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战法运用研析*

2022-03-22王双宇罗金亮杨海波

舰船电子工程 2022年12期
关键词:战法链路手段

王双宇 罗金亮 王 特 杨海波

(1.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 合肥 230037)(2.武警黑龙江省总队 哈尔滨 150028)

1 引言

近年来,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假借“海上安全”和“自由航行”之名,公然干预我涉海事务,妄图破坏地区局势稳定、制造紧张局势,并将大量海空无人化武器装备部署于我周边海域,加紧对我岛礁机场、港口等重要军事设施的情报刺探和间歇性袭扰[1],对我海疆安全造成新型威胁。为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维护国家新型安全,开展海上反无人机问题研究,实现海上反无人机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跃升已成为我面临的紧迫需求。

2 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行动特点

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行动是针对侵犯我海疆主权的小型无人机进行反制的军事行动,其核心是及时发现并预警小型无人机目标,判明其类型、用途、航向等信息,并综合运用压制和摧毁等手段,破坏小型无人机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有序性,展示我海上维权综合实力,显示海上维权决心[2]。行动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判明目标来意困难

小型无人机得益于其自身飞行高度低、速度慢、噪声小的特性,加之有的无人机还加装了吸波涂层具有较好的隐身效果,使得我现有侦察探测设备对其有效识别和锁定存在一定困难。此外,无人机还可根据军事任务需要,通过搭载不同任务载荷的方式投入到不同用途,如海上侦察监视、中继通信、电子对抗和低空袭击等,极易对我判明敌方行动意图造成混淆,进而因决策不周、盲目处置而误打错打,导致我方力量部署和工作频率暴露[3~4]。

2.2 指挥协同行动复杂

在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过程中,既需要以电磁干扰、欺骗手段为主的“软杀伤”,也需要火力、突击力等传统手段,对目标无人机实施“硬摧毁”。反无人机行动不仅需要常规处置行动力量参加,还需特殊力量的参与,呈现出力量多元的特性。因此,反无人机行动中,指挥与协同问题将更加复杂,保持指挥与协同的不间断性、可靠性将更加困难,如各种反无人机力量之间的指挥协同,反无人机和其他处置行动行动之间的指挥协同,主次方向之间的关系协同等。

2.3 统筹态势转换不便

海上反无人机处置行动中,敌我双方都有一些容易被攻击的要害,也都具备一些攻击对方要害的手段和方法。随着攻防对抗过程的持续,敌我双方对彼此技术和手段了解不断深入,对抗愈趋透明化、复杂化、激烈化,对抗攻防态势转换限也趋于模糊,逐步呈现出“攻中有防,防中有攻”的对抗形态[5]。因此,反无人机处置行动中既体现了针对目标无人机进行反击的特点,也体现了对己方要害进行保护的特点。

3 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主要战法

综合上述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行动特点,按照“侦、扰、打、控”反无人机行动流程,遵循“预有准备、把握先机,快速反应、有效抗击,突出重点、摂敌止战”的总体行动思路[6],对海上维权中的目标无人机袭扰应运用“广泛普查,重点详查”“多源探测,融合查证”“网电割裂,信息孤立”“软硬一体,毁扰并举”战法。

3.1 广泛普查,重点详查

该战法是指在卫星侦察、人力情报侦察等力量的支持下,运用常规舰载雷达、舰载电子对抗侦察设备对我海域实施全面而有重点的侦察,融合形成联合侦察监视体系[7]。通过平时普查的电磁情报信息,整合情报资源,积累扩充侦察数据库,整合完善各类无人机电子信息系统特征信息。战时重点详查新增频谱信息,根据平时建立的无人机威胁数据库和无人机测控链路的典型特征,及时预警敌起飞的无人机,确保尽远发现目标,为应对处置争取时间优势[8]。

3.2 多源探测,融合查证

该战法是指提前将各类侦察探测敌方无人机的雷达、光电和电子侦扰设备沿舰身一线部署,根据预警信息调整舰身朝向目标无人机来犯的方向,做好多源探测感知准备。通过充分融合雷、光、电多种探测手段的结果,对入侵无人机进行探测,判明其国籍、类型、型号、用途及其他特征信息,掌握记录其侵权实证,为我实施惩戒打击提供法理证据支撑[9]。此外,还要严密监视目标无人机最新动向,实时掌握其性能、位置等数据信息,确保我软硬一体打击的效果。

3.3 网电割裂,信息孤立

该战法是指运用大功率电磁封控系统,对覆盖处置行动区域的敌通信卫星和数据链实施大功率压制,切断敌方舰-机控制链路、无人机之间的通信、以及舰队和外部的通信链路,孤立割裂敌增援力量,使敌既不能得到援舰的情报支援、也无法与后方指挥所取得联系,陷入信息“孤岛”。这种情况下,敌前出的指控站一般会通过增大功率、启用备用频道等应变措施尝试与指挥所恢复通联,敌在信息割裂时所采取的措施为我进一步掌握其电磁频谱信息提供了便利,也更便于我采取欺骗干扰的方式打乱其战斗部署[10]。

3.4 软硬一体,扰毁并举

该战法是指根据侦察设备提供的入侵无人机测控链路频点、位置,充分运用无人机电子侦扰设备和舰载的常规电子干扰设备,干扰入侵无人机的测控链路、GPS导航链路迫使目标无人机原路返航或者降落[11]。同时,对目标无人机GPS导航定位实施诱骗,将其引至预定海域,或使其互相撞击,迫其放弃对我的侦察。若目标无人机采用自适应跳频、惯性导航等技术手段反干扰,沿既定路线继续向前突入我方领空,应根据上级的命令立即利用可搬移式激光干扰拦截设备果断对其进行激光照烧,实现对目标无人机的“硬杀伤”,震慑遏止其侵权行为[12]。

4 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战法运用要点

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行动由于任务地域的复杂性、处置对象的敏感性以及己方力量的特殊性,在战法运用上,应综合考虑整体行动目的和特点,做到“法理有据、行动有力、处置有节”。具体战法运用有以下要点。

4.1 瞄准时机,注重协同

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行动区域范围广,行动影响敏感,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多方面因素,要求指挥员从整体行动全局出发,统筹考虑。指挥员在时机的把握上,要始终以反制小型无人机行动为主线,准确选择影响行动成败的时机,指挥反无人机力量实施侦察干扰,既不宜过早暴露我方装备性能,也不可贻误最佳干扰时机后亡羊补牢。同时,注重反无人机力量在时域、空域、频域上的协同,把有限的反无人机力量用于海上维权的主要海空域、重要阶段和关键时节,对目标无人机系统传感器和关键指挥通信节点实施干扰压制[13]。

4.2 巧用手段,把握限度

反制小型无人机手段选用上,应综合运用“软杀伤”和“硬摧毁”等手段,构建形成层层抗击、布势合理的反无人机力量体系,形成一定先机制敌优势和体系处置行动优势。手段运用顺序上,一般按照先压制、后摧毁的顺序进行,但亦可视情灵活采取伪装、佯动等方式,隐蔽我方真实行动企图,起到隐真示假、扰敌决策的效果[14]。同时,注意区分军、民用无人机的不同目标类型,根据无人机用途和来意不同,严格控制行动限度,防止因处置不当造成附带损伤,致我方在舆论层面陷入被动趋势。

4.3 机动灵活,快速反应

在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行动中,可能随时出现预料之外的新情况,例如敌方新装备和新体制信号的突然出现,以及对方对抗方式的突然升级等,必然对我方行动的稳定性、有序性带来一定挑战。因此反无人机指挥要机动灵活,应变迅速,随时根据战场态势变化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及时调整行动计划[15]。此外,在整个处置行动过程中,应注意防护好己方反无人机力量的重心和要害,做到“防反一体化”,力争时刻保持行动锐势,始终掌握对抗主动权。

5 结语

本文从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行动特点出发,着眼军事斗争需求和总体行动思路,分析了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行动主要战法,并根据海上行动目的和特点,总结了海上反制小型无人机行动战法运用要点。当前阶段,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我国面临的海上军事斗争形势日趋微观化、智能化、灰色化,无人与反无人对抗将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因此,对海上反无人机作战的理论研究都是亟需的。

猜你喜欢

战法链路手段
雪域高原,行军千里练战法
天空地一体化网络多中继链路自适应调度技术
基于星间链路的导航卫星时间自主恢复策略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基于3G的VPDN技术在高速公路备份链路中的应用
高速光纤链路通信HSSL的设计与实现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
臧纡青和他的“伏勇散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