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施工工期控制方法研究

2022-03-21王广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期施工进度施工人员

文/王广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包含较多的内容,需要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实施管理,特别是工程质量及成本,很多企业在项目管理中会侧重于这方面的管理,忽视了施工进度的控制。一些企业为了提高效益,不合理的缩短工期,导致工程建设质量受到了消极影响;一些企业由于工期的控制不足,产生工期延长的问题,增加了没有必要的成本支出。可见,在项目施工中,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管理控制措施,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工作,提升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确保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

1、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施工工期控制的重要性

项目管理对于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包含较多的内容,主要如下面图1所示,能够为施工质量、安全、效率、成本提供保障。其中工期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采用合理的措施,强化施工工期管理控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确保施工质量。

图1 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如果没有落实好管理工作,就会产生一些没有必要的开支,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基于加强施工工期的控制,除了可以保证施工进度的科学性,还可以加强对于资金消耗的管理和控制,在保证施工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建设资金[1]。其次,应用有效的工期控制策略,能够加强项目管理,提升整体管理的效果。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可依据工程的具体施工状况,及时的对控制计划做出调整,进而保证施工的效率,尽可能的防止企业出于减少工期的目而造成的施工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等方面的问题,优化项目管理的效果。

2、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施工工期的影响因素

当前在施工中,影响施工进度和工期的因素主要有(如图2所示):

图2 施工工期影响因素

2.1 开发商(业主)

开发商一般在调查研究中,侧重于市场对于建筑的需求、经营范围、市场价格,进而依据企业的工作计划实施开发。开发商侧重于当年的情况,如市场经营规模、经济市场行情、人流量等,但是却忽视了对于施工方情况的掌握和行业方向。市场中的指标在动态的变化中,例如人力资源分配、材料价格等,这些均会给施工进度带去不同程度的影响。开发商在与施工方沟通协商时,因为没有全面地掌握施工中的信息,使得其制定的工期不合理[2]。除此之外,开发商注重自身利益,不合理的加快施工进度,忽视了施工安全以及质量,在施工过程和中间验收会产生一些问题,无法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返工会让建设周期增加,成本同样会增加。

2.2 施工单位

工程施工一般是施工单位负责管理控制,开发商则是督促和监督,可见,施工阶段其会影响到施工的工期,也是控制工期的主体。施工从设计图纸开始,就需要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计划,确保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施工团队建设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整体协调方面无法实现统一,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存在浪费问题,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增加。且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样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效率,关系到项目交付日期。当前很多简单、枯燥的工作能够运用机械设备完成,而机械操作同样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符合标准,不能灵活的操作现代化机械技术,限制了施工的效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施工能力有限,使得施工进度较慢,影响到交付日期。

2.3 施工中的不可抗因素

工程项目一般是在室外环境下建设,在建设中会受到较多的因素影响,如相关部门的管控、地方环境、气候等,这些都会给施工工期带去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这些因素无法回避。比如台风登陆的季节不适合施工,如果强行施工,只会给施工质量带去消极影响,这是由于雨水会让地下水变多,进而渗到地基,不利于地基的使用寿命及质量[3]。另外,雨水天同样不适合作业,如果强行施工,就会提升施工人员的危险系数,施工中会产生安全事故,而协商中导致工程造价提高,同时影响到施工工期。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城市开展大规模活动时,如果现场距离活动会场较近,政府就会管理控制施工队,协调改变施工的时间,影响到工期。

3、项目概况

3.1 工程情况

清流至泉州四电房屋共计83座,箱式分区所1座(有围墙),建筑面积共计34231m2。主要工程量包括:四电独立生产房共70处,有32处通信房屋共计、18处新建信号房屋、1处泉州站信号房改造、10处电力房屋、8处电气化房屋、1处安溪东分区所(箱式分区所,有围墙,没有房屋建筑);其他生产生活房屋,共计14处,其中有2处单身宿舍、6处隧道风机控制室、6处车辆探测机房。

3.2 工程进度完成情况

已经开工房屋82座,完成建筑面积 34093m2。未开工的房屋1座,黄塘站货场10/0.4kV变电所,建筑面积138m2。

对于剩余工程的施工计划,新泉铁路后开通段(清流站—泉州站)已经开工的房屋计划2021年9月份完成(含附属工程),10月份分阶段完成监理预验收和业主指挥部单位工程验收;计划11月份开始,报南昌铁路土房部,开始进行四电房屋静态验收。

4、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施工工期控制策略

4.1 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

在项目管理实践中,为了促进工程的顺利建设,应该科学合理的编制施工计划,这项工作具有严谨性,会影响到施工工期的控制效果,同样是工程竣工及索赔的依据。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应该依据相应的原则,即实事求是、从下到上整体协调、从上到下逐步细化,依据具体的情况,深入分析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对项目中每道工序在资源、空间以及时间方面做出调控,让计划协调资源的投入量以及现场施工,实现平衡发展。施工计划编制工作的复杂性较强,在工作中容易遇到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编制人员全面掌握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借助BIM技术的优势,科学的编制施工计划。该技术可以将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导入到软件中,之后变成具体的施工数据,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可以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依据,直接导出每个环节的施工量,便于检查设计图纸中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管理人员能够预先发现设计图纸中的不足及问题,在施工前让设计人员调整和完善,减少变更等方面的问题;借助BIM技术,可以降低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难度,同时提升编制的准确性。

在该项目建设中,制定了施工进度计划,从下面的表1中可以看到部分工程的施工进度情况。

表1

4.2 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

当前施工人员的价格日益提高,且存在地区差异的问题,素质水平较高、技术能力较好的施工人员纷纷进入城市。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劳务公司的选择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以及质量,这就要求公司在选择人员时,尽量和口碑、信誉好的劳务公司合作,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负责施工,将技术水平高超的施工人员安排到主要建设部分,剩下的施工人员安排到简单的施工工作中。除此之外,项目组织建立后,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优化相关的措施,重视安全性较低的施工项目,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措施,合理的实施管理规划,更好地应对风险较高的施工项目,防止产生事故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运用动态监控技术,实时的监控现场危险区域,如果产生安全问题,便于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4.3 动态的管理资源

为了有效地执行施工进度计划,就要制定配套的跟踪及反馈机制,在管理实践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定期地给部门反馈施工情况。建筑项目的复杂性较强,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工期约束方面存在限制,现场施工进度很可能与施工计划存在差异,对此,应该加强动态化管理,如果出现差异问题,应深度的分析原因,同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施工的有序开展,以免影响到工期。在现场施工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管理人员应该提前发现,有效地进行处理。还要定期的统计人员、设备以及资料情况,结合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动态的调控施工现场中的各项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出其使用效益[4]。为了优化施工进度管理的效果,可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图如2所示),精细的管理施工进度,提升施工效率,确保在工期内完工。除此之外,对于施工场地中的设备以及材料,应该构建相应的制度,包括材料存放、领用、管理制度、设备维护制度。在项目建设中,需要将制定的制度进行有效地落实,全面发挥出制度的作用,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以免出现问题影响到工期。

图2 施工进度精细化管理流程图

4.4 采取科学的人员管理方式

人员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复杂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水平和管理能力,因此,施工单位需定期的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实施培训,并且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结合考核结果,对人员做出相应的奖惩,调动人员的工作热情,引导其自觉的参与培训。除此之外,在工程施工前,应该组织相关的施工班组实施培训,包括安全和技术方面,引导其提升安全意识,提高技术水平,优化培训的效果,防止施工人员在作业中产生事故。

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该项目的相关部分工程均在施工周期内完成建设,同时确保施工质量,减少了施工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工期管控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在工程建设中有效的管控工期,就会产生建设周期延长的问题,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及成本 。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充分意识到工期管理的意义,依据工程的情况,科学的编制及优化施工进度计划,保证在约定期限内高质量的完成工程建设。

猜你喜欢

工期施工进度施工人员
建筑施工进度控制方法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
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安全管理浅探
工期延误的责任划分及处理方法研究
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工期控制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
工期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电力工程施工工期管理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