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大学第二课堂育人实效探究

2022-03-22朱翔翔

大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温州第二课堂育人

朱翔翔

(温州肯恩大学,浙江 温州 325060)

为了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高校需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融合,以提升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外合作大学的第二课堂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外合作大学学生主要学习内容为引进的教学资源,但是要想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使学生既要有符合外方学位标准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民族自信心,在未来风云变幻的国际大舞台中具有竞争力,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教学实践基地,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外合作大学的主要课程为外方课程,难免会导致学生偏向西方化,“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平衡是中外合作大学培养人才首要解决的问题,第二课堂在此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在中外合作大学科学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作用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中外合作大学第二课堂的现状,发现中外合作大学在推进第二课堂的改革和落实中,遇了一些困难与误区。

一、中外合作大学推进第二课堂的不足

(一)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普遍关注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和成绩,认为第一课堂成绩好才能证实自己的实力,才是自己今后继续深造或走向社会的筹码。有学生甚至认为第二课堂是可有可无的群体性活动,并没有意识到参与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觉得完成第二课堂教育只是为大学生涯锦上添花的行为。其次,中外合作大学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目前还不够完善,又不能全盘照搬传统高校第二课堂开展的成功模式。学校本身一方面没能引进合作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师资、配套全方位投入专业课程建设,另一方面没有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来制定第二课堂的课程体系。

(二)第二成绩单制度不够完善

《中长期青年发展(2016-2025年)》中强调,要探索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途径,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第二课堂的评价体系,对第二课堂开展和反馈以及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表现具有评估作用。无论是从数据信息方面还是评估体系方面,第二课堂成绩单都需要全面、客观、科学地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数据,根据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每一位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情况。而中外合作大学的学校历史都比较短,想要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套及时、准确、全面的数据系统和评估体系难度比较大,目前还处在摸索阶段。

(三)第二课堂人员团队保障不够

第二课堂既不属于教学、教务部门管理,也没有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中。外籍教师一味专注于自己本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对第二课堂建设、开发和执行的参与程度不高。目前,中外合作大学团委规模比较小,具体工作由学校团委负责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辅导机制还欠成熟。第二课堂的活动经常游离于学校的各个部门,每个部门对第二课堂的定义又不一样,导致第二课堂的开展没有专门的管理团队保障,没有一套标准的评价体系。

为了能更好解决上述问题,加强中外合作大学第二课堂育人实效,本研究以温州肯恩大学为例,分析中外合作大学推进第二课堂教育的改革措施,为中外合作大学第二课堂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优质方案。

二、第二课堂管理机构的路径创新

为更好地落实第二课堂建设,《中长期青年发展(2016-2025年)》提出的强化社会实践教育,鼓励青年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温州肯恩大学学校团委制定了“志愿者服务和拓展实践”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志愿者服务和拓展实践”制度旨在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促进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其全面成长成才。该课程分为六个模块: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团活动与校园工作;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及其他。每个模块有对应的课程或活动要求,完成模块以时间来计算,学生在大学四年内达到“志愿服务与拓展实践”时间40 小时为合格。为了客观、及时、准确地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并对其进行评估,所有关于学生参与课外志愿服务与拓展实践的内容都将由学校网上办事大厅系统记录,并以此为准。团委还设立了后续跟踪服务,统一在大二下学期结束时,对年级素质拓展时间完成情况进行认定,并对未达到时间要求的学生提出预警。为了在中外合作大学开展既符合国际潮流与时代需求,又传达中国传统和现实情况的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温州肯恩大学设立了中国国情与文化教育中心。国情课程作为温州肯恩大学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了包括国情课、艺术课和体育课三大类课程,学生需完成14 个学分才能拿到中方的文凭。部分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课程要求不再一味以期末成绩为主,而是将结合阅读量、小组任务、实践活动、创意作业等多个维度考核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度,充分体现了第二课堂时间灵活、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等特点。团委和中国国情与文化教育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外合作大学第二课堂育人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从思想上加强了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重视。

表1 部分课程设置

三、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践创新

根据第二课堂成绩单在高校中外合作大学的“六维度”人才培养模式,温州肯恩大学推出了属于自己的“六维度”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模式。

(一)国际历史文化交流

温州肯恩大学中国国情和文化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了“辨与思”“我与社会”“古与今”“文化传承与国际化”4 门必修课,36 种类型的艺术课和16 种类型的体育课。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下,全面挖掘学生的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

(二)社会实践与互动

温州肯恩大学团委推出了“课外志愿服务与拓展实践”,将其纳入中方毕业审核条件之一,大学四年内达到志愿服务与拓展实践时间40 小时为合格。“课外志愿服务与拓展实践”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开展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项目。

(三)文化科技创新

温州肯恩大学创建了学术科学育人平台。一是打造学术品牌活动。为增强学校学术科研氛围,学校每年举办Student Research Day(学生科研日)。活动旨在鼓励广大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在国际化的视野下,紧密结合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热点开展探索和研究,并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分享科研项目及成果的平台。该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学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设立学生科研基金。为鼓励学生和教授一起开展科学研究,学校每年启动Student Partnering with Faculty(Staff)Programs(师 生拍档科研项目)申请,对入选的项目给予一定资金支持。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和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将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实践化和成果化。三是建立科研合作平台。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带领学生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等加强科研合作,实施各类科研项目,推动科研项目成果化和商业化,促进学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还设立了符合发展的奖学金,培养学生在第一课堂取得好成绩的同时,激励学生参与艺术、文化、体育及校内外社区与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创业比赛等,鼓励学生承担社会责任。

(四)创新课堂体验

中国国情与文化教育中心开设了形式多样、时间灵活、评估全面的课堂。职业发展中心的全球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海外学习项目指导师、实习与见习指导师、就业与创业指导师、升学留学指导师、创新创业指导师定期为学生开展职业发展的体验课,帮助在学校、学生、社会之间建立起交流的桥梁,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为其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专业技能拓展

为开拓师生国际化学术视野,学校定期举办Global Lecture Series(温肯大讲堂),以推动开展全球性的学术交流,使师生们在校园里就能获取到最新的国际学术资讯。

(六)加强国际交流

学校设立海外学习奖学金,用于奖励赴海外高校学习的优秀学生,包括在学业以及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设立大学生科研奖励资助,支持学生参与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报告,加强与国际间大学生的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六维度”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外合作学校落实第二课堂教育与评估提供了科学的标准,完善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四、第二课堂全员育人的政策创新

为了真正推进“第二课堂”在中外合作大学落地,温州肯恩大学推行了全员育人政策。第二课堂不再单单是团委的工作,而是全校师生都参与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有机结合。首先,温州肯恩大学职工担任成长顾问的职责。每位成长顾问负责25—30 位学生,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班会及团建活动,关心学生的成长问题。成长顾问所负责学生人数比传统大学辅导员带领的学生人数要少很多,更利于成长顾问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动态。每一位成长顾问的教育背景、留学经历、工作经验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探索未来。学生事务部的书院导师和团委的各位老师致力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教育、活动等相关的服务,指导书院的导生团队开展博雅教育活动。学生团体在第二课堂的发展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生理事、学生会和社团骨干以及书院导生致力于通过引导,帮助大一学生顺利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生活,帮助他们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获得学业成功和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学术支持中心的指导老师为在校生提供学术支持和个体关注,为学生继续升学或就业打好基础,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将知识和技能与实践有机结合。全员育人政策的推行为中外合作大学第二课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障,加强了团队的建设。

五、结语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以致用、巩固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中外合作办学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旨归,中外合作办学下的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是连接中外的桥梁,因此推行第二课堂引领尤为重要。本研究从温州肯恩大学推行第二课堂的实例出发,分析了第二课堂在中外合作大学推行中的困境,并从管理机构、课堂成绩单制度、全员育人政策三个方面的创新做法,探索如何高质量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育人成效,以期为其他院校探究通过第二课堂提升中外合作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温州第二课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好玩的温州乐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温州模式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