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
2022-03-22徐欢
徐欢
摘要:傳统教学模式以分学科形式进行,利用不同学科属性来进行分别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近一百年来现代化教育的基本逻辑构成,对于专业性、精度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学生在分学科学习中,能够形成相对完善、内容异质性高、逻辑思维清晰明确的学科认知,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省时省力。但是随着发展,传统分学科教学模式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就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学科融合;策略
世界事物与问题本身并非具有独立学科属性,问题特征更多呈现出多元综合的特征,这便导致单独的独立学科思维无法对既有的真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学生必须要具备全科视野,从更为综合的层面来尝试分析和判断,最终找寻到问题的解答思路和解决策略。学科之间尝试进行相互融合和沟通,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
一、学科融合教育模式的背景
在教育实践层面,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不仅仅是学科彼此之间的相互较差,而是要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要能够注重人的多元智能特性。一方面,学科融合需要讨论是否真正面临真正的问题,是否在问题当中涉及到了学科差异,最终导致思想片面;另一方面,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要围绕一个十分明确的核心目标展开,要将某一个融合点作为契机,尝试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尝试,来带动教育教学体制的全面升级,催动教学计划的进一步完善,使学科融合能够真正的发挥融合交互的作用,感知人类在世界认知和世界改造中的综合实践特性。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
毫无疑问,语文与数学是小学教育当中的两大支柱,同时也是面向不同领域的两门基础性学科。其中语文学科更加注重人文性,强调人文社会特征;而数学学科则强调自然逻辑,来源于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掌握。二者之间一般存在着天然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规律的屏障,在此前的教育教学中,鲜有教育研究者尝试进行二者的相互融合实践。但是在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与数学之间的学科融合能够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形成。
(一)掌握语文阅读基本功
小学数学教师在意识到阅读能力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后,需要积极从语文阅读的阅读方式和教学方式当中吸取经验,尝试理解汉语语言的表述特征和对于某一个具体事项所采取的不同表述方法中存在的各种差异,强化自身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开始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但是这种语文阅读能力更多停留在感性的判断,并不能够直接运用到数学阅读当中来。数学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尝试请教语文教师,从语文教学中的分段阅读、关键信息浏览阅读等方面,获取教学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融合到数学文本阅读的教学当中,引导学生以语文阅读习惯出发,尝试对数学表述的文本内容进行拆解,从中找寻到重要的信息内容。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动笔划分段落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语文阅读中划分段落的策略,通过双斜线的方式,在数学的文本阅读当中划分不同的段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当中的大前提进行定位,找寻到哪一部分是数学公理,在这部分后面划线;随后,再在阅读当中找寻到题目信息,题目给出的相关数字和关系,在这部分后面划线。最后的部分便是提出的问题。通过划线分段的阅读方式,使得原本混乱的阅读内容开始呈现出了三段论逻辑结构,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所获得的信息也更为清晰准确。
(二)导入古诗加强理解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语文的知识点能够缓解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情绪,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古诗作为小学语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的节奏往往十分轻快,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数学中知识点与语文是存在联系的,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理以及编排能够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物体观察这一节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导入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慢慢地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思考,这句古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之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观看所获得的形状不一定是相同的。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们发现语文和数学这两个科目在理论方面实现了共通。
(三)活用成语夯实知识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成语运用其中不仅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确保课程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积极学习数学知识点。通过将成语应用于数学课程教学之中,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朝三暮四这一成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加法交换律等一系列知识点应用其中。通过将成语进行拆分,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数学结论。将两数相加并且对位置进行交换之后,最终的结果是不变的。通过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也能够将语文知识点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夯实数学知识点,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必然性以及可能性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瓮中捉鳖、揠苗助长等成语应用其中,引导学生判断哪些事件是必然会发生的。以成语作为教学的主题,故事作为教学的背景,提出疑问,使得课程教学更加具备趣味性。
结束语:
学科融合教学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基本形式,通过融合形式将不同学科的内在逻辑进行联合,实现学科边界的拓展,引导学生从全局化、全面化的视角进行问题看待。
参考文献:
[1]薛永琴,丁可慧.学科融合中的挑战性学习——“半亩花田”毕业课程设计与研究例谈[J].新课程导学,2021(30):20-21.
[2]张静帆.统编教材下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以“比较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先秦诸子学”一课为例[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1,42(02):195-199.
[3]王俊.浅谈基于学科融合的整本书阅读综合实践活动——以童话集《孤独的小螃蟹》为例[J].新作文,2021(18):80.
[4]杨晓萍,孙雪梅.以信息技术为载体 搭建学科融合平台——以《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为例谈学科融合[J].新课程,2021(44):86.
[5]曹冬梅.在学习中融合 在融合中提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科融合[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1(02):13-15.DOI:10.14160/j.cnki.13-1259/g4-a.2021.02.009
306050190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