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同的课程思政模式
2022-03-22耿瑞利
耿瑞利
[摘 要]课堂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场域,此外还包括网络场域、实践场域,只有“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实现有效合作,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打造贯通课堂、网络、实践的立体育人模式。本文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课程为例,以习近平“十大网络观”为课程思政结合点,探索“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同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分别对应课堂场域、网络场域和实践场域,并明确了该模式的实施步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场域协同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2-0079-03
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教学科目中的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融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整个学科教学环节,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共进,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堂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场域,此外还包括网络场域、实践场域,只有“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实现有效合作,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打造贯通课堂、网络、实践的立体育人模式。当前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思政与专业学科知识的融合,即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及思想引领作用,使其能够有机地融入专业学科的课堂与教材当中;二是教学与实践的创新协同,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课内外相互结合,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本文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课程为例,以习近平“十大网络观”为课程思政结合点,探索“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作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信息检索”“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分析”等课程为该学科的专业核心课,主要讲授信息分析方法、信息管理的具体操作实践,尤其是网络信息分析与管理等内容,是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网络观的最佳结合点。
一、“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同的现实意义
第一,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要“规范网络空间行为”“打造一个健康清朗的互联网”。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符合新时期思政建设的需要,是大势所趋。
第二,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将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本科生课程教育相结合,探索建设模式,是课程思政主动占据、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创新和尝试。“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作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一方面为思政元素与学科知识点的融合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为如何能从全方位的角度强化思政建设成效提供借鉴指导,有助于创新教学,将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网络、生活与实践等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价值判断、选择及塑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第三,有助于大学生端正价值取向,引导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内容。由于互联网上价值观、意识形态多元,个别大学生“对网上基本形势认识不清,面对境内外不良信息缺乏足够的甄别力、批判力和抵制力”。要端正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发布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内容,顺应时代的呼唤。
第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模式不仅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还将开发“疫情时期虚假信息的甄别分析”“网络舆论热点的形成与演变”教学案例,设置与时代接轨的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质量与价值引领能力。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信息甄别能力、舆论识别判读能力,通过实践场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体验中让社会责任感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同的课程思政模式建设
“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同的课程思政模式包括课堂场域、网络场域、实践场域,分别对应课程内容改革、课程手段改革、教学方式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课堂场域
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治理问题先后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分析了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国内外格局的变化,阐明了中国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宏观思考、战略部署和方针路径,明确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网络治理的具体任务和要求,提出了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世界各国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政策主张。这些重要论述共包括十个方面,被简称为“十大网络观”,具体包含综合统筹的总体安全观、网络强国的目标愿景观、一体两翼的双轮驱动观、携手应对的合作共赢观、交流互鉴的共享平台观、可管可控的网络清朗观、建章立制的依法治理观、安全保障的有序发展观、尊重互信的网络主权观、民主平等的全球治理观。
课程场域的改革需要紧密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知识点,让“十大网络观”的具体内容逐次进课堂,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使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以“信息分析”专业课程为例,可结合的知识点包括信息分析的相关理论、技术方法实践、信息分析工作框架、信息分析建模、信息分析方法、科技信息分析、经济信息分析、网络信息分析、社会信息分析等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例如:在讲授“信息安全的相关理论时”,结合与信息安全有关的课程知识,融入“总体安全观”课程知识点与网络观的结合点,具体可参看表1。
(二)教学手段改革:网络场域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设备等新兴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进行新闻浏览、娱乐活动和信息传递的首要渠道,网络场域是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个别大学生对媒介形态的警惕性不高,难以区分媒体构建的“现实”和客观世界的现实,较易受到错误舆论信息的误导,也容易被某些模棱两可的偏激观念影响,甚至会落入虚假谣言的语言陷阱,成为错误舆论的推手。
本模式建设将进行教学手段改革,课程内容与时政热点话题与网络热点及时结合,开发“疫情时期虚假信息的甄别分析”“网络舆论热点的形成与演变”教学案例。一手講清危害,提升大学生对虚假信息的甄别能力,树立安全意识;一手牢抓引导,鼓励大学生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助力清朗网络空间建设。网络场域建设是“可管可控的网络清朗观”的直接体现,也是教学改革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方式的体现。
(三)教学方式改革:实践场域
结合互联网信息分析的实践工作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感受实践、参与实践。第一,可邀请互联网治理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树立正确网络观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第二,可与网信办或信息化部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参观考察、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第三,组织学生开展“网络价值观”系列宣传实践活动,包括校园宣传实践,以及在周边社区开展如何甄别虚假信息的实践宣传活动。
三、“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同的课程思政实施步骤
(一)进行网络观调查
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等对大学生的网络观进行调查。对相关文献进行调查分析,制作针对本科生的网络观调查问卷。首先,调研对象为在校大学生,调研内容包括虚假信息甄别能力、互联网内容法规的知晓程度、网络安全意识、网络素养水平。其次,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开展重点调研,调研内容除前述的全部内容外,还包括网络信息分析能力、意见领袖及网络舆情的识别判断能力等。为全面考察本科生的网络观,尤其是重点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在进行网络信息分析时对相关政策、网络内容的甄别判断能力。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采用问卷调查法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本科生的网络观,以此反映大学生在面临各种信息,尤其是面临互联网舆情时欠缺的能力及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进行结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结合大学生网络观的调研结果,以及“十大网络观”与专业知识点的融汇,找准结合点,设计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教学,如课堂结合、案例结合、实践结合等,形成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建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的融汇体系阶段,在对学生和专家访谈之后,一是设置科学的融汇体系,二是设计学生接受度高认可度高的教学方式,三是探索不同场域之间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三)实施教学评估
根据教学方案进行教学。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对方案进行完善,后续跟踪评估学生的“网络观”,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前后对比评估。根据教学前和教学后的调查,重点比较学生是否能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其虚假信息甄别能力、网络舆情热点信息分析能力等是否有明显的提升。评价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完善“课堂-网络-实践”场域协同的课程思政模式,以供推广使用。
三个场域的协同是三全育人格局中“全方位”的体现,是将课堂、互联网、社会实践相融合的全方位模式。课程知识与习近平网络观思想相融汇,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端正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参考文献:
[1]马丽.习近平网络治理观及其实践探究[J].文化学刊,2019(11):10-12.
[2]王刚.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优化策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37(5):34-36.
[3]央广网.习近平的十大“网络观” [EB/OL]. [2021-08-20]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60129/t20160129_521277265.shtml.
[4]南方日报评论员. 牢牢贯彻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N]. 南方日报,2018-04-24(F02).
[5]曾茜,喻浩.從习近平系列讲话发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育人元素[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24-26.
(责任编辑: 王义祥)
171250051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