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2-03-22

黑龙江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命名高新技术指标体系

吴 云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影响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自身因素,如员工、技术、资金等。外部因素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非企业自身因素,如市场技术环境、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系统性等。在分析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得到初步的技术创新能力调查问卷。采用专家访谈法,结合专家意见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得到最终的初始问卷。将初始问卷进行小规模的测试,利用统计分析工具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正式调查问卷。对正式问卷进行施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得到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得到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初始调查问卷,初始问卷含有35个题项;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对初始调查问卷进行小范围内的测试,对不科学、不合理的题项进行增加或删减。选择施测范围是德州市和济南市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Item-total correlation < 0.4 的题项去掉,得到24个题项,形成正式问卷。

1.2 数据分析

通过实地、网络等方式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放问卷,涉及企业管理人员、基层员工、技术人员等,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45份,有效问卷338份,问卷回收率高达95.83%。

1.2.1 基本数据分析

此次调查以男性为主,30~50岁的人居多,5年以上工龄的人较多、本科学历居多、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者较多。为了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调查问卷设置了多个行业,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1.2.2 适用性检验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前先对获得数据进行适用性检验,即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法,以保证分析工具的准确性和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统计结果显示,KMO值=0.83大于0.8,且sig.=0.0小于0.01,即该数据非常适合因子分析。

1.2.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利用Principal Components找出所有变量中的少数公因子。提取公因子的原则是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不低于70%。统计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1有6个公因子,且6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67%(如表1所示)。因此,提取6个因子作为公因子是科学、合理的。

表1 方差贡献率

1.2.4 评价指标体系的命名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因子旋转,根据载荷系数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命名,将高度相关的指标归为一类,对这一类进行命名,即得到评价指标体系。统计结果显示:企业研发、非研发费用投入力度、研发人员素质及占比四个指标为一类,统一命名为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企业专利数、自主创新率、研发成功率、研发周期四个指标为一类,统一命名为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企业员工技术水平、设备先进水平、标准化工作水平三个指标为一类,统一命名为技术创新生产能力。企业市场研究水平、营销网络、营销水平及售后服务四个指标为一类,统一命名为技术创新营销能力。企业新产品销售额、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及技术贸易指数四个指标为一类,统一命名为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企业创新战略、创新意识、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和信息化水平五个指标为一类,统一命名为技术创新管理能力。

2 结语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研究,但仍存在技术创新停滞不前、技术创新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为了找出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企业必须要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客观评价离不开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针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不多,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工具得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即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产出能力、管理能力六个一级指标和研发费用投入、研发成功率等24个二级指标,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指导,为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猜你喜欢

命名高新技术指标体系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