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织补理论的古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设计探索
——以重庆市秀山县洪安古镇为例
2022-03-22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龙 彬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路斯奥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研究生
城镇化迅猛的发展给许多传统古镇的文化保护和延续带来了压力与挑战。如何避免古镇在粗放的建设中丧失记忆,努力保护古镇的肌理,转录、复制古镇的文脉与基因,成为当下非常现实的问题[1]。历史街区是古镇最直接的载体,对历史建筑的改建和再利用能够激发历史街区的复兴,并且给人一种拥有历史文脉特色的场景感,是城市建设与进步的一种科学的处理方法[2]。本文以重庆市秀山县洪安古镇保护规划为例,试图尝试利用对城市发展实施空间的织补和维护,找到一条城市保护和更新之道。
1 织补理论的概述
1.1 织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进行战后重建,西方各国开始了有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由于当时的城市更新运动提倡大量拆除重建,使得新建片区与原有城市格局脱节,出现了城市片段化和碎片化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织补理论应运而生[3]。
1970 年,柯林·罗提出了以“文脉主义”处理拼贴城市的空间问题,他认为战后现代主义理念指导下的城市没有整体统一的结构,是许多集团利益的共同结合,是使建筑氛围展现出极强片断性的城市。他对现代主义提出的乌托邦式城市表示了质疑,认为不能完全忽略旧城价值重新建造新城,而应该尊重旧城的原貌和肌理,采用拼贴的方式在原有城市结构上新增建筑。同时,他还以为新建建筑要尊重原有的旧建筑,要在材料和形式上尽量融入原有环境,这样才能解决城市碎片化的问题,延续城市的历史与记忆。这一理念从对小型城市环境的注意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最后变更成城市织补理念。
织补理论被运用于西方各战后城市的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在城市更新实践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运用范围也从只针对城市肌理渗透到城市的各个方面[4]。我国织补理念在实践方面的运用始于2008 年,清华大学张杰教授首次将织补理论运用于株洲市的旧城更新项目中,以应对城市的片段化问题。2010 年,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也运用到了织补理论,通过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恢复老城区基本城市骨架、修复织补生态系统以及织补城市交通来保持和恢复城市肌理。直至今天,织补理论仍被运用于老旧街区和城市重点地段的更新设计实践中[5]。
1.2 织补理论的内容
织补理论延伸到建筑学领域,作为一种城市更新策略,通过在城市肌理、景观空间、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运用,解决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织补策略所运用的对象通常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建成环境,因此织补理论的内容不仅限于建筑和街区等物质要素,还包括历史、文化、艺术以及居民等非物质要素[6]。其中,物质要素主要是城市面貌的直观体现,包含历史遗迹、街道景观、城市肌理以及生态环境等元素;非物质要素包含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居民生活习惯等。一般而言,织补的内容主要包括街区肌理(街区形态、道路系统、建筑尺度、街区尺度)、交通系统、生态环境3 个方面[7]。
大多数情况下,织补策略运用于有价值的历史地段,依据设计所需要达到的不同目标采用不同类型方式。在当前建筑语境更宽泛的条件下,对城市进行的织补也不仅仅是一味的复原,随着建筑材料的更新与发展,使表达历史语境的方式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织补理论的原理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对缺损肌理的原真性修复,使人看不出新旧差异;另一种是以全新的材料和样式对破损的肌理进行再创造,形成新的街巷格局。织补的类型主要包括复原型织补、再造型织补以及适应型织补3 种[8]。
1.2.1 复原型织补
复原型织补先通过查找地图、卫星图、县志等了解街区原有格局形态,再依据原状对破损的肌理进行修复,以延续整体形态格局。保护周边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在材料和细节上体现当地文化特色,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以恢复街区原有的风貌和格局。复原型织补注重完善街道立面、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活化建筑功能,但保留建筑原主体结构。
1.2.2 再造型织补
再造型织补是对街区破碎的肌理的组织再造。依据街区现有的格局保留建筑场所,其余公共空间都可以进行再造,充分考虑现代生活的需求,同时强调肌理和记忆对于城市的重要性[9]。
1.2.3 适应型织补
适应型改造织补多用于新老城交界处,追求既适应当代建筑的使用功能,又兼顾历史元素的表达,可以增加公共场地,也可以建造新的建筑。此类设计使织补的部分与原有肌理处于自然融合、新旧共生的状态,体现新城市新肌理的一体化[10]。
2 洪安古镇规划前存在的问题
2.1 历史文脉断代
洪安古镇是2001 年重庆市首批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历来是渝、黔、湘、鄂4 省边区物资集散地,其北有龚滩和龙潭古镇,南有茶峒古镇及凤凰古城,地处大边城核心地域,是大武陵旅游圈中边城古镇旅游圈的重要节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尤其是移民文化、边城文化、红山色文化、边贸文化、码头文化以及江湖文化等。
此外,其处于移民大通道,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名著《边城》的原型地之一。不仅是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而且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挥师挺进大西南时,洪安就是入川的第一站。目前,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变快,虽然使洪安古镇有了更快的进步,但是也造成了历史文脉的断层,导致一些历史建筑没有获得应有的修整和维护。
2.2 地域特色缺失
近年来,洪安古镇的地域特色被城市化与全球化影响,使其所构建的渝东南地域特色文化慢慢地被掩盖。原本洪安建筑颇具特色,依山就势、彼此相连、鳞次栉比、景色壮观。如今,现代建筑代替了原有建筑,并更多地发挥建筑的商业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洪安古镇将被变更为普遍的商业古镇,尽管提升了效果和现代感,却丧失了自身的特点。
2.3 建筑肌理混乱
洪安古镇地处重庆东南部,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全镇依山傍水,绿树成荫,河水碧波荡漾,风景如画。古镇内古建筑群立,其工艺、造型独特,土家苗寨风情别具一格,受到文物单位维护的建筑获得了较好地保护,但是未获得应有保护的建筑则只剩下残垣断壁,另外还有各种改建与新建的建筑,也一起出现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因为没有实施综合规划,同时环境也慢慢地被破坏,所以导致历史文化街区的综合肌理不够有序,规划不够集中。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肌理相对繁杂、居住条件不佳、商业种类多样且旅游线路相对混乱,这已对洪安古镇的风格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对此,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框架、交通路网、建筑特点等应当互相融合。
3 织补理论规划原则
3.1 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
在洪安古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和设计中,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构)筑物、传统风貌建筑以及历史环境要素等历史文化载体的真实性,保护历史信息的真实载体。运用织补理论时不仅要注重建筑单体的内部环境,而且要协调保护历史空间环境的传统格局。尤其是注意历史遗存的完整性,注重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的延续及精神文化内涵的传承。
3.2 可持续性原则
适时协调、促进保护和发展,在保护的前提下鼓励围绕文化遗产及历史环境要素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以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3.3 织补历史文脉
进一步织补和延续肌理与文脉,深入发掘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将其具象化地织补进入传统建筑中,由点成面,构成呈现历史文化特点与重庆地区建筑文化的古镇历史街区。
4 基于织补理论的规划设计探索
4.1 整体规划设想
全面保护洪安古镇的周边自然环境景观,维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常规形势与历史特色等整体空间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物、常规风貌建筑,维护其原本的文化特色,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洪安古镇及历史文化街区得以整体、真实且可持续的保护与传承。从山峦、两江、渡口、山墙、古街、岛屿、田园、石阶、民居、摊铺、田径以及语录牌等方面提取特色要素,同时,要在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科学升级,优化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此外,还要发挥名镇优势,发掘地方特色,充分利用现存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推动洪安古镇的旅游经济发展。
4.2 空间织补规划
针对洪安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内重点历史建筑及构筑物进行修缮维护与再生复原,即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础上对损坏的构架和装饰等参考历史资料进行复原维修。对构成历史风貌的环境要素,在保护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修缮建筑外立面,局部改造建筑内容设施和布局;对一定程度上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按照历史风貌要求适当地整修和改造建筑的高度、色彩、形式和体量等;对很大程度上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新式建筑要进行拆除,并新建符合历史风貌要求的建筑;对严重影响建筑风貌及传统街巷的新式建筑予以拆除并重修规划,改为符合传统风貌的道路、绿地及公共设施建设,以提升历史街区的环境质量;而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应提取其肌理进行保留与延续。新的功能区按照其发展趋势进行布局,在划定保护范围并加强保护后,改变非保护用地的类型,嵌入新的生态景观及创意文化等功能,建筑修复如图1 所示。
图1 建筑修复
4.3 服务功能织补规划
洪安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当前的功能是商业与居住,在维持一些商业存量资源的同时改善商业功能的方式,其中包括维持小型商业形态或是将各个小型业态整合为大型商业,亦或是规划发展小型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为特色商铺、宾馆旅社、特色美食、特色民居、科普教育园地、酒吧茶吧以及文化陈列馆等。以游客意见为导向,满足其在旅游活动中的多元化需求,维持原有街区的肌理特点,同时将修复设计的传统院落、滨水街道(如图2)植入小型商业形态的生产生活形式。
图2 滨水街道组图
4.4 交通功能织补规划
对洪安古镇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有道路骨架加以恢复,使其与新修道路有机衔接,且对车行道实施联通加宽和交通管理。
另外,运用街区构建绿色走廊,二者共同辐射,并以此规划设置主要机动车交通、次要机动车交通、主要步行线、次要步行线、公园游览线等交通体系,进而构建成公交通畅、步行舒适的道路交通系统,并在洪安古镇景区内部、景区与景区之间、景区与城市之间形成有效连接。
4.5 建筑肌理织补规划
洪安古镇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大多为特色建筑“封火筒子”,这是渝东南一带文化的核心传达者与媒介,然而这些特色建筑在迅猛发展的现代化活动中开始慢慢消失,使得地区性文化也出现断代。这样一来,要对洪安古镇历史街区的老建筑进行保护和改造,尤其是要通过集中立面的形式进行修缮处理,而且要更好地进行内部空间的优化,使得建筑功能更加创新。同时,建筑顺应原有渝东南传统民居建筑的肌理,在维护历史文化街区与渝东南地区文化弘扬方面,重点主张合理运用当前资源,在进行建筑肌理织补规划的同时,保护原有的文化底蕴、社会网络以及生态肌理。
5 结语
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冲击和时代更新路程,传统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必然存在着断层,在历史传承的保护中会造成城市区域功能的紊乱和空间文化特色的丢失。洪安古镇有必要利用织补理论去分析和借鉴优秀的文化古城历史街区规划案例,进一步了解如何在现阶段发展的城市发展环境下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善其历史文化街区中历史与现代的断层。
历史的保护、传统的继承、地域文化的延伸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概念。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保护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目标都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处理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地域性、历史性与时代性之间的关系,降低古镇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中历史元素的损失。古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规划与设计不但要立足于建筑和景观,还要注重文化传承、空间建设、功能框架等领域。关于古镇历史文化街区肌理的再建是在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空间肌理以及自然条件等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与人沟通的重要空间,让城市中呈现出的亮点空间变为文化的代表与延续,织补出更有价值的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