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金融框架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基于微商零售生态圈理念

2022-03-22孙国茂邢之光

关键词:生态圈普惠供应链

孙国茂,邢之光

(山东工商学院 金融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山东省普惠金融研究院创新研究部,山东 济南 250022)

一、引言

自上世纪大萧条时期英国人提出“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以来,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成为长期存在的世界性难题,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尤为突出。在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决策层纠结且市场难解的理论和实践命题。针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金融排斥和中国金融体系严重金融错配的现实悖论,学术界从“治标”和“治本”两种思路提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解释和对策建议。所谓治标路径就是完善现有金融体系以扩大金融制度边界,提高商业金融的包容性,下沉和延伸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属于治标路径之一;所谓治本路径就是通过金融制度创新发展普惠金融,用普惠金融理念和技术构建中小微企业融资体系,使金融体系内生性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

供应链金融作为与贸易相关的具体化融资解决方案,通常着眼于供应链上具有信用优势的核心企业,帮助同一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安排,对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具有积极作用。供应链金融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已有20多年时间,但总体上看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本身的问题。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企业一般都在某个特定地域,而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可能分布在不同区域,银行很难协调整个产业链。加之银行本身在授信额度、信贷风险、操作流程和支付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可能导致经营上的高风险和高交易成本问题。因此,银行类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开展供应链金融的积极性。二是核心企业的问题。对国有企业来讲,绝大多数核心企业存在“过度授信”问题,不仅没有开展供应链金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而将“信用优势”应用在供应链以外的套利领域。对民营企业而言,由于普遍存在授信不足,绝大多数核心企业没有能力将自身信用传导到上下游企业(1)程昔武,程静静,纪纲:《信贷资源配置、财务风险与企业营运能力》,《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所以,在没有外部赋能和金融科技应用的情况下,民营核心企业很难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普惠金融作为全新金融理念和金融生态,与宏观审慎监管下的传统金融有很大不同。现实中,传统金融机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微贷技术”必须依靠金融科技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普惠金融通常在“最后一公里”无法落地。如何实现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融合,让普惠金融政策赋能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是普惠金融能否落地的关键。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普惠金融框架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即“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模式。必须指出的是,本研究提出的“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模式并非纯粹理论概念,而是基于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的金融创新,在应用中被证明是可广泛复制的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理论模式。该生态模式不仅丰富了传统金融理论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理论,也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逻辑起点。进一步,对普惠金融赋能下的供应链金融全流程应用场景的解构,为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授权公司以及赋能平台提供了实践指引,解决普惠金融落地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可得性。

二、相关研究梳理及文献综述

(一)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研究

供应链金融是在国际贸易金融基础上产生的产品形态的延伸,本质上是一种具体化的金融解决方案。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的生产分工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从企业内部转向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这时,产业生态需要核心企业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协同管理,供应链应运而生。最初的供应链管理集中在物流和信息流,随着企业对应收账款的重视,核心企业和银行开始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财务管理,供应链融资变得频繁。对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原因,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归纳为两种:一是从金融角度出发产生的金融观;二是从供应链角度出发产生的供应链观。金融观理论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从自身需要出发提供的一系列融资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作为贷款的提供者在供应链中起着决定作用。供应链观理论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提高供应链可视性和控制整个供应链现金活动的综合方法,优化了供应链上的融资结构和现金流过程,从而帮助企业提高物流的运行效率(2)田江,宋景锐,王潇:《供应链金融研究现状及热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始于供应链融资。供应链融资是供应链和金融最初的结合点,是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基础。所不同的是,国内学者对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融资,研究角度主要从商业银行出发。相比之下,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更加广泛,除了供应链融资外,还包括了存货流转、资本结构等;研究角度除了商业银行外,还包括供应链中企业的金融行为。但不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对整个行业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群体进行的研究,以及对供应链融资信用传导场景的应用研究,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有待建立。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研究始于融资模式分类,大多数研究将供应链金融模式分为三类:运输前融资方案、在途存货融资方案和装运后融资方案。Caniato、Gelsomino等根据交易过程中信息化程度和协同程度的高低,将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分为传统融资模式、创新融资模式和供应链协同模式三种。我国学者主要从主导者角度和业务角度对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分类。谢世清等从主导者角度认为,国际上供应链金融有三种典型的组织模式,即以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为代表的物流企业主导模式、以通用电气信用公司(GECC)为代表的核心企业主导模式和以渣打银行(SCB)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服务模式。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组织模式单一,主要为商业银行服务模式(3)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1期。。包兴等从业务角度上根据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资金缺口节点和融资需求的不同,将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为采购阶段的保兑仓模式、生产阶段的融通仓模式和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模式(4)包兴,郑忠良:《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与信用评价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26页。。胡跃飞等参照金融产品的基本要素,形成了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这三种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并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其中,存货融资模式对应融通仓融资模式、预付账款模式对应保兑仓融资模式(5)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金融研究》,2009年第8期。。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风险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国外学者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的侧重点是供应链中的资金断流风险。国内学者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领域。牛晓健等利用CreditMetrics模型,提出了银行授信时的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测度模型,揭示了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程度(6)牛晓健,郭东博,裘翔:《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测度与管理——基于中国银行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研究》,2012年第11期。。熊熊等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提出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Logisitic回归模型建立了信用风险评价模型(7)熊熊,马佳,赵文杰:《供应链金融市场风险控制套期保值方法研究》,《金融论坛》,2009年第9期。。肖奎喜等综合运用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法和贝叶斯网络方法,建立了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评估应收账款风险的模型(8)肖奎喜,王满四,倪海鹏:《供应链模式下的应收账款风险研究——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分析》,《会计研究》,2011年第11期。。与传统信贷方式相比,供应链金融因其模式的特殊性而具有更高的风险。现有研究主要从银行角度出发,利用不同的风险评估模型对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评估(9)白雪,张贝贝:《数字普惠金融风险测度及跨系统传染机制研究》,《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随着核心企业在产业生态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需要对核心企业面临的风险类型进行识别和评估,这是现有研究的明显不足,也构成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二)普惠金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趋势

普惠金融是针对传统金融的金融排斥而产生的。作为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微贷技术对供应链金融的开展至关重要。普惠金融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普惠金融理论萌芽阶段、普惠金融理论觉醒阶段和普惠金融理论自觉阶段。普惠金融研究的三个阶段都对微贷技术进行了较多关注,并形成许多共识。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普惠金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概念和研究框架,也没有被纳入官方语境,只是作为金融排斥理论的一个镜像进行了反思和分析,这实际上是金融排斥理论的引申。在普惠金融理论萌芽阶段,有较多对普惠金融实现路径和技术的研究,微型金融理论就是代表性理论之一。微型金融理论在业务运行、风险管控等方面具有鲜明创新特质,并集中于以下两个角度:一是软信息的获取和关系型贷款的应用;二是用于补偿风险的非传统契约。以上贷款技术及实现路径方面的创新构成了微型金融机构在信贷偿还机制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降低了诸如审计成本、逆向选择及策略性违约等成本,并最终有效提高了贷款效率。这方面的研究为后期普惠金融框架下微贷技术研究和路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供应链金融的应用生态提供了理论解释。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概念后,普惠金融进入了理论觉醒阶段。随着主流金融学对微型金融理论研究的深化,学术界开始就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和微贷技术进行专题研究。有学者认为,在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不经济的地方,通过政策确保银行与零售机构合作,将零售机构作为金融服务的代理渠道是非常成功的(10)邢乐成,赵建:《多维视角下的中国普惠金融:概念梳理与理论框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何德旭等、星焱、孙国茂从政策性、业务性、技术性等不同的角度对普惠金融实现路径和体系进行了研究(11)何德旭、苗文龙:《金融排斥、金融包容与中国普惠金融制度的构建》,《财贸经济》,2015年第2期;星焱:《普惠金融: 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国际金融研究》,2016年第9 期; 孙国茂:《普惠金融组织与普惠金融发展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年版,第112-154页。。目前,普惠金融研究已进入理论自觉阶段。学者们加强了对普惠金融实现路径和微贷技术的体系化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付诸于普惠金融赋能的供应链金融实践中。在实现路径上,贝多广等认为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握好各自的“度”(12)贝多广,张锐:《包容性增长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年第2期。。李扬强调“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普惠金融实现路径是一种市场行为,不是单纯的补贴或慈善,需要各方提升能力才能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并认为数字技术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就是怎么来解决传统金融成本高、效率低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13)李扬等:《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80页。。孙国茂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存在“门限效应”,认为政府必须参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14)孙国茂,何磊磊 :《政府为什么必须参与普惠金融发展》,《东方论坛》,2020年第6期。。

尽管对普惠金融实现路径和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经济发展对普惠金融的需要相比,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一是缺乏普惠金融实现路径的理论支撑。理论上,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市场自主产生和实现的内生式路径。另一种是由政府主导的外生式路径。但是,这些研究都只是基于国别差异化而进行的业务性、技术性和政策性描述,目前缺乏实现路径的理论支撑。因此,亟需对普惠金融形态演化和路径变迁进行理性认识和前瞻性思考。二是普惠金融“微贷技术”的针对性不足。传统银行金融体系是以金融供给方(卖方)为基础,以商业利润为核心;而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是以金融需求方(买方)为基础,以包容和广覆盖为核心,本质上是通过技术创新扩大金融制度边界和金融市场边界。因此,对普惠金融框架下的“微贷技术”研究有别于传统金融研究框架。目前,由于缺少对普惠金融实现路径和技术的深度研究,导致普惠金融的实践困难重重:首先是普惠金融发展缺乏市场标准和制度边界,导致传统商业金融和新型金融机构的使命漂移。其次是对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缺乏整体性认识和前瞻性思考,导致普惠金融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以打通。第三是普惠金融基本概念泛化,在审慎监管条件下依赖市场自由活动,容易引发新的金融风险。

三、金融生态圈模式与机理

(一)我国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供应链金融在我国的实践最早发生在1999年,当时的深圳发展银行(现平安银行)推出了存货和动产融资业务。经过几年探索,在2006年正式推出了供应链金融业务。随后,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逐步推开,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 “1+N”模式阶段

“1+N”模式就是围绕一个核心企业,从上游的采购、生产到下游的销售直到消费者,形成一条连接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到消费者的供应链。同时,为供应链上N个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在“1+N”模式中,参与企业都有各自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比如,核心企业因其实力雄厚、掌握众多资源,其供应链融资多采用短期优惠利率贷款、企业信用贷款和票据业务等方式;上游供应商的融资方案一般采用应收账款为主,票据贴现和订单融资为辅的解决方案;下游经销商采用动产或货权质押的预付款方式。应当说,“1+N”模式的确改变了传统的贷款模式,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融合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融资效益的最大化。但这种模式的最大缺陷是线下操作,由于整个流程都在线下,不仅效率低,而且信息不对称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阻碍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2. 线上平台模式阶段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线上平台运营模式成为供应链金融的主流模式。线上平台模式虽然是在线下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它并非是简单的供应链金融的线上版,而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科技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应用而诞生的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线上平台模式已成为当前供应链金融服务行业的主导,并呈现出较强的创新性。一是更加高效。“1+N”模式下每次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主合同再次签订若干单个合同,重走单笔融资业务流程,过程复杂低效。在线上平台的业务周期内,每次借款还款都通过线上完成,随借随还,大大提高了融资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二是降低信息不对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传统方式主要是金融机构查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财务报表,得到的数据都是静态的、过去式的。而线上平台模式则基于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手段的应用,金融机构可以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避免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三是扩大了服务边界。由于传统供应链服务模式的业务范围局限于特定区域,一般只能和当地金融机构合作。而线上平台模式可以为不同区域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个性化融资服务,扩大了服务的边界和覆盖面。

目前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围绕一个核心企业去建立和梳理供应链,是单一的供应链链条。未来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不再关注单个核心企业,而是注重建立行业的生态圈,围绕其中N个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建立不同行业生态圈,然后针对这个生态圈所有共同特质的供应商或者经销商去做金融解决方案。所以,未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模式会迈向金融生态圈解决方案,而不再停留在一个核心企业或一个产业链上。

(二)金融生态圈模式的本质

金融生态圈模式的赋能主要来自于金融政策和金融科技。政策赋能主要是指金融监管部门出台鼓励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把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7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30.9%,比贷款平均增速高18.1个百分点(15)《银保监会: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15万亿元》,http://www.gov.cn/xinwen/2021-01/13/content_5579331.htm,访问日期:2021年10月9日。。普惠金融的发展得益于普惠金融政策,实现这些政策措施在具体应用场景赋能的是数字技术,尤其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银行监管部门在贷款规模、定向降准、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监管规定,将催生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场景。但是,要实现这些应用场景必须依赖数字技术或金融科技。因此,从本质上说,金融生态圈模式就是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实现形式。金融科技是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交易征信。交易征信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问题,即解决人工确权、贸易真实性和自偿性问题。以前银行拿到的财务数据都是静态的、过去式的,交易征信拿到的则是一组立体数据,内容涵盖基本信息、借贷信息、公共信息、声明信息等,可以多维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其次是大数据应用。目的在于解决供应链金融的开放性问题。大数据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判断供应链网络上的一系列变动规律,以真实的交易为管理前提,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对目标客户的财务数据、生产数据、技术水平、产品周期、销售分配等进行全方位分析,有助于提高资信评估和放贷效率;同时还可利用大数据控制风险,大数据的优势在于行情分析和趋势分析,多控制一个环节,更能有效控制风险(16)金芳,齐志豪,梁益琳:《大数据、金融集聚与绿色技术创新》,《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年第4期。。第三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目的在于解决供应链金融在非信任体制下如何建立信任机制。供应链金融首先要解决以核心企业为依托的上下游信用关系。在交易过程中,要获取上下游企业的各种数据以及数据确认是非常困难的。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供应链底层资产的真实性,建立一种非信任体制下的信任关系。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改变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通过交易征信、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金融生态圈模式更加自动化、智能化(见图1)。

图1 金融生态圈赋能示意图

(三)金融生态圈理论模式的形成机理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普惠金融平台赋能构建金融生态圈,将彻底改造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

1. 金融生态圈模式描述

构建金融生态圈就是构建N×N模式,即N个上下游中小企业围绕N个核心企业,通过N个赋能元素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串联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商流形成闭环,构成核心企业、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普惠金融第三方平台、政府等多位一体、实时互动的生态群体,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通过政府增信、普惠金融政策赋能、核心企业受托支付优化产业链、金融机构授信,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

普惠金融平台:该平台是N种要素的组合体,即增信平台+基于云计算、区块链的大数据平台+获客平台(整合N个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组合,通过构成要素、动力机制、运营方式和金融政策赋能的创新整合资金流、商品流、数据信息流和物流等多方关系。

核心企业:是指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处于主导地位的关键企业。核心企业是整个链条的管理者、组织者、协调者以及信用提供者,掌握着上下游融资企业的各种交易数据以及链条上的所有应收、应付款,对上下游具有绝对的掌控能力,是整个链条上的强信用环节。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一般是围绕一个核心企业去做金融解决方案,在金融生态圈模式下,核心企业被重新定义,围绕产业链可梳理出N个核心企业。

金融机构:是指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围绕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不可控的单个企业风险转变为整个供应链企业的整体可控风险,通过中小微企业和核心企业信用传递捆绑,向所有成员企业提供融资安排。

政府:在金融生态圈模式中,政府的作用虽然不是万能的,但缺失了政府的增信和赋能也是不可行的,尤其是以政府政策性担保体系为主体的增信体系更是金融生态圈不可或缺的元素。政府作用还体现在提供相关产业政策、维护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秩序、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创造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法治与人文环境。

图2 金融生态圈模式示意图

2. 金融生态圈模式服务功能

概括而言,金融生态圈模式服务功能体现在四个方面:互联功能、互信功能、互通功能和互助功能,见图3。

互联功能: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流程中,核心企业、二三级中小供应商、销售、物流等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第三方平台数据也相对碎片化,极大地影响了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效率。在金融生态圈模式下,借助区块链、云计算技术优势,将原本难以验证的大量线下交易线上化,有效连接N个核心企业、二三级中小供应商、物流仓储,甚至销售终端等链条上的参与各方,以及银行、政府和第三方服务平台,将所有信息互联,在共同的云平台上实现数据的互联共享,将原先无法覆盖的大量客户纳入生态圈供应链信用体系。

图3 金融生态圈服务节点示意图

互信功能: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由于中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小规模、轻资产、不确定性大)和融资特点(短、小、频、急),中小微企业难以“自证”与核心企业的关系,使得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缺乏信任。在金融生态圈模式下,通过区块链技术可追溯、可留存的特点,实现供应链上的全部信息都可记录,交易可追溯、信用可传导,保障了链上企业信息的真实性,极大地增加了供应链全信息的互信。

互通功能: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仅将一家核心企业作为贷款主体,超过80%的上下游企业无法获得融资,不能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在金融生态圈模式下,区块链技术具有的数据可追溯、可留痕特征实现了核心企业信用的多级穿透,将核心企业强信用层层传导至供应链的末端,打通了供应链信用体系,并可助力N个优质企业成为核心企业。

互助功能: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普遍存在应用场景少、链条之间不能实现互助、产品、资金和服务比较单一,使得链条上的各种要素独立无交集。金融生态圈模式下,构建了多金融机构服务多核心企业、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互助模式。金融生态圈还将疏通资产、信贷、基金、理财、保险、担保等行为,构建起金融全产业链互助生态。

3. 金融生态圈模式生态关系

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至少包括四层生态关系:供应链金融源、供应链金融风险承担者、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供应链金融基础服务,见图4。

供应链金融源:所谓供应链金融源是指供应链金融的受益主体,即依托于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通过梳理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借助核心企业的强信用以及强信用的“跨级传递”,有针对性地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方案,这是打造金融生态的本质所在。在传统的商业金融体系中,供应链商圈中小微企业的自身特点和融资特点与现行的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不匹配,产生了严重的金融错配,导致资金问题成为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金融生态圈能够设计、开发、赋能出更多适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品种和服务手段。

图4 金融生态圈生态关系示意图

风险承担主体:所谓风险承担主体也就是资金的提供者,它既要为金融生态的打造提供资金,也要为资金承担风险。风险承担主体包括商业银行、保理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担保公司、民间融资公司等。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打造金融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充分发挥它在资金、人才、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从各方面入手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广覆盖。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在现有体系内进行制度创新和改良,逐步构建起与中小微企业特征相适应的生态圈金融服务模式。

供应链核心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因具有规模优势、效益优势、带动优势和竞争优势,可以整合供应链上游和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并连接资金提供者和各利益相关方,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上具有核心地位。打造金融生态圈,关键是要挖掘供应链核心企业。只不过在传统金融模式下,是围绕着一个核心企业去设计融资解决方案,而未来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模式会迈向金融生态圈解决方案,而不再停留在一个核心企业。

供应链金融基础服务:主要包括为供应链金融配套的基础服务提供方,如区块链技术服务提供商、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平台、普惠金融服务平台、电子仓单服务提供商、政府担保服务平台等。这些服务提供商和行业组织,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有效连接供应链融资对象、资金提供方、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第三方服务平台等,为整个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提供基础服务。

四、MT微商零售生态圈模式解决方案

本研究基于金融生态圈理论,研究案例选择MT微商零售店。该企业是一家国内著名便利店品牌,在长达三年多的追踪研究过程中,该公司已通过品牌授权、大数据选品指导、线上线下流量整合、供应链服务和信息化门店管理等,为全国6000多位小店创业者服务,建立起MT微商零售店。目前,MT微商零售店正在打造2.0样板工程,通过整合集团公司的生态资源,与SD智慧猫等专业运营服务商共同完成升级解决方案。作为MT微商零售店的专业运营服务商,SD智慧猫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门店建设与运营管理机制,从门店选址到门店活动执行,从种植供应到物流配送,建立了全流程的服务机制,全方位降低了创业者的投资风险。尤其是从整合微商零售行业入手,全方位打造了普惠金融赋能下的金融生态圈模式,建立了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推动了平台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的发展。MT的金融生态圈模式解决方案包含三个组成部分: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微商零售金融产品、微商零售金融生态。

(一)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是金融生态圈的载体,也是构建金融生态圈模式的关键。MT金融生态圈模式客观上需要打造普惠金融和产供销一体化两大服务平台。

普惠金融服务平台由SD智慧猫公司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打造,通过构成要素、动力机制和运营方式的创新,真正打通了“银、政、企、圈、保”的多方关系(其中,圈是指供应链商圈、保是指担保)。该平台是增信平台、获客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三大要素的组合体,主要是以SD智慧猫公司为中心,为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平台赋能增信和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补偿铺底资金”。

产供销一体化平台是一个从传统加盟连锁店进化为赋能型共享经济超级平台物种。该平台采用MT微商零售店生态圈模式,专门成立产供销一体化平台,对微商零售行业进行外求式的创新整合,以MT微商零售店为终端,把新零售产业链上一切可以整合的弱势群体以及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品类的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团结在一起。究其实质,它是一个赋能平台,以普惠金融、大数据、AI、区块链和物流为基础设施,对商品(自有食品、品牌等)和经营(用户体验、展示等)进行全面赋能,完成从产供销脱节的自营型企业向产供销一体化众包型共享经济体组织的转变。作为共享经济体,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升顾客的用户体验值,通过平台赋能将新零售组织从交易型组织转变为生态圈经营和生态共建的赋能型组织。为此,该平台建立了若干赋能体系,包括门店经营赋能、物流赋能、生产加工(工厂)赋能、种植基地赋能、普惠金融赋能、文化赋能,即经营哲学共识等(见图5)。

图5 产供销一体化平台赋能示意图

同时,产供销一体化平台也是整合平台。传统供应链金融围绕一个核心企业进行融资方案设计,在金融生态圈模式下,核心企业被重新定义,并围绕产业链梳理整合出N个核心企业。产供销一体化平台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重新定义、整合核心企业。在MT金融生态圈解决方案中,以MT微商零售店和消费者为终端,将过去的一个龙头企业整合成种植核心企业、生产加工核心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和零售核心企业,实现了从农副产品种植供应、农副产品加工制作,到仓储的分拣配送、门店体验销售,直到最终端消费者的全流程整合。通过重构“人、货、场”,实现了从单品到单客经营;从万货商店到每个人的商店;从产供销脱节到产供销一体化的嬗变。重构核心企业,使得普惠金融政策和数字技术赋能的应用场景多元化,极大地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可得性和运行效率(见图6)。

图6 新零售生态圈模式解决方案示意图

(二)打造微商零售金融产品

围绕MT金融生态圈解决方案,开发打造普惠金融赋能下的微商零售金融产品“小店普惠贷”(“小店普惠贷”操作流程见图7)。该类金融产品是由地方政府、普惠金融平台和贷款银行共同筛选客户组成小微企业池和三农客户群,由政府、平台运营公司提供的“风险补偿铺底资金”和贷款客户缴纳的保证金共同组成代偿金作为风险缓释方式的创新信贷业务。贷款银行按铺底资金的10倍放大资金,向MT微商零售店供应链上的贷款客户发放贷款,用于支持供应链中小微企业和种植农户生产经营周转。“小店普惠贷”产品的设计原则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定价原理是利率覆盖风险。首先是建立“风险补偿铺底资金”池。入池资金由三部分组成:地方政府财政出资、普惠金融平台出资、贷款企业按同期贷款利率缴纳保证金。该铺底资金专户存放在合作银行的存管账户,专款专用。其次是合作银行加杠杆放大资金。合作银行按“风险补偿铺底资金”的10倍综合授信,放大贷款总额度。第三是建立代偿机制。首先由借款企业缴纳的保证金进行代偿;剩余部分由“风险补偿铺底资金”代偿,代偿比例为政府和运营平台各分摊50%。为防止“风险补偿铺底资金”代偿出现敞口,通常采用引入政府担保公司担保和由核心企业回购不良贷款两种增信方式。

图7 “小店普惠贷”操作流程示意图

MT微商零售金融产品的运行机制是,银行通过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发放贷款,由核心企业受托支付,由“风险补偿铺底资金”与贷款客户保证金全额代偿,实现了信用放贷,提高了供应链金融的可得性和运营效率。“小店普惠贷”产品实现了多方共赢:一是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将MT微商零售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纳入金融服务范围,使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大大提高;二是提升了产业政策和信贷投向的契合度,地方政府通过参与推荐和筛选客户科学引导资金流向,更有效地促进零售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三是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四是风险可控,把原来不可控的单个企业风险转变为整个供应链整体可控风险,实现了全产业链的风险管控;五是有助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银、政、企、圈、保”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机制,逐渐完善征信体系,实现了供应链金融在非信任体制下达成信任关系,促进当地融资环境和信用环境的改善。

(三)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

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是构建金融生态圈模式的客观需要,包括供应链金融各利益相关方、参与主体,以及政府政策、金融制度和技术环境等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在MT金融生态圈解决方案中,通过优化供应链金融源、风险承担者、核心企业和供应链金融基础服务等生态关系,确保了“小店普惠贷”专属金融产品的顺利实施。MT金融生态圈主要从以下四个环节入手:一是梳理受益主体。打造金融生态首先要解决的是以核心企业为依托的上下游关系的梳理。在MT金融生态圈解决方案中,以产供销一体化平台为依托,对农副产品种植供应、农副产品加工制作,到仓储的分拣配送、门店体验销售的全流程进行梳理,获取了大量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多维数据,向合作银行精准推荐优质客户,确保了供应链金融源的优质。二是优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既是供应链的资金提供者,又是资金的风险承担主体。包括商业银行、保理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担保公司、民间融资公司等等,都可以成为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提供者。在MT金融生态圈解决方案中,优选了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一家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合作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商业银行参与的供应链金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三是重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因其实力雄厚、掌握众多资源,是金融生态圈生态关系的核心要素。在MT金融生态圈解决方案中,依托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平台,梳理整合了种植基地公司、生产加工公司、供应链(物流)公司和门店零售公司等四个核心企业。依托在四个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作为贷款主体,由SD智慧猫公司受托支付,通过SD智慧猫公司的强信用传递,由银行发放“小店普惠贷”形成闭环资金流动,解决了MT微商零售链条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四是优化基础服务。为供应链金融配套的基础服务很重要,主要是打造普惠金融和产供销一体化两大服务平台,尤其是产供销一体化平台,这是一个赋能型的资产整合平台。通过平台赋能,将MT微商零售组织从交易型组织转变为经营生态圈和生态共建的赋能型组织;通过重构“人、货、场”,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嬗变。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MT微商零售生态模式为分析案例,解构了普惠金融赋能下的供应链金融全流程应用场景,提出了金融生态圈理论模式,面向微商零售行业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通过政府增信、普惠金融政策赋能、核心企业受托支付优化产业链、金融机构授信、产供销一体化资产整合,有效降低了上下游中小微企业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本质上,该模式是在普惠金融框架下,基于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的应用而进行的金融创新试验;理论上,数字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金融功能、金融业态、市场边界和交易方式的改变;实践上,金融生态圈理论模式对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具有指引意义。为更好地推动金融生态圈建设,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发展。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两者融合发展会衍生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从实践看,近年来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基本上是各自为战,缺乏对产业链金融的系统推进和前瞻性思考,使普惠金融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以实现。在供应链金融实践中,因不能享受贷款规模、尽职免责、不良容忍度等普惠金融优惠政策,影响了银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顶层设计,客观上需要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深度融合,即将普惠金融优惠政策、微贷技术赋能于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让供应链金融更加突出对产业链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这才是对普惠金融的完美实践和最佳体现。

第二,高度重视企业信用的跨级传递。供应链金融是典型的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如何解决核心企业信用的跨级传递是个难题。实践中,核心企业的信用只能传递一级,即只能传递给与核心企业直接发生交易的供应商,而不能继续传递给供应商的供应商,导致产业链上的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解决企业信用的跨级传递,需要加快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制定完善区块链应用的法律法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首先要有法律的保障,要有多层次的区块链技术准入制度和审慎监管的法律制度。二是探索区块链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场景。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绝大多数还是小场景或单一客户场景。未来“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方向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客户或单一场景,而是依托整个供应链的全场景,使更多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获得平等、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

第三,高度重视核心企业的授信准入。在供应链金融实践中,核心企业居于主导地位,掌握着供应链的核心价值。商业银行正是基于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信用等级对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开展授信业务。因此,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决定了上下游企业的生存状况和交易质量,其经营风险也对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具有很强的传递性,直接决定着供应链业务整体的荣损,因此对其授信准入管理尤为重要。但从现实情况看,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践中都没有对授信准入问题引起重视。现有理论研究主要是从银行角度出发,利用不同的风险评估模型对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论证。但对授信准入还没有形成理论依据和制度规范,将成为未来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也将构成今后理论研究的方向之一。

第四,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作用。在金融生态圈理论模式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增信与政策赋能两个方面。但是,随着数字中国、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数字技术应用需求急剧上升。数字技术将会带来金融业态、市场边界和交易方式的改变,为供应链金融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政府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应考虑参与具有公共功能的普惠金融平台建设,或者在政府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上加载普惠金融平台功能,将大大改善由单一企业搭建的普惠金融平台功能,不仅有助于实现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融合发展、信用的跨级传递和授信准入,还将整体提高普惠金融的交易效率和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最终还可将所产生的全部数据公共化,避免单一平台公司形成数据垄断或信息孤岛(17)张永亮:《金融科技视阈下金融基础设施域外适用的法治保障》,《法治研究》,2021年第5期。。

猜你喜欢

生态圈普惠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优化人才“生态圈”——延安增强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北京冬奥会战略驱动下的“冰球城市”冰球生态圈构想
重视生态圈建设 打造生态圈体系
传统产业也要拥抱生态圈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