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新“两纲”实施助力新福建建设
2022-03-22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叶文振
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叶文振
1月1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了《福建省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福建省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它不仅为未来十年福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设立目标和划定路线,而且还要在24项优于国家新“两纲”目标要求的量化指标的顺利实施当中,为全国妇女儿童事业加快发展提供先进经验。
与前期的“两纲”动态对比,福建新“两纲”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领域和目标策略等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更高站位、更新布局和更系统的要求等,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扎实的编制依据。既有贯穿全过程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理论指导,又有累计13万人参加的问卷调查和27场各类座谈会的第一手数据支持,让编制工作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中,贴近妇女儿童诉求;既参考前期的“两纲”实施情况,又结合福建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的专门要求,在现时和未来的衔接中,突出妇女儿童发展的前瞻性和协调性;既强调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的责任意识,又整合全社会力量,在认知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意义中,加快妇女儿童友好型社会的合力构建。
第二、更明确的持守原则。新“两纲”第一次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第一个基本原则,这对于把妇女儿童工作真正纳入党的中心工作,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从而保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省妇女发展纲要的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和省儿童发展纲要的参与发展原则都有利于突出妇女儿童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不仅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力量的作用,还在助力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更对应的实施措施。除了扩充发展领域,分别在妇女和儿童发展纲要中增加了33和25项主要目标以外,还加强“一标多策”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有施策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举措,为组织实施既明确主要抓手,又留有整合更多资源和智慧的空间。同时突出了测评的制度建设,强调提高测评的严肃性、科学性、规范性和专业性。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两纲”的编制和实施,这里结合自己的研究,提几个补充意见。
一是要通过进党校、高校、社区和家庭,特别是借助融媒体,结合新“两纲”的公共宣介,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系统学习和社会宣传,转变固有的传统性别和代际观念,让男女平等和儿童优先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为新“两纲”的有效实施营造积极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是要把新“两纲”置放在福建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中,置放在各成员单位事业发展规划中,纳入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议事日程,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实施,构筑二者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真正实现妇女儿童事业和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三是要利用各种方式,提高男性对新“两纲”的认知和重视,充分调动他们支持和参与新“两纲”实施的性别责任感和自觉性,在两性一起关心和共同参与新“两纲”实施的过程中,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新风尚、男女平等协调发展新关系和儿童优先健康成长新模式。
最后要加强新“两纲”相关统计数据收集制度建设和实施过程问题的跟踪研究。建议除了各成员单位把新“两纲”的相关数据纳入本单位年度统计,省统计局还要设立两纲统计处,专门负责与两纲相关的指标量化和数据收集,为定期监测评估提供可靠的、系统的第一手数据。各级妇儿工委还要和高校合作,建立委校互补性强的研究机构,把时隔太长的监测评估转化为经常性的“两纲”实施过程的跟踪研究,把成果及时地转化为对提高新“两纲”实施质量和时效的智力支持。
教育是未来妇女儿童发展的支撑基石
华侨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陈钦兰
教育是国家民族未来持续发展的支撑基石和保障。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妇女、儿童和家庭教育,将促进妇女和儿童全面发展目标任务纳入福建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和专项规划。
新“两纲”提出了妇女教育和儿童教育11项和9项主要目标,15项和13项策略措施,聚焦福建省妇女和儿童教育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儿童发展优先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到教育法规政策和规划的各级各类教育中,保障妇女和儿童平等接受学前、义务、高中、高等、职业和老年教育的权利,推进儿童和妇女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妇女和儿童科学和综合素质。
新“两纲”增设妇女与家庭建设、儿童与家庭内容。提出要落实家庭教育法律法规,加强家庭教育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导作用。开展健康婚姻家庭关系和婚育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家庭科学育儿能力。强调家庭教育对儿童的重要性和影响作用。倡导父母平等承担家长责任,共同参与家庭教育。
总之,新“两纲”展示了妇女儿童教育发展的新特点与特色,对推进福建省未来妇女儿童发展将产生教育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妇女实现共同富裕
山东女子学院教授 王 慧
新一周期的福建省妇女发展纲要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背景与未来发展趋势,在妇女与经济领域从保障男女平等就业、优化妇女就业结构、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支持妇女参与乡村振兴、落实在闽女台胞享有同等待遇等方面提出了9项主要目标、16项策略措施,明确了新发展阶段促进妇女参与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做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四篇文章,高质量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加强劳动监督和职业保护,全方位保障妇女劳动权益;增加优质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为女性生育后回归岗位或再就业提供培训,多维度促进职业女性家庭工作平衡发展;深入发掘特色资源,引导妇女参与打造“福字号”“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培育致富带头人、建设帮扶车间,立体化支持农村妇女实现增收致富;持续推进台湾职业技能资格采认,推进两岸“三创”基地建设,落实在闽女台胞同等享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深层次推动闽女台胞共享福建发展成果等。
省妇女发展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规划了新时代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顺应了广大妇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汇聚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巾帼力量。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和福利,助力妇女儿童的美好生活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蒋月
社会保障和福利是个人防范风险的重要支柱。保障占全省人口三分之二的妇女、儿童的社会保障权益和供给福利服务,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省妇女发展纲要在“妇女与社会保障”领域、省儿童发展纲要在“儿童与福利”领域分别确立了相应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切实为妇女儿童实现美好生活提供资源支持、制度支撑和服务供给。
省妇女发展纲要确立“妇女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权益,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完善生育、医疗、养老、失业和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和长期照护制度等10个主要目标和12大类社会保障策略措施。确保妇女及时享有各类社会保险待遇,将新业态就业妇女纳入保障范围;加强社会救助分性别统计,提升困难妇女群体的津贴、补贴等;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
省儿童发展纲要确立了基本建成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体系等12个主要目标和15大类策略措施。儿童教育、医疗卫生、福利保障事项将优先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清单。保障儿童基本医疗权益;构建连续完整的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支持体系,完善膳食费用分摊机制;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加强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工作。鼓励幼儿园招收 2—3 岁幼儿。保障孤儿、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留守儿童的权益,建立儿童残疾报告和信息共享制度;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行为和安全自护的指导服务;促进流动儿童及其家庭融入社区。提高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督促相关主体履行困境儿童和受暴力伤害儿童强制报告义务。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保护和服务工作,将更多儿童保护和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加强儿童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建设。落实惠台利民政策保障女台胞和女童福利。
新“两纲”将保障全省妇女儿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更好发展。
强化对妇女儿童人格权益的法治保障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莉
新“两纲”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针对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中的突出问题,围绕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提出了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对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做出了规划。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新“两纲”回应了民法典人格权保护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深化了妇女儿童人格权益的法治保障,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增设妇女儿童人格权益法治保障的目标和措施。二是推动完善保障妇女儿童人格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建立健全法规政策的性别平等评估制度,从源头保障妇女儿童的人格尊严、人格平等、人格安全等人格权益。三是有效推动解决保障妇女儿童人格权益重难点问题,积极回应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新需求新期待:着力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行o为;严厉打击拐卖、性侵等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制止性骚扰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侵害妇女儿童的违法犯罪行为。四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和维权服务,提升妇女儿童人格权益法治保障的意识和能力。新“两纲”围绕保障妇女儿童的人格权益制定了一系列策略措施。
我们相信,在新“两纲”的引领下,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求,必将进一步得到回应和实现,妇女儿童人格权益的法治保障必将有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