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牡丹亭·惊梦》中杜丽娘的“存在意识”

2022-03-21范紫钰

民族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牡丹亭

范紫钰

摘 要:作为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的《牡丹亭》,书中的主人公杜丽娘令人印象深刻。杜丽娘的“死而复生”是明清时期所禁锢的“人”的绝望反抗。在反抗中,“生死”与“存在”,“情欲”与“理性”的对照,反应了当时的女性对于“存在”的思考,其人物所具有的“存在意识”更是具有跨时代地影响。

关键词:《牡丹亭》、杜丽娘形象、存在意识

1.“存在意识”之内涵

“存在就是被感知”,“存在意识”则是“被感知的意识”,是指人能够对自身的存在有一个现实而又确切的体会,而不是虚无不实的。这与普遍意义上人们所讲的“存在”和“意识”不同,“存在意识”是一种“主人公、主体、自我”的感知,在《牡丹亭》中表现为杜丽娘依托强大的意识力量“情”来最终实现“存在”的故事情節。在这样的定义下,本文提到的“存在意识”即有双重内涵。一是“存在意识”,即主观能动的自我觉醒与认知。二是“意识存在”,即着重点在“意识”,杜丽娘在意识的作用下实现存在(重生),后者更多的强调意识的主观与现实作用,在看似不可能的条件中增添了可能性。本文所探讨的杜丽娘形象的“存在意识”内涵是二者的结合:即杜丽娘的“存在意识“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存在更有着意识上的存在,“存在”和“意识”二者各有意义又相互统一。

汤显祖在《序言》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句话作为千古名句,将“情”作为一种抽象的存在凌驾于生死之上,“生死”可以看作物质上的“存在与非存在”,“情”则是依托于“存在”生成的意识,这一意识在汤显祖的笔下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将“情”也就是“意识”的力量发挥到最大,最终超越了世俗,跨越了生死。这种不符合常理的情节,在当时的社会中将“情”这种是最不值得看重的事物凌驾于二者之上。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的表现将“人”的“存在”极为看重,赋予了杜丽娘存在的强大表现力。 这种与“意识”融合又互相支配的“存在”使得其具有一种哲理意味。在这种意识之下,杜丽娘的“生”非生,“死”非死,“生”即“死”,“死”则是“再生”。

走进《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的强大力量,将人的“存在”推向了超越生死的地位,这种地位使得“存在”不单单只是物质的存在,更赋予了其抽象的哲理意味。这种哲理意味使得读者可以脱离常识的“存在”与“意识”二者关系的世俗认知,而是将二者的关系打通,互相支配,互相影响,于当今现实来看仍旧具有反传统的现实意义。

2.“存在意识”在《牡丹亭·惊梦》中的体现

作为《牡丹亭》中最有名的一个片段,[皂罗袍]这一曲子将情、景、戏、思为一体,把杜丽娘初出深闺的情绪变化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样也体现了杜丽娘“存在意识”的产生。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两句将花园中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春园物态表现出来,对于杜丽娘来说,这样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自然之物是其在深闺中难以遇到的。其次此句所表现的“春日”景象也代表着杜丽娘作为少女的青春时期到来,新事物的萌发在杜丽娘身上则是爱情与情欲的萌芽。“都付与断井颓垣”面对这样的美好景象,杜丽娘却没有沉醉于其中,姹紫嫣红的花朵与断井颓垣并存,美好的事物也会消逝,最终也会如断井颓垣一般变得残败,这种思考与常理不同的认知与心情的急转直下营造出杜丽娘性格的复杂性,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非传统”性。这样的表达与想法,将“杜丽娘”的形象推向了一个不单单是有着青春愁绪的少女,而是有着更加复杂基础的独立的“人”的形象。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句矛盾的对比中,杜丽娘心情与美好春光的不协调,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艳丽的花朵更将杜丽娘深感自己无奈改变青春的孤独之情加深与强化。在良辰美景中生发出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向往,但这向往对于杜丽娘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汤显祖在杜丽娘身上加上“死而复生”这样的极端情节,在极端的无理中反而将与世俗不一致的追求变得合理。而这句话又不仅仅是其无端联想和纯粹的悲观意识,自我意识与现实的不一致,使得其发出疑问。“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都是物质存在的,但是面对同样景色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杜丽娘看到美好的景色发出对外界的向往,这种想法与心理变化同样于当时社会不常见,也是人格、自我独立的“存在意识”的体现。

3.杜丽娘“存在意识”的美学价值

汤显祖设计这样的“无理”情节,不仅仅是对封建的挑战与抨击,更是在这样的反传统中展现出超前的现代意识来思考生命的存在与人的存在意义,这种超前的现代意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因其近乎绝对的不可实现性导致杜丽娘身上所蕴含的“存在意识”具有明显的悲剧审美特性,这种悲剧的审美特性所蕴含的崇高和悲剧精神也是其“存在意识”所具有的美学意义。

这种悲剧审美特性带有不可实现和企及的崇高性,崇高性与悲剧又具有强烈的相似性,在本文所讨论的杜丽娘的“存在意识”来看,崇高性体现在其面对社会、家庭、时代的强大力量下“由生赴死”的较量,最后杜丽娘在作品中的结果看似圆满,但实际对于读者来说这种明知不可的结局与圆满投射在现实生活,给以读者强烈的情感和审美上的冲击,这种动机将作品中崇高的结局和悲剧意味结合在一起,最终带来了人们心理上消极的情感动因,甚至在现实中造成悲剧,但这一悲剧的内核却隐藏着纯粹的“人”的追求,这种追求不因父母改变,不受时代裹挟,甚至超越了生死。

汤显祖在“情”之后选择“死而复生”这样的无理结构,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不是理性控制下的合理伦理与阶级社会,而是男尊女卑的人性封闭文化上的封建社会。在这样的虚实改变中,“生”的杜丽娘不“存在”,而于现实不可实现的“再生”杜丽娘“存在,这也就是杜丽娘人物形象“存在意识”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徐瀚婧.情之至者,刚柔并生——牡丹亭杜丽娘情感的革命性赏析[J].剧影月报,2021(04):37-38.

[2]邹元江.梦即生存:汤显祖笔下杜丽娘的生存场域[J].文史知识,2019(11):22-31.

[3]罗嘉敏.论《牡丹亭》中杜丽娘至情形象的伦理品格[J].大众文艺,2020(16):27-28.

[4]唐九久.论《牡丹亭》中梦境对于杜丽娘人物塑造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45):352-353.

[5]樊小青.《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10):96-97.9304CEB1-FDC8-4A8F-AB13-EDDD05EDD6BD

猜你喜欢

牡丹亭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观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有感
汤显祖的《牡丹亭》戏曲刊本插图的图像学研究
《牡丹亭》之化用唐诗现象
《牡丹亭》人文主义精神浅析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试论《牡丹亭》杜丽娘形象的多重意蕴
评西北政法大学话剧社演出的话剧《牡丹亭》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