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秀生倾心调解 甘当“和事佬”

2022-03-22龙岩市妇联供稿

海峡姐妹 2022年3期

文/龙岩市妇联供稿

郭秀生(中)热心为群众调解纠纷。

郭秀生是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龙岩市及新罗区妇联婚姻调解员。12年来,她全心全意化解矛盾、为民解忧,截至2021年6月,成功调解案件6332件,为当事人讨回款项3亿余元,收到群众自发赠送的锦旗36面。她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福建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福建省第四届“十大法治人物”等多项荣誉,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今年62岁的郭秀生原本是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铜砵村一位普通农家妇女,1984年起,她先后被推选为村妇代主任、党支部书记,开始接触调解工作。

早期,她较多调解的是涉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的事项。为此,郭秀生自学各种法律知识,耐心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在村工作期间共调解了上百起的矛盾纠纷,为此后的调解工作积累了经验。

2009年6月,新罗区法院率先在全国设立了“调解超市”,郭秀生被聘为特邀调解员。“能帮助更多人解决矛盾纠纷,为千家万户解心结,我觉得很有意义。但是,法院毕竟专业性强,我从农村来的,担心自己专业知识不够。”她说。

她经常到图书馆学习法律知识,坚持每天看一些案例、法律条文,闲暇时虚心向法官请教。就这样每天学习两小时,坚持了八个月,她感觉自己依法调解的“底气”足了不少。

郭秀生外表看去略显纤弱,但内心很坚韧。再棘手的案件,她也会怀着一颗“为民之心”想方设法做好调解工作。

2015年,郭秀生成功化解的龙某等32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在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工作会议上获评留言办理优秀案例。同年郭秀生撰写的《陈某某生命权》案例被省妇联评为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优秀案例。

对农民工、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郭秀生总是尽力维护其合法权益。

80岁高龄的张某常年疾病缠身,仅靠政府补助生活。张某多次找到儿子郭某索要赡养费用,郭某均表示张某系其继母,不愿履行赡养义务。为此张某多次申请村镇干部进行调解,可惜双方非但未达成和解,反而因“家丑外扬”关系恶化,双方几次险些大打出手。

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张某通过“娘家人调解室”反映诉求,并预约金牌调解员郭秀生组织调解。考虑到张某身体状况及案情的特殊性,郭秀生决定上门调解。几番释法说理下,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郭某还承诺定期回家看望张某。

调解过程看似寥寥数语,却承载着调解员大量的释法说理和思想工作。在郭秀生的努力下,继母子间的矛盾有效化解,弘扬了法治正能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导向。

这些年来,经过她的调解,恩仇总能一笑泯,干戈总能化玉帛。尽管随着年纪增大,家人担心她身体状况,希望她“退休”享清福,但她总说:“调解就是化解矛盾,只要大家和谐相处,辛苦一点是值得的。”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调解工作也迈出“互联网+”新步伐。郭秀生深知“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善于接纳新事物。2020年初,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她很快就掌握了“线上调解”的操作方式,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对司法多元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