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护理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估

2022-03-22唐艳

健康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静脉采血门诊护理干预效果

唐艳

摘要:目的:探究门诊护理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抽选2019.02-2021.02期间到我院就诊的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60例,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接受门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晕血晕针发生率、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采血晕血晕针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采用门诊护理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门诊护理;静脉采血;晕血晕针;干预效果

静脉采血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诊疗检测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基础性护理操作技术。一般情况下其适宜在清晨时段开展,而患者处于空腹状态下,很容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比较明显的症状即是晕血晕针。出现这一表现的主要原因则是受患者体质影响,并且在精神高度紧张、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的干扰下,经常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冷汗以及头晕等问题。很容易导致患者突然丧失意识,不利于整个采血过程的进行,严重情况会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1]。通常患者在休息或者饮用糖水后即可缓解,如症状表现较为严重,需采取其他方法进行治疗。为确保患者采血的顺利开展,需要对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方式,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晕血晕针情况。常规护理方式大多是事前控制为主,对采血过程中以及采血后的护理较为缺乏。门诊护理则是通过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和环境干预等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治疗和满意度。为此,本文主要探究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采用门诊护理方式的效果评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9.02-2021.02,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60例,每组各有30例。其中研究组病人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0.52±3.57)岁。对照组病人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1.04±3.62)岁。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静脉采血方法:护理人员使用消毒液及水清洁双手,将受检者前臂放置在采血台面上,保持掌心向上的姿势,并在肘下放一针垫。同时要求患者多次紧握和放松拳头,目的是使患者静脉隆起而便于实施穿刺。然后利用左手触摸穿刺部位的静脉血管,擦拭消毒液。干后可采用无菌采血针进行穿刺,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样。此时护理人员左手应用拇指固定静脉穿刺点下端,右手持采血针,保障针头与皮肤呈30°角,并沿着静脉走向快速刺入皮肤。少量见血后接真空采血管,同时放松止血带,进行血样采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相关护理人员對患者开展采血操作,并向患者介绍采血时可能出现的疼痛。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健康宣教,提醒患者做好采血准备,并采用有效沟通技巧,吸引患者对穿刺操作的关注度,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提高采血成功率。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门诊护理,主要措施:(1)心理护理。影响静脉采血患者产生晕血晕针情况的因素,一般是因心理状态导致的。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疏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紧张、焦虑以及烦躁等负面情绪,综合各种因素做好评估工作。并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保证其在采血时具有平稳的心态,要给予患者鼓励性语言,促使患者得到一定的尊重和关心,尽量消除不良情绪。(2)疼痛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通过提高自身穿刺技能,以此环节患者的疼痛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以及多次穿刺等,减轻患者疼痛感受。同时要加强关注患者的各种症状,如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出汗等情况,需叮嘱患者深呼吸,尽量放松情绪,并指导患者闭上双眼,头偏向一侧,减少不良刺激等。同时还需充分了解相关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如果发生晕血晕针等情况,要立即停止采血,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监测各项生命体征,避免患者出现过激行为。(3)积极开展环境干预措施。针对门诊采血患者较多的状况,尽量保证环境安静,维持良好的采血秩序。可在采血高峰期适当增加护理和采血人员,及时安抚患者,保证采血有效性得到提升。(4)皮下淤血护理措施。如在采血中出现皮下淤血,主要是与反复穿刺、拔针后按压不当、时间不够等有关。所以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按压技巧,并指导患者在拔针后正确按压。具体做法为利用棉签压住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按压时间控制在3-5min。如果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差,可适当延长按压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皮下淤血现象的出现。

1.3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晕血晕针率,患者发生率越低,表示护理干预效果越有效。

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进行满意度评估,采用百分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技术熟练度、健康教育程度、患者舒适程度、疼痛程度、采血环境等维度。当得到超过88分,则为非常满意、得分68-88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8分则为不满意。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的和,满意度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对各项计数资料进行处理。用(%)表示。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晕血晕针率

研究组患者静脉采血晕血晕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67%和2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2.2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经分组实施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晕血晕针属于一种恐惧症,当患者在采血时看到针管或抽血场景时,会产生一定的神经系统焦虑症状。通常情况下,静脉采血患者出现晕血晕针的症状主要是受个人体质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具体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冷汗、心慌等。大多数患者可通过静坐休息或者饮用适量的糖水等,即可自行恢复[2-3]。不过也有部分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对采血质量和治疗过程造成不利干扰。因此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门诊护理方法得到重视。

根据临床实践,患者发生晕血晕针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体质原因,即是患者体质虚弱,在精神紧张以及饥饿、大汗等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头晕目眩、心慌甚至昏厥的表现。患者体质虚弱的诱因有疲劳、过敏体质、血管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同时患者出现晕血晕针症状的因素还包括体位不当或者针刺手法过重等,比如保持立位和正坐位晕针者居多。部分患者也会因心理因素而出现该症,比如初次针刺者,产生恐惧、畏痛、紧张等心理,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直立性低血压以及神经官能症等影响下,均会出现晕血晕针。另外,环境和气候也会促使晕血晕针,例如在闷热季节,由于气压较低且门诊室内空气浑浊、声音嘈杂,可增加患者出现晕血晕针症状的概率。通过对患者实施门诊护理干预,能够在静脉穿刺的过程中,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分散患者注意力,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同时护理人员在拔针后通过正确指导患者开展按压,有利于避免皮下淤血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晕血晕针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对实验抽选的60例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实施分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门诊护理。通过干预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晕血晕针率指标,研究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发生率为26.67%,经统计学分析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突出,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表明门诊护理可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疼痛护理,降低晕血晕针的发生率,减轻不良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80.00%,组间对比差异突出,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接受门诊护理后,能够有效的改善疼痛感,对护理服务的评价较高,可顺利开展静脉采血工作,并促使患者主动配合采血,实现良好采血秩序。在采血护理中相关人员还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并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患者的表现情况。即是开展心理疏导,避免因心理因素导致晕血晕针现象,提高患者配合度和依从性。

综上所述,针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采用门诊护理,有利于降低晕血晕针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俊丽.门诊护理干预优化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效果的评价[J].饮食保健,2020,7(7):189.

[2]韓向云.多元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采血对晕针的影响效果分析[J].家有孕宝,2020,2(9):276.

[3]董丽丽.探讨门诊静脉采血的护理措施及交叉感染的预防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2):163-164.

猜你喜欢

静脉采血门诊护理干预效果
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效果评价
试析优质服务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联合治疗方法对透析低血压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静脉采血后不同按压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的现状研究
门诊婴幼患儿静脉采血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