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灯
2022-03-22陈梓萌
陈梓萌
读完苗新坤老师所作的《一棵树的遐想》,我感受颇深。全篇没有一处是刻意斟酌推敲,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段自然、和谐的美好回忆。
“一锹挖下去,便开启了它30多年的生涯……”何尝不是呢?还记得老师在我读初一时的第一节语文课,他便抑扬顿挫地为我们朗诵了朱自清的《春》,当他开口的一刹,全班同学的思绪似乎都被带入了佩弦笔下的春天。或许,就是这一声朗诵,升华了我自那日之后,对语文、阅读和文学的兴趣。我渐渐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就不由地将我一直疑惑的发现——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曹雪芹的《红楼梦》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似且呼应的联系,写了下来,去向学识渊博的苗老师请教,得到老师的肯定后,我倍受鼓舞,并且在他的不断鼓励下,我开始尝试阅读鉴赏更多的名家名作。
每日的语文课似乎成了我思想与灵魂相碰撞的重要阵地。读完《一棵树的遐想》后,现在想来苗老师的教学风格似乎也是受了他童年、少年时的经历的影响——绘声绘色,妙趣横生,声情并茂,精彩纷呈,使我们融入了一种思想灵动的境界。苗老师的课堂从不拘泥于语文课的本身,而是给予我们的思维绝对的自由。正如他常说,“心理活动最美的是心灵自由”。
每日的语文课刚开始的三五分钟,我们总是激动,兴奋,充满期待。因为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思维、写作能力,让我们轮流读“随笔”,那时初一,仅仅是“读”,如今初二了,老師会当场出主题,让我们现场即兴口述“随笔”。就这样,我们通过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随笔”,以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引发我们对社会上的一个个现象或问题的深入思考。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我们的写作潜能;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我们的发散性思维,让思维不只是停留在“原点”。
或许老师也是受年少时读武侠小说的影响,待人重情重义。就像小说中那些武功至高,却又从来低调行事的大侠。他一向都是平易近人的,又没有架子。对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很耐心,他会像我们的朋友一样,不急不缓地倾听着我们的发言,倾听着我们的心声,不论你回答的正确与否,他总会在语言行动中给予你肯定和鼓励。
苗老师的亲和力之强是无法想象的。我们常在课后找老师谈课堂上的观点,谈心,或聊最近在阅读的书目。与苗老师交流,永远是那样自然,从来不需要打好腹稿,紧张开口。每次与老师的对话,就像在汲取精神的食粮,让人舒服、惬意。
我一直很敬爱苗新坤老师。我想,他是一位让我体验到真正心灵自由的老师;也是一位让我对“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开始学着深入思考的老师。
苗新坤老师常说,“人这辈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寻求幸福”。不错的,苗老师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方的漫漫长路,照亮着路途之上的点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