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思考

2022-03-22潘丽琴

江西教育C 2022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师应英语

潘丽琴

摘   要: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是提高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很多英语教师片面追求丰富多彩的活动,忽视了活动的高效性。笔者将在本文中阐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适度平衡课堂活动,让课堂活动既丰富又高效。

关键词:课堂活动   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与参与”的理念,对此,如何解读和定位“活动”二字,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设计课堂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设计活动时,教师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一、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误区

(一)追求活动形式,课堂不分主次

小学英语课堂应该生动活泼,注重寓教于乐。教师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将学习的激情扼杀在摇篮里。目前,游戏、歌曲、chant等活动成为英语课上必不可少的要素。然而,有些教师会因为片面追求热闹而损失很多课堂时间,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较为低下。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时,教师采用了活动导入的方式,首先带领学生齐声唱前几单元的三首歌,接着和学生玩猜单词的游戏。到此,我们以为教学将进入正题,可接下来课件上又出现了“炸弹游戏”。等学生忙完所有的活动,时间已经过去了18分钟。当教师终于开始讲授课程内容时,学生已经面露倦容,无心学习了。在这种情况下,后半节课的效率必然不高。

(二)活动面不广,目的不明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与参与。”这种体验与参与的主体应该是班级全员,而不是个别或者部分。课堂活动不应是优等生的“走秀场”,教师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情况,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然而很多时候,只有优等生在参与课堂活动,其他学生仅仅扮演观众的角色,很多学生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时,教师设计了“在小吃店买东西”的情境对话活动,教师当起了营业员,在讲台上开小吃店,学生则上前购买。可由于学生的课文学习不够扎实,加之没有小组操练,很多学生几乎无法流利地表达英语,整个活动只能草草收场,对学生而言收效甚微。

再如,在教授句型“How many... are there? There are...”的读法时,学生一会儿声音轻得听不见,一会儿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读了不下十遍后他们都口干舌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没有交流,有的只是机械化的诵读。这种做法或许能短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长此以往却不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实际上,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方法,在领读完后设计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一猜笔盒里有多少文具,并用英语进行回答。这种方式更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吸收。

(三)忽视生成,活动过于死板

高效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是一个教师必学的本领。有时,我们为教学精心设计的活动往往并不适合学生,这时候教师就必须有较强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课堂。灵活处理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放羊”,更不意味着“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教师应重视活动生成,构建精彩课堂。

例如,教师在教授Open day这一课时,有学生问:“What’s in the classroom?”有學生答道:“There’s a fridge.” 此时,教师应纠正道:“There isn’t a fridge. There is an air-conditioner.”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活动的生成契机,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适当拓展教学内容,让英语课堂更真实,更亲切。

二、开展高效课堂活动的策略

(一)教师做导演,学生做主角

真正高效的教学,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自然、顺畅地完成知识的认知和内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名导演,引导学生去参与、操练,因此真正的“角儿”应该是身在课堂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高效的指引和启发,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还要注重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

在名师沈峰的课堂上,我们就感受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所有活动的开展不是为了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而是真正立足于学生的角度,让学生浸润在语言情境中,尽情地享受说英语的快乐。沈峰老师用最简洁的语言将活动要求描述清楚后,将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活动中进步、成长。例如,在教学An interesting country一课时,沈老师利用师生之间的“信息沟”导入新课,紧接着用“击鼓传旗”游戏让学生做自我介绍,引出重点句型后,又创设了奥运会的情境,让学生模仿央视主持人,采访各国运动员,学生跃跃欲试,不亦乐乎。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在这个过程中,单词、句子的学习扎实到位,学生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英语课堂不能是一潭死水,而应该动静结合。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若一节课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按照同一个节奏推进,学生就极易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课堂应该如同戏剧一样,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还要有平静的时刻。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广度、密度和深度,还要注意适度。

在名师田湘军的课堂上,我们领略到了张弛有度的课堂。田老师在教授Do you like singing?一课时,用学生曾经学过的歌曲进行课堂导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顺利引入主题,从而让学生在轻松舒缓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紧接着,田老师用竞猜活动来进行句型“What does he/she like?”的教学,经过一番激烈的比拼,学生巩固了对重点句型的记忆。随后,大家又回到轻松的游戏“Listen and guess.”中,由田老师模仿猫、狗、马等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那惟妙惟肖的声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舒缓了刚刚紧张热烈的气氛。最后,田老师又用歌声将本课的重点串联起来,为这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铃声响起,同学们意犹未尽。这样快慢得宜、疏密相间、动静搭配、劳逸结合的英语课堂,使学生受益匪浅。

(三)面面俱到,分层达标

开展兼顾所有学生的教学活动,是件难以做到的事情。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开展的活动要广泛、有层次,尽量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全员参与,而不应该是一部分人表演,另一部分人欣赏。在名师的课堂上,课堂活动呈现出层次分明、难易有别的特点,我们看到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事可做,乐于去做。

例如,为了巩固所学的课文,沈峰老师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A.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一般成绩优异的学生会选做);B.模仿课文,小组自编对话(口语较好、爱表演、有创造力的学生会选做); C.根据课文内容填词(成绩中等的学生会选做);D.小组合作,表演课文(只要按课文内容表演,不需要多动脑筋,有表现欲的学生会选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任务,这样的分层不仅提高了优等生的水平,也为成绩中下的学生提供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机智权衡课堂预设与生成

课堂的精彩之处常常在课堂预设之外。教师应利用学生反馈的信息,机智地将信息处理成新的课堂素材,从而辅助教学。在优秀的观摩课中,我们见识了教师的机智与幽默,领略了名师的风度与风采。例如,田湘军老师在回答学生的问题:“Do you like apples? ”时,说道:“Yes, I do.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So we should eat more apples.” 此時,在课堂中生成的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拓展,它体现了一种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思想内涵。在学生提出“Do you like eating?”的问题时,田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幽默的语气说道:“Look at me. I’m strong and a little fat, right? So...”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So you like eating.”此时,田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又问学生:“Do you live to eat or eat to live?” 从而抓住这一契机,和学生讨论起了“活着为了吃,还是吃为了活着”的人生道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课堂生成,背后藏着深刻的道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诲会让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真正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总之,课堂活动是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合理指引,让高效的课堂活动助力精彩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魏万里.小学英语教材插图的使用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9(8):53-55.◆(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小学)

1504501186222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教师应英语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读英语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酷酷英语林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