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机务人员维修经历精细化管理的探讨

2022-03-21章定国曹绍辉

民航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资质机型经历

□ 章定国 曹绍辉 袁 凯/文

2021年民航局《关于提高机务维修人员职业满意度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围绕五项主要任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机务维修工作是坚守安全底线的支柱,机务是践行工匠精神的主力军,人员资质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维修质量。

本文重点探讨维修人员资质能力管理的现状和必要性,通过对典型航空公司资质能力管理实践的调研和探索,阐明维修经历数据的来源和整合分类方法。通过基于技术能力评估架构思路的探讨,着重讨论履历数据分析方法,探索建立能力评估模型,介绍维修履历/生产数据的实践应用和前景展望。

通过维修经历的精细化管理,记录全职业经历数据,以技能画像形式描绘整体工作能力,遴选出能力强、技术精、作风优的机务人员,为薪酬体系按劳分配提供数据基础,体现人员的价值和能力;根据人员能力等级合理安排维修工作,提高工作质量,降低资质能力不匹配带来的风险。

机务人员维修经历管理现状

(一)局方规章制度相关要求

查阅局方相关规章和管理文件,涉及维修经历管理的相关要求有:《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中规定“申请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需具备至少1年的经所在单位授权从事民用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维修工作的经历(培训和实习不计算在内)”;《航空器机型维修培训和签署规范》中规定“保持机型签署有效性需在连续2年内应当有不少于6个有效经历月的维修经历证明”;《公共运输航空运营人维修系统的设置》中规定“维修工程部需要按机型划分的专业人员还应当至少具有5年以上对应或者相似机型的维修经历”。另外,《运输航空公司维修系统人员配备的要求》文件中,对维修系统相关专业岗位和人员资质都提出了维修经历要求,对规范和加强维修人员资质管理工作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从上述规章要求中不难看出,民航局历来重视维修经历在机务人员资质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单位管理模式多样性

维修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人仍然是影响运行安全的核心因素,人员资质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这一核心要素的工作质量。维修单位在管理模式和系统平台上的差异,会导致维修经历的具体数据存在较大不同,直接影响到经历评估的真实性。

1.满足最低要求型

这类维修单位没有制定维修经历管理的规章制度或规范性文件,仅建立人员技术档案,包含学历信息、简单的工作经历、培训记录、各类证照、授权等信息,把工作年限经历当作机务人员的维修经历信息,无任何具体内容。

2.维修经历可查型

维修单位未意识到规范维修经历管理的重要性,也未提出具体的要求,但由于单位信息化建设程度较高,电子化生产派工无意识的保存了维修经历的具体数据,却并未将该数据运用到维修经历管理中,仍按照最低要求来执行。

3.初步建立体系型

该类维修单位充分意识到了维修经历管理对人员能力提升和作风建设的促进作用,前期已通过完备的信息化系统收集了维修经历数据,且制定了精细化管理的制度或程序,明确了维修经历管理的内容、方式、方法、应用等,基本建立了科学、可量化、可追溯的维修经历管理系统。

综上,维修单位应对维修经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认识,摸索建立一套精细化的管理系统,夯实技能管控,助力高质量发展。

机务人员维修经历管理问题

分析当前机务人员维修经历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维修经历记录精细化不足

1.经历统计宽泛化

机务人员每天从事着不同系统、不同类别的飞机维修工作,构成了其主要的维修经历。但现行维修经历管理并未要求将具体工作进行量化统计,导致维修人员填写的维修经历与实际能力存在不符。

2.经历记录不可查

维修单位如未建立贯穿职业生涯的维修经历记录管理系统,会导致申请相关资质授权、机型签署、职称评定、跨航司流动时,维修经历具体内容模糊不清、无法追溯,给机务人员资质能力的持续管理带来不确定因素,无法通过维修经历直观、量化的评价其实际工作能力。

(二)制约机务人员资质能力提升

1.影响资能评估准确性

目前,维修单位进行评估授权时,主要参考已完成的培训和满足规定时限的工作经历。评估培训记录比较直观,但维修经历则无法通过填报的证明材料,准确评估与其岗位需求的符合度。会导致部分维修单位符合资质的机务人员数量充足,但技术能力与岗位授权相匹配的机务人员占比较低。

2.致使技术能力平庸化

如无法通过维修经历有效辨识人员之间的能力差异,会造成部分人员满足于长期从事简单的勤务及维修工作,不愿主动学习钻研来提升技术能力,而同时重大复杂维修工作仅由少数技术骨干完成,维修差错也不可避免地容易出现在这类人身上,形成干多错多、不干不错的病态局面,直接影响了机务人员主动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致使机务人员技术能力下滑。

(三)影响机务人员职称薪级评定合理性

1.维修经历与实际职称和薪酬关联度不强

大部分单位机务人员职称薪级的晋升评定,维修经历也是参考项目之一,满足一定工作年限均可参评。但现行维修经历统计方式不能有效识别出人员技术能力的差异,无法客观公正为职称薪级晋升评定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导致在职称薪级评定时未起到门槛作用,未将维修工作年限长但实际技术能力差的人拒之门外。

2.影响队伍的团结稳定

技术骨干和技术能力差的人因工作年限相同,均能评上相同等级的职称薪级。业务骨干承担更多且风险更大的维修工作,但在待遇上未得到体现,长此以往会产生负面情绪,打击工作积极性,影响队伍稳定,这也是机务人员满意度低的原因之一。

规范机务人员维修经历管理的探索

针对当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参考借鉴飞行员技术履历和飞行经历管理系统,结合机务工作特点,探索建立一套贯穿机务人员职业生涯的,包含培训项目、工作授权、具体维修工作信息、工作作风等,多维度量化评估资质能力的维修经历管理系统,为机务人员提供立体多维度画像,将维修经历管理与人员资质能力提升、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民航强国培养出真正的“大国工匠”。

(一)基于技术能力的评估架构思路

单位根据工作实际状况,细化各技术等级人员的资质和能力要求,在传统的依据工作年限和必要资质等条件进行技术等级评定和晋级的基础上,增加针对人员技术能力和工作经历的详细描述,明晰技术等级晋升体系和条件,利于人员资质的规范管理,形成合理的人才梯度;根据生产需要合理控制各等级人员比例,有助于大机队、多机型、多基地运行模式的维修单位,提前储备符合资质的人员,利于维修业务的持续良性发展。

基于技术能力的维修人员评估架构,基本核心要素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技术资质:以持有维修人员基础执照和机型执照为基础。从放行、检验、试车三个维度定义,区分单、多机型差异,匹配检验和试车授权、特殊工作项目授权等。总体原则是资质越齐备,技术等级越高;

二是技术能力:根据维护手册、培训大纲等,结合历史维修记录数据,梳理出基础技术能力清单(应知应会内容)以及系统维护能力清单(分级要点提升内容)。综合考虑任务风险、难度系数、任务类型加权为工作任务赋值,不同技术分级对应不同的能力清单工作内容。

三是维修经历:整机放行级别(含)以上人员,需满足特定的维修经历达标要求,总分满足设定分值,各区间权重分也需达标。维修单位可在规定的评审年度内调整一次经历分数要求,以适应不同时期的需要。

(二)基于维修任务的经历数据分析

图1 :维修人员技术资质管控要素

截至2020年,国内运输机队中B737NG机型达1339架,占比35.43%,A320机型达1296架,占比34.29%,已成为民航运输行业主力机型,本文主要参考以上两种机型进行分析和整理(注:数据来源于适航维修信息专刊第202101期—2020年度国内运输航空器运行报告)。

国内各航空公司从事维修相关业务的一线维修人员,均需按照标准的作业流程实施维护工作,统一按照ATA章节规范填写维修记录并长期保存。维修记录的保存既是规章要求,又为航空公司归纳整理机队历史数据和维修人员工作经历提供了有利条件。以ATA章节为切入点,重点搜集整理常用的维护手册工作内容,含AMM,FIM/TSM,CMM等,考虑章节任务的重要程度、难度、时长、频次、风险等因素,分级归类常见的维修工作任务。

以国内某干线航空公司维修记录数据为研究对象,梳理近十年系统保存的维修记录数据(见表1),并从中筛选出B737NG机型应知应会56项和分级要点195项,A320机型应知应会71项和分级要点202项。

表1 :维修记录梳理项次

为直观反映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数据化方式呈现其维修经历,体现能力覆盖范围和实际工作情况,将手册中系统章节区分为一般系统、综合系统、重要系统三大类,针对梳理出的任务项次、预计工时、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分值(见表2)。

表2 :系统任务得分样表

将常用的维修任务分级、分类、评分后,通过人工或系统收集的所有章节维修任务即可被记录和汇总,随着IT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类维修数据和经历数据电子化、平台化更易于查询和统计分析。

(三)基于维修经历的能力评估模型

以实际工作积累的维修经历为基础,区分不同技术级别维修人员所需的经历分数,加权计算总分,配合所持有的技术资质和获得的能力等级,界定维修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见表3)。

表3 :维修经历能力评估模型

技术资质部分将放行、检验、试车作为基础资质,结合各单位生产特点,与专项工作/关键项目/特殊工作授权等相关联,标定各技术等级所需的资质要求。

技术能力要素的应知应会项目为强制要求,必须全部完成方为合格。分级要点项目则需完成等级所对应的项目中,固定比例的工作项目即视为通过,不要求全部完成,以达到锻炼实操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的目的。

维修经历主要记录维修人员在特定阶段内,所有已完成的工作项目内容,通过调整不同系统模块的占比,匹配各技术等级要求。工作项目转换为具体分值后,通过加权计算,得出维修人员总体的经历分值,避免出现技术人员能力提升不均衡,经验积累不全面,综合素质不达标的弊端。

(四)维修经历精细管理方案的建议

建立数据采集机制。维修经历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在于建立维修数据的记录体系或电子化平台,经历数据来源于日常维护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内容,可结合机队现状和任务特点,对各机型维修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依据专业划分,综合风险级别、出现频次等因素,确定纳入维修经历精细管理的常用章节任务范围。

图2 :维修经历精细化管理方案

维修任务分类赋值。综合考虑各任务的难度、所属章节重要性、预计工时等,将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赋值,利于在系统记录中转换为对应的分值,数据量化体现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指定级别任务的完成情况。根据各章节区间的得分和总分值,加权计算工作者经历得分(参考表3),作为维修经历核定结果,提供真实、客观的实际操作能力描述。

个人工作经历画像。结合技术资质和技术级别,在完整记录的维修经历数据基础上,形成个人的维修人员履历本(电子版),呈现职业生涯培训、资质获取、能力等级和实际工作情况,为其技术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完整、连续的数据画像,量化表述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更加直观、科学地落实人员分级和薪酬定级、职级晋升等工作。

精细化维修经历管理应用和展望

(一)凸显人员价值,优化薪酬分配

维修经历数据可同步应用到薪酬管理,根据人员的技术能力等级、维修工作量和复杂程度,进行公平的薪酬管理,合理按劳分配,设置薪酬差距,真正体现维修人员的价值和能力。

(二)筑牢晋级基础,畅顺技术通道

维修经历的精细化管理,可帮助企业为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合理安排培训,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确保公司人才梯次的良性发展。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类别的维修人员,可重点进行专项培训,补短板、扬优势、强弱项,提高整体的工作技能和质量,提供畅通的内部岗位晋级通道。

(三)完善授权管理,实现资能匹配

维修人员的资质和授权管理关乎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要充分发挥维修经历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审核维修人员执照和机型签署、岗位培训和考试情况,结合精细化的维修经历,综合评估是否满足工作项目授权所需的资质能力和维修经历。

(四)汇总典型故障,自动配套方案

通过整理、分类、筛选、比对等海量的维修类信息、典型问题的成功处理经验和排故记录,可汇总整理出固化处理方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后台将关键字段进行分类整理、比对整合和重构,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文字信息和字段,由故障信息和人工输入作为触发,调用数据库中存储的方案和航材包信息,经算法进行优化排列,提供最为接近或可能性最大的方案和航材,缩短准备时间,提高方案精度,优化航材准备,提升工作效率。

(五)量化数据指标,评估单机健康

在可靠性单机档案的基础上,综合实际运行中产生的各章节维护任务内容,运用维修经历量化分值的方法,数据化呈现飞机各系统的运行可靠度,形成单机系统健康履历。通过分析单机健康履历,结合机队多个维度的考量指标,建立飞机单机健康评分机制,有助于增强技术管控,提高运行品质,对特殊航班的飞机选用具有辅助决策作用。

(六)统一衡量标准,有序人员流动

随着民航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机队规模不断壮大,维修人员数量持续增加、流动更为频繁,有条件的航空公司互相之间可构建科学规范、标准统一的维修人员流动规则和能力评估标准,通过查看维修经历和维修作风情况,帮助航空公司用数据衡量机务人员综合能力,遴选出符合需求的维修人员。

航空器维修工作是民航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维修经历管理是机务人员全职业周期记录的核心。机务人员维修经历的精细化管理,将为各公司精准监管、行业人员有序流动、“十四五”民航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猜你喜欢

资质机型经历
轻型运动飞机机型改装训练方案研究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酷睿i3轻便本价格普遍很低
轻薄本,高端机型依然首选XPS 13系列
MagicBook锐龙版和MateBook 13 i3款的“促销价”会经常出现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2017年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备案申请名单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工程转包给别人出了事故我承担多少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