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潜能生转化中的家校合作
2022-03-22林春燕
林春燕
【摘要】潜能生转化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仅凭学校和教师的努力,转化效果并不理想,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借助潜能生家庭教育的力量,通过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模式,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更有效、更高效地完成潜能生的转化。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学习信心、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三个层面,探究小学数学潜能生转化中的家校合作方式和方法,以期提升潜能生的转化效果,促进小学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潜能生;家校合作
提升潜能生转化的实效性,需要教师深入分析潜能生形成的因素,找到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问题,再通过家校合作,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转化。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小学数学潜能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存在智力困难,而心理问题才是影响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家校合作中,深入分析潜能生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良好沟通,进行针对性地教育与疏导,是实现小学数学潜能生转化的重要策略。
一、丰富评价形式,重塑潜能生学习信心
重塑数学学习信心是实现潜能生转化的重要基础。小学生普遍具有自尊心强、在意他人评价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很多小学数学潜能生在校学习期间更会表现出一定的自卑心理。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潜能生会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从而严重影响未来的学习和发展。相较于普通学生,潜能生更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肯定与表揚,因此,在小学数学家校合作中,教师和家长应调整对潜能生的评价形式,从多个角度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逐渐帮助其重塑学习数学的信心,为其转化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1]。
以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的课程教学为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潜能生开展针对性的阶段知识教学:首先,教师利用投影仪在大屏幕上展示多幅时钟图片,让潜能生逐一辨认时间,指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认表能力”。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时刻计算练习,如展示一幅表示“8:20”的钟表图片,并提出“半个小时后会下课,请在作业本上画出下课时钟表的指针位置”的教学要求。此时,部分潜能生在作图时会出现“指针位置错误”“指针长短错误”等问题。针对潜能生出现的错误和问题,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和指正,可以先通过“你的表画得真漂亮”“你很认真”“你画的钟表刻度真准确”等语言,对学生表达认可与鼓励,使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闪光点。最后,使用“回忆一下之前学习的内容,看看自己画的表是否需要更改?”“对比一下你和其他同学画的表,看看有哪里不同?”等引导性、亲和性的语言进行指导,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帮助其发现自身存在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同时,教师要及时将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需要在家庭学习中强化的能力以及值得表扬的闪光点和进步点告知学生家长,使家长能够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客观的认识。基于教师提供的信息,家长可以进行这样的家庭教育:首先,肯定和表扬潜能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认可其学习成果,从而增强其学习成就感;其次,根据教师反映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时刻计算”的针对性练习,并通过耐心地讲解使学生逐渐掌握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的教学内容;最后,将学生的家庭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了解潜能生的真实学情以及开展后续转化引导工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和家长都采用了科学的评价方式,一方面及时肯定和挖掘潜能生身上的优点,另一方面,通过及时沟通,科学解决潜能生存在的问题,在不伤害其自尊心的基础上,提升其数学学习效果。在这种家校合作模式下,潜能生的数学学习成就感会逐渐增强,从而达到重塑数学学习信心的教学目的[2]。
二、明确学习目的,增强潜能生学习动力
数学学习目的不明确是小学数学潜能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考试成绩,忽视对数学学习意义和价值的阐述,导致很多潜能生并不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和作用,因此难以产生学习动力。家校合作模式下,教师和家长应重视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使潜能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和重要性,从而自主产生学习动力,促进转化工作的实施。
以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课程教学为例。在学校教育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凸显出数学知识的生活价值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如:笔者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出“班级水果店”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并邀请一名学生担任“水果店售货员”,由教师扮演第一名顾客,挑选出总价为5元钱的水果。在支付环节时,笔者拿出一张白纸,问学生:“给你一张这个可以吗?”学生回答:“不行,因为这不是钱。”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那你说说人民币是什么样的,它都有哪些图案和信息?”等问题来引出“认识人民币”这部分教学内容。当学习完这部分内容后,笔者再拿出一张1元钱纸币和一张5元钱纸币,问学生:“这两张我该给你哪张?”学生选择了面值为5元的人民币,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你是如何区分这两张纸币的?”的问题引出“人民币面额辨认”教学内容。通过上述生活化情境教学,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数学学习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明确数学学习目标,产生学习的动力。
在家校合作模式下,教师应及时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告知学生家长,使潜能生家长明确本部分数学知识的家庭教育方向。家长了解上述信息后,需要思考教学内容与学生居家生活的联系,并通过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深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与作用。如:让学生计算家中某些生活用品的价格;让学生进行“零钱”与“整钱”的转换;让学生独立进行购物;让学生自主分配每日零花钱等。这能使潜能生深刻认识“人民币计算”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从而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明确数学学习的目标,自主形成数学学习内动力,促进转化工作的开展[3]。
三、展示数学魅力,激发潜能生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大部分小学数学潜能生并不存在智力问题,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是其缺乏数学学习兴趣。针对上述情况,在家校合作中,教师需要注重展示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和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其主动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这是实现潜能生转化的重要途径。
以青岛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图形与拼组》课程教学为例。在学校教育阶段,教师可以将“手工制作”与“图形教学”巧妙融合,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以及学习数学所带来的趣味性和成就感。在导课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儿歌《大风车》,并拿出事先做好的“简易风车”,配合背景音乐进行简单的手工作品展示。在“风车”的吸引下,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此时教师可以提出“观察我手中的风车,看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猜一下风车的主体展开后是一个怎样的图形?”等引导性问题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当完成上述教学铺垫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小木棒、大头针和正方形彩纸进行“风车”制作,并在制作的过程中,提出这些思考问题:“为什么要用正方形的纸?”“用形状相似的纸能做出风车吗?”“请大家尝试用正方形以外的已学图形纸片制作风车。”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对“正方形”以及相关图形的数学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讨论和探索活动,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出不同形式的“简易风车”。在制作风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多种几何图形转化和组合”所带来的学习乐趣,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与艺术美感,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家校合作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向家长传输上述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潜能生家长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出发,寻找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如:针对好胜心较强的潜能生,家长可以利用“家庭七巧板拼图大赛”的亲子活动方式,进行“图形与拼组”家庭辅助教学,一方面通过七巧板拼组,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几何图形”的相关数学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亲子竞赛,在提升亲子关系的同时,从好胜心的层面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潜能生的转化奠定基础。又如,针对喜爱绘画的数学潜能生,家长可以通过“几何绘画”的形式开展家庭教育。家长可以选取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模特”,让孩子用学过的几何图形拼组、画出该物品。这样的教育方法,从潜能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利用“兴趣转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让学生能够在“几何绘画”中加深对常见几何图形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在“图形拼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艺术美,从而使潜能生逐渐喜欢上数学,自主进行转化[4]。
在实施以上三个策略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分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场所除了学校,就是在家里。因此,家长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做到家中没有干扰学生学习的因素。对此,家长可以选择关闭电子设备、与学生同步进行阅读等活动,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自身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充分的管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与学校方面保持紧密联系,监督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充分参与小学生的教育工作,还应该积极与学校方面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向教师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表现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所在,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更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由于自身年龄较小,对外部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针对小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喜好,转变自身的教學思想,通过多种方式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充分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进行关联,鼓励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利用这种方式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与应用水平。
例如在教学小学生如何运用数学测量工具时,教师可以先从尺子讲起。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挑选一部分学生到讲台上站好,让其他学生用尺子测量,看看谁的身高更高,引导学生对尺的用法形成基本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家里各类物品的长短,通过切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来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三)突出学生地位,满足小学生实际学习要求
在家校合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该充分意识到小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家长与教师只需在一旁负责引导工作。通过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来满足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要求,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此外,学校方面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学习,增强家校共育互动。
结语
综上所述,缺乏数学学习信心、学习动力以及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潜能生存在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实施家校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积极沟通,及时共享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及心理状态,并从学习心理的层面出发,通过丰富评价形式、明确学习目的、展示数学魅力等教育策略,在学校和家庭教育环节中,帮助潜能生重塑数学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转化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春英.浅谈小学数学潜能生转化工作中的家校合作[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2):145.
徐智年.小学数学潜能生转化中的家校合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26-127.
庄慧云.启动学海搁浅之舟—关于转化数学学习潜能生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9(54):116.
李志平. 探寻转化小学数学学习潜能生的途径[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797-798.
286750170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