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做好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外宣报道

2022-03-21磊/文

国防科技工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我军弹道导弹东风

赵 磊/文

做好武器装备的对外宣传报道,是我军装备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武器装备在军事斗争中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其本体的技术水平和毁伤能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其对我潜在对手的心理震慑。因此,准确、稳妥、有效地向外界传递我军武器装备的现状、能力、作用、发展规划等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作为军队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武器装备也是最受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做好这方面的对外宣传也能够有效提升我军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形象,有力支撑我军“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的庄严宣誓。

在这方面,美军和俄军已经有了较为成功的先例。在电视、网站、社交网络等西方各主流媒体平台上,都有大量美军或美国军火承包商不定期投放或协助制作、投放的宣扬美军先进装备的宣传产品。俄罗斯对于先进武器的对外宣传也一直不遗余力,例如在归属于俄国防部的红星电视台上就经常会播出全方位展示俄先进武器的新闻或纪录片。

我国对于武器装备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对外宣传,一直较为保守,这也直接造成了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以我军装备外宣工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可谓凤毛麟角。以“我军、军队、解放军、武器、装备、对外、报道、外宣、传播、宣传、新闻”等作为关键词,在国内主要搜索引擎以及论文数据库等公开信息渠道中进行检索后发现,涉及我军武器装备对外宣传报道的文献仅有三篇,且全部为现象分析类文章,探讨具体如何做好武器装备领域外宣报道的论文一篇也没有。在近年来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中,也仅有2015 年出版的《军事对外宣传研究》一书中探讨了辽宁号航空母舰下水及交付前后的宏观外宣策略及效果,对于具体的技术性问题,如此类新闻的采访撰写技巧、其他武器装备的外宣方法等内容也未曾涉及。

在公开信息渠道无法查询到对于我军武器装备外宣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或建议,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也会给刚刚从事此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带来一些困扰。

充分掌握武器装备的属性、地位和作用是做好外宣报道的前提条件

要做好具体武器装备的外宣工作、写好介绍某型装备的稿子,第一项也是最基本的一项准备工作,就是要充分了解该型装备的属性以及在我军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在2019 年国庆大阅兵中公开亮相的东风-41 导弹为例,根据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及装备发展部审定的定义,该武器是一型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陆基机动固体弹道式洲际战略核导弹,是我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撑。基于这个定义,记者在撰写稿件时就首先应点明,东风-41在我国战略核威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说明其属性为固体燃料弹道式导弹,作战运用模式为陆基机动发射,作战目标为洲际核打击。

仅仅说明这些,可能还是无法使大多数读者明白为什么东风-41在我军装备体系内具有如此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至于特意安排它在大阅兵中压轴出场。因此,记者应着重介绍一下,相比我军其他现役战略导弹型号,东风-41 有哪些新特点,比如更远的射程、更高的精度、更大的威力等。同时,也可以简要回顾我军战略导弹的发展历程,即从最初的仿制苏联P-2型近程弹道导弹的东风-1 号,到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东风-3 号,再到东风-4号陆基中远程弹道导弹以及我国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 号等型号的研发迭代历史。

东风-41 导弹

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记者还可以向读者展开介绍,在从20 世纪60 年代到90 年代末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为建设一支可靠的战略威慑力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综合国力的制约,长期作为我国核威慑力量支柱的东风-5 号导弹以液体燃料作为推进剂,只能在台式发射架或固定发射井中进行发射,作战准备时间较长,所需人力及配套设备较多,机动性不好,因此战略威慑力不足。此外,由于我国战略核潜艇的建设受制于薄弱的技术和工业基础,长期以来在海基核打击谱系中只有性能较为落后的09II 型核潜艇与射程、精度都不尽如人意的巨浪-1 型潜射弹道导弹的搭配,不足以构成可靠的海基核威慑,再加上我国空基核投送载具也长期缺位的现实,因而只能依靠陆基发射载具来应对强敌。与之相比较的是,作为我国潜在战略对手的美国及苏联均拥有先进的陆基、海基、空基核威慑能力,对我国构成了全面的核压制态势。

鉴于这些,我国才大力发展了以东风-21D、东风-26、东风-31AG 为代表的新一代陆基固体机动弹道导弹,并从80 年代中期就谋划研制东风-41 导弹。经过广大科研人员的艰苦攻关,终于使我国拥有了可以与美俄并驾齐驱甚至在部分技术领域全面超越的陆基弹道导弹体系,有效提升了战略威慑能力。

实践证明,只有记者充分掌握了所报道武器装备的属性、地位和作用,才能做到动笔前心中有数、写作时逻辑清楚。

多维度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提升武器装备外宣稿件信息量及可读性

对新闻记者来说,欠缺对跑口领域相关知识的储备就意味着在写稿时有“误入歧途”的可能性。

歼-20 隐身战斗机

同理,要写好武器装备的外宣稿件,记者应努力了解并掌握围绕该型装备的周边背景知识,如研制单位和主要研发人员的大致情况、研制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与国外同型装备的区别以及列装部队的使用反馈等。获知并熟悉这些背景情况的意义有三个:一是可以使记者加深对所报道的武器型号的全面认识,有助于在采访和撰稿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也就是提升“脑力”和“眼力”;二是可以使记者拓展思路,在必要时可以在文章中做横向展开或纵向比较,增强稿件的信息量和可读性,促进“笔力”;三是可以帮助记者避免出现史实性、技术性或敏感性错误。

以对此次国庆大阅兵中首次公开展示的巨浪-2 型潜射弹道导弹的报道为例,记者首先有可能犯“迷糊”的一点就是,“这是弹道导弹,那就是火箭军的装备”。实际上,潜射弹道导弹是搭载在核潜艇上在水下点火发射的武器,归属于海军装备。而导弹的研制生产则涉及多家军工集团。

了解武器型号的研制单位、科研人员以及研制中的关键节点能够帮助记者在采访和撰稿中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言之有物。还是以巨浪-2 为例,记者如果了解这型武器的预研起始于80 年代中期,是由国防科技工作者花费十几年时间、经历多次重大失利才最终研制成功,那么在采访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请专家介绍该型导弹为何研制难度如此之高,又为什么我国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解决这么多的技术难题去研制这种武器,进而向读者解释了潜射弹道导弹的重要性以及技术特点。

另外,如果记者知晓目前在我国的航天运载器家族中,不仅有巨浪-2 这样的“杀手锏”武器装备,也有长征-11 号固体运载火箭能够执行海上航天发射,那么如果篇幅足够,就可以考虑在介绍巨浪-2或长征-11 的文章中延展一下,向读者解释国外已经有把潜射导弹改造成运载火箭在潜艇上发射卫星的先例,请专家解读我国是否也可以用潜艇(或其他水下平台)发射运载火箭送卫星入轨,服务国计民生。这些前沿性的内容可以增强文章的信息量和可读性。

作为武器装备服务的对象,我军各军兵种对于武器装备的使用反馈在稿件中也应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在报道一些近年来新近交付入列的武器装备时,由于保密或其他考虑,装备研制部门对于这些武器的用途以及先进性都不予公布或言之寥寥。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在稿件中加入列装该型装备的部队的一些表态,则可以弥补信息的缺失,并直接佐证装备的优良性能。例如,在做涉及歼-20 隐形战斗机的报道时,就可以援引空军某中心主任张昊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的表述:“歼-20 作为踹门一脚,一根针破一张网,是典型的进攻型武器。”这句话虽然不长,但足以使读者明白歼-20 在我空军作战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报道武器装备性能参数的一些技巧

除了对武器装备总体情况和背景的介绍,按照国际主流防务媒体的通行做法,在不违反保密纪律、不触及敏感信息的前提下,外宣新闻稿件中还应对该型装备的关键性能以及重要参数进行讲解。不过,鉴于我军和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长久以来基于各种现实考量一直对我军自用的武器装备的技战术指标不予公布,或仅公布极少的几项,因此记者很难从权威途径获取相关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记者可采取以下三种办法:

第一,联系在该装备领域内资历较深的专家、科研人员或刊物主编,请其在不泄密、不违反法规纪律的前提下为读者介绍该装备的特点、看点、性能等,如涉及比较敏感或容易引起猜测的内容时,则可由记者在撰稿时进行模糊化处理。以此次对东风-41 导弹的报道为例,《中国日报》联系采访了两位常年在火箭军部队从事科研工作的专家对该装备进行了解读,在刊发时则对射程、投送能力、命中精度等关键信息进行了虚化处理,如只披露了相关数据的大致范围。如此处理,既向读者展示了东风-41的强大威力,又规避了泄密的风险。

第二,结合此前国内外权威媒体或公开文献对于此型装备的报道。对于我军主要武器装备,我国中央级媒体或军内媒体都或多或少进行过报道、解读。国外主流智库、防务刊物及军事观察家也都会有相关论述。借助这些已经公开披露的信息,标明来源和出处,也可以“借花献佛”,为读者带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信息,并帮助他们获悉外界如何看待或分析我军武器装备。《中国日报》对于东风-41 导弹的报道中,就援引了《解放军报》此前披露的部分信息,提升了文章的权威性和信息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援引其他媒体或信息平台的消息时,记者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其准确性进行核实,以免把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信息再次带出,“以讹传讹”。

第三,部分装备在列装我军的同时,也面向国际军贸市场推出了出口版本,而相关的国防工业部门按照国际惯例,对于这些基于我军自用型号研制的军贸型号往往都会公布关键性能指标。一般情况下,军贸型号与自用型号在主要技战术性能上不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因此记者可以通过向读者介绍军贸产品的主要参数,侧面展示我军装备的大致性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核心功能上,我军自用装备与出口型号还是会有某些区别的,这就需要记者在撰写稿件时依据情况进行甄别,并向读者讲明。

此外,记者在处理涉及武器装备的报道时,经常会碰到一些专业性很强、看似难以理解的军用技术术语,可能看中文都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遑论还要准确、简明地翻译成对象语言。处理这样的术语,首先对记者的军事知识储备是个考验,同时也对记者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要求。例如,在我军对于在大阅兵中公开亮相的东风-17 导弹的介绍中,就用了“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的表述。“全天候”和“强突防”比较好理解,但有些同志对于“无依托”是什么意思就不大理解了。

其实,要了解“无依托”,首先就要从其对应的“有依托”入手。简要地说,就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导弹技术的局限性,我战略导弹部队每次都需要出动大量的人员和支援保障装备,并且需在固定的地点,才能执行发射任务,这样就带来了战时反应速度慢和暴露风险高等难题。而新型号导弹做到了“无依托”,就意味着我们的作战单元现在只需要几名操作人员和一辆发射车,就可以全天候在任意地点进行发射,极大地增强了战场适应性、反应速度和生存能力。搞清楚这些,再进行翻译报道就没那么难了。

猜你喜欢

我军弹道导弹东风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Honda第十一代思域
东风日产轩逸e-Power
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