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生班级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的实践策略
2022-03-22张舒心陆文娟
张舒心 陆文娟
摘要:开展职业化主题班会可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从而有效实现中职学校教育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中职班级;职业化主题班会活动;实施策略
1结合最近发展需要,提炼活动主题
1.1研究学生生活,发现成长需要
这是选择活动主题的最主要途径,应通过观察学生、分析其行为表现,综合考虑最近一段时间同学们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所反映出的共性问题,由此发现值得探讨的主题。这既包括值得防备的问题,如迷恋网络游戏、早恋、厌学、住校生行为规范不够理想等,也包括值得鼓励的发展方向,如加强与同学、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合理利用网络来帮助人际交往和课程学习等。
1.2利用学校整体性的德育活动部署,创造发展需要
我们不赞成机械地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来确立班级活动主题,但并不反对创造性地执行上级安排。因此,如果学校有整体性的德育活动部署,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开发和选择班级活动主题。有一位班主任带领学生完成了学校整体安排的三次实践活动:暑期“走进社区、走近文明、走近文化、走近科学”的实践活动,到劳技中心开展的“一日实践”活动和国庆节前的义工活动。与只关注完成事务的常规做法不同,这位班主任从学生的活动细节(如学生勤快能干、品尝劳动成果时的快乐)入手,凭着专业敏感,形成了一个初步想法:利用这样的教育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为今后的选择做准备。她发动学生共同策划、并利用课题组的集体智慧,在近两个月的筹备过程中,先是提出“实践活动—劳技中心”这一主题,之后提炼出了“努力·成功·快乐”的活动主题,并由此开展了一系列成功的教育活动。
2引领学生主动优化活动结构,提高学生的活动水平
2.1引导学生设计活动结构
活动主题鲜明、结构清晰有逻辑、方案具体可操作,学生才能有效地进人活动情境,领悟活动宗旨。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的初期,教师可利用自己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的经验,引导学生构建一次主题活动的内在结构,这是教师以活动为载体教给学生活动结构的最佳时期;在学生积累了更多经验,从事后续系列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把握这种内在的结构。例如,在上述三次实践活动中,先后出现了两种班会活动方案。第一种方案的主题是“实践活动—劳技中心”,主要呈现一次集体活动的场景,交流其中的感受。这一方案只要具有一定敬业精神的班主任都可以把握。第二种方案则处于更高境界,是不仅敬业而且具有更高专业素养的班主任才能指导学生达到的境界:班级活动有丰富内容、有鲜明节奏,还有更高的立意、更深的内涵。她在前一主题的基础上,提炼出“努力·成功·快乐”的主题,用以反映“我努力、我成功、我快乐”的成长体验,并据此形成整个班会三个逐步递进的层次:呈现、拓展、提升。
2.2让学生用好活动结构
主题活动处处都蕴含着教育契机,其活动结构本身也是提升学生内在思维逻辑的重要资源。在班级学生有了一定开展主题活动的经验后,要放手让学生尝试有逻辑地呈现班级发展的问题与需要,并交流、提炼出解决方案。例如,根据上述三个层次的要求,学生主动地搜集和整理以往的活动资料、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成功事例、采访父辈的奋斗经历,辨析并选择合适的主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主动发现、整理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发展境界。
2.3让学生创新活动结构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活动,人只有通过一定次数的重复,才能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与技巧。重复使人掌握了技能、技巧后,就会把思维的重点移向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活动结构本身。”实际上,当学生学会运用合适的结构呈现问题、打开交流空间、提炼教育资源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进行自我教育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分析班级同学的主要发展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经过这样一个思维筛选过程,低层次的发展问题会被学生主动解决,逐步呈现出的就是同学们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需要”。
3充分利用后续活动,让成长体验进一步升华
3.1对活动过程及效果进行多元化评价
主题活动不同于学科考试,不会有明确的优良、不及格线,但要使学生的活动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组织多方给予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班主任、课任教师、家长、全体学生等都要从多角度给予评价,包括评价活动主题的适切性、活动过程的精细化程度、活动目标的达成程度,评价学生的组织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应变、体悟能力等。实践证明,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是促进学生自主意识、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多元化评价还是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的催化剂。例如,上面所提到的那个班级,在这次主题活动结束后,邀请课任教师和家长对活动教学进行多角度的评价,语文老师对活动方案以及主持稿的措辞和同学们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提出了建议,数学老师惊叹于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活动课的指导老师表达了要与班主任合作开展活动的愿望,很多家长都希望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主题活动一下子成了各种教育力量的凝聚轴心,这无疑给班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环境。
3.2组织学生总结活动过程中的成长体验
在我们的实践研究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形:活动中的一句话让某个同学的心灵产生震撼。活动中的表演、主持让某个同学重新认识了自己,活动后某个同学认为某个部分加上或减掉某个环节会更好,等等。这些很可能是学生的一闪念,但学生若能把这些体验提炼记录下来,就成为他们再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例如,一名学生就在上述活动之后写道:“到了主题班会那天,虽然老师来的并不是很多,但是我们依然开得非常开心,同学们的泪水和笑声就是对我们付出的回报。为了这个,我们值!”当学生能够体悟主题活动所带来的精神回馈以及对外在事物有内在的评价标准时,他便开始了自主发展、自我教育的生命历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班级开展职业化主题班会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而且也是培养优质学生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班主任要精心设计好主题班会,精细管理班会过程,并做好评价跟踪反馈工作,突出班会的育人功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广婷,彭辉,钟芝兰,蓝柳萍,韦红,覃良冠.中职班级职业化主题班会活动的实施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08):20-22.
[2]陶文敏.关注中职学生发展,正确评价班级主题活动[J].赤子(中旬),2013(09):78-79.
[3]张舒心.基于年级特点的中职校班级活动主题设计[J].河南科技,2013(06):25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