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尔库塞的单向度人的形成及现代启示

2022-03-22魏向南

今古文创 2022年11期
关键词:马尔库塞科学技术

魏向南

【摘要】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通过对社会、思想等层面的解剖,分析了发达工业社会对人和社会的压制与同化,生活在其中的人丧失了否定、批判和超越的维度,成了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启发人们关注当下社会问题,为解决社会中的单向度领域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科学技术

【中图分类号】B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1-0044-03

一、单向度的人的含义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们举起的理性主义大旗,其本义是由人类被束缚和野蛮状态走向自由文明的状态,但在现实的大机器生产中,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剥削和被剥削两大阶级分化的事实,技术理性成了第一原则,人们成为技术的附属品,逐渐失去否定现实的能力。

(一)单向度的含义

“向度”一词是英文单词“dimension”的译意,在其诸多意思中,取“向度”作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的术语翻译,意在表达其作为哲学意义上价值尺度的含义。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看,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斗争与对立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世界自身包含着对抗性的存在,事物也处于双向度的领域之中。然而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工业社会发展到发达工业社会,技术与对社会全面管理的发展将资本原本露骨的统治形式掩藏起来,于无声无息中同化、抹灭对立面,将一整个社会笼罩在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中。

(二)单向度的人的含义

批判维度的基础的丧失、顺从维度的基础的确立是单向度的人形成的基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利益趋向是单向度社会诞生的根源,出于维护利益与统治的需要,资本主义喉舌既泯灭了大众的否定、批判与超越维度,又确立起了对资本主义运行逻辑的顺从维度。对现存世界的批判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源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上层社会对下层社会的压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模糊了理想与现实的边界,甚至使得现实具有超越理想的维度,人们局限于当下的“高品质”生活,不再追求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成了“单向度”的人。

二、单向度的人的形成过程

单向度的人的形成是由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思想共同导致的,发达工业社会通过对人双向维度的消解和对社会的全面管理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并且其手段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合理性,人们逐渐在资本控制的温床里培养起顺从的维度,人们实际上成了只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存在。

(一)单向度社会的形成

1.政治领域的单向度

单向度的制度排斥、同化一切对立面,进而将对立的政党团体限制在资本主义的框架之下,不同的阶级在参与趋同的政治团体中被同化,对立的阶级表现出趋同的利益,表面的同一掩盖了原本剥削与被剥削的性质。不可否认,技术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技术控制深刻影响着直接的政治控制,前者的效力甚至远大于后者,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政党的对立逐渐转化为统一,革命与斗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是马尔库塞用于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低迷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放弃了革命夺取政权的目标的理由之一。

制度与阶级同化的条件是利益的同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它相伴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阶级差别并没有消失,但是资本主义自身制度的调整使得“质的差异”表现为“量的差异”。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机器的大规模使用使得工作的强度降低,工人的劳动由有形到无形,此种劳动以不易察觉的方式麻醉着人们,殊不知在此表象背后是变本加厉的剥削。二是职业层次远没有以前分明,“打工皇帝”的增加似乎意味着劳动者性质的改变,无产阶级被分为了几个阶层,一部分人收入较高,一部分人收入较低,然而这二者区别却不是本质上的,工资的多少不意味着阶级的变化,这两类人始终是受剥削的阶层,只是表现方式的差异混乱了人们对自己所属阶级的定位。三是前两点的变化和经济利益的保障措施逐渐侵蚀着工人求变的思想,劳动者的态度和意识发生了变化,将自己与企业的生死存亡紧密联系起来,把二者看作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对生存的需要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迫使人们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四是剥削被隐蔽在技术的羊皮之下,工人的这些变化以及管理技术的提高让他们对现存世界的秩序有了依赖与归属感,进而失去反抗与超越的維度。

2.文化领域的单向度

单向度文化不是单方面的建设,正像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样,发达工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确立了技术的统治地位,并由此确立起政治上的统治,政治对立面的同向化进而导致话语、思想和文化的单向度生成,思想文化的禁锢实则是对自身经济地位最好的巩固方式。

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领域的共同特征,就是具有商品形式,文化的交换价值代替了真正的价值,字句的改头换面使得他们有存在的合理性,生动立体的文化转变成单一平面文化,在资本的裹挟之下俯首称臣。从目的、作用、影响三方面来分析肯定性文化的内涵的话,那么首先,肯定性文化的施动者是统治阶级,被动者是被统治阶级,这就决定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是现实社会秩序在大众文化领域的复制粘贴;其次,肯定性文化使得文化中的肯定性因素冲昏了人们的头脑,不合理因素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冠冕堂皇地披上合理的外衣,蒙蔽大众的眼睛,使人们生活在虚假幸福的温床里,却全然不知甚至心满意足,安于现状的人失去最后批判与否定的维度;最后,肯定性文化形成了大众追求庸俗文化的畸形局面,高层文化无人问津,失去了其生存发展的合理性因素。

这种对本应是否定文化的否定,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重要因素,它使人们不知不觉地转向对庸俗文化的追求,寻求一种生长于压榨与剥削的资本主义本质背后的快乐幻觉。人们把实现美好生活的先决条件当作美好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异化。

3.话语领域的单向度

话语的排斥与宽容往往相伴而行。发达工业社会话语的宽容将其他话语体系囊括在自己的框架之下,在既定的规则与范围中允许表达同质的见解,于不动声色中排斥资本话语的对立面。给予了自由说话的权利,却封闭了走向思维自由的道路,“自由”终究还是以禁锢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幸福意识拒绝联想”,或者说在资本主义规则下的幸福意识关闭了联想的大门,意识的发展因操作主义的统治被迫停滞,文化被纳入了管理的范畴。

正如政治领域不同阶级表面的趋同,词语的缩写也掩盖了其原本的含义。语言和词句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形式,然而在发达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通过精心改造语言来为自己辩护,从而击败非顺从的因素,并紧接着为文化套上一层紧箍,使其永远在临界质变之前的范围内活动,失去了质变性能的大众文化具有了操作主义的特征,首先它是被操纵,后被赋予并衍生出操纵的功能,这样内外因素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文化就在封闭的环境中繁衍新的文化,进入怪圈的死循环,丧失其原本的否定功能与意义。

(二)单向度思想的形成

技术理性的统治推动了否定性思维到肯定性思维的转变,单向度哲学的诞生是肯定性思维最终胜利的表现,单向度的现实取得了对于它的一切对立面的胜利。思想为政治服务,政治为利益服务,说到底,思想不过是利益集团加强控制的手段。

马尔库塞通过对古典逻辑与当代数理逻辑和符号逻辑的对比来说明单向度思想的形成,即抗议逻辑的消失。辩证思维判断的对象选择不是由人来决定,而是颠倒过来,对象反过来控制辩证思维,辩证思维被限定在特定的政治话语之内,双向度思想的否定思维逐渐趋同于肯定思维。

破坏是发展的必然代价,文明的发展破坏着真理的永恒化,而发达工业社会却将自身的运行逻辑作为真理灌输给人们,以虚假的需求代替真实的需求,并通过管理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其真理永恒化、使人的生存斗争永恒化,从而失去了对抗的理由与意义,思想的奴役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没有察觉到的奴役并不能消除奴役本身,反而以肯定思维将自己更深置身于奴隶的地位。这种肯定性思维来自对人的奴役,被隐置在技术与生产机构背后,以进步的外表掩盖压榨的本质。

技术理性源于政治统治方式和管理方式,统治者以委婉的方式建立起极权统治并抹灭各种替代性的选择,尤其替代性选择以其对立面的方式出现的时候,就需要用肉眼可见的好处蒙蔽大众心理,使人们不愿花费力气也无能为力去反抗,于是这种意识反过来生产为它辩护的技术理性,在异化于人的技术统治下循环往复。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却在政治意识的渗透下从解放生产力的力量转变为解放的桎梏,人们在这种人为的桎梏下生活、思考,由此成为单向度的人。

三、马尔库塞关于摆脱单向度的论述

肯定性思维以及由此诞生的新实证主义哲学是人们跳脱出单向度人摆控的障碍。从理论上来说,当一个社会不合理因素越多,就会有更多的批判、矛盾和超越的维度。但发达工业社会不允许有异己力量来怀疑进而推翻自己,基于否定因素的客观存在性,其将否定因素转换为肯定因素的另一方面,即是说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在生产力高速发展带来进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作为附属物的否定特征,赋予它不合理即是合理的意蕴。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种替代性的选择来粉碎单向度,复归人的双维度。

(一)单向度的表现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宽容历史,而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为宽容而做斗争。马尔库塞否定与肯定的维度颇似此处宽容与不宽容的分界。将肯定因素归结为宽容是荒谬的,正如发达工业社会强制人们宽容,因此表现出来的宽容恰恰是社会最大不宽容的微笑面具,宽容的背后是对工业社会运作逻辑的维护。

古希腊,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将研究对象由天上回到人间,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对神意的怀疑;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三贤将关注点投射到政治层面,提出了“理想国”“混合政体”等多种方案,这是对政治制度的怀疑;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这是对以往代表封建势力的旧生产关系的否定。然而今天,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加强,科学、艺术、哲学困于政治力量施加的枷锁之中,带来的是对否定的禁锢,肯定的维护。

科学合理性在没有发展为自己对立面的阶段,人们的需求是虚假的需求和建立在虚假需求之上的生活方式。概念以社会需求,或说利益和资本的需求为蓝本,通过媒体灌输到人们头脑中,使大众产生异化于自己的需求,这种虚假需求作为与其异化的方面控制人们,形成扭曲的、符合宣传背后利益所得者期待的价值觀,进而发展成为特殊的生活方式。然而事物总是处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当科学合理性继续发展,就会发生质变,人们的需求不再是通过广告等方式强加给自己的,而是真实的需要。

(二)单向度的消解与人的解放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技术进步导致的是更严重的剥削,加剧了资本家对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占有,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率提高,这意味着原本的劳动量只需比原来更少的劳动力即可完成,单位工人创造了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在马尔库塞看来,这恰恰是体现了技术的不发达。在技术发达阶段,人类将自由地决定自己的需求,不再受外界环境强加的影响,这是一种真实的需要,是人自由活动的表现。马尔库塞期盼一种替代性选择,希望可以用新的社会结构代替旧的社会结构,使人们不再机器的操控下自由地发展,单向度的人还原为双向度的人,重新赋予人们批判与否定的维度,从而实现人的本质。可惜的是,马尔库塞将希望诉诸爱欲的解放和艺术审美方面的意识形态层面,没有提出从根本上提出解决发达工业社会的生产关系问题的方案。

四、单向度的现实表现及启示

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化是单向度的人形成的罪魁祸首,商业在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时同化着社会,将现实中的一切打上商品的烙印,它以消费为价值导向,诱导人们去消费,并把物质消费当作实现人生幸福的唯一途径,由此造成人的异化。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地球村日益形成、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商业化带给国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一)消费异化

消费异化是人们追求的扭曲,在此种异化的影响下为了消费而消费,全然不顾自身需求,商品代替人本身成了最终目的。有两个现象充分体现了消费异化的影响。

一是“房奴”数量的上升。“房奴”在房地产商和广告的诱惑中将房的概念与家的概念相等同,似乎有了房就有了家,就有了幸福,反之亦然。人們的所有活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买房,房子成了活动的目的而非手段,人们的价值观也从生活向买房转变。从实现梦想到还完房债,人们的思维被禁锢在“买房”这一单一词语中。人成为房的奴役,然而在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下的人们不是要摆脱资本洪流的裹挟,而是前赴后继的加入“房奴”行列,即使抱怨声迭起,这样的“入列”也表现了人们的甘愿为“奴”心理。

二是“花呗”青年的出现。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人们成功的标志不再是以往地位的上升、精神的满足,而是特殊生活方式的形成,消费成为快乐的源泉。校园贷的涌现更是揭示了当下学生的消费观,面对许多利滚利的非法贷款机构,部分学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物的过分追求正是体现了其已成为物的奴隶。社会中类似的普遍现象逐渐形成特殊的单一的消费文化,侵入人们的头脑,把控人们的思想,自己已沦为资本与机器的奴隶却浑然不知,在其合理性的欺骗下失去自我意识。

(二)反思与启示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两面性,要辩证地看待现代科技带来的影响,学会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持自我的批判思维。人们应当树立理性消费理念,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量入为出”地安排好自己的消费;社会也应积极倡导良好的消费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健康的消费氛围。

单向度的人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这不仅是我国国情的需要,更是人的发展的需要。远离单向度的人需要培养人们的批判精神、否定思维和实践意识,在正确价值观指引下寻求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于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王雨晴.科学技术“单向度”的反思——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05).

[3]刘爽.自由之困境:否定性的丧失——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03).

[4]王校楠.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单向度政治——读赫伯特·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06).

[5]李建华,艾丽娟.资本“奴役”道路上的中国“房奴”现象生成与反思[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03).

[6]范晓丽,李超.“单向度的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4,(19).

1727501705264

猜你喜欢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今天让科学做什么?
赫伯特·马尔库塞
唯物辩证法与马尔库塞的“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
马尔库塞对新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贡献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从德国表演主义电影《大都会》看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