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2-03-22杨欢
杨欢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中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急性高热惊厥患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惊厥消失时间、及高热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3.94%高于对照组72.73%(P<0.05);观察组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69.70%(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中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疗效以及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满意度;综合护理;住院时间
临床儿科疾病中,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为其中常见病,该病在0~5岁幼儿中发病率较高。临床研究指出[1],感染是导致小儿急性高热惊厥发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患儿体温在被感染后会快速上升,并且因为幼儿的免疫系统较弱,所以某些患儿的体温在38.9度之后会发生惊厥。临床研究表示[2],临床在治疗急性高热惊厥患儿时配合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所以,本研究中对该类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效果理想,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66例急性高热惊厥患儿(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18±0.57)岁;对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3.07±0.49)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包括:①心理护理。因为家属担心患儿健康常常出现如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乃至发生大喊大叫的情况,促使护理及治疗依从性显著降低,然而家属的态度同患儿疾病康复关系密切。并且在面对疾病时,年龄较大的患儿出现恐惧和焦虑心理的情况较多,影响治疗。所以,护理人员需加强同家属和患儿的交流,对其心理状态积极评估,告诉疾病出现的原因以及预防及处理的有关措施,从而缓解其负面情绪,提升护理及治疗信心和依从性。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将适宜的温度提供给患儿,保证柔和光线以及安静的病房环境。并且告诉家属及患儿多休息,尽量在睡觉时保持侧卧位,头向一侧偏,确保呼吸顺畅。③高热护理。护理人员需遵医嘱对高热患儿采取措施,即药物或物理降温。若患儿温度在39度可对头部进行降温;若温度超过39.5度需全身降温。物理降温措施包括在额头和大血管处流经处分别放置湿毛巾、冰袋,护理人员在利用冰敷时需要对体温变化密切注意,在温度低于38度时可停止冰敷。④惊厥护理。护理人员在患儿出现惊厥时需要保证其呼吸道顺畅,为其采取侧卧位的同时将其口腔异物清除,并在上下齿之间放置包裹纱布的压舌板;若患儿发生缺氧应马上吸氧;注意对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变化观察。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惊厥消失时间、高热消退时间。
②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③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8.0分析数据,P<0.05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组间对比(P<0.05)。见表1。
2.2 满意度
组间对比(P<0.05)。见表2。
2.3 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组间对比(P<0.05)。见表3。
3 討论
在婴幼儿高发疾病中,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为比较多见的一种,也是引起婴幼儿急诊的主要因素之一。小儿急性高热惊厥若在出现后没有获得及时且有效的救治极有可能损害其脑部组织,进而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对急性高热惊厥患儿来讲,对其实施积极的治疗以及护理都是疾病治愈必不可少的措施。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有效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示综合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护理中效果较好,在疗效提升的同时缩短病程,家属对此更加满意。分析原因:综合护理为人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一种干预模式,在临床护理患者过程中,不但关注其生理状况,同时也关注其心理状态,进而从多个方面,如心理、生理等加强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中可使患儿从心理以及生理等多个方面改善,进而使患儿的惊厥以及高热症状以最少的时间减轻,进而实现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3]。
总而言之,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患儿经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使其整体疗效显著提高,同时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便于患儿恢复健康,同时也便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吴晓霞. 综合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甘肃科技,2021,37(6):162-164.
[2] 王颖. 综合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母婴世界,2021(8):156.
[3] 马琰. 综合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健康之友,2020(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