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融健康 情境教学提素养
2022-03-22李莉陈湘全刘燕
李莉 陈湘全 刘燕
(1.重庆市北碚区两江小学,400700;2.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400700;3.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400700)
本文以水平一(一年级)《我的身体长啥样》一课为例。本课教材内容是健康教育板块中“知道生命孕育的过程、人体主要器官的名称及功能、男女生的生理差异”内容中的第1课时:“我的身体长啥样”,尝试把健康知识以游戏化教学的形式,在体育实践课中落实。
全课以认识身体为知识主线,以“快快反应——小小木头人——剪纸贴画画自己——男孩女孩快快跑——我是中国娃”5个游戏为活动主线,2条线条合力解析教材的分层次学习。开课的“快快反应”游戏无声地嵌入身体器官,做好知识铺垫;热身活动“小小木头人”游戏,将传统老游戏赋予新的元素和内容,呈现游戏中学知识、跨学科、多融合的学习场景;基本部分“剪纸贴画画自己”“男孩女孩快快跑”2个小游戏,主要通过参与性、操作性的活动,融合美术、心理健康学科的知识,利用课程资源,把握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认知和构建,引导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结束部分“我是中国娃”放松操,把身体器官名称及功能融进儿歌,回扣本课学习主题——原来我的身体长这样。
本课的学习目标为:能在“快快反应”“小小木头人”等系列游戏体验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知道并能说出身体主要器官的名称及功能;移动和非移动技能得到发展;主动参与游戏,认同并喜欢自己的性别,活动中主动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愿意和小伙伴分享自己作为男孩、女孩的勇敢和自信;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尊重伙伴、欣赏伙伴,有正确的胜负观。
一、“快快反应”
伴随阵阵铃声,学生们或笑或跳,或推或挤地进入课堂,教师提示“比比谁的站姿美”,可一年级的学生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教师清清嗓子响亮地呼出:“小耳朵——小眼睛——小嘴巴——小脚板——小小手……”学生们洪亮而整齐地回应:“仔细听——看前方——不讲话——站八字——紧贴腿……”教师再问:“集合要求三个字?‘快、静、齐’,言行一致的孩子请你快速跺跺脚、一起拍拍掌、原地蹦蹦跳。”学生们随着教师的口令高兴而热烈地快速跺脚、整齐拍掌、向上蹦跳。
这样的场景其实是一堂常规的体育课开课环节,但它的不常规就在于本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健康教育——“我的身体长啥样”,该课是开课即融入语文学科元素的一堂体育室外课。在集合常规中,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浅表功能巧妙地嵌入在“快快反应”游戏中,同步借助语文学科的口诀式、对话式、儿歌式的互动教学,通过简单的指令、简短的语言、简洁的问答,集中注意力、激发表达力、激活参与力。
二、“小小木头人”
热身环节,游戏从最初的原地慢节奏“小小木头人快快指鼻子、嘴巴、耳朵……”的小游戏切入,过渡到位移的、快慢节奏交替的“指着你的小鼻子,张开你的大嘴巴,捏着你的小耳朵,画画你的大眼睛,拍拍你的大腿、小腿、手臂……”的游戏进阶,最后师生一起唱着儿歌:我们都是木头人,我们都是木头人(可重复多次),指着鼻子不能动(捏着耳朵不能动,张大嘴巴不能动,捂着眼睛不能动,侧举双手不能动,单脚站立不能动,微屈双腿不能动),一边以跑、跳的动作往任意方向散点跑位,一边动静交替地唱儿歌、找器官、用部位、做动作、变方向、换节奏、练平衡、美姿态,把一个“小小木头人”的游戏玩出了花样、玩出了精彩。
本环节,在玩游戏的背后,紧紧抓住身体各器官、各部位的健康知识,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找器官并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的方式,在儿歌、唱游、趣动的教学场景中,完成对身体的外部器官和基本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和明确,学生也在身体活动中体验了原地、位移、变换不同方向、不同节奏的跑跳,在游戏中渗透平衡、伸展、保持良好身体姿态的练习,达成“多赢”的效果。本环节抓住了学生的身心特点,挖掘改编传统游戏“木头人”的新玩法,借鉴融合语文的儿歌教学,把身体器官的名称、各器官能完成的肢体运动,以“指、张、捏、画、捂、立、举、屈”等关键字串成一首非常有意思的“新木头人”小儿歌,学生在说唱儿歌玩游戏的过程中,带着健康知识体验身体多种活动练习,感受儿歌文、韵、调的变化。
三、“剪纸贴画画自己”
课的基本环节,随着教师抛出“剪纸贴画画自己”的小游戏,学生们飞快地奔跑、细心地贴画、尽情地呐喊。第1次游戏:每组学生在起跑线后双脚交替快速跑,犹如剪刀咔咔响;听到指令后,第一名学生跑向终点,拿起备好的一个身体器官贴在画板上,快速返回,返回后下一名学生出发,至贴画完成,看哪组把自己贴得又快又漂亮(比赛速度、规则、贴画构图、团队精神等);第2次游戏:每名学生拿一个身体外部器官贴纸,在起跑线后围成圈快速跑,教师随机点号,学生听令后快速反应跑向终点贴在画板的相应位置;不返回则就地以开合跳的方式给小伙伴加油(比赛专注、反应、起动、速度、贴画构图、团队精神等)。
本环节的活动依然沿着健康教育知识——“我的身体长啥样”这条学习主线展开。通过跑与游戏,在发展学生移动和非移动性技能的过程中,体验速度、方向、路径的变化,融入美育的剪纸贴画,通过动手粘贴,强化对身体各器官的认识,同时,构图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好奇心理得到充分的释放,最终实现巧手画自己,萌心爱自己。整个游戏,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相互支撑,相互成就,既增加了跑的趣味性,又让知识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易于掌握。体育和美育的学科融合,奔跑是形式,贴画是措施,认识身体是知识,爱自己是目的,这条跨学科融合线,勾勒出了动态跑和静态贴的“体美线条”,展示了学生的强健之美、画面之美。
四、“男孩女孩快快跑”
该游戏是基本环节的第3次游戏,教师给大头画像加上了发型,请学生对照画像性别选择小组,开始速度比赛。比赛过程中,学生努力奔跑也全力为小伙伴加油,可结果毫无悬念的是男生获得第一名,女生落后了。男生欢呼,女生沮丧。此情此景,教师分别给了男生、女生不同的评价:“男生速度特别快,老师为你们高兴!女生虽然速度输给了男生,但你们努力奔跑的样子也很美,老师同样欣赏你们!其实,男孩、女孩各自都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优势,男生速度快,力量好,女生柔韧好,姿态美”,最后,男孩女孩都笑了!
本次比赛并非真的比跑的输赢,而是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胜负,看到彼此的性别优势,从而喜欢自己,欣赏他人,建立性别概念,树立性别自信,做最好的自己。体育与健康是关注学生未来生命质量的学科,健体育心是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本环节显性目标是速度,隐性目标是心理认同的转变,在此无声地把心理健康与体育与健康相融合,使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的性别。
五、“我是中国娃”
全班孩子沿自画像围成一个圈,以儿歌《我是中国娃》+肢体放松操的形式,一边有感情地说儿歌,一边做放松操,调节身心,放松身体。
结束部分创设了轻松舒缓的学习场景,把本节课所认识的身体器官及功能创编进儿歌里,在儿歌的节奏、押韵和快乐的氛围中,既放松身体,也巩固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