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语文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边塞诗教学策略

2022-03-21卓嘉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边塞边塞诗古诗

卓嘉

摘要:现在我国小学学习边塞古诗教学的现状比较停留于学生的读写背诵记忆上面,学生对于边塞诗的理解并不透彻,甚至由于时代的差异,学生无法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寻找到与边塞诗的共鸣之处,所以学习到知识是浅之又浅,提到小学古诗词教学,我们马上想到就是理解诗意、会背诵、会默写的教学目标。这就是学生之所以总是对经典没有兴趣、对诗词经典传承不深的原因所在。小语课堂中诗词的教学深度学习、多维度的培养不足。为改变这种小学语文边塞诗歌的教学模式,笔者结合深度学习的概念来指导小学语文边塞诗词的教学。

深度学习,是一个专业概念。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概括出深度学习的本质,即个体能够将其在一个情境中所学运用于新情境的过程。深度学习所对应的素养划分为三个领域:认知领域、人际领域和自笔者领域。深度学习是从三维目标达成学习到核心目标达成提升的学习。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边塞诗有四年级上册的《出塞》《凉州词》四年级下册的《塞下曲》,五年级上册的《从军行》共四首古诗,占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的百分之 8左右 ,可见地位之重要。下面筆者将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叙述如何将深度学习引入到小学语文边塞诗的学习之中。

一、制造古诗情境,凸显边塞味道

1、吟诵显真味,课堂悟军情

温儒敏建议,古诗文教学以诵读为主,少作串讲、主题阐释以及举办活动,在吟诵过程中,将古诗文的韵味读出来,旨在通过感动自己,增加对诗文的感觉,而不是想尽办法感动别人。新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明确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朗读法贯穿始终,这也是笔者唯一觉得笔者这节课有亮点的地方,同事们也对笔者这一方法的有效运用表示认同。在朗读上笔者采取了多种方式,循序渐进。上课伊始,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着重强调了两个易错字,让学生初步感知;再老师范读,帮助学生读出节奏感,韵律感,然后练读,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这就进一步的让学生对古诗内容有所了解;在品读古诗时,注重的是带感情朗读,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有助于帮助学生对古诗主旨和作者情感表达的感悟,采取的方式也是多样:指名读、小组读、男生女生分组读、齐读;读诗的过程还注重情感的体会,怎样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读是个难点,在教学诗句时,引导学生对画面的想象,引入背景或老师语言的引导,让学生渐渐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以读促悟,让学生对本诗情感的把握就水到渠成了。最后再拓展了一首同样类型的古诗《从军行》,加深学生的理解。

上完课后,通过同事的评议和自己的反思,在教学边塞诗时,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学情,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上时代背景,画面想象,语言引导和反复的诵读,可以拉近时空的距离,让学生能够较好的领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学诗不仅仅是停留在学习诗意上,而是走进古诗的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学生基本统一认为是积极向上的, 这个思辨的过程, 就是一个归纳淬炼的过程。【1】

对于边塞诗的吟诵方式,笔者在执教四上《凉州词》《出塞》的时候为了创造打战时的情境引入了古代战士在边关戍守有战乱发生时激情的上场战鼓声(可用拍桌子代替),壮士气的“吼、吼.......”的怒吼声音,在这种怒吼和敲战鼓的气势烘托下,学生分组齐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学生对于边塞诗那种上战场时的壮志凌云、视死如归的精神理解更加的深入,效果要比直接吟诵好许多,在学生的吟诵声中,彷佛把笔者们带入那个戎马边关、保家卫国的时代!

2、改编课本剧,走入古边塞

《凉州词》《出塞》两首边塞诗是有比较完整的剧情,适合学生演出课本剧,学生对于这种课本剧的形式是十分喜闻乐见的,六人小组通过导演、编剧、演员的选拔,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组织创作能力。“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学生根据诗词写作的背景,找到了唐朝边塞士兵的服装,床上后根据自己改变的课本剧开始表演,“老弟,喝完这杯笔者们上战场吧,你如果远远地看笔者倒下了,就当笔者只是喝醉了,千万别笑话笔者啊!饮!!!”小弟眼睛里含着泪光回答道:“老哥,笔者们都要平安归,再把这壶美酒喝完!”学生们自创的课本剧给笔者们惊喜和意外,学生们能够通过台词的创作、动作的表达把战士们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极致,感人肺腑。

在“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两句古诗教学时笔者用了情境创设法,引导学生感受宴会的盛大场面。笔者指名了一位同学来说假设你家里来了客人,你的父母招待客人吃饭,你在饭桌上会对客人说些什么?这位同学当时就说要让客人不要喝酒,这又与笔者的设想有一些不一样,笔者想着学生会劝说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这样才显示出主人的热情。看来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想法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孩子们从健康的角度出发,让客人少喝酒,这也是没有错的,但和笔者的想法就有出入了,笔者想要学生接着体会诗中描写的这场酒宴的盛大热闹衔接不上。在授完课后。同事们给笔者提出了建议:对课上问题的设定要精准,直击目标,绕了弯子的问题也许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这里是否可以这样设计:假设全班学生都在参加这场盛大的酒宴,举着酒杯,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课堂气氛也调动了起来,学生了也感受到了酒宴的热闹,想要达到的目标顺利完成。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问题的设定一定要精准,不然就会事倍功半。

在进行课题教学时

二、掌握诗歌背景,大写爱国情怀

“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这句指导求学、读书的名句同样适用于一个老师的教学研究。古诗词教学,也要如这节课一样,具有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增大课堂容量,有效的40钟,设想突破传统一节课一古诗的教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激发点燃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从而打造深度学习。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第二首诗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异族之间的关系,写一位北方胡人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索古诗创作的背景,对于边塞诗的创作有个全视角的理解,更好地为课堂教学而服务。如在教学《出塞》一诗中因为创作的背景是盛唐,常打胜战所以诗歌的风格是非常高昂积极向上的。有了这种诗歌背景的提炼,学生无论是从诗词理解还是诗词朗诵上,都有了整体的感情基调。

三、聚焦古诗字词,传承戍边大爱

语文诗词的学习归根结底就是语言的学习,而字词的学习就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在学习边塞诗的学习过程中,字词的理解和体会也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塞下曲》短短20个字,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字里行间流露出边塞将士不怕牺牲的豪迈气概和枕戈待旦的飒爽英姿。【2】

边塞诗始于汉魏六朝时代,在唐朝达到顶峰,《全唐诗》收录的边塞诗达两千首以上。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负盛名。【3】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詞》。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他的这首《出塞》更是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明代李攀龙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中的“但使”一词,运用假设,既表达了自己对戍卒的久征未归的深切同情,又表达了诗人渴望朝廷早日启用良将,平息边塞战乱的强烈愿望。在比较中理解诗意,在比较中落实语文要素,在比较中发现边塞诗的特点。 【4】诗句还语带讥讽,借古讽今,指斥了庸将误事、庸政误国的现实存在,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王翰的《凉州词》,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作以冲天的豪气,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整首诗以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表现了古代将士“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奔放、狂热的爱国豪情,展现出一种扣人心弦和令人向往的艺术魅力。在学习《出塞》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在此处指代的是李广将军,后来泛指一切保家卫国,英勇善战的将领,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找到保家卫国的“龙城飞将”,如宋朝的岳飞将军,如清朝时的葛云飞将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张自忠将军、朱德将军以及现代为我们戍守边关的南海战士等,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迁移。

总之边塞诗词的深度学习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教师应肩负起时代责任潜心做好教学研究教好这祖国的瑰宝文化。

参考文献:

[1]徐建平.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3):56-57.

[2]刘智学.透过吟咏的声音体悟边塞诗的豪迈情感——《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教学点滴[J].教育艺术,2020,(11):48.

[3]郑长明.边塞诗的认知心理空间构建[J].汉字文化,2020,(21):210-212.

[4]何夏寿,周一贯.边塞话英雄,诗里品豪情——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之出塞·凉州词》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20,(04):16-20.

猜你喜欢

边塞边塞诗古诗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劳劳亭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河西走廊断想
边塞饮酒记
试论唐代士人的边塞之旅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