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提升与体育素养涵育的思考
2022-03-22沈洪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0082
沈洪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0082)
一、正确理解体质健康提升与体育素养涵育之间的关系
体育素养包括身体素质、社会认知和心理发展,对人整体健康且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当一个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素养时,他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对身体实现有效地协调和控制,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获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体育技能,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促进身边人共同获得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如,拥有良好体育素养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影响和家人一起锻炼,向家人普及健康知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以伴随他的一生。因此,我们可以把体育素养理解为对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高度概括的综合概念。
“健康第一”是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理念,也是体育课程追求的关键目标。这里的“健康”首先是指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未来一切发生的基石,这更加凸显了体育素养的本源价值。儿童青少年在健康的身体素质的支撑下,有能力从事各种体育锻炼与活动,健康的身体条件使他们有能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参加对自身发展有价值、有挑战的体育活动,通过中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的良性循环。从这个关系出发,不难看出体育素养是建立在体质健康的基础上的,建立在体质健康基础上的生命才能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体育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就抓起体育与健康科学知识,形成体育健康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国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就体育素养形成而言,体质健康既是体育素养涵育的主要目标,同时又可以看作体育素养涵育的重要结果。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体育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方式,其积极作用在于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除了在体育技能身体活动的培养上,还表现在体育科学的知识体系上,健康向上的心理、观念的养成上,三者相互作用,全方面、全周期地形成一个体育健康促进系统。
二、运动技能是落实体质健康提升与体育素养涵育的关键要素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运动能力作为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并将运动能力定义为“运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运动能力包括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三个维度,主要体现在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从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二者的关系上看,运动技能(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是发展运动能力的必要基础,当运动技能达到“举一反三、熟能生巧”时,就能促进体育素养的发展。因此,运动技能是体育素养涵育的关键载体,而体育素养则是未来参与终身体育的基础。
运动技能的发展,是一项横跨整个生命历程的过程。当人们在从事复杂身体活动的过程时,需要身体所有系统的参与,最终有效完成专门而复杂的动作,诸如神经系统调节不同肌肉群等。因此,运动技能的发展在不同年龄时期有着不同的重点,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国外有关研究表明,人从出生到1岁是反射动作发展时期;1~2岁是初步动作发展时期,该阶段以习得初步动作为主;2~7岁是基础动作技能的发展阶段,该阶段儿童以掌握基本的自主移动(如,走、跑、跳)和操控物体(如,投、接、滚、击打)等基础动作技能为主,是后续特定运动技能及参与终身体育活动的基石;10岁以后进入特定运动技能发展阶段,在掌握基础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动作发展进入应用期;14岁以上的青少年,其特定运动技能继续发展,直至在动作应用上出现终身休闲性体育活动和终身竞赛性体育活动两个分向[1]。由此,运动技能具有从头至尾、由近端到远端的形成规律,就是运动技能的掌握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和自动化的行为特征。
从运动技能的定义和发展规律来看,应该将其视作体育素养的关键成分。而学校体育作为纵贯运动技能形成的关键,不断地深化与落实是体育素养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在学校体育组织身体活动过程中,突破传统的单一运动技术传授,以结构化、整体性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体育素养,依托情境,在比赛中和展示中运用运动技能,如,在篮球等项目的单元教学中,通过比赛情境加深学生技、战术的学习运用,会对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通过了解运动技术背后的知识与原理,如,学习运动技术背后的物理学、生物学等跨学科知识的原理,并加以运用和拓展,教授学生不仅学会现有的运动技能,更让学生了解背后的方法,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内化,进而实现多学科的整合,实现学校体育的课程目标,促进体育素养的持续发展。
三、课程改革视角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与体育素养涵育的路径方法
1.把握学校体育对于体育素养涵育的关键作用
新时期,学校体育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如何解决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如何有效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如何发挥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的作用等都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学科需要不断从单一性育人走向“五育融合”下的全面育人,不断强调学校体育促使人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作用。学生的体质健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体育锻炼的效能画等号,学校体育应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效。把握学校体育对于体育素养涵育的关键作用,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教育本源的要求。
2.牢牢抓住提升运动技能学习的关键环节
运动技能的学习不仅是体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前提,是学生体育素养发展的重要标志。“学、练、赛、评”是体育素养提升要求下运动技能学习的关键环节。从“学、练”两个方面来看运动技能的习得是基本的方法和手段;而“学、练、赛”三者一方面是体育学习的并进路径,三者交融共通,从在学中练、边练边学、在练中赛、在赛中练、以赛代练等多角度出发,其中,“赛”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练习手段,可以检验学生运动能力的习得情况,更成为评价的有效方式;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练、赛”同时也可以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学生先学习运动技能,再练习运动技能,最后在比赛中运用运动技能。“学、练、赛、评”四者关系的运用与关联,是以运动技能学习的关键点为导向,深入探讨从运动技能跃升到运动能力的形成过程以及培养模式,最终生成体育素养为导向关键能力。
3.将体育素养要素融入实践活动之中
要将体育素养的培育落实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同时彰显立德树人的温度,这是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体育带来的积极作用和价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技能的学练中,这一过程能让其保持对运动的感知能力,体育教育在无形中让学生提升时空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等;其次,在体育学习中,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外,还有重视运动技能在真实情境中的运用,体育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促进运动技能与体育素养的结合;最后,要让学生在体育学练的过程中不断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体育品德。在体育学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今后进行社会实践打下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