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现状及展望
2022-03-22宋玉浩刘岩芳袁永久
宋玉浩 刘岩芳 袁永久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方法呈现高校教师胜任力在我国的研究进展及研究脉络,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及方向指引。研究发现,国内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聚焦于胜任力模型构建、思政教师及青年教师群体、胜任力结构的多重角度分析。在当前普遍开展教学评估及教学质量改革的背景下,今后的研究将更多地聚焦于“两个以”模式的应用研究;对于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的广泛性和非静态性研究;研究对象来源的多元性及重视不同教师群体间的差异化比较等。
[关键词]高校教师;胜任力;文献计量;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2-0037-04
高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阵地,而高校教师则是培養人才的主力军,人才质量层次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胜任力,胜任力不单单是指教师的外在能力展露,还包括个人特质与职位的匹配程度、角色理解及内在行为动力等。教师胜任力在教育领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1]初始的研究多为教师胜任力内涵的界定,随着研究的持续推进,更多学者倾向于通过划分各级评价指标组合模型方式研究高校教师胜任力。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清晰呈现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重要研究力量及热点关键词,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未来研究方向。
一、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基础数据分析
本文所用数据源于知网数据库。检索条件式为:主题=“高校教师”AND“胜任力”,检索时间不做要求,检索结果=424。为提高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效度,经人工筛选,剔除部分与研究对象或研究主题不相关、外文文献资源,共计获取367个有效样本数据。
(一)研究脉络分析
为在时间维度上展现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主题研究的既往学术史及最新学术动态,笔者对得到的367个时间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文献年度分布柱形图。
国内有关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大致起步于2004年,此后两年只有零星成果。2007年,文献发表量有了较大增长,增至10篇,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逐渐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2010年至2020年间,每年的学术成果均保持在20篇及以上,年均产量≈27篇,2017为研究的小高峰期,年产量突破40,纵观该年的文献资源,学者的关注点既有胜任力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时也有教师胜任力与绩效考核评估的关联性研究。该时期相较于前一阶段涌现出大量的文献,研究的规范化与体系化也有了提升,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尤其是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冲击,研究的数据化进一步加强,同时评价教师胜任力的模型也融入了更多网络化元素,即教师不应只有专业知识技能,还应具备与现代世界沟通的网络技能。从整体线性预测线来看,其走势为一条递增的曲线,表示今后有关该领域的研究将呈上升趋势。
(二)文献作者与机构单位分析
通过比较某一研究领域学者及机构的影响力大小,可以探测该领域的重要贡献力量。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发文作者知识图谱,从表1可以看出,发文频次较高学者有河北工业大学的陈鸿雁、文龙,陕西师范大学的周榕及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何齐宗,发文频次稳定在三次及以上。根据图2可以看出,这几位作者的节点较大,学者之间合作发文概率较低,仅有四个合作三角,其中井西学分别与四位学者存在合作关系,而在这些合作三角中,更多的还是机构内部之间的合作,跨机构合作较少,除此之外,其余更多的学者为单独发文。
(三)研究热词分析
关键词出现频次能反映相关主题的研究热度。为将文献数据中的热词以图谱方式呈现,利用可视化软件绘制了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知识图谱,共得到九个聚类,分别为#0胜任力、#1高校教师、#2胜任力模型、#3教师胜任力、#4岗位胜任力、#5高校、#6高校教师评价、#7高校青年教师、#8双师型,聚类之间的重复性较高,从图谱中能读取出有研究价值的聚类主要为教师胜任力、胜任力模型、教师评价、青年教师等。提取全部关键词显露频次,统计如表2所示的最低出现位次为4的关键词,其中,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出现频次较高,为研究热词。
结合图谱的内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从教师群体整体来看,在年龄维度上,学者重点关注青年教师群体,青年教师的工作年限短、工作经验少、岗位胜任力不稳定,但同时青年教师的可塑性较高,因此,这一群体备受学者的关注;从学科维度看,思政教师相较于其他专业教师有更为坚定的价值观、清晰的自我认知、鲜明的个人特质等特点。其次,有关高校教师的胜任力特征,研究者们主要从高校教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技能、品性、人格素质、心理健康、专业化、核心能力、科研能力、德育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学者还根据高校类型划分研究对象,如词图中出现的“双一流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应用型高校”“研究型大学”等关键词。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为胜任力模型、扎根理论、指标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机器学习、回归分析、心理量表等。在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中,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是将胜任力划分为两个部分,浮出水面的部分为个人外在表现及技能,水面之下为不轻易显露的内在要素;根据洋葱层层分明的特点,可将胜任力由内而外归为特质、技能、角色定位、个人能力。[2]
(四)聚类主题分析
在关键词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聚类主题,将提取后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同义词合并并构建语义网络,根据网络呈现结果可划为三个聚类主题:
1.胜任力模型评价体系
胜任力模型评价体系是由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扎根理论、模型结构、行为事件访谈等关键词合并而来。学者基于不同的分析视角构建不同的指标评价体系,如,刘业云和周思从社会责任视角出发,构建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动机在内的指标体系;[3]张珏围绕科研和教学两方面构建高教群体评价体系;[4]王亚萍以大数据为分析视角,并从任务、个体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5]研究存在的问题是众多研究者们所构建的指标依据不明,其科学性、价值性并未得到验证,高教群体胜任力评价标准仍不统一。
2.思政教育视角下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
在众多关键词中,思政教育出现频次较高。相比其他高教群体,思政教师群体在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学习马列主义、形成良好道德情操和为国奉献的情怀等方面承担了更多。在对该教师群体胜任力的研究中,赵光从新的视角出发,比较思政群体、专业教师、辅导员的不同模型特征,并提出应当加强三者的协同效应;[6]王巍和吴其阳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江苏某高校的23位思政教师的访谈数据进行加工,研究发现高校思政教师胜任力结构的主成分为业务能力、个性特征、职业态度、政治素养;[7]邵西梅分析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8]
3.高校教师胜任力特征结构构成的多重角度探讨研究
涉及该研究主题的关键词有:“胜任特征”“科研胜任力”“教学胜任力”“岗位胜任力”“职业胜任力”“創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创新型人才”等。高校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结构内容较为广泛,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衡量标准。高原和徐宁等人以理工类高校实验技术岗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技能、人格、职业素养在内的模型;[9]熊思鹏和何齐宗以发放问卷方式研究国内高校青年教师胜任力特征结构;[10]郭丽莹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全国12596份教师样本数据研究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11]廖宏建和张倩苇选取国内高校的SPOC优秀教师作为访谈对象,研究我国高校SPOC混合教学胜任力;[12]周榕(2012)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高校教师远程教学的胜任。[13]-[14]处在智慧社会中,高教群体应被嵌入“智慧”,重新思考智慧教师胜任力的内涵特征,在新的研究视角下开发胜任力结构。
二、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趋势展望
为进一步探究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这一研究主题的年度演化路径及未来研究趋势,笔者利用文献数据绘制了关键词时区图。该图谱以时间为推进线索,将词域中的所有关键词放置于其所属的时间区域之中,以昭示某研究主题的推演脉络。主题内容从胜任特征模型到绩效评价及评价指标构建,再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教师的胜任力特征;胜任力结构经历了就业指导—心理特质—教学及互动教学胜任力—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精神)及创新能力—信息化教学胜任力—科研、德育胜任力。分析已有研究成果,思考今后高教群体胜任力研究可在三方面着手:
(一)纵观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大数据背景涉及较少,数据挖掘应用较为欠缺,高教群体无论是在授课还是在研讨中都在产生数据,如何收集这些场景化和数字化的数据并进行价值信息挖掘,将零散的数据加以整合并划分不同的维度对其进行胜任力分析将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此外,深入实地验证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及准确性并做追踪研究则更有利于构建科学、客观的指标评价体系。
(二)教师胜任力的评价体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会因某一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是非静态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而不是只从某一方面或某一维度来评定教师的胜任力。专业修养、科研、教学、德育、心理、创新、信息技术、发展潜能等综合性指标全部纳入评价体系,对不同的指标赋予权重,分析影响教师胜任力各个等级因素。
(三)关注不同的高教群体。从关键词频次发现,学者的关注点主要聚集为思政教师、青年教师,研究对象较为单一,像资历较深、年龄较大的教师并不一定都具备数字信息搜寻及处理、创新等的技能,同样具有研究价值和改进空间。因此,研究对象要从年龄、专业、院校类型、性别等方面拓展,同时要比较同一方面不同条件之下的教师胜任力,如应用型高校的教师和综合型高校教师、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等。
参考文献:
[1]罗小兰.教师胜任力研究的缘起、现状及发展趋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3):42-44.
[2]祁艳朝,于飞.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9):43-46.
[3]刘叶云,周思.基于社会责任的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创新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0(2):31-36.
[4]张珏.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教师多轨制评价体系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44-45.
[5]王亚萍.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教师岗位胜任力的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54-56.
[6]赵光,孙伟锋,仲璟怡.“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0(7):136-143.
[7]王巍,吴其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结构模型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19(9):71-77.
[8]邵西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提升[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94-98.
[9]高原,徐宁,柯红岩,等.理工科院校实验技术岗位胜任力模型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8):1-5.
[10]熊思鹏,何齐宗.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研究,2016,37(11):126-132.
[11]郭丽莹.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12596名教师样本[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3-62.
[12]廖宏建,张倩苇.高校教师SPOC混合教学胜任力模型——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5):84-93.
[13]周榕.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1):86-92.
[14]周榕.胜任力模型: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能力研究的新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0):94-98.
(责任编辑: 刘洁)
254350051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