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特殊教育学校陪读问题分析与策略

2022-03-22农明曾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自闭症家长学校

农明曾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财政投入,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政策的落实,大大的改善了地方县级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人口超过30万的县基本上都建有一所单门独院的特殊教育学校。中西部地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学设备不断完善,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逐年增加,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逐年减少,在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逐年萎缩。中西部地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逐年增加, 特殊教育学校招生的对象不断的扩展,招生残疾级别降低,招生对象由传统的“盲、聋哑、智障”三类学生转变为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自闭症、多动症、脑瘫、多重障碍等多种类型的残疾儿童,所招的新生障碍程度越来越严重。而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配备不足,学校基本上没有教学辅助教师。在学校因资源有限的情况,自然而然的出现家长陪读的一种家校合作模式。通常需要家长陪读的学生有以下几类:未接受过学前教育新入学的新生;生活不能自理的学生;情绪波动很大,不服从管教,大哭大闹的学生;有严重攻击性形为或自残的学生。笔者就对县级特殊教育学校陪读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陪读策略。

一、陪读现状

(一)陪读家长人员的构成

通过统计发现,目前学校陪读家长60%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40%是由学生的父母,且是学生的母亲居多,母亲是主要的陪读者。大部分的陪读家长是主动要求陪读,有小部分的是学校要求培读。这就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家长完全出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孩子总放心不下,出于对学校的不放心,担心孩子得不到最好的照顾。通过与任课教师访谈发现,由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文化水平不高,或身体健康原因,行动不便,对孩子过于溺爱,缺乏沟通,不得辅助教学等原因,教师更倾向于要学生父母来陪读。但由于学生父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劳动力,如果有一方来陪读,必然影响家庭的经济收入,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所以学生的陪读人员通常为:刚入学时先是学生父母陪读,等学生行业有所好转后,就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接替。

(二)须陪读学生的分布

通过统计发现,聋生的盲生陪读学生主要分布在低年级,而培智类的陪读学生在学校高、中、低年级都有分布,尤其新入学学生居多;对学生殘疾类别而言,陪读学生中主要以自闭症学生居多,其次是智力残疾学生中的多动症学生和脑瘫学生;重度的自闭症学生需时时全程陪读,而轻度的自闭症学生经过教育康复后完全可以不用陪读。

(三)陪读家长思想认识出现两极分化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读家长思想认识出现两极分化:一种是学校要求家长陪读,家长不愿意,不配合;另一种是学校要求家长不用陪读,家长不愿意,不放心。出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为:前一种是家庭劳动力少,家庭较为困难,没有精力和时间来陪读,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想一走了之,对孩子的态度完全是“眼不见,心不烦”,对孩子的教育和行为矫正不抱的希望,所以不想陪读;后一种是对于孩子过于溺爱,事事代办,出于对学校的不放心,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得不到较好的关爱和照顾,照顾孩子惯了,突然要与孩子分离,心理感到焦虑和空虚,从而要求在校陪,哪怕学校评估孩子行为已可以独立在学校学习,但仍然不放心。

二、存在的问题

(一)陪读管理机制还未形成

大部分的特殊教育学校对于陪读管理还处于与家长只是形成口头的协议,而且班与班之间各不相同,还未形成陪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导致大部分陪读家长我行我素,任课教师无从管理。

(二)陪读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

大部分的特殊教育学校还没有针对性的对陪读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课堂上的陪读,大多数都是情绪行为问题,如果陪读人员课堂上的教学辅助技巧经验不足,就很难及时有效的制止学生的行为问题;大部分的陪读人员出于急于求成,一些陪读家长尤其年龄较大的家长将自己的陪读活动定为“照顾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事事包办,为了安抚学生而出现包办或替代的行为,反而让学生形成依赖的恶习。

(三)陪读家长个人行为随意

主要表现有:随意进出教室;在课堂上大声地训斥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代替教师发指令;在课堂上直接给孩子口头的答案或直接代劳;在课堂上随意讲话;过度的溺爱孩子等。

三、陪读策略

(一)提升家长陪读业务水平,规范陪读行为

特殊教育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家长自身能力,提高其教学辅助和学生管理能力,规范自身的陪读行为,提高其自身的陪读能力。

(二)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陪读管理机制

学校出台严格的陪读管理制度,细化陪读申请程序和脱离机制。例如:学校要定期对陪读学生的行为评估,制定合适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有针对性的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的实践机会,对其进行必要的行为矫正,同时也要对陪读家长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家长的担忧和焦虑的心理。

(三)开展“阶梯”式陪读模式

学校采取“阶梯式”陪读模式,制定学生家长培读制度,并与家长签定陪读协议,依据评估结果,分三个梯段实行陪读,并实行挂牌上岗。第一梯段:刚入学的学生或自控能力差的“自闭症”学生,学校要求家长要全程陪读,家长戴浅黄色的陪读证;第二梯段:第一梯段陪读的学生基本能自觉坐稳,只是偶尔会跑出教室外面,经过评估可以不用全程陪读,就暂时不要求全程陪读,而且是在教室楼层的走廊等候,如果孩子跑出教室外面才拉进教里面,家长戴浅蓝色的陪读证,;第三梯段:第二梯段的学生已能够自学按铃声上下课后,经过评估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家长就不用在教室外等候,而是在家长休息室休息,家长戴浅绿色的陪读证,观察一段时间后,经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协商并进行评估,如果行为不反弹,可以批准不用陪读。

(四)加强家校沟通,建立系统化沟通机制

家校双方建立系统化沟通机制,让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了解学生在家行为习惯及生活习性,方便老师因人而异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和行为矫正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能及时得到反馈。

总之,目前中西部地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家长陪读是无法避免的,每个学校依据自身特点,通过制度化、系统化,引导陪读家长从孩子的“照顾者”变成孩子的“教育者”,学校要发挥陪读家长的优势,转化陪读家长变为教育的参与者和志愿者。

1884500520226

猜你喜欢

自闭症家长学校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家长错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