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尺讲台守初心 四季晴雨育后人
—— 记黄埔后代梁红

2022-03-22

黄埔 2022年2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音乐专业

梁红,黄埔16期生梁明远之侄孙女、24期生万少林之外甥女,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湖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联络工作委员会委员。

1989年,梁红从武汉音乐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从此,她一肩挑着教学实践,一肩挑着理论研究,一干就是33年。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成为她33年不变的誓言!记得她本科毕业留校任教,第一次走上庄严而神圣的讲台时,想的是“如何把这堂课上好”;如今,收获累累硕果,但她仍想着“如何把这堂课上得更好”。

“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如果说初心是奋斗的“原点”,坚守则如同“半径”。怀揣着教育理想的梁红,在三尺讲台上持续耕耘。动力何来?梁红说:“来自自己种下的种子生长出无限可能的喜悦。”

作为音乐理论基础的视唱练耳专业教师,梁红在教学中强调“厚基础、重传承”。尤其在音乐听觉及乐感的培养方面,她独特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她还从严把关选拔音乐人才及早开展基础训练,优化人才成长路径,为学科长足发展储备了一批“有缘人”。

“一主导一平台”的本科生教学。搞清楚“学什么、怎么学”,犹如打开知识仓库的大门。必修课上,梁红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以及音乐听觉、视唱、分析和乐感培养等多方位训练。为了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她创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体系,强调为学生们多设置由易到难的课程,注意让学生们多一些通俗易懂的趣味探索。

选修课上,她拿出硬招实招,让知识点“抖出包袱”,让课堂既“有趣”又“有料”。她开设的“视唱练耳教学法”和“视唱VIP”两门选修课,一改传统课堂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将课堂临时搭建起一个人人“有话筒”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从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学。基于此,梁红赢得学生的充分认可,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集体课教师。

“增学识、提能力”的研究生教学。“由博泛转为专精,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增强学识、提升能力的过程”,梁红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论文写作如何规范?选题标准怎么定?写作技巧有没有讲究……在主科教学和其他专业研究生理论指导中,她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更有价值的深度学习,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学生、老师教学相长,理应互相滋养、共同成长”,在梁红看来,“我们从来不缺优秀的学生,只是没有人去发现他们”。如今,她培养的一批批视唱练耳师资正活跃在全国各地,成为第二、三代中坚力量。

/ 梁红(前排中)参加学生毕业答辩会后与学生合影。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梁红在多年从教中不仅找到“角色”,还干出“特色”。

教材活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梁红非常注重教材建设。“学生学习有其认知发展特点”,梁红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明确“讲什么”、规划“如何讲”、引导“怎么教”,在选题、选材方面,要求既系统全面又重点突出。《调性视唱教程》《多声部视唱》《调性视唱》……这些武汉音乐学院本科学生必修教材,倾注了梁红的心血,也大致描绘出了她的育人“路线图”。

科研热了。“教学是主战场,科研是主渠道。”业余时间,梁红一门心思扑到理论研究中。在承担本科、硕士阶段常规教学工作外,她还主持完成了省级科研课题《以视听为基础激活人的通感实现音乐的普世价值》,参与完成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程《艺术院校视唱练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出版了《视唱练耳基础训练教程》《视唱练耳复合教程》等专著,发表《视唱训练新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视唱练耳文献研究与评述》《谈音乐的力量》等多篇论文于核心期刊。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视唱练耳文献研究与评述》一文,文章发表前,梁红在一次全国范围的视唱练耳学术会议上以此为题做发言,获得与会者的认可。文章发表后,更是受到同行专家的关注和肯定,并获得湖北省第一届高等学校音乐教学科研成果专业组一等奖。

角色变了。教学之余,梁红还关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她认为,“良性教研生态,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为此,她甘为人梯,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激发青年教师发挥专业智慧,创新科研方式,推动青年教师团队和个人成长共赢,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一名在校青年教师深有体会:“梁教授真正做到了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与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作为视唱练耳学科专家,梁红还多次受聘于湖北省考试院,参与省音乐联考命题工作,为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音乐专业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