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道德共同体: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
2022-03-22万玛宁
万玛宁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2015年10月,国务院统一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双一流”建设要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从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到2030年更多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再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逐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强调,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确保实现“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确定的战略。
两份纲领性指导文件中均强调我国的建设目标是达到世界一流的大学水平。世界一流,一流的内涵和本质究竟是何物?是否具有了一流的师资、培养出了一流的人才,产出了一流的成果、拥有了一流的硬件,就是一流的大学?若答案是肯定的,那这些一流又是缘何而来,以何为基?
一、一流大学的德性内涵
迄今为止,“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和外延仍尚无定论、不甚清晰。世界上各国家、各机构进行的大学排名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和权重都不尽相同。但从一部分共性的指标可以看出,大多数指标体系都强调可量化的外在指标,如科研创新、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很少论及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对社会道德的引领和社会文明的促进等难以量化的内在指标。
大学作为一个组织,既要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斐然的精神。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犹如大学组织的根和魂,指引着大学人向着更高更好的目标迈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挺进一流大学的前列。而大学的精神、理念、文化,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引领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有别于普通大学的卓越大学声望和道德话语权。
大学作为一个组织,有一般组织机构的属性和特点。大学的管理理念也顺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一直以来,大学都追随着企业的管理理念、科层制的管理模式,更多地关注管理的效率、效益,对工具理性的追求和强调。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综合体,有其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性,科层制管理的“非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导致人本精神的匮乏和缺失。党的十八大报告正本清源、回归本质、旗帜鲜明地提出,只有“立德树人”才是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是中国教育的核心价值。之后,《指导意见》中也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要以中国特色为核心,以内涵发展为主线,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大学精神、理念的内涵和精髓,把德性、德行贯穿于大学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
纵观五千年中华文化,什么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流”价值的评判标准呢?于此,华夏先贤们早有总结。《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鲁叔孙豹与晋范宣子讨论后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是立功,其次是立言”。自此,“三不朽”成为中华文明千古相传的价值核心和思想密码。在“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中,立德为首,人首先要立德,立德才能有安身之本、修身之基石,物有弃舍,人有生死,唯有德才能传承与不朽。立功、立言都统一在立德之下。
在中国的第一部教育著作《礼记·大学》中就曾提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指出教育的价值是开启民智,驱逐愚昧,令优良品德得以弘扬与传承。德性是人修身之根基,是一切好的品质和品质好的状态保持存续的本源和保障。德性,其字面意思就是“有道德”的品性。因而,自古以来,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德性”被人们用作道德的同义词,直接解释为道德品质上的好与坏。而在国外,尽管有着语言上的差异,但对于此也有着近似的表述。美国哲学家麦金泰尔在其名作《德性之后》中,曾这样写道,“德性既看作是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所必需的品质,又看作是善于整体生活的善的品质。”仅从狭义的角度,德性就是一种好的品质或状态。而换作广义的视角,德性就不只包括道德意义上的善,更涵盖了价值论上的优秀或值得赞扬的性质。本文所要论述的德性,主要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研究与阐述,是有利于品质具有者本人,其他活动于其中的共同体,以及使得共同体的成员更好生存的品质。
二、道德共同体的内涵与特性
道德的功能主要是让人们生活和工作在一起,并从合作的努力中受益。道德共同体就是具备对好的品质的追求和达到品质好的状态要求而形成的拥有统一目标的社会组织。构建道德共同体,最关键的是构建统一的“共享价值观”和“共同道德精神”,以具备共识的道德价值目标、道德意识形态、道德价值信念、道德价值评判标准和若干行为指示,构建成一个完整、有效且具备自生力的价值结构,并以此构建出共同学习探究、彼此宽容包容的、相互扶持成长的共生共存组织。
(一)共同体与一般团体的区别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1855—1936)认为共同体是人的意志完善的统一体,是真正的、持久的、基于某种特定属性而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结合类型。在人类社会中,个人选择什么形式的共同生活状态是由个体的人类意志决定的。人类的意志对外的体现,实际上是个体的本质意志和选择意志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质意志限于其思维被包括在内意志的结构态势,是自然而真实的,是将思维与生命统一之后的体现。选择意志则是思维本身的产物,只限于意识被包括于其中的思维的结构形式,是在观念或行为上的统一,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利己意识。本质意识解释当前和未来,将过去作为发起的基础。选择意识则帮助个体理解与自己相关的未来变化。共同体,就是建立在本质意识基础上的类型组合。与之相反,一般团体则通过趋同的选择意识进行结合。
地缘、血缘和精神,三者构成了最主要的共同体基本形式。血缘作为最基本的共同体形式,在社会行进与时空变迁中,逐渐发展和分离出地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以共同居住作为最主要的建构纽带,在此基础上,结合宗教、语言、文字、绘画等工具逐渐演化发展出不同的精神共同体。共同体是“人的意志完善的统一体,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的状态”。
共同体具有血缘、亲缘、地缘以及心灵精神的一致性,因此,成员间享有共同的习俗和信仰,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容易形成被接受和被认可的规范治理体系。一般团体的治理体系往往以法律、法规、契约的形式出现,服务于追求科学、理性的管理层,成员间各自独立,没有情感、心灵、精神上的互融互通,对他人和整体不能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表1 共同体与一般团体的区别
(二)道德共同体的特殊属性
1.道德共同体的自然形成性
共同体可以被视为是完整统一意志的体现,是具备自然、有机、持续的共同组织,因此共同体里的权威、威严、尊敬、敬畏也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并由此形成强有力的关系,维系着共同体的进步完善。道德共同体在共同体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共同体内共享的价值观和共同的道德精神,是基于对好的品质的追求和达到品质好的状态的目标而建立的共同体组织。其共同建立的道德价值判断、道德意识、价值信念、价值认同或相关德性都是共同体及其成员成长发展必需的精神食粮和心灵滋养,是人生而为人的本质探寻和追求。
2.道德共同体的一致认同性
一致认同性是指共同体成员对其道德标准、价值判断的共同理解,是共同体成员相互间真正的、持久的共同工作、生活的本质要求。道德共同体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的多样性,国别、地域、民族、种族的异质冲突加剧,人类过度追求科学、理性、效益、利益而导致精神匮乏、情感空虚、心灵混沌、道德无公度、价值无标准状态下的一种同质化诉求与渴望。因此,道德共同体中的成员有共同的精神需求和道德追求,无需刻意的斗争和强制,通过共享价值观和道德精神,形成相互联结的、一致认同的情感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判断。
3.道德共同体的成员和睦性
道德共同体的成员基于共同的精神需求和道德追求,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大局意识,愿意为共同体的成长发展主动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理念、经验。道德共同体尊重其成员在人才培养、教材教法、科学研究以及个人偏好等方面的多样性、差异性,鼓励其成员在一致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基础上发展各自的特色、个性,通过建立健全沟通、交流的机制体制,确保其成员间的和睦共处。
三、构建道德共同体对一流大学的作用
(一)构建道德共同体有利于建立共同体规范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同共同体拥有不同的核心意志,核心意志就是共同体的核心表现,它使得共同体的成员具备统一目标、高度共识和明确价值,使得共同体始终具备特有的生命力,能够不断凝聚更多的人加入共同体的事业,聚合更多的力量与资源。共同体中心统管对共同体及其成员有价值的东西,提供指引行为的规范,并赋予共同体的生活以意义。在道德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一个规范体系逐渐形成。凭借这个强有力的规范体系,教师践行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模范的方式行事,与新的思想理念俱进,帮助共同体成员取得进步,成功的机会大幅增加。
(二)构建道德共同体有利于树立专业理想
在讨论大学教师专业化时,其能力往往是受到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大学建设来说,专业主义是当前最为认可与流行的意见主张。专业主义注重能力,也不应忽视德行。大学能力建设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与关注,而大学德行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把专业价值观界定为能够使人以模范的方式行事的美德,由此导致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实现。人们用增强社会实践发展水平的方式做出贡献,并与所有共享统一目标、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为整体实践活动的繁荣作出贡献的实践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都是专业理想的内容。道德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大学教师承诺以模范的方式行事,实现有价值的社会目标,同其他实践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构建道德共同体有利于形成内在激励
在美国学者托马斯·萨乔万尼《道德领导一一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一书中提出,人类不仅受自利驱动,而且受我们的情感、价值观以及我们在各种团体中的成员身份所带来的社会契约的驱动。这是一种当与共同的规范相结合的专业理想出现时才有的模式。
(四)构建道德共同体有利于培养教师团队精神
众所周知,教师中的团队精神是促进更好的工作状况、改善教师实践、获得更佳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将团队精神作为一种专业美德来理解,涉及两个维度——义务的履行和表现为何。道德共同体的构建利于学校成员对严格确定的义务和责任的履行与承担。在团队精神的表现方面将其界定为恰当的专业态度或取向更有意义。道德共同体的成员身份、对共同事业的承诺、共享的专业价值观都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形成。团队精神促进教师形成自然的联结,并越发变得会自我管理和自我领导。以团队精神行事,不仅可以有效地行事,更可以良好地行事。
(五)构建道德共同体利于确立道德权威
大学最初作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被社会接受和认同,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等确立了大学的学术权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社会组织以往更多的关注绩效、效益。机械的、量化的科学管理模式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阻碍,大学组织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道德共同体的构建使全校师生共享价值目标和道德信念,遵守共同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树立道德责任意识,履行道德义务,从而把专业技术能力、专业实践活动升华为一种德性、德行。通过构建道德共同体,实现大学共同规范的创建、专业理想的树立、内在激励的形成、团队精神的培养,最终实现大学道德权威的确立,进而为学术权威的提升发展净化环境、夯实根基。
四、结论
一流大学都不是一蹴而就地生成的,它们都是有灵魂、有精神、有信仰的道德生命体。通过构建道德共同体,激发人性潜能,激励共同体成员探究内心中基于共同价值观、理念、愿景而形成的责任、态度、承诺,出于正义和善而行事,使大学及其成员在清醒的道德认知下定位自己的道德角色,在高尚的道德目标下履行大学的职能和使命。
大学作为一个组织,组织领导的交替必然带来管理风格、管理模式的改变,甚至对大学的发展进步产生影响和阻碍。通过分布式领导的建立,削弱领导力过于集中带来的危害,再到各种领导替身的创建,将诸如领导交替等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将是未来大学组织变革的趋势所向。
大学共同规范的创建、专业理想的树立、内在激励的形成、团队精神的培养,道德权威的确立,都是大学领导力的有效替身。道德共同体的构建正是道德领导管理模式实施实现的关键,也正是一所大学从功能大学向卓越大学即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