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广西南丹白裤瑶族文创旅游产品的发展困境与破局
2022-03-22赵忠勤
赵忠勤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创旅游产品作为我国旅游业关键的发展内容,是乡村旅游的关键发展点之一,少数民族文化与之相融,较大地提高了旅游业的发展竞争力[1]。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来,各级政府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在乡村振兴政策强有力的扶持下,政府、企业等多方力量越来越重视对相关领域的投资与建设,使得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纷纷兴起,少数民族文创旅游产品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民族产品业市场良性运行。在此背景下,民族旅游业的开发、文创旅游产品的创新,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给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民众对民族文化消费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制作形式新颖、品种丰富的民族文创旅游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创旅游产品在类型、品质、文化内涵与文化自信上仍存在一定不足,无法将民族旅游的精髓展现出来,难以实现其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2]。对于山区村落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广西而言,乡村振兴政策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广西南丹白裤瑶族被外界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具有最原始、最独特的文化底蕴。虽然白裤瑶族的文化被挖掘并得以展现,但其文创旅游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仍难以走出“大山”,振兴之路仍存在很大的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与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大环境下,广西白裤瑶族需要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培植文创旅游产品,树立民族新品牌,探索破局之道。
一、广西南丹白裤瑶族文化的特点
广西白裤瑶为瑶族支系之一,自称“布诺”,因其男子穿齐膝白裤而被称为“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一)民族符号强烈,民族文化与风情奔放独特
白裤瑶族总人口约3万人,由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保持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特点。白裤瑶族崇拜天地,信仰自然,尊崇祖先,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发展成为著名的山地民族。随着国家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山区少数民族的宝藏逐渐被发现和挖掘出来。
白裤瑶是瑶族家庭中的一个特殊分支,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乡以及贵州荔波县瑶山乡一带。这里地河忽进忽出,溶洞密如蜂窝,是一个典型的洞天世界。白裤瑶人民世代生活在这奇妙的洞天中,他们住着原始简陋的房屋,过着自然、朴实的生活。
白裤瑶族的民俗带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意义[3]。它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以母系社会文化的遗产和长期的生活方式,创造了自己独特而奔放的民族文化和风格。独特的婚俗、白裤瑶妆、热闹的新年街头节日、铜鼓歌等丰富的民俗文化,原汁原味的原始生活,连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无法比拟。白裤瑶的生活习俗几乎保留着纯自然的状态,从恋爱到结婚,从出生到死亡,处处都展现了纯真与自然。所以南丹白裤瑶族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全世界民俗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
(二)服饰特色鲜明,民族文化与艺术价值互融
白裤瑶的独特服饰,被世人称为永不过时的服饰,是民族文化艺术价值的集中体现[4]。在材料技术上,白裤瑶服装保留了一整套传统的手工编织、染布、蜡染等生产工艺。白裤绣有各种各样制作服饰的技法,服饰中有鸡花、稻纹等代表性的图案,在服饰的设计元素中体现出对本民族图腾崇拜的信息。
白裤瑶男子平时裹白色头巾,上衣为蓝黑色的对襟衣,有的襟底镶花边,其服饰最独特之处便在“白裤”——不管到哪里,都穿白裤。白裤用自制的白色土布缝制,裤长及膝,裤脚用黑布包边,红线绣花点缀。节日盛装的白裤称花裤,膝盖处绣着五根直的红线条,中间三根长、两边两根短,形状像手印,象征瑶王的手印,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英勇善战的瑶王。
白裤瑶女子的上衣分冬装和夏装。冬装的样式与男子的外衣差不多,都是蓝黑色的对襟衣;夏装称作褂衣,简单而奇特。褂衣没有衣袖,前面一幅,后面一幅,两边肩上各用黑布相连,腋下敞开。以前的白裤瑶女子着褂衣时不穿内衣,据说这源于白裤瑶人对母性和生殖的崇拜。妇女们身穿四季褶边花裙,三组圆形图案引人注目。女装两件式上衣充满了原始崇拜和现代文化审美,背面绣有橙色和蓝色的几何图形,视觉构图非常强烈,传说是由瑶王的印章变化而来。白裤瑶服饰的设计充满了独特的民族色彩、设计元素和组织形式,通过白裤瑶的地域性抽象文化符号表达其对生活和文化的兴趣。它作为民族文化信仰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名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瑶族文化创意服饰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将广西白裤的绣染工艺与瑶族传奇服饰相结合,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和图案。这也是瑶族白裤服装文化、设计元素与时尚文化创意服装产品探索与拓展的切入点。
二、广西南丹白裤瑶族文创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一)广西南丹白裤瑶族文创旅游产品发展的现状
2011年,广西河池市提出了“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叫响品牌、联动发展”的旅游发展思路,并着力将白裤瑶文化打造成红河谷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最大亮点。随着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的建立,白裤瑶的传统民俗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为世人展示白裤瑶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特别是中国白裤瑶学术国际研讨会的召开,专家们提出利用白裤瑶独特的民俗文化发展旅游业,将白裤瑶民俗文化推向山外,推往世界的建议,使白裤瑶的民俗文旅发展迎来了契机。
1.区位优势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的白裤瑶主要分布于八圩、里湖二乡,八圩距南丹县城约20公里,里湖距南丹县城约45公里,两地有国道243纵贯,附近还有兰海高速和南天高速,交通较为便利,适合自驾游出行。
白裤瑶族居民的生活区域内有山体、河流和平坝,四周山体环绕,景色秀丽。因现代化发展有限,该区域自然面貌保存较为完整,现有的旅游景区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原则,依山就势,不砍树、不填河、不拆房,仅在原有形态上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的景观。
2.政府“搭台”
近年来,白裤瑶民俗文化和文旅产品发展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首先,2006年白裤瑶服饰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白裤瑶民俗文化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白裤瑶服饰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其次,白裤瑶居住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基本保留了原始的风貌。再次,白裤瑶铜鼓艺术得到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推广下,白裤瑶铜鼓艺术曾在港澳及海外表演,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最后,修建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召开中国白裤瑶国际学术研讨会,使得白裤瑶文化不再是闭塞的文化,正一步步地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二)广西南丹白裤瑶族文创旅游产品发展的困境
1.道路建设有待加强
白裤瑶的文创旅游业已起步,但配套设施仍是短板,尤其是停车场和道路建设等设施十分落后。由于设计理念和当地条件的限制,交通道路相对狭窄,在旅游旺季,容易发生交通拥堵等情况,严重影响景区的交通安全,影响游客的体验。此外,公园内景区较为分散,数量较少,特别是从八圩到里湖,十几公里路程,因为需要借道高速,整个行程需要一个多小时,白裤瑶的景区资源串联受到极大的阻碍。
2.文旅项目融合度低
南丹白裤瑶族聚居八圩和里湖,两地的旅游产业融合形态虽然各有区别,特点不一,但整体来说主要是农文旅、文商旅、文体旅三种形态,尤其农文旅是最为普遍的形态。除了南丹县歌娅思谷·中国白裤瑶生态民俗风情园景区和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这两个标志性的文商旅和文体旅项目,其他仍以农文旅融合为主,旅游景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形态不够丰富,农旅结合尚不成熟,农文旅融合还处于浅表层次。从白裤瑶地区富集的旅游资源来看,旅游业与多产业、多领域的融合发展还有广泛化和多样化的拓宽空间。此外,南丹白裤瑶族聚居八圩和里湖,这两地资源相似,形象定位和客源市场存在高度重叠,容易造成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难以突出重围,需要拓宽旅游产业融合的领域,创新业态,寻求差异化发展。
3.文旅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除了河池市南丹县政府发起的歌娅思谷·中国白裤瑶族生态民俗风情园项目,经营白裤瑶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多数是当地居民,他们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水平较低,无法对产业进行规划。旅游项目缺乏统筹规划,管理、规划、创新等领域的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缺少对文化与旅游一体化有深刻认识的人才,这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三、广西南丹白裤瑶族文创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
(一)注重产品开发,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1.明确品牌定位
当今消费多元化,消费者越来越年轻,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汉化元素,开始为少数民族绘画站台,开发和挖掘少数民族服装元素。除了融合民族元素,白裤瑶的时装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根据消费者定位的变化,打造时尚品牌。注重从服装款式、功能、色彩、周边产品和包装等方面进行品牌定位,将年轻一代的体验和感受融入群体,创造一种新的民族时尚。
2.创新品牌叙事
品牌文化是一个品牌的灵魂,是产品赢得消费者和占领市场的灵魂。在民族文化创意品牌的开发和营销策划中,创造鲜明的品牌故事是建设品牌文化、延伸品牌核心价值的有效手段。撰写品牌故事时,要确保消费者有一种沉浸感,通过探索和利用瑶族民间传说,营造民族品牌的神秘感,激发消费者的探索欲望。为了更好地确立白裤瑶品牌的核心理念,我们可以从白裤瑶族的5个血指纹图腾文化入手,叙述民族故事,建立民族凝聚力,以故事的向心力反映瑶族文化积极的核心价值观。
3.加强品牌宣传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下,电子商务为乡村经济打开了一扇流通之门。通过在线直播平台,白裤瑶的民族类产品销售途径得到大大拓展。在主播的指引下,消费者可以身临其境走进白裤瑶的原始村落。主播可以向消费者展示和还原白裤瑶族居民生活的全过程,并试穿手工染色、针织或刺绣的民族服装,给消费者一种强烈的沉浸感。电子商务平台的新媒体品牌推广模式能够有效地培养消费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传播白裤瑶族服装产品的核心文化理念。这不仅能增强品牌传播效果,提高消费者对白裤瑶民族品牌的认可度,还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二)注重联动合作,构建文旅产品集群
南丹白裤瑶族的旅游景区开发要树立大旅游观念,与周边地区开展旅游合作,共同开发,相互促进,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旅游者互动交流的合作体系,共同开发多日或单日旅游项目,使之成为多元化、吸引人的旅游景区,最终实现共赢。例如,白裤瑶民俗文旅项目可以与南丹县丹炉山风景区、南丹县地下大峡谷水利风景区以及洞天酒海等旅游项目紧密合作,通过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创新营销、共享客源,打造能过夜、留住人的旅游品牌。在乡村旅游项目中,除了文学与旅游的融合,白裤瑶还应促进旅游与体育信息产业等多种产业的高度融合,不断提供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开发和扩大旅游市场。如把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和歌娅思谷·中国白裤瑶生态民俗风情园等已有较大规模的地方文化资源充分融入旅游活动中,利用和发展地方生态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和协作,完善和优化旅游体系,促进产业经营升级创新,构建与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旅游产业,实现产业共同进步、合作共赢的目标。
(三)重视服务型和管理型人才的培养
1.服务型人才
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就地取材是关键,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可优先召集并培养当地服务意识强、年轻能干的居民,使他们成为旅游区服务型人才的典范;定期对当地村民进行旅游技能培训和教育,使其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由旅游区管理人员制定具体目标,建立奖罚制度,鼓励和督促旅游区服务人员提高服务水平;抓住河池学院、广西现代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来旅游区学习、实践的机遇,实行“一帮一、一带一”的服务管理模式,在大学学子的带动下,为旅游区培养更多的服务型人才。
2.管理型人才
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包括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把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请进来;建立旅游管理人才培训制度,定期对其进行旅游专业知识与职业技术培训,并进行考核检查;选拔优秀的管理型人才外出参观学习,汲取优良级生态旅游区的实践管理经验,或是选派人员到高校或职业学校学习交流,为旅游区培养专业管理人才;也可聘请旅游方面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对旅游区管理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答疑解惑,帮助旅游区管理人才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小结
当前,发展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今后,要抓住机遇,加强旅游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民俗旅游” “温泉旅游”“生态旅游” “乡村度假旅游”等项目,在不失原有乡村文化风格、乡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使旅游者不仅可以看到山水风光,而且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旅游体验。总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利用好质朴多彩的民俗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设施、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将有助于白裤瑶文化旅游的发展,有助于白裤瑶民俗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