作业,壮锦的生产工具、流程等都发生了变革,用人需求下降,壮锦的生产工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传承人而言,这一系列的改变都是全新的挑战。

(三)传承范围小:规模小,结构单一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助力下,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努力宣传,壮锦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重视,学习壮锦织造技艺的人数已有一定的增加。例如兰培文成立了壮族织锦技艺传承展示中心,建立广西金绣球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力图将织锦技术传承下去[15]。但织锦技艺仍以口耳相传和技艺亲授为主,多为家族式、师徒型的规模,结构单一,与市场关联程度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属于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传承方式。其传承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困难,例如成熟的织锦艺人人数不足,学习、练习场地受限,学习初期学徒经济收入较少等。壮锦发展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探索出更优的传承方式。

(四)产品单一,市场受限

忻城壮锦企业规模较小,在市场竞争中无品牌优势,产品主要以民族服装、背带为主。目前忻城壮锦的销售模式为线上线下结合,具体方式为抖音直播售卖结合工作室线下接单出售;线上销售依靠团队在抖音直播间向网友展示壮锦成品并接受私人定制订单;线下则是客户联系企业或者到工作室进行沟通和购买。壮锦产品知名度不够,需求量较少,消费人数难以提升,销售市场随之受限,销售利润不稳定。

三、忻城壮锦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尽管忻城壮锦的发展存在一定不足,但是壮锦作为广西与壮族的文化符号之一,极具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值得我们去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展与传承。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文化自觉与认同

文化的形态不是自然形成的,是经过新旧更替形成一定的模式,融入人们的生活,根据实践改造和创新,再传承给下一代的过程。壮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对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进行长期的培养和引导,为其提供一个有利的经济社会环境。

培养壮锦的文化自觉,需要政府和民间力量的相互合作。需要政府利用电视、电影等主流媒体,公众平台加大对壮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的宣传,以此提高人们对壮锦价值的认识,增加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建议尝试将壮锦引入课堂,宣传民族文化的同时,拓展学生知识,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壮锦的过程中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在忻城建立开设壮锦技艺培训班、忻城壮锦体验班或举行织锦比赛等,以忻城壮锦的发展历史、壮锦的制作工艺为背景,以壮锦技艺培训班和忻城壮锦体验班为载体,将壮锦这一民族符号播种至学生心中,扩大壮锦文化在年轻人中的影响。

(二)提高壮锦传承的吸引力

在发展壮锦的同时,重视织锦艺人的权益,确保壮锦的每一环节都有所依,保障织锦手艺人的生活,制定福利和补助政策。基于壮锦技艺的复杂及特殊的传授方式,应积极鼓励资深织锦艺人收徒,传承技艺。此外,也要重视手工艺人的文化素质,定期举行培训班或交流会,激发思想碰撞,让手工艺人在拥有智力支持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同时,政府应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和激励,对壮锦传承具有巨大贡献、获得国家或地方级荣誉的艺人,要给予奖励。借助“榜样”的力量带动人们学习,就如先富带动后富。例如,壮锦文化推广人兰培文的头衔,给兰培文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提高了他的社会地位,使其在传承和弘扬忻城壮锦文化过程中事半功倍。提高壮锦民间艺人的地位和收入,提高壮锦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让他们加入到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队伍中来,是壮锦行业保持活力的重要举措。

(三)完善传承机制和体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文化传承中人处于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就壮锦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织锦技艺的传承尤为重要。首先,要建立精神性和物质性双奖励机制,肯定杰出壮锦艺人的贡献与成就,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成就感,例如授予为壮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织锦艺人“织锦大师”与“壮锦杰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帮助织锦艺人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与地位,为织锦艺人坚持和传承壮锦文化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对他们的传承工作和生活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让艺人们无后顾之忧,可以专注于壮锦技艺的传承。其次,建设完善的壮锦传承机制,既要丰富传承人的师资力量,发掘与扶持那些掌握壮锦技艺的民间艺人,给予他们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精神动力,又要重视引导培养年轻一代的壮锦手工艺人,让壮锦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四)培育壮锦产业链,促进忻城产业融合发展

1.培育“生态壮锦”新业态,发展生态旅游

忻城县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地形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质位居全国前列,树木种类高达90多种,忻城可借助其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城乡融合、三产融合,以“一村一品”模式培育壮锦产业链,建设包含观光、壮锦故事讲述、成品展览、织锦展示、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基地,结合忻城资源条件和壮锦、薰衣草庄园、糯玉米、金银花、桑蚕等特色产品,形成忻城特有的旅游路线,带动忻城农产品的发展。壮锦的发展紧跟时代的同时也应具有前瞻性,在制作壮锦染料的同时,研发可食用染料,逐步建设食品级染料产业,减少化学染料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拓展忻城的种植业,根据忻城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种植壮锦原材料,降低成本,充分发挥忻城农民的作用,积极调动农民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也可进一步拓展中草药业,与壮锦染料配方进行创新改造,助力壮锦新业态,形成“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2.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忻城土司衙署具有500多年历史,是忻城历史的代表建筑和文化旅游品牌,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壮族故宫”。历史不仅仅是文字的记载和留存空间的遗迹,最重要的是通过时代的结合和集体记忆的构建,形成人们的精神粮食。可结合壮族的山歌文化、非遗文化、民间传说、壮锦传承故事等,创造富有忻城特色的影视文化产业,例如微电影、纪录片等,将民间小故事以短剧的形式拍摄,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播放宣传,凸显文化旅游品牌。以旅游带动忻城的经济发展,紧跟时代要求,逐步开拓忻城戏剧、山歌、影视、漫画等文化产业,将文化的内在活力转化为忻城的发展动力。

结语

在全国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壮锦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壮族人民文化自信的表现。壮锦是壮族独特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壮族非遗文化,结合时代文化将壮锦文化融入生活,将壮锦产业融合地方企业,可促使壮锦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壮锦织锦壮族
瑶族织锦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帛锦时韵*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织锦古韵(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